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c 桌機好唔好2025!(小編貼心推薦)

新款24吋 iMac 完全移除了 Type-A 接口,雖然同樣擁有4個 USB 埠,但直接相容性與方便程度,比起 Mac mini 就下降了許多。 蘋果今年推出的新款24吋 iMac,基本款與高階款在外觀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後者相較於前者,新增追加了2個 USB 3.1 Gen 2 Type-C 連接埠。 至於在擴充成本方面,兩款產品皆為升級512GB需加價6,000元;升級1TB需加價12,000元;升級2TB需加價18,000元,並沒有售價上的差異。 由於普通消費者想自行擴充 Mac mini 與 iMac 的儲存空間,通常是既麻煩又有一定風險的事情,所以通常在入手產品之時,就會先預估好自己需要多少硬碟容量,一次購足減少後續困擾。 根據 Geekbench 資料庫的統整,新款 Mac mini 在效能表現上,與其他 Apple M1裝置並沒有太大差異,簡而言之就是「大家一樣強」。 在2020年推出的新款 Mac mini,以及今年推出的24吋版本新款 iMac,皆搭載了蘋果自主研發的 Apple M1 SoC。

不包括支架的深度,iMac的屏幕部分令人難以置信的0.44英寸厚。 這比Mac筆記本電腦(如 Apple MacBook Air 和 Apple MacBook Pro 13英寸 )更薄 。 顏色延伸到突出的,超大的“嘴脣”,“下巴”,或您想要在屏幕下方稱呼iMac正面的任何部分。 奇怪的是,這裏沒有Apple徽標(該徽標顯眼地印在了設備的背面),因此它只是廣闊的色彩。

imac 桌機: 記憶體皆有支援上限

我知道很多人更關心的還是M1 Mac的兼容性問題,因爲對於尚未更新到Universal(通用APP,即同時適用於Mac OS和iOS的APP)的APP,蘋果是通過Rosetta 2技術編譯運行的,比如基於Intel處理器的Mac APP。 關於配色的第二個爭議點就是撞色設計,這也並不是蘋果第一次採用,比如早些時候推出的AirPods Max,就是幾乎相同的設計理念。 imac 桌機 如果說前者的發佈還在意料之中,畢竟它還是一款“移動設備”,那麼後者的推出無疑意義非凡,因爲iMac是一款“桌面電腦”。 5個月後,蘋果2021春季新品發佈會如期而至,雖然比預期晚了一些,但產品依然勁爆,蘋果再次推出了兩款搭載M1芯片的“電腦”——2021款iPad Pro及iMac。 雖然Surface Dial明顯衝著iMac而來,但定價卻比對方高許多,最入門版本就要2999美元,約臺幣94,500元,最高規格則要4199美元,要價高達13.2萬,十分驚人。

  • 最近看到蘋果發佈了新款的 iPad Pro,價格只能讓人呵呵,回想自己買過的所以蘋果產品,性價比最高的儼然是 iMac 一體機,可以說沒有之一。
  • 推薦大家通過教育優惠,大概便宜了2000元左右,然後可以分期12期免息來購買。
  • Mac mini 標配 Gigabit 乙太網路RJ-45接孔,若使用者家中有更快的有線網路需求,則可以升級到10 Gigabit 規格。
  • 考慮到在提供防眩光效果的Apple設備上減少眩光效果的特殊花費,我不確定大多數潛在的24英寸iMac用戶是否會錯過很多產品。

但我最怕別人跟我借電腦時,不小心碰到我設定的熱點後不知所措的模樣。 不過我習慣了,我也盡量嘗試和對方解釋 imac 桌機 Mac 熱點到底是什麼東西,但很可惜,從來沒有一個人聽得懂。 這兩項配置在後疫情時代非常有用,因爲現在很多活動與會議都搬到了線上,在家或者辦公室聯線都需要用到攝像頭和麥克風。

imac 桌機: 「支援」App

實際獲得的換購價值,是根據收到符合條件的裝置,是否吻合你在估價時所提供的描述而定。 Apple 或 Apple 的換購合作夥伴保留以任何理由拒絕或限制接受任何裝置 (及其數量) 參與本優惠的權利。 更多詳情可自 Apple 的換購合作夥伴取得,以瞭解符合換購及回收條件的裝置。

  • 我的看法是,對比Windows陣營的桌面電腦,無論DIY還是品牌機,要在性能(特別是能耗比)、設計、屏幕等多個維度,全方位或者達到2021款iMac的平均水平,恐怕很難。
  • 那麼如果使用者想在新款 Mac mini 上,追求比24吋 iMac 內建顯示器更高的更新率,例如120Hz或144Hz呢?
  • 現在的寬螢幕,要閱讀文章或瀏覽檔案時,螢幕的上下空間很有限。
  • 這與上一代iMac有所不同,該公司稱iMac主要用於辦公室等辦公環境中。

所有這些都與上一代 21.5英寸iMac 的外觀明顯不同 ,後者只有銀色塗層。 蘋果公司寄給我們審查的單位是黃色,在我全天的不同照明條件下,它看起來像是一枝黃菊。 不論您選擇哪種色調,新iMac上 都有 大量 的色彩可供選擇。 當日光透過我桌子上方的窗戶過濾時,iMac後面的所有物體都沐浴在微弱的黃色光芒中。 本次分享的方法並不難,主要的內容就是iMac安裝雙系統(如何在Mac上安裝雙系統),然後藉助Windows功能實現屏幕拓展。 這樣基本上所有版本的iMac、MacBook幾乎都能實現拓展顯示的功能,不過缺點是有些延遲,辦辦公寫寫代碼什麼沒問題,但是玩遊戲基本上就不要想了哈哈,下面上點圖和基本步驟,希望能解決大家一點小問題。

imac 桌機: Mac mini 規格搭配建議

五、Mac這邊的操作就完成了,在保證兩臺電腦在同一個WiFi下的情況下,操作被拓展的電腦(先不要管iMac了),設置裏搜索“連接到無線屏幕”或者控制檯直接點連接,會顯示出正在等待的Mac的設備名,點一一下即可連接。 三、在安裝好Windows的iMac上設置“投影到此電腦”(打開設置搜一下就有了),這個功能一半Windows沒有默認安裝,於是還要點藍色“可選功能”按鈕添加功能。 我的 Dock 放到右邊的關係是因為現在都是寬螢幕,上下的空間非常重要,左右兩邊反而是比較多餘的空間,因此拿來放 Dock 還 OK,而且平常我的 Dock 都是隱藏的狀態,要固定顯示的時候就按 Command-Option-D 切換。 作爲近年來iMac最重大的一次迭代,2021款iMac還有很多功能值得分享,比如我非常依賴的iMac+iPhone聯動。

imac 桌機: 效能進化但售價更便宜

不幸的是,Apple保留了其餘的鍵盤,與以前相同,這意味着按鍵移動過淺,使打字過程感到不舒服。 在我們的審閱單元附帶的無鑰匙版本中,最下面一行的按鍵前後比其他按鍵短,從而帶來打字體驗,使您感覺不必要的侷促,不符合高級AIO的要求。 蘋果筆記本電腦長期以來一直採用Touch ID指紋讀取器,使您無需輸入密碼即可登錄。 傳感器將加密的指紋數據發送到M1,M1使用它來處理登錄和其他任務。 imac 桌機 與在MacBook Air上一樣,您可以使用指紋來驗證購買,批准應用程序許可請求等。

imac 桌機: 【Mac 桌機推薦】教你選擇最適合的桌上型電腦!

其革命性的性能及功耗表現,給PC行業帶來了巨大震動,業內普遍認爲,M1 Mac的推出,將徹底改變行業格局。 蘋果在27日推出最新一代MacBook Pro,然而前一晚微軟也搶先推出全新產品「Surface Studio」,是一款微軟自有品牌的All in One電腦, 也明顯看出來對著iMac系列而來。 IMac Pro 2022 也將會採用最新的 M1 Pro 和 M1 Max 晶片,並且可能會有「附加配置」,用在區別開舊有的 iMac。 基本版就配有 16 GB 記憶體和 512GB SSD 儲存空間,當然用戶也可以自行加配更大容量的 RAM 和 SSD。 若是未來有再擴充儲存空間的需求,Mac mini 擁有高速的 USB 4規格支援,屆時再以外接硬碟方式提高容量,相對之下肯定會比直接內建2TB硬碟,來得更有CP值與利用彈性。

imac 桌機: 繽紛七彩, 選擇綠色、黃色、橙色、粉紅色、紫色、藍色、銀色、秀出本色。 綠色。 黃色。 橙色。 粉紅色。 紫色。 藍色。 銀色。 秀出本色。

蘋果之所以能夠將更大的屏幕安裝到更小,更輕的機箱中,一個關鍵原因是決定放棄iMac的內部電源。 關於使用外部電源磚較小的AIO還是使用內置電源適配器的較大AIO以及使桌面雜亂的物件少一點的爭論是比較激烈的。 無論您處於辯論的哪個方面,物理定律都規定您不能擁有超薄的AIO 和 內置電源。 包括提供傾斜但不提供高度調節功能的支架在內,24英寸iMac的尺寸爲18.1 x 21.5 x 5.8英寸(HWD),重9.83磅。 與之前的21.5英寸iMac相比,它是17.7 x 20.8 x 6.9英寸,重12磅。 起價爲1,099美元,比基本型號的24英寸iMac便宜200美元。

imac 桌機: 年新款 24 寸 iMac(M1 處理器)

假如將 iMac 螢幕的價值認定為20,000元左右,市面上其實有更多元、性價比更高的相似產品能夠選擇,搭配起 Mac mini 也更貼近使用者實際需求。 至於螢幕方面,雖然24吋 iMac 的4.5K Retina 顯示器確實令人驚艷,但其是否價值兩萬多元的差額,消費者絕對該為此進行深度思考。 由於24吋 iMac 並沒有 Type-A 連接埠,因為若要相容多數 USB 裝置,必須透過轉接方式才能實現,蘋果原廠的一轉一產品就要臺幣590元。 新款 Mac mini 支援最多雙螢幕輸出,包含透過HDMI 2.0連接一部顯示器,以及經由Thunderbolt連接另一部顯示器。

imac 桌機: iMac 周邊的隱藏成本

在市場上售價同樣兩萬元的螢幕,絕對不乏許多比24吋 iMac 顯示器尺寸更大、更新率更高、規格更好、色域更廣、色準更佳、附加功能更多的選擇,而且消費者還能夠於挑選過程中,根據需求過濾後再入手需要的商品。 和搭配螢幕的邏輯相同,使用者可以自由為 Mac mini 換上喜歡、慣用的滑鼠與鍵盤,如此一來既不需要操作適應期,也不用擔心缺乏 USB Type-A 的有線連接問題,能夠完全相容於舊有的設備和個人使用習慣。 新款24吋 iMac 具備4.5K Retina顯示器,最高4480 x 2520解析度,擁有500尼特亮度與P3廣色域規格,加上抗反射鍍膜和原彩顯示技術(True Tone),使它成為蘋果有史以來最漂亮的電腦螢幕之一。

imac 桌機: Mac 桌機快速選購一覽表

上個千年末發佈的原始Apple iMac是現代 多合一臺式 計算機 的原型 。 在所有Mac臺式機中,最知名的是它的光澤,但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它的特色逐漸減弱,越來越像Windows競爭對手,因此其光澤逐漸減弱。 第一次在知乎上寫內容分享,如有問題希望大家包涵,操作過程出現問題的話可以下評論裏提一下,我看到就會回覆(可能不太及時,抱歉)。 總之幾種方式都沒法或者沒法方便的完成“把iMac作爲Windows電腦拓展顯示器來使用”這個基本訴求,於是我轉換了一下思路,嘗試用Windows之間的協同來實現這個訴求。

imac 桌機: Mac mini?iMac?我該怎麼選?- 蘋果生態系桌機差異徹底分析!

此外,為了對應 iMac 僅有 USB-C 插孔的狀況,消費於未來購買需要連接電腦的相關周邊時,應該都會優先考慮比較貴但擁有 USB-C 接頭的產品,例如耳機跟行動硬碟,如此一來 iMac 的隱藏成本又會因此增加。 相較於筆電上的各種連接埠,由於會考量機身的輕薄、散熱等等因素,而遭到製造廠商移除、犧牲,通常在桌機領域方面,擁有充足且實用的各式 I/O,依然是桌上型電腦需要具備的基本要求,更是消費者判斷裝置連接擴充能力的主要指標。 起初外界認為,雖然這兩臺蘋果裝置都選用了同樣的核心,但由於散熱設計與功耗條件不同,所以M1版 iMac 的效能,應該會比新款 Mac mini 來得更好。 新設計非常好看,這款電腦是準廉價的準專業級產品,其配置非常適合文字工作者、普通家用(影音娛樂非常強悍),價格非常好友,光這一塊頂級屏幕就回本了。 缺點是如果用作編程、專業級的視頻製作不太合適,因爲除了軟件兼容性問題以外,它的內存也只支持到 16GB。 官方標配的是8GB,不建議在官方升級,性價比太低,可以自己直接買。

桌面電腦不同於手機,500尼特的亮度算是很高了,接近了很多旗艦手機的最高亮度(非峯值亮度)。 它是蘋果第一款專門爲Mac設計的芯片(雖然現在也用在了iPad Pro上),針對Mac在小尺寸和高能效上的嚴格要求而優化。 作爲一款SoC芯片,M1集衆多強大技術於一身,採用了統一內存架構。

這麼說吧,你可以輕鬆的把它在家裏的各個房間搬來搬去,大大延伸了iMac的使用場景。 就算學生寒暑假想帶回家,也可以放進行李箱,可以說是史上可攜帶性最強的“桌面電腦”。 在2021款iMac發佈之前,妙控鼠標、鍵盤和妙控板,都只有白色和黑色,而這次爲了與iMac搭配,蘋果還推出了與之相配的7色鍵鼠及妙控板組合,無論標配還是選配,都可以實現色系的完全統一。 我看到網上有評論說,iMac的正面這塊配色有些突兀,還不如通體白色好看

我發現自己一直在尋找屏幕上的元素,就像在使用運行Windows 10的PC一樣,該PC在整個操作系統中都具有強大的觸摸支持。 新的iMac的尺寸與具有類似尺寸屏幕的Windows AIO相比具有競爭力。 帶有24英寸屏幕 的 HP Pavilion 24合一 顯示器爲17.1 x 21.3 imac 桌機 x 6.5英寸。 與iMac一樣,Pavilion需要一個外部電源磚,該電源磚比插入筆記本電腦的電源磚大得多。 當前的七個顏色選項比原始顏色選項更直接,這是對Ive原始方法的一種敬意,而不是對它的迴歸。

imac 桌機: 使用 Facebook 留言

在蘋果仍維持著優異品質的狀況下,要說消費者可以僅為了螢幕所帶來的體驗,進而入手新款的 iMac,絕對都算是合情合理。 換句話說,假如使用者家中的有線網路速度已經超過1Gbps以上,或者有意打造更快速的內部網路連接環境,那麼則唯有升級10 Gigabit 網路卡的 Mac mini,纔有辦法完整發揮應有的速度。 Mac mini 標配 Gigabit 乙太網路RJ-45接孔,若使用者家中有更快的有線網路需求,則可以升級到10 Gigabit 規格。 考量到桌上型電腦相較於筆電裝置,會有更加繁重、更為複雜的工作負荷,在記憶體無法自行擴充的狀況下,預先升級對消費者而言會較為有利。 若要升級16GB統一記憶體,Mac mini 與 iMac 都得額外付出6,000元,而依實際使用狀況來看,記憶體的升級成本對於桌機來說,似乎是非常有必要。

加上Apple M1芯片可實現的最先進的增強功能,例如指紋讀取器和經過極大改進的圖像處理,您將獲得出色的iMac,它可以定義未來20年的桌面計算。 它在多合一臺式機中重新定義了可能的內容以及“瘦”的含義,因此贏得了TechX大獎。 即便新款 Mac mini 與 iMac 在覈心效能上幾乎沒有差別,但以產品的本質來說,Mac mini 是一款單純的準系統、迷你電腦或小主機,而 iMac 則是帶有完整螢幕、鍵盤與滑鼠的AIO一體式電腦。 雖然搭載 Apple M1處理器的新款 Mac mini,推出至今已接近一年時間,但當前的蘋果官方網站上,仍然販售擁有 Intel 處理器版本的產品,讓消費者得以自由挑選。 只不過,當消費者實際面對,擁有近乎相同效能的 Mac mini 與 iMac,想要擇其一下單入手之時,卻容易產生「不知道選誰比較好」的疑惑。

下面按照推出年份列出了各個 iMac 機型,其中最新機型顯示在最上面。 imac 桌機 我的看法是,對比Windows陣營的桌面電腦,無論DIY還是品牌機,要在性能(特別是能耗比)、設計、屏幕等多個維度,全方位或者達到2021款iMac的平均水平,恐怕很難。 何況,M1+Big Sur+蘋果生態的軟硬件體驗,也是其他品牌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