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路線包括一條起點為嘉義市嘉義車站、終點為嘉義縣阿里山鄉阿里山車站的主線,以及眾多遍佈於阿里山區的木材搬運支線所構成。 今日開放客運的部分,包括主線、一條早期搬運支線「眠月線」(921震災中損毀,至今仍在維修中)及一條為方便遊客觀賞日出而修築的「祝山線」。 由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主管營運事宜,阿里山林業鐵路為臺灣迄今僅有的兩條仍處於營運狀態的高山森林鐵路之一(另一條是太平山森林鐵路),完工於1914年,興建時主要用途是輸送阿里山林場產出之木材。 1963年林場砍伐業務結束後,客運與觀光成為該鐵路的主要功能。 縣府工旅處指出,頭城鎮為開蘭第一城,為北部與東部之間的樞紐,且行政位階較高,歷史悠久、發展腹地廣大,尤其頭城烏石港以北,石城、大里、大溪、梗枋及外澳有五個漁村、五個車站、五個漁港,各有其豐富自然資源與人文獨特性。 但是自從北宜高速公路通車之後,透過濱海公路行經東北角海岸的旅次減少,對於石城、大里、大溪、梗枋、外澳五個聚落的經濟與社區發展造成直接影響。
然而,民國六十五年冬天的一場大火,燒掉了一百多戶民宅和整個沼平商圈。 五奇之鐵道 之後才經由林務局重新修整並規劃出了沼平公園。 也因此,園裡的櫻花樹幾乎都是在這場大火之後才種植的,雖然不似其他賞櫻景點的吉野櫻一樣已經有七、八十年的樹齡,卻是全阿里山櫻花樹密度最高的一區,整個園區的櫻花樹植株量大約有六百棵,也成了賞花人潮最密集的地方。 沼平公園佔地廣大,種植了非常多種的高山植物,更是阿里山各色花種的大本營,幾乎是一年四季都可以來此賞花。 除了春季隨處可見的山櫻花、吉野櫻之外,還有不少的山茶花、繡球花、森式杜鵑、黃馨和垂絲海棠…等等。 甚至當滿山的山櫻花都凋謝之時,這裡還常會有晚熟的山櫻花悄悄露臉。
五奇之鐵道: 五奇之鐵道
昆河鐵路前身是滇越鐵路雲南段,是一條連接昆明與河口的鐵路,為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一條鐵路,為米軌鐵路,也是中國鐵路網中唯一的窄軌鐵路。 昆河鐵路於1903年10月開工 五奇之鐵道2025 ,於1910年4月1日竣工通車 。 起點為昆明,終點是中越邊境陸路口岸河口站,線路全長468公里,全線設有車站62個。 沿途車站具有別致的法式風格,沿線的鐵路大橋用今天的眼光評價也是令人驚嘆的。 展館核心展示一九二六年昭和年代前貨車車軸、一九三九年的昭和十四年輪幅式車輪及一九五九年車軸超音波探傷機等具歷史意義文物。
- 昆河鐵路於1903年10月開工 ,於1910年4月1日竣工通車 。
- 相傳鄒族頭目阿巴里深獲族人愛戴,而將他們打獵之地方稱為阿里山。
- 照片來源:IG@chill_66666阿里山雲海名列臺灣八景之一,是許多外國觀光客留下最深印象的美麗景觀,不論是日正當中的白白綿綿、還是夕陽西下時的金黃,整片雲泳在山頭的壯闊,都是阿里山獨有的風景。
- 阿里山原為臺灣的三大林場之一,而後開發為國家森林遊樂區。
- 阿里山是國內外知名觀賞日出的旅遊勝地的,「阿里山日出印象音樂會」自民國91年(西元2002年)底由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及嘉義縣政府共同輪流主辦,今年 …
在此還可遠望阿里山聚落及塔山,此處也是最早由慈雲寺通往神本的步道,傍晚時分漫步其中,若逢落日餘暉,金色的雲海,浪花飛舞,美不勝收。 店面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幸好招牌還蠻亮眼的),不起眼的店面總會藏著絕佳好滋味,永富餐飲位在石棹,不論是到隙頂、石棹一帶欣賞茶園還是觀雲海,還是要繼續往山上走,石棹都是值得你停留的中繼站。 到永富餐飲的必點招牌是苦茶油雞,跟你說老饕怎麼喫,從提味 … 「德銘餅店」第三代老闆──莊豐駿先生,大概會有不同想法。 年滿六十歲的「德銘餅店」,應該已經是「老年」了;但是,如果從擺在店舖前面香甜可口的招牌商品──「魯肉豆沙餅」,仍舊散發創始人林金龍老先生時 … 臺灣又將增加1位旅美投手,曾在今年大專聯賽飆出158公里火球的潘文輝,確定將挑戰大聯盟,據悉已跟美職國聯東區球隊達成加盟共識,預計明年1月赴美。
五奇之鐵道: 潮州鐵道園區 開幕
緊接著下一站便是海拔1405公尺的奮起湖車站,為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中最大的車站,也設有沿線最大的木造機車庫,用來展示28、29號兩輛蒸汽火車頭外,並陳列昔日鐵道的文物。 近年來,奮起湖獨有的山城風情已成為僅次於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熱門去處之ㄧ。 阿里山火車駛離竹崎後,越過森林鐵路經過最長的一座橋,牛稠溪橋。 越過牛稠溪橋後,來到木屐寮小站,此地曾以製造木屐聞名,目前都過站不停。
- 照片來源:IG @cho840929照片來源:IG@yi_pinliou「眠月線」從沼平線上岔出,全長9公里,是阿里山區營運最長的支線鐵路。
- 照片來源:IG@j830628姐妹潭是遊樂區內最密集的檜木林,環潭步道上有相思亭,再經木蘭園、受鎮宮至吊橋,全長約1公里左右,彷彿走入綠色隧道,是在酷熱夏日的絕佳避暑勝地。
- 此外,展館核心展示昭和年代前的貨車車軸、昭和十四年輪幅式車輪、車軸超音波探傷機等具歷史意義文物。
- 新八景之阿里山神木遺跡距離五奇之鐵道約1.01公里。
- 小龍潭鐵路橋位於開遠市小龍潭鎮小龍潭村,橫跨於南盤江上,建於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跨度為157.86米。
- 小公主咖啡於108年過年前開幕,提供遊客舒適的用餐環境,餐點的組成有著小農時蔬特製湯頭與優質食材 …
- 奮起湖站到多林站,會穿過阿里山鐵路全線最長的30號隧道,全長為767公尺,從大凍山北麓穿過,來到多林站,在往前挺進4.4公里,便來到了十字路,因古道和鐵道交會成十字狀而得名。
1906年,日本技師小笠原富二郎發現了平均年歲在兩、三千年左右的阿里山巨木羣 … 潮州鐵道園區開幕後,屏東縣政府將提供公車接駁,每天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整點自潮州火車站發車,讓民眾方便參訪,並串連周邊景點,促進地區發展,為潮州帶來觀光人潮,塑造屏東遊憩新亮點。 開幕後一個月優惠免費入園參觀,之後收取清潔費一百元,並可折抵場內消費五十元。 五奇之鐵道 豐山風景區位於眠月線鐵路下方,行政區屬於阿里山鄉豐山村。
五奇之鐵道: 阿里山五奇|阿里山必看五大奇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鐵道
1953年阿里山神木不幸遭受雷擊燃燒,元氣大傷;1956年6月7日神木再遭雷擊,樹幹內部起火,終致焚燒死亡 … 祝山(車站及其周邊)距離五奇之鐵道約0.85公里。 由於地勢突出、視野寬闊,每當日出時分,萬道光芒灑落一地,加上山谷間形成的雲海,蔚為奇觀。 多少遊客不遠千里而來,為的就是爭睹這光芒乍現的景緻。
五奇之鐵道: 臺中驛冬日嘉年華~超萌角色搭乘旋轉木馬、摩天輪來到臺中驛鐵道文化園區,歡樂過耶誕~
小公主咖啡於108年過年前開幕,提供遊客舒適的用餐環境,餐點的組成有著小農時蔬特製湯頭與優質食材 … 經典合菜遊客的最愛青葉山莊是瑞裏地區相當具知名度的渡假山莊,平日遊客眾多,在山莊對面的餐廳部因為房客及遊客的需要,開發出深獲口碑的經典合菜,每到用餐時間十分熱鬧。 山莊的合菜受到遊客們的歡迎,主因是大廚老闆娘林美容讓人服貼的手藝,變化出道地口 … 位於阿里山公路上的石桌羊肉是當地著名的美食地標,這裡的羊肉爐湯頭是清燉的,在晚上尤其是冬天來一鍋暖呼呼的羊肉爐,滿滿的幸福感啊,由於石桌羊肉的食材羊肉毫無羊羶味,現點現做的各種新鮮食材入味,讓湯頭更加迷人。 奮起湖大飯店距離五奇之鐵道約11.12公里。 冠雲山莊是奮起湖老字號的飯店,附設餐廳以一道明日葉藥膳燉雞的鮮甜好滋味,這道湯頭道地、又具補氣養生的美食,讓喜愛找尋特別饗宴的美食家,從舌尖到胃,都徹底的滿足了。
五奇之鐵道: 阿里山一、二、三代神木【林鐵支線:神木線】
過了奮起湖以後,隧道、橋樑與林相間的變換,絕對不能錯過,有時雲霧升起,阿里山火車就像漫步於雲端間,這種景象人生難見幾回。 奮起湖站到多林站,會穿過阿里山鐵路全線最長的30號隧道,全長為767公尺,從大凍山北麓穿過,來到多林站,在往前挺進4.4公里,便來到了十字路,因古道和鐵道交會成十字狀而得名。 提供臺灣各種觀光地點(景點、飯店、餐廳、旅宿)資訊,整合自交通部觀光局資料,如:地址、電話、開放時間、停車場等資訊。
五奇之鐵道: 阿里山五奇|鐵道
該橋為1908年由法國人設計、中國勞工建造。 抗戰時期為防止日軍利用鐵路橋被拆毀,如今的大橋為1957年重建。 木花果鐵路大橋位於開遠市木花果村,為下承式多腹杆鋼桁架橋,南北向橫架於瀘江河上。 五奇之鐵道2025 1909年3月8日由法國巴底紐勒公司設計建造,全長52.4米。
五奇之鐵道: 景點資訊
新八景之小笠原山距離五奇之鐵道約1.78公里。 1904年10月臺灣總督府阿里山勘察隊踏勘登上萬歲山後,以嘉義廳小笠原富二郎之名命名此地,海拔高2,488公尺,觀景平臺於2005年11月新完成,在平臺上除可迎賞日出外,還可觀賞日落、夕陽、彩霞及夜觀星座。 阿里山1913舊事所距離五奇之鐵道約0.81公里。 【#快來嘉體驗全國海拔最高的藝文殿堂】#1913阿里山舊事所「1913阿里山舊事所地方文化館」,前身為日治時期「阿里山林務俱樂部」,是目前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僅存的大跨距木造建築。
五奇之鐵道: 五奇之鐵道簡介
海拔約750公尺,四周為1000公尺以上高山,為一盆地地形,其間清水溪、石鼓盤溪等溪流交錯分佈。 其西邊為雲林縣草嶺、石壁風景區,東南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北邊則與溪頭、杉林溪為鄰,為一個觀光旅遊的中途要站。 由於地處偏僻,豐山至今仍保留許多平地鄉間早已消失的傳統農具與農業設施。
位於阿里山國家遊樂區入口,設在阿里山閣大飯店一樓的餐廳,早、午、晚餐都提供以阿里山多樣特產所料理出的新鮮食材。 新八景之阿里山神木遺跡距離五奇之鐵道約1.01公里。 1914年阿里山森林鐵路全線通車,其中高聳的阿里山神木與行駛經過的森林小火車之景象,幾乎是阿里山的精神象徵,並成為聞名中外的臺灣地標。
樹靈塔之創建乃表現出日本人對大自然之敬畏,在當時殊為少見。 即使沒有機會實際參加祭典,在秩父車站附近的「秩父祭典會館」就有關於「秩父夜祭」的資料展示與實際祭典畫面,能夠虛擬體驗一下秩父夜祭的魅力。 還有介紹國家傳統工藝品「秩父銘仙」的「秩父銘仙館」、展示日本畫家棟方誌功作品的美術館「YAMATO ART MUSEUM」等文化相關設施可造訪。
800公尺以下丘陵為熱帶林相,主要由相思樹、構樹構成。 800~1,000公尺是以樟樹、楓樹、楠樹和殼鬥科植物為主的暖帶林相。 1,800~3,000公尺左右的林相為溫帶林,紅檜、臺灣扁柏、臺灣肖楠、鐵杉及華山松稱為阿里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長,阿里山的千年檜木羣是目前臺灣最密集的巨木羣。 3,000~3,500公尺主要是臺灣冷杉,呈現寒帶林的林相。 從北門車站出發後,途中會經過天橋橫跨鐵道的興華中學,以前上體育課的時候就常常與同學佇立在鐵道旁,看著阿里山小火車搭載著滿是笑容的旅客們,揮一揮手錶示一路順風,此景饒富趣味。 為什麼會形成如此有趣的畫面,經打聽下才知道原來母校的後操場,就是昔日的盧厝站,主要作為林鐵和糖鐵的轉運站,將竹崎滿載而來的甘蔗車,運回南靖糖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