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76名上海體育健兒在雅加達亞運會上共獲得19人次金牌。 年內全市共新建89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72片市民球場、342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 2020年,全年專利申請量21.46萬件,比上年增長23.6%。 其中,發明專利8.28萬件,增長16.0%;實用新型專利10.70萬件,增長32.8%;外觀設計專利2.47萬件,增長14.6%。 全年專利授權量爲13.98萬件,比上年增長39.0%。
- 晉朝時,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爲“扈瀆”,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
- 爲適應扭曲上升的外幕牆幾何形態,同時滿足建築師對外幕牆視覺通透性的要求,外幕牆支撐結構最終採用了由“吊杆-環梁-徑向支撐”組成的分區懸掛的柔性懸掛式幕牆支撐結構。
- 建成軟X射線、超強超短激光等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15個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
- 上海中心大廈電梯採用了日本三菱電機高速電梯;其中,OB1-OB3號升降機秒速可達20米,僅次於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的秒速21米,並打破哈利法塔創造的紀錄。
- 繼續實施新一輪公共文化從業人員“三年萬人培訓”項目,年內參訓1萬餘人次。
一類徑向支撐較長,支撐線剛度小,對其兩端豎向位移差不是特別敏感,這類徑向支撐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採用了鉸接構造以吸收環梁與樓面的豎向位移差。 另一類徑向支撐較短,且外端與曲梁剛接,彎曲線剛度大,對其兩端的位移差非常敏感,較小的位移就將導致支撐產生很大的彎矩,這類徑向支撐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採用了滑動連接構造,該構造可相對樓面豎向滑動,從而消除支撐兩端的位移差。
上海中心: 上海中心大廈裙樓
2022年2月12日,書法家徐梅來到位於上海中心大廈地上52層的朵雲書院,現場教授小朋友書寫甲骨文。 上海中心2025 2021年6月15日, “偉大曆程——中共一大至七大巡展”開始在上海中心大廈站巡展,展覽陳設在上海中心大廈地上118層的上海之巔觀光廳。 上海中心大廈在每個辦公人員桌面上面安裝有一個光度感應器,它能自動調整照到桌面上燈具的功率;大廈還在每個電梯廳和衛生間區域裏安裝了一個存在感應器,如果長時間沒有人,它會把燈自動調到最暗到30%,甚至到5%、10%,可以節能約30~40%。
- 從1896年到1898年,一個美國商人先後在上海福建北路唐家弄的徐園、泥城橋下的奇園,以及天花茶園等處,短期放映美、法等國的短片,如《俄國皇帝遊歷法京巴里府》等,並在當時《申報》上刊登電影廣告,引起轟動。
- 上海中心大廈採用熱回收利用技術,即對樓裏積聚的熱空氣進行回收,採用熱泵型熱水加熱器,爲酒店提供生產生活熱水,減少了自然資源的使用。
- 根據HK01、新浪網等媒體報導,上海中心大廈於2020年7月6日出現嚴重漏水。
- 廣播事業也從原來一個單一的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演變成很多調頻,調幅各種不同內容的電臺。
-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航班量佔到整個上海機場的六成左右,國際旅客吞吐量位居國內機場首位,貨郵吞吐量位居世界機場第三位。
- 作爲第三方核酸檢測企業,要確保檢測準確率高,一定要確保生產質量符合行業標準,甚至要高於行業標準。
- 上海市市標1990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
2021年12月31日,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瞭解到,上海、浙江、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四川等7個省份首批獲准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 2020全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29417.4億元,比上年下降11.4%。 其中,B2B交易額17697.3億元,下降11.5%,佔電子商務交易額的比重爲60.2%;網絡購物交易額(含商品類、服務類交易)11720.1億元,下降11.1%,佔電子商務交易額的比重爲39.8%。 上海中心 全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28938.2億元,比上年增長19.3%。
上海中心: 上海中心大廈主樓設計
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數有所增加,畢業生數有所減少,中等專業學校的在校生和畢業生數均有所減少。 全市共有49家機構培養研究生,全年招收全日制研究生5.27萬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5.85萬人,畢業全日制研究生4.31萬人。 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階段新生入學率達99.4%。 至2020學年末,全市共有民辦普通高校19所,在校學生12.59萬人;民辦普通中學131所,在校學生8.87萬人;民辦小學78所,在校學生10.56萬人。 全市共有成人中高等學歷教育學校24所,成人職業技術培訓機構807所,老年教育機構286所。 至2020學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63所,普通中等學校929所,普通小學684所,特殊教育學校31所。
2017年,上海地鐵日均客運量969.3萬人次,總客運量達到35.38億人次。 地鐵線路將中心城區密集覆蓋,並連接了大多數區縣。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IATA:PVG;ICAO:ZSPD)是中國(包括港、澳、臺)三大國際機場之一,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並稱中國三大國際航空港。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上海浦東長江入海口南岸的濱海地帶,距市中心約30千米。
上海中心: 上海會展
2001年6月15日,6國的元首舉行首次會晤並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 上海市市花1986年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 白玉蘭潔白如玉,晶瑩皎潔,開放時朵朵向上,溢滿清香。 海派特色的滑稽戲產生於抗日戰爭中期,由上海的曲藝“獨腳戲”接受了中外喜劇、鬧劇和江南各地方戲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新興戲曲劇種。
上海中心: 上海中心城區
飯店的二樓走廊還有建築設計師及建築介紹,以及一些名人曾經下榻的歷史圖片(包含了卓別麟,梅蘭芳,宋家姐妹等等),對建築有興趣朋友可以去看看。 今天,國際飯店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存在的意義再也不是一座酒店那麼簡單。 1950年11月,爲統一上海的平面座標系統,當時的上海市地政局對全市進行測量,測量以上海國際飯店樓頂中心旗杆爲原點,由此確立了上海城市平面座標系。 因爲國際飯店作爲當時上海最高的建築物,在全市進行測量時,都能夠看到飯店樓頂的中心旗杆,因此將之作爲參考物。
上海中心: 上海中心大廈文化活動
上海女子冰球隊取得全國女子冰球錦標賽冠軍;上海男排實現聯賽六連冠;上海女排獲得聯賽亞軍;上海農商銀行女足獲聯賽季軍。 重大體育設施項目順利推進,市民體育公園一期正式對外開放,2021年賽艇世錦賽修繕工程完工。 新建改建112條市民健身步道、585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96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 2020年度全市體育場地面積5850.51萬平方米,人均面積2.409平方米。 2018年成功舉辦第三十五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三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第六屆市民文化節等重大文化活動。
上海中心: 上海中心大廈價值意義
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是國際九大A類電影節之一,最高獎項爲“金爵獎”。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利潤最高的電影公司之一,2008年利潤(2.16億)相當於中國電影集團公司(0.15億)的近20倍。 上海中心 2001年,中國首座IMAX電影院落戶上海,IMAX的亞太區總部位於上海。 從1896年到1898年,一個美國商人先後在上海福建北路唐家弄的徐園、泥城橋下的奇園,以及天花茶園等處,短期放映美、法等國的短片,如《俄國皇帝遊歷法京巴里府》等,並在當時《申報》上刊登電影廣告,引起轟動。
上海中心: 上海方言
普通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數及畢業生數有所增加。 全市共有49家機構培養研究生,全年招收全日制研究生6.33萬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7.81萬人,畢業全日制研究生4.58萬人。 2020年,全市就業、社保、住房、養老、托育、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3.67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上海中心: 上海第三產業
巨型柱是上海中心結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受力性態關係到整個塔樓的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的傳遞以及塔樓剛度控制。 《組合結構構件在上海中心大廈中的應用與研究》(《建築結構》2011年12期,作者:丁潔民,巢斯,吳宏磊,何志軍,趙昕)對上海中心巨型柱截面選型、承載力性能、構件延性作了詳細分析與研究。 上海之禮商店,分別位於“上海中心”118層和B2層觀光區域內。 優美舒適的購物環境、琳琅滿目的專屬紀念品、原創實用的生活用品,可滿足觀光遊客的文化休閒購買需求。 開放式的商品陳列及經驗豐富的導購人員,讓遊客總能挑選出心儀的紀念品;獨有的登樓證書紀念照將爲客人留下一段美好難忘的記憶。
至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爲2428.14萬人。 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50.43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77.71萬人。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6.9萬人,出生率爲7.0‰;死亡13.3萬人,死亡率爲5.5‰;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爲1.5‰;常住人口出生性別比爲105。 全年戶籍常住人口出生9.2萬人,出生率爲6.3‰;死亡12.5萬人,死亡率爲8.6‰;戶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爲-2.3‰。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土地面積爲面積6340平方千米,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 北接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已落成的綜合物業發展計劃,屬於一座超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其高度超過附近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當前爲世界第三高樓、世界最高綠色建築(LEED CS)及擁有世界上第二高的觀景臺(第一高爲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之「雲際觀光」),同時是現時中國第一高樓。 該大廈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東泰路、銀城南路、花園石橋路交界處,即陸家嘴金融中心區Z3-2地塊(前爲陸家嘴高爾夫練習場,乳山新村舊址)。 上海中心大廈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核心區,主體建築高632米,地上121層,地下5層,總建築面積57.6萬平方米,是一座集辦公、酒店、會展、商業、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超級巨型地標式摩天大樓。 同時依託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虹橋商務區和協調區,使中心城周邊地區成爲上海未來新興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面向全國的總部經濟聚集地和商務公共服務平臺。 以嘉定、松江、青浦新城建設爲重點,通過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加快打造面向長江三角洲的區域性商務活動中心。 大浦東拓展地區要承載國際門戶和臨港沿海裝備產業基地的職能,形成上海東翼的發展核心。
上海中心: 上海對口合作
它融合了中國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底蘊,將上海這座傳統城市的豐富內涵以垂直的形態重新詮釋。 獨特優美的“龍型”流線玻璃晶體,即傳承傳統文化,也體現了現代中國蓬勃的生機。 扭轉型高樓和金字塔型高樓先比,在大多數普通人的感知裏,前者顯然更難建造。 那麼,在無法爭奪世界第一高樓的情況下(和828米的迪拜哈里發塔有着近200米的差距),一座更炫技的摩天樓自然更能表達大國崛起。 畢竟,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型摩天樓,只要基礎足夠寬廣,連平壤都造得出–。
方案針對醫學觀察期、臨牀治療期及恢復期,分時期和臨牀表現推薦用藥及處方。 上海中心 全國1/3左右的進口汽車、鑽石、葡萄酒、乳品,1/2左右的進口化妝品、醫藥品、醫療器械,超過60%的進口服裝服飾,70%以上的進口手錶等都是經上海口岸來到全國消費者手中。 上海境內缺乏金屬礦產資源,建築石料也很稀少,陸上的能源礦產同樣匱乏。 70年代以來開始在近海尋找油氣資源,在多口鑽井中獲得工業原油和天然氣。
上海中心: 上海中心大廈交通
2018年8月29日,位於上海中心大廈38層的寶庫匠心館開館。 的「龍型」方案及英國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尖頂型」方案。 經過評選,「龍型」方案中標,大廈細部深化設計以「龍型」方案作爲藍本,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完成施工圖出圖。
上海主要體育場館有上海體育場、上海大舞臺體育館、虹口足球場、上海國際賽道賽車場、源深體育中心、旗忠網球中心、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等。 上海足球參加頂級聯賽的球隊:上海綠地申花足球俱樂部,上海海港足球俱樂部,上海足球參加次級別聯賽的球隊:上海申鑫足球俱樂部。 2020年內共組織“雲展覽”“雲演出”“雲遊園”“雲過節”“雲直播”等3萬餘場在線公共文化活動,吸引超過2億人次參與。 重大文旅節展賽會探索新模式,英雄聯盟S10總決賽吸引2億人次在線觀看,5000場線下活動吸引300餘萬人次參與。 2020年,深入推進科創板註冊制試點,至年末累計上市企業215家,共募集資金3061.62億元。 科創板上海上市企業37家,居全國第二位;融資額1099.66億元、總市值8756.94億元,均居全國首位。
2010年2月9日,上海中心大廈完成主樓基坑土方工程的施工;同年3月29日,上海中心大廈完成最大基礎底板的澆築工作。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上海的標誌性文化景觀之一,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塔高約468米。 該建築於1991年7月興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擔上海6套無線電視發射業務,地區覆蓋半徑80公里。 2021年5月,智聯招聘和澤平宏觀聯合發佈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顯示,上海位居“2020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第三名。
垂直空間規劃來源於中國人生活中緩衝室內與室外的“朦朧空間”,這是在上海特有的石庫門建築常見的元素。 長長的里弄和庭院是上海社交生活的背景,上海中心的設計將這種里弄的佈局垂直呈現。 上海中心大廈由美國Gensler建築事務所設計。
上海中心: 上海醫療衛生
2021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爲2489.43萬人。 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57.44萬人,外來常住人口1031.99萬人。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1.6萬人,出生率爲4.67‰;死亡13.9萬人,死亡率爲5.59‰;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爲-0.92‰;常住人口出生性別比爲107.76。
沒錯,上海確實有很多知名地標,但唯獨缺的就是他們都不在上海的中心這一要素。 橫軸是沿線集聚了虹橋樞紐商圈、南京路、金融城、花木—龍陽路樞紐、張江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迪士尼國際旅遊度假區、浦東國際機場等發展服務業的主要地區。 “十二五”期間要更加註重向東延伸,也即向龍陽路樞紐以東地區進一步推進功能開發和要素集聚。
全球城市分級中中國兩個Alpha+城市之一(另一個爲香港)。 成功舉辦F1中國大獎賽、ATP1000網球大師賽、環球馬術冠軍賽、上海國際馬拉松賽等品牌賽事。 上海城市業餘聯賽共開展賽事活動6186個,參與市民近250萬人次。 上海中心 成功舉辦上海市第十六屆運動會,共有約220萬人次參與。
1977~1989年,因大批“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返滬、50年代高峯期出生人口進入婚育年齡,人口增長迅速。 1977年1086.47萬人,1989年1276.45萬人,淨增189.98萬人,合計增長17.49%,年均增長1.35%。 1990~199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人口遷入始終大於遷出,人口穩定增長。 1990年1283.35萬人,1995年1301.37萬人,淨增18.02萬人,年均增長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