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行歌曲2025全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後來,事業正走下坡路的呂方,在把歌詞中的「 阿嬌搖著船」改成「你我搖著船」的前提下,勉強同意唱這首歌,就此鹹魚翻身。 不僅呂方藉助它在當時登上一線歌手的位置,這首歌在中國流行歌曲史上具有越來 越重要的位置。 姚敏的歌詞風格委婉深情、典雅綺麗;他的曲旋律動聽,能巧妙融會及模仿各種中西歌曲形式,兼容並蓄,受到聽眾的歡迎。

  • 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是黎錦暉在1927年發表的。
  • 所以有必要建議大家,去KTV時,把這首歌第一個點了,大家合唱。
  • 很多年之後,在北京和平里一間廉租房裏,一個熱血青年跟我說,他想出一本書,就叫做「紅旗下的蛋下的蛋」。
  • 不知道林憶蓮唱這首歌的時候,心裡有沒有想著李宗盛?
  • 他的胞妹姚莉16歲時被嚴華發掘進入歌壇後,姚敏隨後被薦引進入百代唱片。
  • 來自兄弟們的牽引,在他的生涯成就中時而穿針引線。

有這麼一種說法:沒有聽過齊秦歌的人,是可憐的;而聽不懂齊秦歌的人,是可悲的。 隨著雄壯激越的旋律,霍元甲和陳真迅速成為一代中國人的偶像。 很多人為此去學武,還有人為此產生了當一個演員的夢想。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央視春晚的一首歌不僅讓張明敏一夜之間成為全民偶像,更讓眾多海外遊子為此改變了選擇,紛紛回歸故里。

中國流行歌曲: 黎錦暉‧民間曲調開拓新章 流行歌曲引航(

不過讓人神傷的是,當年的「野蠻女友」後來居然就一天天的變成了胖子。 中國流行歌曲2025 我想,人世間最悲慘的事情,莫過於美女變胖子這種事了吧。 那一年,甚至是那一年之後的好幾年,每次我回老家時,老爸都會唱這首歌給我聽。

無論這首歌怎麼代表了他們最親密的歲月,但勞燕紛飛的結局還是讓人唏噓感歎。 中國流行歌曲 「我不想說,我很純潔。」那一年,紅遍中國的「玉女」楊鈺瑩在歌裏這樣唱道。 這句話也很快就隨著這首歌曲成為年輕女孩們的代言。

中國流行歌曲: 歌曲Top500首

《中國歌曲排行榜》是中國大陸歷史最悠久的華語流行音樂排行榜,自1993年5月9日誕生第一份榜單以來,每週評選40首榜上歌曲並發布推薦新歌。 姚敏的歌曲有典雅的中國情調,也有揉合時代變風的西化作品,能夠和黎錦光、陳歌辛鼎足而三,不是偶然,也非溢美。 1949年以後,流行歌曲在大陸被中共政權視為腐敗的象徵,而禁絕30年,留在大陸的作曲家、作詞家不是銷聲匿跡就是改行轉作。

  • 他的長兄是黎錦熙是推動民初國語運動的國學家,他家兄弟八人有「黎氏八駿」之譽。
  • 2006年7月,《中國歌曲排行榜》借鑑歐美排行榜操作模式,推出核心榜單《TOP40》。
  • 當時電影中之主題歌或插曲,每每成為上海流行歌曲的強棒,從而,歌詞成為街頭巷尾小市民朗朗上口的詞章。
  • 這首歌到底流行到什麼程度,我們可以在一部大紅大紫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裡面看到,一個卷鬈毛男人蹲在馬桶上如此唱道, 「2002年的第一泡屎,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哦,如此惡搞,被他打敗了。
  • 此前好幾年就有人預言說,周傑倫將會成為臺灣繼羅大佑之後的又一個「現象級」人物。
  • 不過因這首歌而走紅的韋唯後來說,如果可以沒有災難的話,她寧願這首歌一直都不響起。

在黎錦暉發表〈毛毛雨〉之後,中國流行歌曲的號角從上海發聲。 上海是從黃浦岸邊發展起來的國際都市,1930、1940年代,大都會夜上海人稱十里洋場,紙醉金迷;大都會的小巷中,小老百姓追求新奇時髦,亦步亦趨。 隨著上海的發展,大量生產、國際貿易改變了傳統自給自足的農工社會;國際都市與外國的頻繁往來與文化的激烈碰撞下,也帶來了迥異於傳統中國之文化雜呈現象。 在時代劇變之下,加上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學的影響力,書寫的語言表現和往昔的文言文學也大異其趣。 據說當年這首歌寫出來後,剛開始時沒有一家音樂公司肯接受,沒有一個歌手肯演唱,認為旋律與歌詞都太「土」。

中國流行歌曲: 典麗‧流華 中國流行歌曲奠基到高峯

當時流傳於江南一帶青樓妓院所唱的小調他一概不採。 電影時代開幕,搭配電影劇情需要的電影歌曲也應運而生。 1917年起,他在北京任職眾議院院長祕書、從事報紙編輯期間,和京劇名角往來請益,作功課觀看戲曲,遊藝崑曲、湘劇、漢劇、花鼓戲,收集民間曲藝。

中國流行歌曲: 中國歌曲排行榜

寫出了這首歌的崔健,成為 「紅旗下的蛋」那一代的符號,引領著一代年輕人不斷追求「新長徵路上的搖滾」。 中國流行歌曲 很多年之後,在北京和平里一間廉租房裏,一個熱血青年跟我說,他想出一本書,就叫做「紅旗下的蛋下的蛋」。 《中國歌曲排行榜》,每天晚上19:00-21:00在北京播出。

中國流行歌曲: 內地暢銷金曲 熱門歌曲

中國流行歌曲奠基期經過曲折的發展,而有了令人驚奇的成果,這曲折、驚奇也映照在奠基的黎錦暉身上。 那一年,臺灣出品了其電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錯車》,羅大佑、李壽全等幾位日後主宰華語流行樂壇的「大師級」人物參與創作音樂。 作為電影的插曲之一,《酒幹倘賣無》被評價為 「講出了想講的故事,也用音樂創造出了想創造的畫面,最後卻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了那個聲音,那個唱出心聲、唱出感情、唱出故事的聲音」。 2000年開始,臺灣歌壇興起了一股中國風熱潮,周杰倫、王力宏、吳克羣、不論是誰,在專輯中沒塞一首中國歌還真不敢發片。

中國流行歌曲: 中國現代歌‪曲‬

早在1910年代初期,黎錦暉曾經在單級師範學校的教師傳習所教過私塾「老夫子」們音樂教學課。 當時電影中之主題歌或插曲,每每成為上海流行歌曲的強棒,從而,歌詞成為街頭巷尾小市民朗朗上口的詞章。 1937年抗戰開始後,許多人為躲避日寇紛紛逃到上海,因為這裡有歐美各國的租界,日本人尚不敢任意而為。 這些人需要文化生活,於是後來在被日本人包圍的孤島上海,流行音樂和電影都出現了畸形的繁榮。

中國流行歌曲: 中國流行歌‪曲‬

中國人也藉由「孤島」的特殊條件,透過文學、歌曲、電影、歌舞劇、話劇等等展開各種抗日活動。 那時代時髦的電影事業也在上海火熱興起,歌曲也為電影代言。 伴隨著當時電影的主題曲和插曲,譜寫出20世紀30、40年代的上海流行歌曲,成了時代新曲,民間音樂深入平民的生活,在遍地災難的時代有如春雨潤物,深得人心。 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錦暉在1927年發表的〈毛毛雨〉,起源於中國傳統民間曲藝,而非移植自西方。

中國流行歌曲: 中國現代歌‪曲‬

在早期,歌壇以女歌星為主,男歌星只是陪襯的角色,姚敏和嚴華、黃飛然是比較知名的男歌手。 中國流行歌曲2025 中國流行歌曲2025 當時男女對唱的歌不少,尤其姚敏、姚莉的兄妹檔,和嚴華、周璇的夫妻檔,頗有名聲。 二十世紀,從三十年代後期起,中國國難深重,戰禍頻仍,內憂外患無一日止息,然而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上海特殊的人文環境中,流行歌曲竟然大放異彩,開出嬌豔的花朵,在奠基期紮下了穩固的根幹。 在抗戰勝利後的1940年代,中國流行歌曲達到第一個高峯。

可見,流行歌曲從娃娃抓起,還是會繼續流行下去的。 奇怪的是,迄今為止,我沒有聽到過一個人說這首歌好聽,鬼知道這首歌到底是怎麼 「紅」起來的,流行得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那一年,彭麗媛還不滿20歲,但卻在青歌賽上把這首歌唱祖國繁榮富強的歌唱得端莊大氣。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1917年,他得到民初教育家蔡元培的賞識,在北大參加了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並任絲竹組組長,進行改編小調的創作和表演,初觸及了改編的流行音樂對大眾的感染力。 黎錦暉培養了大量會說國語的人才,編輯啟蒙教育用的《小朋友》雜誌、國語科教材,又先後受聘為南方大學、交通大學教授和上海藝術大學校長,在上海教育界極具威望,在全國教育界也頗有影響。 今天最為人所熟知的,則是他在中國流行音樂、流行歌曲上所奠定的新里程碑。 1930年代初期,很快地上海搭上新興的電影工業列車,具備有聲電影的製作能力。 中國最早的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明星影業出品,張石川導演,胡蝶、王獻齋主演)在1931年3月推出,電影結合歌曲就成了共生的關係,相得益彰,聲影披靡。 電影運用了流行歌曲的吸引力,增強感染力,提高上座率,在當時是極為重要的商業手法。

大陸變色後,他移轉陣地到香港發展,更是光芒四射,穩居流行歌曲界的第一把交椅,支撐香港流行音樂界的半邊天。 姚敏的歌曲具有典雅的中國情調,也有融入西方爵士曲調特色的作品,反應那時代中西交揉的時尚。 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是黎錦暉在1927年發表的。 流行歌曲符合城市居民的生活趣味,受到普遍的歡迎。

中國流行歌曲: 內地暢銷金曲 熱門歌曲

1933年當年《明星日報》主辦了評選中國第一屆電影皇后的活動,胡蝶當選了,營造了茶餘飯後話題,電影成為大眾娛樂的寵兒、時髦的風尚。 老實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首歌被我視為那種典型的矯情之作而不怎麼待見它。 中國流行歌曲2025 但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它竟然能流行如此之久,久到幾年之後我都上了大學,竟有一個女孩以這首歌在系裏「一戰成名」,更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女孩後來成了我的孩子她媽。

其中晚上20:00-21:00面向26家省市音樂電臺(以當地電臺時間為準)播出。 姚敏本名姚振民,1916年生,上海人,祖籍寧波,1967年病逝香港。 他最常用的筆名是梅翁,另外還有秦冠、周萍、萍戈、杜芬等。 小時候喪父家貧失學的姚敏,先後做過雜貨店學徒、電影院領票員、海員等。

他的長兄是黎錦熙是推動民初國語運動的國學家,他家兄弟八人有「黎氏八駿」之譽。 這首歌到底流行到什麼程度,我們可以在一部大紅大紫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裡面看到,一個卷鬈毛男人蹲在馬桶上如此唱道, 「2002年的第一泡屎,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一些。」哦,如此惡搞,被他打敗了。 此前好幾年就有人預言說,周傑倫將會成為臺灣繼羅大佑之後的又一個「現象級」人物。 但《東風破》這首歌流行之後,世間再無羅大佑,人們似乎就只知道周傑倫了。 似乎是最流行的情歌,情侶們無論是熱戀之中還是吵架之後,都會哼起。 不知道林憶蓮唱這首歌的時候,心裡有沒有想著李宗盛?

中國流行歌曲: 黎錦暉‧民間曲調開拓新章 流行歌曲引航(

從這個意義上說,因了這首歌,張明敏可以在歌壇「永垂不朽」了。

另一首黎錦暉在1930年代前創作的頗負盛名的〈桃花江〉也是取用了中國民間曲藝的元素創了早期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 黎錦暉致力於推展國語運動,他從小就愛好民間曲藝,也努力研究收集,他運用了中國民間歌謠、民族曲藝的元素創作歌曲以推展國語運動,並且在國內外巡迴展演,無心插柳成蔭,也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的開路先鋒。 姚敏雖然是半路出家,但憑著音樂的天賦和苦練,在流行歌曲界發光發熱,成了20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流行音樂界詞曲唱兼善俱優的後起之秀。

中國流行歌曲: 中國歌曲排行榜

姚敏是繼黎錦光和陳辛之後中國流行歌曲界最有影響力的詞曲作家,他能曲、能詞,還能歌,多才多藝,博得「歌壇不倒翁」、一代「歌神」的讚譽。 水晶在《流行歌曲滄桑記》提到流行歌曲的三大名家是「狀元黎錦光,榜眼陳歌辛,探花姚敏」。 在上海流行歌曲的流行的20世紀1930、1940年代,人們對於愛情的願望與表達方式以不再以深情委婉為寄,火熱的露骨的表白也多能見。 姚敏和李厚襄兩人都是在歌詞中兼表委婉之情和火熱之愛的詞家,同時兩人皆詞曲兼擅,使其詞情的融合更上一層。 1930年代,新興的電影媒體挾帶聲色俱全的優勢以及電影明星的魅力,很快地風行於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