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直面挑戰,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動力,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當前的難關一定能闖過,中國的發展必將充滿希望。 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佈局和支撐體系。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更好結合。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補助人數增加近40%,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 堅持把發展經濟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今年已過去近5個月,下一階段要毫不放鬆常態化疫情防控,抓緊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出臺的政策既保持力度又考慮可持續性,根據形勢變化還可完善,我們有決心有能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中央2020: 臺灣連震2天「6.0」淺層地震 震度有多強?專家:房屋會劇烈震動!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完善土地出讓收入分配機制,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和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羣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 繼續開展污染防治行動,建立地上地下、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
- 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健全醫療救治、科技支撐、物資保障體系,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 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 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
- 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
- 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 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嚴格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
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展社會研發機構,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暢通創新鏈,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科研環境。 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誰能幹就讓誰幹。 中央20202025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
中央2020: 全球中央雜誌 2022年11月號
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 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體系,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47.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
- 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保障。
- 我們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糾治“四風”,爲基層鬆綁減負。
- 59.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 打好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落實攻堅戰,編制軍隊建設“十四五”規劃。
- 健全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制度。
- 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發展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遊、體育、家政、物業等服務業,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業供給。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 構築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 堅持以企業爲主體,以市場爲導向,遵循國際慣例和債務可持續原則,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
中央2020: 全球中央2021年2月
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 提高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 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 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
中央2020: 社會科學
各類結餘、沉澱資金要應收盡收、重新安排。 要大力提質增效,各項支出務必精打細算,一定要把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一定要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羣衆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主要因爲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
中央2020: 中國一胎化世代難獨立 助長另類陪伴式啃老
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 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構建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 54.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同國家現代化發展相協調,搞好戰略層面籌劃,深化資源要素共享,強化政策制度協調,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推動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協調發展,集中力量實施國防領域重大工程。
中央2020: 全球中央2018年12月
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財力支持,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0.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中央2020: 中國超級使館建案遭否決 中英黃金時代變調縮影
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中央2020 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有序開放,建設國家數據統一共享開放平臺。
中央2020: 疫情激發健康意識 全球「棄肉從素」變多
優化投資結構,保持投資合理增長,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市政工程、農業農村、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公共衛生、物資儲備、防災減災、民生保障等領域短板,推動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支持有利於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 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 7.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
推進戰略、規劃、機制對接,加強政策、規則、標準聯通。 深化公共衛生、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科技教育合作,促進人文交流。 中央20202025 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 以質量品牌爲重點,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加強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加快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 嚴懲非法捕殺、交易、食用野生動物行爲。 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中央20202025 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艱。
健全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提升市場綜合監管能力。 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 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 ——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 有序組織中小學教育教學和中高考工作。
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 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中央2020: 全球中央雜誌 2022年8月號
加快軍事人員現代化,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完善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鍛造高素質專業化軍事人才方陣。 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聚力國防科技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加速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 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讓返鄉農民工能打工、有收入。 依法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扶持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加強農戶社會化服務。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要調整措施、簡化手續,促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 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做到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理。 中央2020 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經營場所限制,便利各類創業者註冊經營、及時享受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