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用他深情的嗓音唱紅了《光陰的故事》歌詞,《光陰的故事》成爲了經典校園民謠。 《十七歲的雨季》收錄在林志穎1992年推出的首張個人專輯,在推出這張專輯後,林志穎成功的征服了每一個歌迷。 也憑藉這張專輯獲得了“亞洲小旋風”的稱號,成爲了當時的偶像巨星。
- 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問世,從此徹底改變了聆聽中文流行歌曲的方式。
- 當時專輯出版速度頗快,稍有市場基礎的歌手幾乎每三個月就能出版新歌。
- 《瀟灑走一回》是葉倩文1991年專輯《瀟灑走一回》的主打歌曲,陳樂融,王蕙玲填詞,陳大力,陳秀男譜曲。
- 然而,因爲對這首歌念念不忘,張信哲再度找李宗盛討論,他認爲這首歌原是描述自己去當兵的故事,所以希望能拿出來再唱,於是纔有了《別怕我傷心》。
- 該作品的詞作者爲竇唯,曲作者爲李彤,演唱者爲黑豹樂隊。
- 早在這部片上映之前,不少影評人就看好這部片的票房,直說這又將是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 2009年12月,李雙江參加“人民喜愛的藝術家”頒獎典禮”,並獲得“人民喜愛的藝術家”榮譽稱號。
許冠傑:1967年擔任蓮花樂隊的主音歌手,同年發行首張專輯《Just A Little》。 1971年憑藉創作的歌曲《鐵塔凌雲》受到關注, ——《歌曲代表》滄海一聲笑》、《半斤八兩》。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祖籍河北省大名縣,中國臺灣歌唱家、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 ——歌曲代表《甜蜜蜜》、《何日君再來》。
70年代臺語 老歌: 陳小雲 愛情恰恰
羅大佑便效仿傑克遜這種羣星合唱的形式,創作了《明天會更好》,邀請到張艾嘉、李壽全等60位華語歌手一起錄製歌曲。 1984年,非洲埃塞俄比亞大饑荒爆發,爲援助饑民,邁克爾傑克遜創作了一首《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邀請一衆歌手共同發起公益演唱,1985年,正值臺灣光復40週年,1986年又碰上“世界和平年”。 《朋友》英文版名字叫《friend of mine》,收錄在他1986年在日本發行的專輯《Thunder Arm》中。 伊能靜的《十九歲的最後一天》,在1987年推出的時候,奠定了她在流行樂壇中的才華美少女的地位。 專輯中的歌曲大部分都由她親自填詞,造型也由她自己打造。
臺灣經典小喫「鹽水雞」又被稱為冷滷味,不僅是許多人的宵夜良伴,還受到許多外國觀光客喜愛,鹽水雞口感清爽、食材多元,除了最常見的雞肉以外,… 劇情緊湊不拖戲、男女主角邊談戀愛、邊鬥智,情商、智商都在線,讓不少網友直呼「今年最上頭的古裝偶像劇!」袁冰妍和鄭業成兩人爆棚的CP感,也讓許多粉絲紛紛留言敲碗求二搭。 這首歌讓蕭煌奇一舉拿下金曲獎最佳臺語歌手,歌詞中樸實的文字,勾起聽眾與家中長輩相處時的心情,是不是也刺激到你的淚腺呢? 而歌詞中一句「阿嬤哩今罵低叨位~」也意外因去年選戰朱立倫一句「淡水阿嬤」,再次讓這首歌爆紅。
70年代臺語 老歌: 國語經典民歌(70年代)
今年連莊拿下金曲獎最佳作曲的HUSH,在11月個人專場演唱會上搶先帶來新專輯裡的新歌,歌迷間熱烈討論,新歌好口碑讓歌迷更加期待新專輯,終於在今(15日)發行睽違4年的全新創作專輯《娛樂自己》。 早在這部片上映之前,不少影評人就看好這部片的票房,直說這又將是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事實上果不其然,《我的少女時代》上映之後,不少看過的人都直呼「好懷念那個年代」,並紛紛在網路上推薦,許多網友和觀眾都進入戲院觀看,彷彿走入時光隧道,回到當年的青澀。 《都是夜歸人》是許美靜於1996年12月1日發行的專輯,內有《迷亂》、《答案》、《別走》、《放你在心裏》、《只是這人生》、《陽光總在風雨後》等十首曲目。 《石頭記》大概是香港流行樂中極少數能稱之爲逸品的。
歌曲《同桌的你》膾炙人口,由老狼演唱,高曉松作詞、作曲。 曾風靡大街小巷,成爲無數80後少男少女的最愛,是校園民謠的代表作,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從美國返港並重新踏入樂壇發行了粵語版《容易受傷的女人》,這首歌發行後,王菲成功躋身香港一線女歌手之列。 光陰的故事是由羅大佑填詞和譜曲,而原唱是張艾嘉,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
70年代臺語 老歌: 臺語經典流行歌曲(50年代)
他的任何一張唱片的出版,都會引起樂評界的廣泛討論 70年代臺語 老歌 。 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是臺灣省苗栗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區梅縣區,創作歌手、音樂人、作家。 1、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祖籍河北省大名縣,中國臺灣歌唱家、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 愛在深秋,由譚詠麟演唱,收錄於譚詠麟1984年大碟愛的根源中。 歌曲獲得1984年十大中文金曲、1984年十大勁歌金曲及同年十大勁歌金曲金獎。 齊秦以唱作人的身份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狼》一炮而紅,羈傲不遜、豪情四射的歌聲與寓意深刻、個性十足的作品成爲他縱橫歌壇的殺手鐧。
該專輯一經推出,即勢如破竹般雄霸排行榜長達半年之久,不同於年輕偶像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花式唱腔,王傑歌聲中自然呈現出的悲涼與悽苦,觸動了都市男女內心深處隱藏的孤寂。 該專輯的銷售量最終突破百萬大關,專輯中的同名主打歌曲不僅是王傑個人歌唱事業的代表作,更是八零年代紅極一時的經典歌曲。 70年代臺語 老歌 隨着日本經濟的起飛,日本現代流行音樂開始對港臺產生影響。
70年代臺語 老歌: 黃金年代 臺語老歌 Panimula
《我想有個家》是臺灣著名歌手潘美辰衆多代表作之一,作詞、作曲、演唱:潘美辰。 1990年該歌獲臺灣第一屆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獎,並於1991年2月在中央電視臺春晚舞臺演唱。 《一場遊戲一場夢》是臺灣歌手王傑於1987年推出的首張專輯。
1989年因出演機車廣告而開始演藝生涯,1991年以一首《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成名。 李臨秋後代李修鑑也參與CD書籌劃,說服了許多音樂人後代家屬;他說,30年代臺語歌是臺灣珍貴的資產,變成公共財流傳下一代,應該要樂觀其成。 〔記者林秀姿/臺北報導〕聽過原汁原味的「望春風」與「四季紅」嗎?
70年代臺語 老歌: 臺語懷舊老歌(40年代)
此專輯在臺灣銷售超過50萬張,亞洲地區銷售總數字超過500萬張。 創下當時臺灣歌手專輯銷量之最,並且這張專輯還是孟庭葦歌唱生涯的轉折點,憑藉這張專輯,孟庭葦得到了“月亮公主”的雅號。 是1994年馬景濤、葉童、周海媚主演臺灣武俠劇《倚天屠龍記》片尾曲。 詞意練達,但旋律卻又異常通俗,任何人都能夠上口。
- 這首歌一開始是李宗盛爲張信哲所寫的,但他還沒寫完張信哲就去當兵了,等他退伍回來,李宗盛已經把這首歌給了別人。
- 5、齊豫,1957年10月17日出生於臺灣台中,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碩士研究生,歌手齊秦的姐姐,中國臺灣女歌手。
- 《我想有個家》是臺灣著名歌手潘美辰衆多代表作之一,作詞、作曲、演唱:潘美辰。
- 八十年代,新一代音樂家在港臺崛起,眼界更爲開闊,把歐美流行形式與中國音樂相結合,開創了港臺流行音樂新局面,並對大陸產生重大影響。
- 《晚秋》原名爲《願你把心留》由廣東創作人許建強作詞作曲,交由廣東歌手陳汝佳原唱,後經香港歌手黃凱芹於1992年改編詞曲和歌名爲《晚秋》收錄於發行專輯《傳聞》裏,並廣爲傳唱。
- 《心太軟》是任賢齊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小蟲作詞、作曲,收錄在任賢齊1996年發行的同名專輯《心太軟》中。
專輯收錄了《我被愛打敗》、《合影留念》、《雨一直下》等11首歌曲,曾獲得Billboard 1999年亞洲華語創作歌手獎。 3、陳淑樺,1958年5月14日生於臺灣,中國臺灣流行音樂女歌手。 1973年發行首張專輯《愛的太陽》進入娛樂圈;1985年以華視歌手身份獲得第二十屆臺灣電視金鐘獎年度最佳女歌星演員;1989年簽約滾石唱片發行的專輯《跟你說聽你說》創下臺灣歌曲銷量百萬的紀錄。
70年代臺語 老歌: 國語經典流行歌曲(60年代)
該曲於1992年和1997年獲十大中文金曲獎。 有男女之間的愛情,有男人之間的友情,有親人之間的溫情。 直白的歌詞中,透露着一些些的無奈,極容易感染聽歌的人。 《忘情水》(專輯又名《最孤單的人是我》)是1994年4月劉德華髮行的國語專輯,專輯一出,便風靡大江南北,斬獲各大獎項。 2010年,“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於12月12日廣州影音展揭曉,張雨生的代表作《我的未來不是夢》入選“30年30歌”。 1989年爲了參加東京音樂節,陳百強請周啓生給他編一首像《情若無花不結果》那樣中國風的曲,於是,周啓生特意爲《偏偏喜歡你》編了一首新曲子,陳百強很喜歡這種中式的小調。
也不喜歡看浪漫無趣的文藝電影,他們的價值觀開始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 這時期的臺語流行歌在電視媒體的演出非常受限,綜藝歌唱節目中每天只能安排演唱二首,而且長度都不能超出一分半鐘。 《雨一直下》是張宇1999年發行的專輯,是張宇的第十張專輯。
70年代臺語 老歌: 黃金年代 臺語老歌 PC
《祝福》爲郭子作曲,丁曉雯填詞,不僅拿下1994年的多個樂壇獎項,更加成爲張學友個人在其歌唱生涯中最重要的國語歌曲之一,自1993年後,每當學生畢業時,都會用這首歌來表達自己對同學,母校的不捨。 因為旋律太經典了,所以常被愛情電影用來搞笑的渴愛宣言名曲〈All by Myself〉,由Eric Carmen作曲與演唱。 《歌唱祖國》由王莘作詞、作曲,是一首愛國歌曲。 1951年9月12日,周恩來總理親自簽發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國廣泛傳唱《歌唱祖國》。 歌曲已經成爲中國各種重大活動的禮儀曲、開場曲或結束曲。 4、孟庭葦(原名陳秀玫),1969年12月22日出生於臺灣省高雄市,中國臺灣女歌手。
70年代臺語 老歌: 臺語經典流行歌曲(70年代)
《心太軟》是任賢齊的成名作,1997年這首歌曲獲得了第二十屆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歌曲銅獎 70年代臺語 老歌 。 《當愛已成往事》是1992年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的主題曲、片尾曲,原唱林憶蓮、李宗盛,先後收錄在《霸王別姬電影原聲帶》和林憶蓮1993年的個人專輯《不必在乎我是誰》中。 後由張國榮翻唱,收錄於1995年的個人專輯《寵愛》當中。 《我願意》是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姚謙作詞,黃國倫作曲,收錄於1994年新藝寶發行的專輯《迷》中,是其早期代表作之一。 70年代臺語 老歌 最早的音樂文化是在70年代的溫拿樂隊開始的,譚校長也是其中之一,也正是這個時候香港娛樂開始有了自己的標籤。
70年代臺語 老歌: Download 黃金年代 臺語老歌 on PC With GameLoop Emulator
1988年,電影《阿郎的故事》上映,當周潤發扮演的阿郎車禍身亡時,《你的樣子》的旋律響起,這一幕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你的樣子》是羅大佑的經典名曲之一,描述了奮鬥在路上年輕人的孤獨感——沒有人喝彩,前路渺茫,只能提着燈籠踽踽獨行。 2008年李雙江入選第二屆中國演藝界十大孝子。
70年代臺語 老歌: 經典老歌介紹
這首歌是中國著名搖滾樂隊黑豹樂隊的一首音樂作品,它收錄於黑豹樂隊於1991年發行的首張專輯《黑豹》中。 該作品的詞曲創作者均爲竇唯,演唱者爲黑豹樂隊。 《單身情歌》,是一首流行的歌曲,也是同名專輯中的主打歌曲,該歌曲由臺灣歌手林志炫演唱。 歌曲體現了「世紀末紳士搖滾」的新舊曲混和風味。
70年代臺語 老歌: 臺語老歌金曲+百聽不厭的經典老歌
歐陽菲菲、翁倩玉、鄧麗君等港臺歌手演唱了大量的日本歌曲。 八十年代,新一代音樂家在港臺崛起,眼界更爲開闊,把歐美流行形式與中國音樂相結合,開創了港臺流行音樂新局面,並對大陸產生重大影響。 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 70年代臺語 老歌2025 1984年因獲得首屆香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而出道。 1993年發行的專輯《吻別》打破華語唱片在臺灣的銷量紀錄。 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之一。
歌曲《爲愛癡狂》作爲電影《我的美麗與哀愁》中的歌曲,獲得了1995年“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1981年,羅大佑從中國醫藥學院畢業並取得醫師執照之後,第一次以音樂製作人身份製作的第一張唱片。 那時的張艾嘉早已成名多時,她的名氣比當時的羅大佑大得多。 張艾嘉唱完之後,童年火了,羅大佑也火了,後來他自己重新演繹童年,幾乎成爲全世界所有華人心中的經典。 1994年,林憶蓮由香港轉向臺灣發展,遇見李宗盛加入滾石,一年後,發行了專輯《love,sandy》,歌曲《聽說愛情回來了》收錄其中,林憶蓮在李宗盛的包裝下,成功打開了臺灣市場。 20世紀90年代,在華人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小姐的歌聲,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先生的音樂迴盪。
70年代臺語 老歌: 經典老歌
這首歌在哥哥的演藝生涯中,佔據了無法忽視的舉足輕重的地位。 1984年年底,中國和英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這個事件對香港很多市民來說不亞於1979年的臺灣。 味道,辛曉琪專輯,1994年由滾石唱片公司發行。 共收集10首歌,雖然是中規中矩的情歌,不過曉琪已經開始理智的看待感情。
莊永明說,文化局邀請這些音樂創作者後代共襄盛舉,得以搶救臺灣聲音,留存到下一代,但部分家屬對於版權仍有意見,導致名曲「雨夜花」與「月夜愁」未收錄,是遺珠之憾。 《追夢人》是羅大佑爲紀念女作家三毛改的一首歌。 在三毛死的前一年,他們兩個在電影《滾滾紅塵》中合作,三毛是劇本,羅大佑是音樂。 《親密愛人》是梅豔芳第三張國語專輯,於1991年由華星娛樂有限公司出品及由滾石有聲出版社有限公司發行。 巫啓賢的一首滄桑情歌《太傻》更是轟動一時,當時在亞洲專輯銷量達到驚人的180萬張,不愧是名符其實的實力派歌壇唱將。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這首歌最早是童安格(詞是陳桂珠)寫給飛鷹三姝之一的裘海正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