引擎為 150.1 c.c.,可於 7,000 轉輸出 11.8 匹馬力、5,500 轉輸出 1.32 公斤米扭力,比起 Fiddle 125 的 10 匹馬力與 1.07 公斤米扭力略增。 歐系風格車款在近年來國內的速克達也逐漸發燒,而 SYM 從 Fiddle LT 主打年輕女性用車市場、Fiddle 125 瞄準 25~44 歲輕熟女與部分男性,到如今再發表 Fiddle DX 150,以「紳士座駕」為主打概念,提供不同於大多數 150c.c.速克達為追求運動競技風格的男用車選擇。 1987年12月份的《摩托車雜誌》以「原裝ELITE VS 國產FREEWAY名流150大對決」為題,針對名流150的規格與性能作了詳盡的報導,並以光陽名流150與本田Elite150D等2臺實車在臺北福和橋下的「飛達小型賽車場」做了完整的測試。 文中稱讚名流150:「不衝則已、一飛沖天!」輕輕催油,Freeway與Elite並不像脫韁野馬般想要狂奔而去,她從靜止狀態至極速耗費時間不到廿秒、緊急煞車時雖有路面與輪胎磨擦的噪音,但是減速性能不錯,前後避震器均能迅速的反應。 在直線道上,兩名試車員同時起步,令人驚異的是2部車均以最高時速六十五Miles/Hour通過終點。
如果考慮到動力性能的話,想要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時速穩定行駛的話,摩托車的排氣量最少得是150cc。 因此,我們可以說從這個排氣量開始纔是真正讓人享受到摩托車騎乘樂趣的排氣量級別。 150 速克達 請幫助改進這個條目,使用中立的語氣(而不是愛好者或媒體報導的語氣),移除瑣碎的軼事與未經證實的評論、不合適的列表和連結收集等。 如條目內有愛好者可能感興趣而不符維基百科收錄標準的內容,可考慮將該等內容移至其他專門描寫山葉迎光150的百科或網站,或在不存在相關主題的其他愛好者百科或網站時基於相關內容加以建構。
150 速克達: 名流150EZ
150,引擎代號KF01E(該款車種為光陽名流150的原型車種),該車款有2種車款,第1款為Honda Elite150 Deluxe(豪華版)、第2款為Honda Elite150(標準版),前者與Honda Elite125(1984年)規格基本相同,只是將排氣量擴充為153cc,後者獨見於北美市場,儀錶板為類比指針式,而且將頭燈由收納式修改為固定式。 1986年本田停止生產Honda Elite150(標準版)僅剩下豪華版繼續銷售。 1987年後所生產的Elite150,其實就是日本國內在1987年發表的新款Spacy125(機種代號:JF-03)的153cc版本,亦類似臺灣三陽工業於1990年生產的迪爵150,雖然採用同一款引擎,但是外觀已與原來的風格大異其趣了。 又因為該車外型特殊、造型並不符當年臺灣人的口味,因此銷售量遲遲不見起色,名流150EZ就成為此車中真正的末代車種了。
迎光150是臺灣山葉第一臺125cc以上排氣量四行程速克達,採用SOHC 2V、150cc、EV4缸頭水冷設計、汽缸氣冷設計引擎。 後扶手也是另一個造型特點,目前有不少車廠推出相當受時下年輕人最喜歡的分離式後扶手,讓整體造型看上去看加流線銳利,也為車輛增添幾分運動氣息;另外G6 的後扶手更結合第三煞車燈,除了原本的煞車燈外,更提升了夜間的辨識效果。 Racing S 150的引擎使用了VVCS可變汽門揚程技術,各轉速域都擁有相當優異的加速表現,並以市區油耗36.7km/L,定速油耗53.3km/L,測試值41.9km/L的成績位列第八名。 除此之外,Racing S 150採用了液態成型車架,搭配鋁合金三角臺,賦予極佳的車體剛性,更兼具輕量化效果,與偏硬的懸吊設定相輔相成,Racing S 150在彎道中的表現十分亮眼。 外送取向:現在跑外送也是許多朋友兼差副業,甚至是主業,而大魔王推薦各位FORCE 2.0,因為他的油耗相當漂亮,一公升能跑50公里,真的是省油耐操。
150 速克達: 飆車風潮
ADV150採用了與HONDA城市冒險車X-ADV相同的設計概念,成功與其他速克達車款做出區隔,展現出ADV150個性十足的一面。 在高速騎乘時,最重要的就是風鏡,這次比較的五種車款皆有標配風鏡,ADV150還有兩段高度可調,但防風效果最優的卻是BURGMAN 200,它所採用的風鏡最能有效導開風壓,相比ADV150的風鏡雖然可以調高,但騎士頭部仍會直接受風壓撞擊。 至於NMAX和PCX的風鏡最小、防風效果也有限,如果您經常高速騎乘的話,建議會更換成加高款風鏡才能提升旅行舒適性。 ADV150 PCX150 TRICITY 155 NMAX155 BURGMAN 200 座墊高度 795mm 764mm 765mm 150 速克達 765mm 735mm 出乎意料的是,體積最大的BURGMAN 200居然擁有僅735mm的最低座墊高度。 雖然ADV150的座高是這五輛車款中最高的795mm,但實際跨坐後會發現,因為TRICITY 155的座墊及腳踏板較寬,所以雙腳著地性反而比ADV150還要差,但這並不意味著TRICITY 155的著地性就不好,這五輛車款的雙腳著地性皆令人相當安心。 如果是這樣的話,在平均時速較高的那些地區,125cc(在歐洲地區相當於50cc)就會稍嫌不足,因此這些地方的主流車款據說排氣量都是在300cc上下。
另外,因為排氣量有150c.c.的關係,所以能夠騎上日本的高速公路也成為它的一大魅力。 試乘期間我很常騎它上高速公路,所以也親身感受到ADV150真的比排氣量125cc的普通重型機車來說還要方便。 雖然對ADV150的引擎來說,想要以進行100公里的時速在高速公路上進行巡航還是有點困難,但是如果時速落在80-90公里的話,可是一點問題都不會出現。
150 速克達: 車輛詳細介紹
而且ADV150的收納空間也與PCX一樣,放進一個安全帽之後還有空間可以放別的東西進去,而且還有可以用來充電的內側置物箱,非常實用。 ▲使用了越野車款也會採用的錐形管狀把手,採取增高手把的風格設計,讓騎士就算突然想要站起來騎車也不會出問題。 雖然ADV150的引擎與PCX一樣,但是實際開始騎車之後,比起PCX安靜又順暢地加速感來說,它反而給人留下加速強而有力的印象。 儘管如此,通常這個時候的到達速度都已經超過50km/h,因此150cc速克達可以說是一種能夠徹底發揮出法定限速內的靈敏性能,非常實際的一種交通工具。
- 出生於民國50到60年代的臺灣人看到名流就想到飆車,這可能是緣起於民國70年代的青少年常常以名流車系(尤其是名流100)當做飆車工具的緣故。
- 中央飾板以鑽石結晶造型呈現,車身以風切的造型表現出向下俯衝的視覺感,V型LED尾燈用大膽的面體營造大氣且不失細膩的質感。
- FORCE 2.0改款後引起車友之間討論,在外觀上變得較為圓潤,而規格上使用155c.c.
- Like 1 曾小嘉 BMW 汎德永業汽車 濱江展示中心 大家好,我是BMW臺北汎德濱江展示中心的銷售顧問曾小嘉,熟悉我的車主都直接叫我「小嘉」,我已在汽車銷售業服務近10年,甚至也曾擔任過原廠維修服務專員,任何有關愛車的選購、保養、維修等大小事,歡迎來找「小嘉」替您服務,讓我做為您最值得信任的汽車管家!
- ADV150 PCX150 TRICITY 155 NMAX155 BURGMAN 200 油耗值 44.1 km/L 46.0 km/L 41.7 km/L 41.7 km/L 30.3 km/L 在油耗方面,採用「eSP」水冷式單缸引擎的PCX取得第一、採用相同引擎的ADV150則緊隨其後,表現敬陪末座的自然是排氣量最大的BURGMAN 200。
Like 1 曾小嘉 BMW 汎德永業汽車 濱江展示中心 大家好,我是BMW臺北汎德濱江展示中心的銷售顧問曾小嘉,熟悉我的車主都直接叫我「小嘉」,我已在汽車銷售業服務近10年,甚至也曾擔任過原廠維修服務專員,任何有關愛車的選購、保養、維修等大小事,歡迎來找「小嘉」替您服務,讓我做為您最值得信任的汽車管家! Like 1 王立人Honda 隆陽汽車 Honda Cars 民族展示中心 我是Honda高雄民族營業所的立人,Honda汽車一直是許多國人的喜愛,過往民眾在選購車輛時,總是覺得對業務不夠信任、服務慢半拍、價格不透明,或是走進展間被當肥羊宰,對我來說,對待每一位客人就像自己買車一樣,給予最符合您需求的選擇,秉持專業服務且透明的價格,相信能讓每一位顧客都能擁有舒服的購車感受。 Like 9 陳宥昇Volvo 凱銳汽車 凱銳汽車 博愛展示中心 我是Volvo高雄凱銳汽車銷售顧問陳宥昇,無論是選車、購車、乃至於後續各項服務內容,都歡迎大家隨時連絡詢問,我一定會竭盡所能給予最誠摰的服務。 在發表會最後,SYM 提供給媒體短暫的試乘時間,雖然礙於時間不夠長,無法更深度體驗 Fiddle DX,不過就一些細節部分,也簡單與讀者分享作為參考。 臺灣音樂錄影帶:李英宏於2016年發表的《臺北直直撞》專輯歌曲〈臺北直直撞〉的MV中,部分背景使用年輕人騎著名流150穿梭臺北市大街小巷的畫面。 125,北美市場命名為Elite125、歐洲市場與日本國內市場相同命名為Spacy125,但是刪掉了Striker文字。
150 速克達: 日本市場
在配備上,Tigra 150採用了可調式氮氣後雙避震,於2019年式,PGO更將尾燈更新成LED導光條樣式,外型非常吸晴。 SYM 三陽機車推出 150c.c.的 Fiddle DX,為 Fiddle 車系增添新動力單元,也讓品牌旗下能提供有歐風概念的 150c.c.速克達,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有 CBS 與 ABS 版本車型,建議售價 89,800 元與 94,800 元。 早年在臺灣發售的機車大多是氣冷引擎,雖然造價低、易於維修,但是以當時引擎本體製造的技術水準不高,再加上未考慮汽缸體散熱葉片與空氣流場分析,在長途行駛後容易因產生高熱導致縮缸,因此較不適合長途行駛。
首先,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日本可以直接騎上高速公路,讓移動距離一口氣增加。 也就是說它可以縮短通勤所需時間,讓騎士每天就好像在進行一趟短程的兜風旅行。 在歐洲地區雖然經常可以看到上班族將速克達作為通勤工具使用,但是這些人通常都是住在大都市的郊外,通勤距離需要在高速公路上騎50km左右。 如果以東京來比喻的話,就是住在埼玉、千葉、神奈川等地,利用首都高速道路通勤的感覺。 但是125cc速克達還是有它的弱點存在,那就是125cc車款在日本是不能騎上高速公路的。
150 速克達: 推薦閱讀
另外就臺灣以外的情形來說,也因為日本國內的Spacy125 Striker與美國、歐洲的CH125/CH150也都早已停產,因此這臺車的車主最頭疼的問題:就是「零件難以取得」,但由於目前網路發達,有一羣熱愛名流車系的車友,共同組成「名流家族」,進行相互交流,並有熱血車友自行開發相關零組件,供車友採購,以維持名流車系的持續奔馳。 以文化保存層面而言,名流速克達在當年臺灣處於解嚴後的特殊的時空背景下,此車與當年臺灣青少年思潮與文化意涵上發生某種程度上的關聯與結合,也讓人聯想起那個充滿日治時代舊建築的70年代臺灣街頭。 豪邁/迪爵125堪稱是臺灣機車工業的傳奇車種,生產期長近20年累積銷售數量龐大,如今臺灣國內雖已停產,但是使用GY6系衍生引擎的車種(諸如:豪邁/奔馳 G系列)仍然盤據臺灣國內市場,也可謂引擎發展與銷售史上的奇蹟。 本田當年強調的銷售重點就是:強勁有力、經濟、置物空間大為通勤通學的首選車種,也與豪邁/迪爵125的訴求基本上相符。 勁戰車系推出至今20年,第六代最大的革新莫過於改變引擎,使用水冷BLUECORE技術,使其兼顧充沛動力與優異油耗。
- 由於這個種類擁有各種個性獨特的款式,因此有興趣的人記得關注一下各家摩托車廠牌所推出的車款。
- 雖然是一臺速克達,但是卻又不像是速克達,這點可以說就是ADV150最大的魅力。
- 在外觀細節部分,前斜板的定位燈改為 LED 燈組,頭尾燈也都採用 LED,車側設計及車身電鍍飾件裝飾,車尾扶手上頭有 Fiddle 專屬貼紙,營造整體優雅風味。
- 再加上150c.c.級別可以騎上高速公路(日本法規規定排氣量150c.c.就可以騎上高速公路)的方便性,所以比起價格經濟實惠的125c.c.更能夠吸引人。
- 另外就臺灣以外的情形來說,也因為日本國內的Spacy125 Striker與美國、歐洲的CH125/CH150也都早已停產,因此這臺車的車主最頭疼的問題:就是「零件難以取得」,但由於目前網路發達,有一羣熱愛名流車系的車友,共同組成「名流家族」,進行相互交流,並有熱血車友自行開發相關零組件,供車友採購,以維持名流車系的持續奔馳。
- 而且以ADV150的騎乘性能搭配上這個造型設計,騎去兜風旅行也會讓人情緒隨之高漲,輕鬆融入到美景之中。
- 前斜板的定位燈改為 LED 燈組,頭尾燈也都採用 LED,車側設計及車身電鍍飾件裝飾,車尾扶手上頭有 Fiddle 專屬貼紙,營造整體優雅風味。
- TIGRA 150推出時以高性能水冷引擎聞名,超越同級距的狂暴動力與高檔規格配備是吸引車主的原因。
我因為這次試乘的關係,被150c.c.速克達的方便性以及ADV150的魅力深深吸引,所以直接把原本的愛車NMAX(125)賣掉,買下了狀態良好的ADV150展示車。 現在ADV150作為我平常上下班通勤的交通工具,表現可是非常地活躍。 而且以ADV150的騎乘性能搭配上這個造型設計,騎去兜風旅行也會讓人情緒隨之高漲,輕鬆融入到美景之中。 ADV150不只能夠應付上下班通勤還能應付外出兜風旅行,完全可以說是一臺多用途的摩托車。 150 速克達2025 優異的動力系統加上超低油耗,雙翼倒Y式車架,乘載性能與操控的雙翼車架,增加車輛前端側向剛性。
150 速克達: m 煞車碟盤
因此,本次編輯部挑選了目前有在日本販售的五款速可達車款進行比較,給未來想要購入此級距速可達車款的你一些參考依據。 繼TIGRA150以充沛的動力獲得車友青睞後,PGO後續推出的TIGRA200則是以跑旅做為訴求。 SYM以旗下的靈獸系列──DRGBT,開創了150級距運動速克達的新世代,最為車主津津樂道的就是其充沛動力與彎道性能,且豐富的配備與搶眼外觀也是不惶多讓。 Racing車系推出時便以「彎道情人」訴求其運動性能,發展至今同樣廣受車友好評,也在改款中提升其動力、車架等表現。 而Brembo版則使用了對四卡鉗及240mm碟盤,進一步提升制動力道,適合注重車輛動力與規格配備的車友們。
SMAX為YAMAHA 所推出的旗艦跑旅車款,外型高質感、科技感,專為成熟男性客羣所打造。 SMAX的ABS上搭載與TMAX MT-09同級的日本ADVICS最新第三代ABS系統,雙迴路ABS系統可以防止煞車鎖死而造成的輪胎打滑。 SMAX搭載的LED頭燈採用跑車風格設計,中置單槍避震器,使操控更佳靈活直接。 ADV150 PCX150 TRICITY 155 NMAX155 BURGMAN 200 油耗值 44.1 km/L 46.0 km/L 41.7 km/L 41.7 km/L 30.3 km/L 在油耗方面,採用「eSP」水冷式單缸引擎的PCX取得第一、採用相同引擎的ADV150則緊隨其後,表現敬陪末座的自然是排氣量最大的BURGMAN 200。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PCX150是唯一油耗值超過45km/L的車款,因此如果是以短程通勤代步為主要騎乘方式的騎士,就會建議購入PCX150或ADV150。 輕盈、方便而且經濟的速克達,可以說是最適合作為上下班、上下課等近距離移動用的通勤車,就算是日本以外的地區也是如此。
150 速克達: 推薦文章
墊下方的收納空間,容量比PCX150的28L少了1L,收納容量剩下27L。 雖然因為安全帽的規格大小也會影響到放不放得進去的問題,但是原則上可以放入一頂全罩式安全帽加上一件雨衣。 藉由個性十足的設計打造出ADV150一點都不像是速克達的強大存在感,搭配上如同重機一般的騎乘感。
150 速克達: 引擎
從這點來看,如果換成150cc的話,不只能夠雙載還能夠騎上高速公路(日本法規限制摩托車只要排氣量在125cc以上就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說起速克達的話,大家可能會馬上想到輕型機車(50cc以下)或者是普通重型機車(125cc以下),但在速克達的種類中,雖然只佔了少數,仍還是有大排氣量車款的存在,這裡指的是150cc、250cc~400及排氣量在這之上的大型速克達。 之前我們就曾經提到過現在因為新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普通重型機車作為一項能夠保持社交距離的交通工具因而熱賣,其中最近特別受到矚目的則是150cc的速克達。 最後,SYM 150 速克達 除了發表 150 速克達2025 Fiddle DX,針對 Fiddle 125 也推出 CBS 車型,建議售價 79,800 元(不含牌險)、ABS 車型則定價在 84,800 元。 另外,Fiddle LT 車型也導入 SYM 三零科技,CBS 或 ABS 車型建議售價沒任何改變,維持 73,800、79,812 元。 不過,零後仰懸吊系統以及側腳架斷電系統,對於用車的安全性,筆者覺得實有一定的助益。
150 速克達: 一車通喫!150cc速可達級距6臺精選 通勤出遊好夥伴
1994年,由於這段時期三陽工業、臺灣山葉機車等看到名流150的熱銷,也陸續推出迪爵150、迎光150等水冷車種搶市,再加上環保法規日趨嚴格等種種原因下,名流150也到了不得不改變的階段。 其二(機種代號:KN7D2),光陽將外觀做了巨大變動,包括:保險桿、坐墊、後煞車燈組等,基本上就有點類似「原廠改裝車」的概念,就是公司幫忙年輕車主落實想與眾不同的慾望:「一出廠,就改好了」! 而產生的獨特機種,其中最為名流150車迷津津樂到的就是那一組「賓士級尾燈」,像極了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中文簡稱分別有賓士、奔馳、平治、朋馳)當年流行的格狀尾燈,替名流150添加了氣派非凡的豪華感覺。 TIGRA 150推出時以高性能水冷引擎聞名,超越同級距的狂暴動力與高檔規格配備是吸引車主的原因。
150 速克達: 第一次就上手:150旗艦車款購車推薦
YM 從 Fiddle LT 主打年輕女性用車市場、Fiddle 125 瞄準 25~44 歲輕熟女與部分男性,到如今再發表 Fiddle DX 150,以「紳士座駕」為主打概念。 臺灣電影:近年來因國片市場逐漸復甦,跟隨著世界的對影片考證的潮流,觀眾對於影片背景時代考證(擬真度)的觀念提升。 因此,片商對於骨董車的需求也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例如在鈕承澤所執導的艋舺片中,就出現了王牌、追風135、名流等經典車種。 雖然我一直以來都是騎125c.c.速克達上下班,不過這次因為150c.c.的方便性以及ADV150的魅力所以決定換車。 但是,ADV150透過改良進排氣系統,強化了在中低轉速時的扭力,這也使得騎士在遇到路況不佳的路面時,操縱起來也變得更加輕鬆。 至於雙腳著地性方面,我的體重是65kg,雙腳的腳跟稍微會有一點懸空,順帶一提,因為跨坐在PCX上時連後腳跟都可以採到地面,所以雙腳著地性自然是PCX系列會比較出色。
至於以冒險為主要訴求的ADV150,因為有著寬大的把手所以寬度最寬,但其他尺寸則於PCX/NMAX差不多。 順帶一提,150cc通常都將碟盤煞車以及ABS系統列為標準配備,因此在安全性上有所保障也是它的一大優點。 150 速克達 筆者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所以經常會有一些透過速克達專門雜誌等的試乘機會,在速克達最強的0→50m衝刺中,125cc通常都需要花費5秒鐘,但是如果是150cc的話,輕輕鬆鬆就可以跑進4秒鐘。
復古、義式風格在臺灣受有一部分消費者喜愛,LIKE COLOMBO 150以更大的動力與貼心配備脫穎而出。 並提供了LED燈具與雙USB充電孔,適合追求復古、義式風格,並同時想要充沛動力、搭載高規格的車友。 第十名是來自SYM的Fighter 150,油耗表現為市區油耗34.3km/L,定速油耗44.6km/L,測試值37.8km/L。 而在動力性能良好之餘,Fighter配備了150c.c.級距中少見的幅射對四前卡鉗,以提供更足夠的制動力。 首先,大魔王先介紹了SYM Jet SL 125,對於Jet,大魔王給了相當高的評價,認是想要購買125cc級距的白牌速克達,最好的選擇。 由於他的引擎以及調教,讓他在操控以及動力方面可說是相當出色,且置物箱夠大,通勤代步也相當方便。
不過,日本由於50cc摩托車受到交通法規的影響,因此會有時速不能超過30km/h以及需要兩段式右轉的限制,而且在加速等等性能方面,速克達使用起來實際上的確是較不方便。 除了早期生產的斜版迎光(代號3UH)外,另有可動式造型的FLY-ONE LX(代號4CB)。 第九名的位置是由來自PGO的Tigra 150以市區油耗34.4km/L,定速油耗47.4km/L,測試值38.6km/L奪得,Tigra 150搭載的是150c.c.水冷引擎,擁有同級中最大馬力16.5ps,讓它成同級強大的直線加速之王。
總體來說,Fiddle DX 短暫給予筆者的感想就是:舒適,雖然 SYM 主打紳士概念,但像是其省力中柱對於女性來說應當也不費力,若女性族羣可接受 Fiddle 125,則 Fiddle DX 不妨也可列入參考。 其他細節像是儀表採用單色數位液晶螢幕,未有轉速表設計;車廂開關鍵設計在鑰匙孔旁,須先打開電門方能開啟;另外側腳架斷電系統也應用在其中。 前斜板的定位燈改為 LED 燈組,頭尾燈也都採用 LED,車側設計及車身電鍍飾件裝飾,車尾扶手上頭有 Fiddle 專屬貼紙,營造整體優雅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