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這顆鏡頭,那保護鏡就必須、必須、必須買,本來友人介紹一片TOP2 67mm超薄框、多層鍍膜,但在相機店老闆推薦下,阿新是買了亞洲光學的這片, 67mm超亮麗增艷、多層鍍膜、防靜電。 MTF (調變轉換函數) 說明鏡頭重現每個小細節的能力優劣,以密集且細的線條間所能達成的對比為測量標準。 先說結論好了,這支鏡頭星茫形狀筆者覺得還算不錯看,如果是強烈的點光源加上背景有一定程度的暗,星茫很容易看得到,而且,光圈還不一定要縮很小,大致上,如果距離夠近,點光圈大小適中,背景又夠暗,F4亦可能拍得出星茫,一般情況光圈收至F8之後星茫會更為漂亮。
這顆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38cm,望遠端的放大倍率 0.24x,放大倍率雖不算是特別出色,但以 Sony 變焦鏡頭來說已算是前段班了,在室內拍攝美食時除了顏色上的表現不錯,散景也讓人滿意。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可惜實拍幾天回家看照片時,邊緣的成像畫質差強人意,就算是戶外天氣極好時,收光圈至F8-F11的照片邊緣還是不紮實,一般情況下中央在F4光圈全開下的實拍也是SOSO,全片幅又要小口徑鏡頭看來實在並不是一個好解。 這問題其實不算明顯,戶外實拍影響微乎其微,但發現還是和各位分享一下,基本上無論廣角端或望遠端都有輕微邊緣光情況,廣角端略為明顯一點點,大致至F8左右廣角端和望遠端的邊緣失光都會消失。 sony24-70f4 如果 sony24-70f4 Sony 能多改進一些望遠端的畫質,並讓鏡頭光學防震整合機身五軸防震來讓防震係數更高(類似 Olympus、Panasonic 的做法),再將售價打個七折,那麼它所獲得的評價可能會截然不同。
sony24-70f4: SONY 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 *(平輸)
我們不但承諾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和內容會傳遞有趣的體驗,同時也在各種業務活動中朝環境零負荷的目標邁進。 雖然最大光圈只有F4,但在70mm F4的拍攝下還是能營造一定程度的散景,圓形散景及一般線條的虛化呈現表現十分優雅,但也別忘了,因為只有F4,近拍距離也有限,背景距離不夠時拿來拍人的虛化背景效果仍十分有限。 很可惜的,Carl Zeiss FE 24-70mm F4的最近對焦距離僅40cm,放大率只有0.2X,日常生活下的應用十分喫緊,而且像要在室內拍攝像美食時,光圈常需要全開,但此時的表現亦差強人意,微距細膩度表現亦十分普通。
- 由於持有時間很長的緣故,我用它拍過不少的食物,在這個用途下它並不難用,放大倍率 0.2x、最近對焦 40cm… 算是可用但不出色的程度。
- 裝在 A7R3 上,連同記憶卡、電池、鏡頭與遮光罩總重量為 1372 克重,以全片幅相機 + mm 焦段來說,還算是輕巧了 克左右,再加上 A7 系列本身就體積較巧許多,在考慮實用性、操作性、畫質、體積重量多方面評估後,A7R3 + mm 已算是目前最佳的組合。
- 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 FE 24-70mm F2.8 GM這顆鏡頭的最大直徑 87.6mm、全長則有 136mm,重量約 886 克。
- 前段時間樓主的狗頭28-70出現了卡殼異響,自認爲動手能力強想要自己拆開看看到底是啥問題,不拆不知道,一拆才知道鏡頭內部結構非常複雜,然後呢不作死就不會死,一個手抖就把鏡頭的排線給拉斷了而且還裝不回去。
不可免俗的,我們還是要從外觀與設計開始說起,以工業設計的角度來說,這顆鏡頭的確算是滿漂亮的,但以實用角度來說,這樣的設計其實帶給許多使用者莫大的困擾。 希望透過本片,能讓您更加了解 Sony E 接環全片幅標準鏡頭的特色,能幫助您在挑選定焦鏡頭時,能更加認識每一顆鏡頭的不同規格和用途,如需要高解析拍攝風景和人像攝影,在 Sony 都有多種鏡頭可以滿足你的需求,瞭解更多不同的鏡頭和攝影知識,都將在 Sony 數位教室,歡迎訂閱頻道。 而FE 24-70mm F2.8 GM作為G Master系列的開端,『強調解像力、散景柔美,並維持近拍的畫質、並降低錄影時的呼吸效應』,這樣的訴求,也可以說是Sony在追求設計優秀鏡頭之餘,更期待這四個特色能帶給職業用戶更好的體驗。 這三顆鏡頭,由於是變焦鏡頭,因此拍攝上有較大的彈性;恆定光圈F2.8也在焦段的彈性之餘,維持足夠的進光量與適當的景深模糊程度。 裝在 A7R3 上,連同記憶卡、電池、鏡頭與遮光罩總重量為 1372 克重,以全片幅相機 + mm 焦段來說,還算是輕巧了 克左右,再加上 A7 系列本身就體積較巧許多,在考慮實用性、操作性、畫質、體積重量多方面評估後,A7R3 sony24-70f4 + mm 已算是目前最佳的組合。
sony24-70f4: Sony FE 24-105mm F4 G OSS 開箱介紹 , A7 / A9 最熱門實用標準變焦鏡
PChome Online及代購業者不以任何明示或默示之方式保證所有出現在代購網頁上、或相關訊息上的資料均為完整、正確、即時的資訊。 如果相關商品或服務的規格、圖片、說明、價格、或相關交易條件有誤,代購業者得在接到您委託代購的訊息後,拒絕接受您的委託。 為整個焦段範圍提供明亮的 F4 最大恆定光圈,變換焦距時也能維持亮度。 Sony 的直接驅動超音波對焦馬達 自動對焦驅動系統,能使對焦快速、精準又安靜。 具備以上優點的 FE mm F4 G OSS 是您拍攝靜態影像和影片的最佳選擇。
如果你是旅遊、戶外使用,Sony FE 24-70mm F4 ZA OSS 完全不失為一顆出色的標準鏡。 是的,我用了「出色」來形容它,在發色、抗耀光、星芒、晴天下的表現,這顆鏡頭還是可以獨當一面的,雖然光圈全開仍不足以稱之為理想,且邊角畫質也頗鬆散,但整體表現還算是在中上程度。 早期 Sony E 接環高階鏡的金屬設計,握起來冷冰冰的質感相當好,但問題是非常容易掉漆,無論是對焦環、鏡頭轉角處都很容易因為摩擦或是正常使用而落漆,這也造成目前二手市場上的這顆鏡頭品項都不太好。 隨著 Sony A7 三個世代機身的大幅成長,站在 2018 年末重新審視這顆 2013 年推出的鏡頭,不敢說是翻案,但求能重新給這顆鏡頭一個較公允的評價。 也因此這篇文章雖然也有為數不少的實拍照片,不過最主要的重點還是會放在這顆鏡頭的歷史意義,以及在 Sony A7 系統中的特殊定位。
sony24-70f4: SONY FE 24-70mm F4 ZA OSS SEL2470Z 鏡頭 (公司貨)
但如果距離較遠,點光源亦不算很強的情況下,星茫的呈現就普通,還會有一點散開的感覺。 使用起來的對焦速度表現普通,大致和自家的ZEISS 35mm F2.8類似,甚至是再略慢一點點,遇到動作較快的主體或對比度較低的主體速度會更不理想一點,但A7R的感光元件不像A7有植入相位差對焦感應器,這也是會影響到對焦速度的關鍵之一。 鏡身的黑色霧面的塗裝與ZEISS 35mm F2.8一樣,質感極佳,用料上也用了10 組 12 片,5 片非球面鏡及 1 片超低色散鏡片,相信也是因應小型化又要有高的光學品質下的必需設計。 ■ 五枚非球面鏡片與一枚 ED 鏡片構成先進的光學路徑,可抑制像差現象,全焦段內提供優異的清晰度與美麗的成像。 說起來 Sony FE 24-70mm F4 ZA 在推出當時是有些實驗性質的產物,那時 Sony 並未完全摸準鏡頭設計的調性與趨勢,也因此我們在第一波推出的鏡頭身上可以看到許多早期的設計,例如重視輕巧、口徑較小、大幅採用金屬鏡身、外觀簡潔等。 而且在 70mm 望遠端的畫質有點悲劇,全開光圈 F4 時會讓人質疑:這原本真的是一顆高品質鏡頭嗎?
sony24-70f4: 使用體驗
24-70mm 這個焦段是一般最常用的焦段,無論拍風景,或者做一點特寫都十分適合,F4光圈雖然不大,但丈著A7R優秀的高ISO表現也問題不大,雖然上上段提過對焦速度不快的問題,但一般主題應用是還算不錯。 似乎這支鏡頭邊緣畫質表現並不理想,廣角端無論開放光圈或收光圈至F8,只要稍為編離中心表現就不甚理想;70mm時光圈全開表現表現仍平庸,反而在70mm收光圈至F8時表現平穩很多… Sony FE 24-70mm F4 ZA 在 2013 年搭配 Sony A7 時的上市售價是 34,980 元,雖仍遠不及大三元等級,但已超過了一般使用者對小三元鏡頭的期待價格。 但這樣的設計趨勢,在機身演進到第三代時已被發現不符合主流的市場需求,況且初始的定價太高,一開始引以為傲的輕巧性也在最近被 Nikon Z 24-70mm F4 S 的收納設計給超越了(雖然 Sony 口徑還是較小)。
sony24-70f4: 相機包
身為全幅無反領域的領先者,Sony 若仍遲遲端不出一顆足以肩扛入門首選的 F4 標準鏡小三元,這實在是令人覺得很可惜的一件事。 如需要選擇適合您的字級大小,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 如需要列印,可利用鍵盤 Ctrl +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 在文章的最後,還有一些Sony FE 24-70mm F2.8 GM(SEL2470GM)所拍攝的實拍照片,主要是以Sony A7R II拍攝,少部分是Sony A9,分享給大家。 這顆鏡頭填補了以往我使用FE 24-70mm F4 Zeiss的小小缺憾,在畫質上、散景表現都更上一層。 我可以選擇輕便品質也好的鏡頭,這是無反光鏡帶來的「小」;但是當我需要認真的去要求品質時,許多足夠好的鏡頭,如Zeiss系列或者是G Master系列也同樣能滿足我,這是無反光鏡以「大」往專業邁進的形式。
sony24-70f4: 相關
政令宣導 政令宣導: (一)為防治動物傳染病,境外動物或動物產品等應施檢疫物輸入我國,應符合動物檢疫規定,並依規定申請檢疫。 擅自輸入應施檢疫物者最高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300萬元以下罰金。 然而不具備 OSS 防手震始終是最大的缺憾,即便具備機身防手震,但在 50~70mm 中望遠端安全快門大約 1/13s 就是極限,稍稍影響了在昏暗餐廳拍攝的能力,不過既然有 Sony 強大的感光元件做後盾,ISO 就給它放心地開高吧。 這顆鏡頭拿在手上,不禁會讓人覺得:Sony 應該是完全沒在考慮小型化這件事吧?
sony24-70f4: 購買理由
但儘管如此,它們仍在多數單眼高階鏡頭的體積重量內,去追求更好的解析度、更好的散景、不妥協的近拍畫質、與錄影需求的平衡。 我的想法會比較是即使是無反光鏡系統,仍舊有高畫質與職業用途的需求,而初期多數無反光鏡系統的建構,都是與單眼系統互補的設計概念,所以在畫質與體積重量之間,都有所取捨。 886 sony24-70f4 克的重量確實是個比肩單眼相機標準三元鏡的規格,82mm的濾鏡口徑也著實在無反光鏡是個大口徑。 以上的簡單對 SEL24105 FE mm F4 G OSS 開箱與介紹,到這裡告一段落,如果想了解更多鏡頭規格與特色,可以到 Sony 官方網站產品頁面參考。 裝在 sony24-70f4 Sony A7R3 上,大概是這樣子的比例,多少會有一點「頭重、腳輕」的狀況,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想要輕巧一點的機身,在鏡頭結構無法再做的更輕巧之前,也必須會有這情況發生,但要解決則是裝上電池手把,但這樣子又失去了 A7 輕巧的優勢。
sony24-70f4: 散景
若非執著於散景與發色,在街拍的題材上我可能會選擇 sony24-70f42025 FE 28mm F2.0、FE 35mm F2.8 ZA、FE 55mm F1.8 ZA、FE 85mm F1.8 這類容易攜帶的輕便鏡頭。 進階光學技術能在整個焦段範圍內,使畫面中央到邊緣呈現畫質一致的解析度。 四枚非球面鏡片能有效減輕像差問題,ED (低色散) 鏡片則盡可能降低色差情形。 圓形光圈和控制功能精良的球面像差形狀可以創造出動人柔和的背景散景,以及自然的亮部細節,與出色的合焦銳利度和清晰度相互輝映,讓激發您更多創作潛能。 在論及 Sony 全片幅 E 接環鏡頭的表現時,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很大一部分的使用者體驗是取決於不同世代的機身。 舉例來說,這顆鏡頭裝在 A7 II 身上比 A7 sony24-70f42025 稍好一些,裝在 A7R II 身上又比 A7 II 好一些,裝在 A9、A7R3、A7 III 身上則可進化到可用等級,也算是改進了不少對焦、人像膚色、室內發色的問題。
沒在開玩笑的大體積與 82mm 口徑,無論是裝在 A7R II 或是 A9 身上都顯得相當巨大。 一次開箱SONY 7A跟E 24-70mm F4 ZA OSS,話說E 24-70mm F4 ZA OSS這顆鏡頭在拿NEX-5R的時候就看過,但那時候真的只能遠望,這一次決定心一狠,買來處理,網路上評價大多正面,可以當到旅遊鏡。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另外,筆者建議對於在稍暗或快門速度較慢有挑戰性的環境務必拍攝2-3張以上,確保成功率,接下來看看筆者用A7R+ZEISS 24-70mm F4的較慢速快門的實拍挑戰吧。 樓主購買這個鏡頭前並沒有對光學素質做多研究,認爲既然掛着蔡司藍標那肯定有保證,但是入手後才發現成像表現一般,或者說根本沒有達到蔡司鏡頭的標準。
sony24-70f4: 旅遊/風景
這款僅 663 克 (23.4 盎司) 的小型輕巧相機兼具絕佳光學性能和高倍率變焦比率。 E 接環機身也採用相同的輕巧設計,以提供出色的系統行動性與簡易操控性。 0.38 公尺 (1.25 ft) 的最小對焦距離和內建光學影像穩定系統,更進一步提升全方位的多功能性。 由於代購服務係由代購業者依照您的指示,在境外網站為您向代購網頁所載之出賣人訂購代購商品,代購業者並非代購商品之出賣人,因此只有在代購業者據以為您完成代購之商品網頁,並非您當初指定委託代購之商品網頁,您纔可以向代購業者要求辦理退貨退款,除此之外,您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辦理退貨退款。 且由於代購商品之訂購是您委託代購業者在境外網站所完成之訂購,不適用中華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但代購服務本身,仍適用中華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 關於退貨退款方式及條件,依代購商品網頁及委託代購流程中之相關網頁之記載。
sony24-70f4: SONY T* FE 24-70mm F4 ZA OSS 標準變焦鏡頭*(平行輸入)
但問題是,即便最新的機身可以帶給 Sony FE 24-70mm F4 ZA 更好的表現,但在 A7 III 推出之後,卻又很少人還在用這顆鏡頭了。 其實距離這顆鏡頭上市也不過才 5 年光景,以我們過去看 DSLR 鏡頭的標準來說還算得上是年輕,但放在瞬息萬變、進步神速的 Sony FE 系統中,很快就有其他新銳鏡頭出現並取而代之。 而為了體積考量也好、為了旅行更好運用也好,標準變焦鏡也有了F4恆定光圈的版本,也有了更像望遠一點延伸,像是24-105mm這樣焦段的鏡頭。 長久以來,「恆定光圈F2.8的標準變焦鏡」這樣的鏡頭,不論是職業用戶或者只是一般的攝影愛好者,這都是一顆非常便利、並且很好用的鏡頭。 關於代購服務,若您有任何問題或您需要向代購業者提出反映,您可以在登入系統後,依照線上客服系統所定之處理機制、程序及相關聯絡資訊提出您的問題,系統將會把您的問題轉知予代購業者,由代購業者的客服人員為您提供服務。 雖然在對焦性能上的表現出色,不過受限於重量與不易攜帶的體積,街拍題材並不算是這顆鏡頭的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