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起,儒鴻開始積極展開其工廠擴建,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計畫在南非設廠,主要原因可能為南非賴索托與北美的關稅優惠,吸引了許多臺灣紡織廠在此地駐點(表三)。 儒鴻針織布在法國、希臘、英國、西班牙、新加坡、泰國、紐西蘭、荷蘭、南非等皆有長期配合的代理商,而成衣方面,則在美國擁有長期配合的代理商,由於在美、加市場佔比較重(圖十二),儒鴻為分散風險,計畫未來將降至40%左右,並提升歐洲市場佔比至25%。 長榮海運豪發45個月年終,部分員工甚至可領到52個月,讓上班族羨慕到爆。
- 儒鴻的垂直整合模式帶來堅強的競爭能力,但這套模式並非儒鴻僅有,申洲國際是中國最大的垂直整合針織服裝供應商,同樣具有布料研發、織布、染整、設計到成衣的垂直整合能力,也一樣重視對於上游的採購管理,以及針對客戶需求進行快速設計、修改的開發流程。
- 目前除了營運總部設在臺灣,並另有4個廠區,苗栗溪洲廠及大山廠為針織布料廠,另有苗栗染紗廠及大園的染整廠,員工數共達1,800人,包含成衣設計及樣品製作的員工200人,另研發部門也有近30位員工。
- 除了申洲之外,國際間還有許多強力的競爭對手,儒鴻表現在營運以及股價上的成績已經展現過往策略的成功性,未來能否持續維持這樣的成功與創新力,是儒鴻能否持續成長的根基。
- 包括成衣三雄的儒鴻、聚陽、廣越,確實今年前兩月營收都年增逾二成。
- 民視新聞/林彥君、吳培嘉 新北市報導新北市五股地區,清晨6點多,發生一起死亡車禍!
- 經發局補充,新莊副都心鄰近新北市產值最大、就業人口數最多的新北產業園區,新五泰區約有3萬6千多家中小企業,擁有完整產業供應鏈和工業技術優勢,產業聚落已然形成。
臺股4日開低後多在平盤上下震盪,終場收14,199.13點,下跌24.99點,鴻海(2317)收黑,網友好奇「主因是什麼?iPhone丟單?開發電動車?跌到100元以下可以買嗎?」有投資人認為,現在正好適合進場,建議長期分批佈局,不過也有人建議觀望一陣子,至少等到農曆年後再決定。 出身於苗栗後龍堪輿世家的洪鎮海,大學畢業時,原本父親安排他進入日本公司工作,但因為叔叔的一句玩笑話「你的一生怎麼都靠別人安排?」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擁有大學文憑的他,為了學習基本功,假裝只有國小畢業,跑到染整廠去應徵工作,當時的染整廠幾乎沒有大學生願意做。 就在短短的兩年內,他每天工作十二小時,徹底瞭解每個部門,最後還當上副廠長。 目前摩根大通未追蹤東隆興和集盛;給儒鴻的評等為「優於大盤」,目標價470元。
儒鴻: 儒鴻去年營收397億元年增1成創高 今年上半年估逐季增
[NOWnews今日新聞]告五人正式官宣,將在今年4月8日第一次登上臺北小巨蛋萬人舞臺開唱,消息一出告五人直呼:「好不容易!」有夢想成真的感覺,當時他們預估要5年後才能攻蛋,沒想到幸福來得太突然。 儒鴻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臺北7日電)旅行社迎向解封商機,燦星旅積極改善營運體質,從既有OTA路線拓展新業務和路線,看好今年東北亞、東南亞、遊輪等3大動能,有望帶動全年至少每股賺0.5元,終結連8年虧損。 裡面不是什麼接班時程,而是給你一個框框,例如你怎麼規畫 5 年內各部門的傳承進度,預計做哪些事來達成這目標。
- 對於到海外擴廠,儒鴻有一套縝密的評估SOP,每年儒鴻都會派一批人到世界各地去做評估。
- 【記者林玉芬彰化報導】「2023年貨大展暨禮品贈品展」1月6日在臺北世貿一館盛大開展,為期4天,彰化縣長王惠美歡迎大家趕快來「彰化館」搶好康!
- 為了確保機能布的品質,儒鴻還自設了「檢測中心」,任何一塊布料在推廣前,都要求得要通過檢測纔行。
- 臺股近期在14300點關卡陷入震盪,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回顧臺股行情,去年的今天,全球股市都在元月5日這一天先後創下歷史最高點,臺股也漲到18619點的新高,當時臺股上看2萬點,臺積電目標價喊到1000元,但後來行情反轉向下跌了一年,驗證了「行情在樂觀中毀滅」的這句名言。
- 泰山企業經營權之爭持續延燒,6日纔有泰山員工自發性跑到法院門口堵朱國榮表達抗議,今(7)日泰山董事詹皓鈞則直接到臺北地檢署按鈴申告,怒控前董座表哥詹嶽霖和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龍邦董事長劉偉龍,盤後交易泰山股票,涉嫌內線交易、特別背信等罪。
在總部興建過程中,有賴於新北市政府協助,無論是在法規釋疑、行政流程、建照使照申請作業,都積極排除困難、加速進度,才能讓新總部順利呈現在大家眼前。 儒鴻表示,NIKE、ADIDAS等這波調整庫存已有一段時間,Nike近一季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UA、Lululemon等廠庫存調整較沒有大問題;各品牌去年聖誕降價銷售也有一定成效,估此波庫存調整最慢至2023年第二季後,將有機會反轉向上。 儒鴻從民國66年成立以來,已有41年之久,一路從4位創辦人共同營運,如今,全球員工已將近2萬人,臺灣則約有2000人。
儒鴻: 《紡纖股》最壞狀況已過 儒鴻:12月營收有望成長
特斯拉中國大降價,日本也跟進降價,擴大臺灣與大陸車價的價差,臺灣是否跟進降價受到消費者期待。 高通膨與經濟疲軟削弱電子產品需求,三星電子的核心晶片與手機業務大受打擊,預期去年第四季獲利恐暴跌將近7成,創下八年來新低紀錄。 【警政時報 馬治薇/臺北報導】 花蓮瑞穗鄉鳳梨種植,去年12月中旬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導致寒害農損,農民損失慘 […] 原始新聞來源 農委會火速同意! 儒鴻企業在全球化下,企業迅速擴張,在此之前,已經做了許多E化的基本設施,如 ERP,企業內部 (關係企業) 供應鍵之建立, E化教育訓練,企業流程再造等,再如以製造業最重要的生產管理,儒鴻各廠皆能做到即時管控,但面對全球化競爭,儒鴻企業再次提出全球運籌再造計劃, 希望再次提昇國際競爭力,再創事業顛峯。 財務狀況好的公司,我可以接受它的比率(在總體客戶中)再增加一點,不像以前死板板的最多 10%,也許可以多個 3%到 5%;不好的,甚至就直接卡嚓,我們客戶會淘汰得更快。
展望上半年,聚陽表示,雖然有農曆春節影響開工日期,但第1季應該可較去年第4季好些,而隨疫情趨緩各國國境逐漸解封後,除將帶動一波旅遊、上班等外出服飾的需求成長外,連帶快時尚產業也會逐步復甦。 聚陽12月營收24.68億元,月增0.2%、年減22.3%;全年累計營收為320.82億元,年增10.9%,創新高。 儒鴻表示,去年11、12月已慢慢恢復正常出貨,雖然客戶單期都比較短,但每個月都有不同客戶的急單,所以營收表現仍有一定水準。 儒鴻 NIKE、ADIDAS等客戶此波調整已久,NIKE近一季財報表現已經優於市場預期,UA、Lululemon等廠庫存調整也沒大問題。
儒鴻: 儒鴻首季營收破百億創新高 美系外資評「加碼」
由於堅信人才難求,為避免競爭對手挖角,洪鎮海堅持不讓打版中心、設計研發部門以及設計師對外曝光,神祕程度媲美科技大廠研發中心。 於2016年陸續引入的電腦針織緹花布兼具彈性以及高透氣性,相較傳統的單面針織樣式多、客製化、高單價以及高毛利等優勢,這也是技術為核心的儒鴻持續的研發推出的成果,未來的長期競爭優勢也有相當比例來自於儒鴻高階布料的研發能力。 而 1951 年次的洪鎮海,自高中畢業後就到布料染整廠工作,逐漸摸出對紡織的熱誠,並打下扎實基礎,對於布料染整、對色等專業技術相當熟悉,到了 1977 年,這位 27 歲的青年看到了臺灣必須走向高級布種的道路,並憑藉著一股傻勁與魄力,突破重重難關創辦了儒鴻。 成衣代工龍頭儒鴻(1476)今(6)日公告去年12月營收為26.39億元,月減3.4%、年減36.97%;1-12月累計… 請遵守臺灣證券交易所『交易資訊使用管理辦法』等交易資訊管理相關規定本資料僅供參考,所有資料以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儒鴻 因網路傳輸問題造成之資料更新延誤,精誠資訊不負交易損失責任。
儒鴻: 儒鴻法說會行情失靈股價跌停 三大議題成焦點
【記者柯安聰臺北報導】螺絲大廠世豐螺絲(2065)公佈2022年12月合併營收達2.25億元,較上個月成長0.80%;累計2022年第4季合併營收達6.83億元,受惠客戶訂單拉貨逐步回升,季成長6.1… 【記者郭文昌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6日表示,亞灣創新園區在跨部會與地方整合下,已吸引國內外企業近154億元投資、創造產值逾327億元,去年更推動5G AIoT生態系落地高雄、進駐新創倍增。 【記者柯安聰臺北報導】耕興公司(6146)022年12月合併營收為3.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75%;但累計2022年營收達50.15億元,年度營收首度突破50億元,創歷年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16…. 【記者柯安聰臺北報導】2023年元月首日臺股開紅盤,引導市場持續期待元月行情,加上政府政策護盤,以及長假結束後的外資逐步歸隊,資金維穩態勢有助臺股走勢上攻半年線。 【記者柯安聰臺北報導】氣動元件廠氣立(4555)公佈12月營收為1.25億元,年減9.04%。 氣立表示,由於大陸因防疫政策全面放寬讓疫情加速升溫,導致短期性出勤人力短少,影響到日常生產及出貨活動,但公…
儒鴻: 成長股悲歌!儒鴻連 3 天跌停,「圖解」股價波動原理讓您投資功力 + 10 年
他分析,相較去年,不論原料、布料、成衣、海運、客戶庫存,每一環節都極為緊缺;今年則是大量貨物到港,反倒造成品牌客戶的庫存水位和壓力急速上升,包括Nike、Under Armour下單都趨緩。 儒鴻董事長洪鎮海22日更透露,等待新總部落成後,預計後年起至少再增加200~300位員工,加強管理面、布料領域,甚至進一步擴大研發與設計規模。 全球機能服飾龍頭、紡織股王儒鴻(1476)22日在新莊舉行企業總部動土典禮,現場包括新北市長朱立倫、新光合纖董事長吳東昇、集盛實業董事長葉守焞、上海商銀總經理陳善忠等人蒞臨,看的出來,儒鴻董事長洪鎮海在政商圈內的好人緣。
儒鴻: 成衣廠下半年訂單重回成長 東南亞是長線訂單動能
羅仁傑指出,儒鴻產能來自越南、柬埔寨、南非、賴索托,整體產能約在1200萬至1300萬件,美中貿易戰時就決定搬出中國產線,選擇印尼,品牌客戶也樂見此風險分散、當地供應的策略,今年首季5成訂單外發,平均外發率介於45%至55%,視訂單多寡而定。 儒鴻今年首季毛利率26.76%、淨利率17.59%、股東權益報酬率32.36%,針織事業(布料)營收38億元,年增40.56%,成衣事業營收63.78億元,年增15.63%,針織今年前4個月表現強勢,每月營收皆超過10億元,成衣除了2月農曆春節因素,每月營收都有20億元。 中華電(2412)、臺灣大(3045)、遠傳(4904),這三家傳統的資金避風港有可能會在2023年經濟衰退的預期下,再次扮演資金避風港的角色。 YouTube頻道《投資伊森》新影音就介紹,電信三雄的其他產業額外投資。 報導指出,洪鎮海認為「彈性」是關鍵,例如與關稅有關的不確定性已使客戶難以規劃供應鏈要求,導致客戶在下單時更加保守,儒鴻則以加快履行訂單的速度因應,這種願意保持靈活的做法,讓該公司得以從容應付更多意外情況。
儒鴻: 儒鴻去年營收397.34億元創新高 今年Q2將優於Q1
每年都要提供品牌一份新的,有任何大幅度變動,也都要 update(更新)。 答:各式各樣的避險,包括財務、業務、研發,我們都已經在做了。 答:我只有請大家安心放特休,下半年萬一不得已要請假,事假和病假都不扣考績。 但是,我們間接管理費用一直都比較高,人力用的也比較多,甚至可能要 double(多一倍)!
儒鴻: 儒鴻( 本益比法價值評估:昂貴
冠星對2023年上半年營運保守,不過認為下半年會有報復性需求。 光隆指出,成衣部門原客戶訂單持平或小幅成長,4至5個新客戶陸續加入,因應未來成長所需,除在越南擴充產線,已在印尼開拓全球第二產區。 廣越主要客戶NIKE去年訂單成長高達一倍,The North 儒鴻 Face、Patagonia逾3成成長,UA則逾4成。 廣越指出,多數客戶訂單能見度看到上半年,目前越南廠接單樂觀,今年將擴充產線。
儒鴻: 儒鴻:成衣庫存調整至明年Q1 Q2可望反彈
我預測,要美國封城解封後的 15 天到 1 個月,情勢才會比較清楚,現在進來的訂單,大部分是網購很強的品牌,如 Nike,店面封了,它電商還是很好。 人工智慧(AI)能為人類做的事情愈來愈多,透過演算法,人工智慧不僅會跟人對話,能認出人臉,幫人看病,甚至還幫人開車。 這些新興應用背後的運算能力,靠的是AI晶片的突破,有如汽車引擎一般,是加速AI發展的關鍵。 以布來說,儒鴻已經不是在做純代工,而是由儒鴻先開發好,再給客戶挑選。
儒鴻: 儒鴻股價十年漲10倍,為何卻在三個月暴跌30%?專家從財報發現2個關鍵原因
答:做電商的邏輯,跟實體店成衣客戶不同,是從原料開發、設計、生產、出貨、即時追加、清關跟送到發貨點,全部一條龍。 我們從 3 年前(開始陸續接電商單)練功到現在,這些都不是問題了,生產線也早就調整好,它對我最大的難處是毛利率太低,這是我最 concern(關心)的事情(大笑)。 觀察其發展歷程,申洲跟儒鴻有類似的模式,從代工廠商起家,持續的發展在供應鏈中的定位成為重要的角色,再透過進行垂直整合以及貼近客戶需求的生產服務模式一步步的打入核心供應鏈中,才能在品牌商越來越對生產供應鏈提升要求的趨勢中脫穎而出。 目前通膨、烏俄戰爭持續,終端市場消費力受到影響,儒鴻表示,現已掌握的訂單排到第3季,6月將確定第4季訂單,由於西方國家與韓國、日本、新加坡,都準備在7月全面與病毒共存,一旦民眾可以出門,市場對衣著新素材需求就會提高,儒鴻因此相對審慎樂觀看到下半年發展。
儒鴻: 大盤「股價淨值比」歷史走勢圖
惟前波高點500元整數關卡附近浮額籌碼分散,需量能擴大才有衝關力道。 侯友宜說,早在民國108年率隊考察東協3國時,就特地繞到儒鴻在越南同奈省的成衣廠,親自邀儒鴻企業董事長洪鎮海持續投資新北,如今儒鴻營運總部在新莊落成,可望提升產業效益,帶動更多就業機會。 【時報記者王逸芯臺北報導】臺塑四寶預計下週於1月10日年報、季報以及單月營收,但已經有法人提前示警,受到上季EVA、PVC利差季減,加上轉投資美國OL-1持續閒置下,臺塑單季恐由盈轉虧。 展望本季,由於適逢農曆春節,故工作天數明顯減少,臺塑營運恐依舊在谷底徘徊,但因大陸消費刺激政策下,內需回溫;EDC-VCM-PVC庫存去化完成,價格及利差重啟季增趨勢;以及天然氣成本下跌,支撐臺塑美國轉投資收益季增,因此,本季臺塑營業利益由虧轉盈。
儒鴻去年 12 月營收 26.4 億元,月減 3.4%、年減 37%,主要是持續受到客戶去化庫存影響,營收仍面臨調整,但已經不如 10 月時低迷,顯示狀況已脫離谷底。 第四季營收 76.28 億元,季減 28.8%、年減 22.6%,則探 9 季低點。 聚陽11月營收達24.63億元,月增1.27%,年增9.18%,動能穩健,日系客戶訂單復甦,出貨加溫,提振營收表現,隨著品牌商加速供應鏈整合,訂單集中到主要供應商,有利聚陽接單,日系客戶訂單2023年持續復甦,包下聚陽印尼新廠產能,聚陽接單把握度提高。 中長期而言,紡織業大者恆大趨勢不變,儒鴻穩居龍頭地位,訂單垂直整合、外包轉為自主工廠生產,將助儒鴻度過產業景氣循環寒冬,且營運回溫速度將優於同業,待庫存調整完畢,訂單將恢復。 從零售服飾庫存來看,自今年初美國零售服飾庫存及庫存銷售比逐攀升,5月零售服飾庫存達563.72億元,庫存銷售比為2.18,Nike 8月庫存達到高峯,大品牌商庫存調整早已啟動,現階段雖有品牌商調庫存壓力,待產業市況好轉,將使股價進一步走升。 除了投客戶所好,更重要的是眼光要遠,「譬如今年出的設計,其實預測的就是2020年的運動成衣趨勢,也就是說,現在儒鴻出的產品,其實早在24個月前就已經開發好,設計至少要比成品提早2年。」洪鎮海如是說。
儒鴻: 發展AI晶片 臺灣有大好機會
摩根大通證券也針對此訪問發布最新報告點名,儒鴻可能併購兩類企業,一是往上游整併紡織原料廠,二是利基型產品製造廠;同時分析若為上游原料廠,相關臺廠如東隆興、集盛等,有機會被併購。 在成衣方面,儒鴻共有超過 10 間工廠生產成衣,成衣為勞力密集的產業,尋找勞力成本低廉的地區、自動化設備的引進與升級以及更加精實的管理就成為產業競爭力的要件。 1989 年儒鴻與國際大廠杜邦合作開發彈性針織布,希望在織布技術上有所提升。
儒鴻: 公司章程草案列百工百業 臺鐵:不能限制公司未來面向
這次18家參展業者,各個都是強棒,推出滿額送好禮、買一送一… 臺電繼先前於金門夏興電廠、蘭嶼電廠設置儲能系統,打造離島智慧電網,如今首度結合綠能場域,於2020年啟用的臺南鹽田光電場(簡稱南鹽光),攜手知名新能… 【愛傳媒全民查假會社專欄】臺灣國家安全研究(TNSS)最新調查,由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委託全國公信力民調中心執行有關臺灣國家安全議題的電話訪問,內容包含臺灣經… 臺北捷運於列車上廣播指出「由於松山機場站至中山國中站列車設備異常,北捷派人處理,期間列車運行、候車時間增加」。
我遇過 SARS,所以也曾碰過一段辛苦的日子,但從來沒有像這次這麼快,咻一下,市場整個急凍下來。 當時歐美都沒事,等於生產端(工廠停工問題)比較有影響,我們還可以自己調配,但需求面影響不大。 我們真正被砍單的不多,大概 4%,主要都是延後出貨,將近 40%。
法人認為,服飾庫存去化順利,紡織產業拉貨動能重啟,預計紡織產業領先大盤觸底回穩,看好儒鴻、聚陽後市。 我的算法是:去年第 2 季跟第 3 季的(營收)總和,相加起來除以二,就會是今年這兩季的營收(總和),這個數字可以做為一個區隔點。 如果除以二差不多,那代表這家公司算是正常;比這個糟糕,代表體質不太好會有點辛苦;比這個好一點,代表這公司選擇的客戶算是不錯。 洪鎮海答(以下簡稱答):3 月 9 日我講完話之後,事隔不到 10 天(美國疫情爆發),就改變了整個紡織業命運,因為臺灣的主要市場都在北美。 邀請紡織股王儒鴻董事長洪鎮海談風險管理,極為合適,因為他就是「分散風險」的信徒。
儒鴻: 儒鴻 ( 1476 ) – 紡織股王
對於到海外擴廠,儒鴻有一套縝密的評估SOP,每年儒鴻都會派一批人到世界各地去做評估。 「我們不會在這邊等,資料一定要先蒐集好在那裡Stand by,這套準則不只適用於東南亞,而是放諸四海皆準」,舉例來說,光中南美洲,就去考察了3、4次,至今都還在研議中,可見儒鴻對海外設廠之審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宣佈有本土確診24132例,境外移入290例,總共24422例確診(包含61例死亡)。 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為何在我們的教育體系裡,學校永遠不教有關賺錢的事?
目前南向仍以臺籍幹部擔任海外設廠的管理階層,生產線則聘用當地人力。 為了確保人力符合要求,召募進來後的第1個月,儒鴻會就該員進行工作狀態評估,只要不合格就予淘汰,且必須連續3個月都合格,才會讓該員上生產線作業。 至於非生產線的內勤員工,則採師徒制,由主管或資深同仁出任老師,新進人員須由助理做起,同樣必須經過3個月的試用期,才能成為正式員工。 面對連番追問,今年70歲的洪鎮海,簡短而精確地回答、神情淡然無波,絲毫看不出,他剛歷經近來紡織業最險峻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