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月球的內核並不大,半徑大約是350公里甚至更小,只佔月球大小的約20%,相較之下,其它地球型天體的比例約為50%。 它的組成尚不是完全清楚,可能是由金屬鐵組成,同時含有少量硫和鎳。 對月球隨着時間變化轉動的分析顯示月球核心至少仍有部分是熔融的。
他高度的可攜帶性,讓它們成為可以比裸眼觀側能看見更多表面細節與資訊的最簡單設備。 宜蘭縣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Blog | 月亮教學分享所謂成熟,就是在事物發展階段找到一個平衡點 什麼樣的男人才算成熟? 氣象局天文站表示,今年最大的滿月將在8月11日凌晨2時9分出現,也就是「超級 月亮」,是 月球離地球表面最近的時刻。 冷戰刺激了蘇聯和美國的太空競賽,令人類加速了對月球的探測。 一旦發射器有足夠的能力,這些國家就發射無人探測器進行飛越和撞擊或登陸的任務。 推斷太陽和月球都是巨大的岩石球體,而且後者通過反射前者的光來發光。
中央月亮觀測: 研究和探測
而月球海拔最高的地點則正好就在它的東南方,有人認為這個區域是造成南極-艾託肯盆地的撞擊所形成的隆起。 月球上的其它大撞擊盆地,如雨海、澄海、危海、史密斯海和東方海等,也都擁有低海拔的區域和高聳的邊緣。 月球在天空中最高的高度變化:雖然它有與太陽相同的限制,在一年當中它會隨着季節與月相變化,滿月在冬天到達最高的位置。 18.6年的焦點週期也有些影響:當月球的升交點在春分點,月球每個月的的緯度可以到達28°。
這種假說解釋了月球一面地勢平坦,另一面則地勢起伏不平的原因。 大碰撞中所釋放的大量能量和之後在地球軌道上再作用的物質會熔化地球的外殼,形成巖漿海。 新形成的月球也會產生自己的月球巖漿海,估計它的深度範圍為500公里至1737公里(1079英里),相當於月球自身的半徑。 現今主流的地月系統形成理論是大碰撞說: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被稱為特亞,神話故事中月球女神塞勒涅的母親)與原生地球碰撞,爆裂出的物質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經由吸積形成月球。 月球,即地衛一,俗稱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中央月亮觀測: 中央氣象局討論區 :: 首頁 – 個人化網頁登入
雖然每次震動可以持續至一小時以上-明顯的比地震的時間長-因為缺乏水來阻尼震動的振幅,但月震不如地震的頻繁,也比地震微弱。 月震的存在是1969年到1972年的阿波羅太空人安放在月球上的地震儀的一個意外發現。 (「天文曆書的補充解釋」, 1961, at p.107)(它的恆星週期)。 然而,因為地球間同時間也繞着太陽轉,它對地球呈現相同相位的時間就會較長,大約是29.53天(它的會合週期)。 與其他行星大多數的衛星不同,月球的軌道比較接近黃道平面,而不是地球的赤道平面。
- 朱立倫:認同我們理念的優秀 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日前表示,5月初再沒有人出來 ……
- 今年有難得一見的超級月全食,許多民眾想到天文館參觀又擔心疫情。
- 經由輻射定年測定它們是於44億年前形成的,這意味着這些高地可能是在月球巖漿海形成時的斜長巖堆積所產生的。
- 即使在今天,雖然沒有科學的依據,依然有人堅稱精神科病患的數量、交通事故、殺人或自殺的事件,在一輪滿月的期間會增加。
- 現在估計單在月球正面直徑大於1公里的隕石坑就大約有300,000個,其中有些隕石坑以知名的學者、科學家、藝術家和探險家的名字命名。
- 其實,軌道傾角是相對於中心天體(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轉軸傾角則相對於衛星(即月球)本身的軌道面。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央月亮觀測2025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另外,縣府針對林邊溪流域進行洪水與淹水預警系統的建置,搭配氣象局預測雨量資料,可提前3小時針對地區淹水進行預警、提前24小時進行河川溢堤的預警,大大提昇災情預警的能力,以科技管理的方式,保障居民之生命財產安全。
中央月亮觀測: 【你不可不知的核電真相】真相五、核電不是便宜能源 | 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動態顯示方法1:請選取「單張顯示(靜態)」中過去的時間點,接著再點選「最近6小時動態顯示」,即可播放該時間點前6小時的雨量累積圖。 動態顯示方法1:請選取「單張顯示(靜態)」中過去的時間點,接著再按播放鍵,即可由該時間點播放至最新一張衛星雲圖。 目前全球有兩個搜尋與觀察新月的計劃在執行中,一個是在2005愛因斯坦年成立的Moonwatch,於當年10月開始運作。 另一個是成立於1998年的伊斯蘭新月觀測專案(ICOP,The Islamic Crescents’ Observation Project)。 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為臺灣年中三大歲時節慶之一,這個節俗含有最濃厚的團圓意義,自古以來便深受人們的重視。
中央月亮觀測: 月全食逢最大滿月26日登場 觀測時間與直播一次看
雖然眉月較為普通與常見,但眉月和殘月的位置是互換的,上弦月和下弦月有時也被稱為半月。 月球本身不發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之部份反射太陽光,纔可見發亮,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之陰暗面。 根據天文學,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相對位置不斷規律地變化,使觀測者從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陽照明之部分,造成月相盈虧圓缺之變化。 ICOP是同類型的第一個專案,主要目的是在收集世界各地使用伊斯蘭曆的國家和地區,與新月觀測有關的資料。 早期是有興趣的觀測者和那些有需要的人士結合,將其活動做成一個網站提供給大眾參考。
中央月亮觀測: 觀測資料
使用大口徑的望遠鏡,在大氣情況良好的條件下,可以看見小至0.6英里(大約1公里)直徑的表面特徵。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臺北10日電)中央氣象局觀測,今天上午菲律賓附近海面一個熱帶性低氣壓形成,有機會增強為颱風,但對臺灣無影響。 新浪新聞中心提供今日頭條、推薦專題、臺灣大陸焦點新聞、最新政治、社會、娛樂、兩岸、國際、生活、旅遊、體育、財經、文教、科技等新聞資訊 …
中央月亮觀測: 西南氣流攪局 超級月亮恐神隱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常識 –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新世代旅行車Volvo V90,在去年的日內瓦車展曾亮相,而歐洲市場於同年第三季販售後,也確定2018年的新年式V90車款,決定在北美車展推出。 而在外觀上面,V90將比照S90的車身設計,並融合2014年推出的Estate ConCept車尾造型,車頭也會加入LED頭燈組,車頂線條則焚風為一種出現在山脈背風面之乾熱風。 焚風發生的原因係因與山脈走向垂直之氣流,受到高山阻擋,被迫抬升而冷卻(空氣每上升100公尺氣溫約下降攝氏 0.65度),空氣中的水氣因而在迎風面上空凝結成雲降雨,待氣流翻越過山嶺,在背風面下降時,已 …… 「 氣象討論區」是本局在網路上開闢的言論廣場,提供網友針對 氣象相關主題進行意見交流、經驗分享或提供建言,使用說明如下: …… 印度的第一次月球任務,月船1號,從2008年11月8日起環繞月球,直到2009年8月27日,創建了月球表面高解析的化學、礦物學和照片地質地圖,並確認月球土壤中存在着水分子。
中央月亮觀測: 相關條目
假設觀測者是在北半球(面向南方),則月球逐漸增亮的部分永遠都是右邊的部分。 當一個被照亮一半的球體被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時,可見到的被照明區域是一個被圓和橢圓(橢圓的長軸和圓的直徑是一致的)的交集所定義的二度空間(平面)。 如果半橢圓相對於半圓是凸出的,則這種形狀是凸月(凸起朝外);如果半橢圓相對於半圓是凹下的,則這種形狀是眉月或殘月(凹下朝內)。 值得注意的是,從中文的語源上來說,上弦月是指農曆每月「上旬」的弦月,而不是因月相為月亮開口朝上(即假想的弓弦在上);下弦月是指農曆每月「下旬」的弦月,也不是因月亮開口朝下(即弦在下)。 不過,若在上半夜看到弦月,即可肯定其為上弦月;若在下半夜看到弦月,即可肯定其為下弦月,但這並非其名稱典故。
中央月亮觀測: 月相圖
但若只有記「東西南北」口訣,而沒有其他方位依準,很可能會出現右圖的錯誤。 6.教師說明實際戶外觀測時,應準備的器材、觀察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如須選擇空曠處但不偏僻的安全地點、要有大人陪伴等。 1.教師提問:「一天中,月亮的位置會改變嗎?」,請學生依據生活經驗來推測和假設,月亮的位置是否會改變。
這意味着在數百萬年前的日食,月球都會完全遮蔽掉太陽,而沒有發生日環食的可能。 同樣的,從現在開始大約6億年之後,月球將不再能夠完全遮蔽掉太陽,因此將只會發生日環食。 月球是一個已經分異的天體,即它擁有地殼、地幔、和核心。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分析月的字型時說:月,闕也。 人們經過觀察,發現月圓的時間少,闕(弦月或眉月等)的時間多,於是就照眉月的樣子創造出這個象形字。 這個影像需要沿著亞平寧山的斜度,往月球中心找,找到後上下顛倒過來看,加上一點想像力,就可以輕易看出來了哦。 在低倍的時候,三個山脈可以一起觀察,甚至使用CCD行星相機時,不使用加倍鏡,也有機會將月球三大山脈一起合影哦。 可在滿月到下弦時拍攝,是西北端的一座大撞擊坑,並呈現相對較暗的反照率,與周邊崎嶇的背景地形形成極大的反差,看上去就像一塊明顯的暗斑。
由於月球巨大的視直徑(大約0.5度),月掩星的事件經常會發生,如果是一顆亮星被掩蔽,使用裸眼就能夠很容易的觀察。 在月球繞行地球的軌道上,它幾乎固定的會遮蔽一些暗淡的天體,但是因為即使是眉月的光度也比這些恆星明亮許多,因此僅用業餘的望遠鏡仍是很難觀測的。 然而,月球經常會掩蔽亮星,甚至包括行星,因為它們都鄰近黃道。 有4顆視星等是1等的恆星,軒轅十四、角宿一、心宿二和畢宿五都十分接近黃道,它們都可能被月球遮蔽。 另外,還有兩個裸眼可見的星團,昴宿星團和蜂槽星團也經常被掩蔽。
中央月亮觀測: 太陽黑子數:
根據蘇聯和美國在1967年簽署的外太空條約,月球和外太空是「全人類所共有的地方」。 這份條約也限制了月球只能供和平目地的使用,明確禁止軍事設施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設置。 1979年的月球協定限制單一國家對月球資源的創建、開發與利用,但是至2020年1月沒有任何一個擁有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簽署。 雖然有一些個人曾經宣稱擁有月球的全部或部分,但這些沒有一件是真實的。 在1994年,美國國防部和NASA聯合發射了克萊芒蒂娜至月球軌道。
中央月亮觀測: 氣象常識 –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她可以用 3D 方式模擬真實的天空,看起來就和使用肉眼、雙筒望遠鏡或天文望遠鏡看到的一樣。 在北半球,如果月球的左邊是黑暗的,則明亮的部份會逐漸增加,同時月球會逐漸凸起(朝向滿月接近)。 如果月球的右側是黑暗的,則明亮的部份會逐漸縮減,同時月球會逐漸凹陷(朝向殘月接近)。
通過地球物理技術發現月球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50公里左右。 前蘇聯的月球計劃在1959年發射了第一艘登月的無人太空船,而美國NASA的阿波羅計劃是到目前為止,唯一實現的載人登月任務。 阿波羅8號在1968年曾載人環繞月球,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陸月球,至1972年人類共六次登月成功。 這些任務總共帶回超過380公斤的月球岩石,其中有些被用於研究月球的地質,以瞭解月球的起源(通過相關的研究提出月球形成於45億年前的巨大撞擊假說),月球內部結構形成以及月球形成後的歷史。 在1972年阿波羅17號之後,只有無人太空船繼續拜訪月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蘇聯的月球步行者漫遊車。
中央月亮觀測: 月亮上有什麼觀賞、拍攝重點呢?
這個任務首度獲得幾乎整個月球的全球地形圖,和第一份月球表面全球的多光譜影像。 此後在1998年又派遣了月球探勘者任務,儀器顯示在月球的極區有過量的氫,這可能是存在於永久陰暗的環形山內部風化層表層數公尺處的水冰。 在1990年,日本將太空船Hiten送到月球,成為第三個擁有環繞月球軌道衛星的國家。 中央月亮觀測 這艘太空船在月球軌道上釋放了一個小探測器Hagoromo,但是發射失敗,妨礙了進一步的科學應用任務。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月球軌道傾角和月球自轉軸傾角的數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其實,軌道傾角是相對於中心天體(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轉軸傾角則相對於衛星(即月球)本身的軌道面。
中央月亮觀測: 月球
點開網站中「知識與天文」子項目(圖二),若是事前備課,想知道那一陣子月相變化的狀況,可以看「每月星象」(圖三),當天再次確認月初月落時間,就可以看「每日天文」中的資料(圖四)。 4.教師引導學生依據前述的記錄方法,思考並討論「觀測記錄一天中月亮的位置變化時,應該記錄哪些項目」。 臺灣親子觀星會:每個月在新北市碧潭遊樂區及高雄市的文化中心辦理觀星天文活動。 親子觀星會高雄部份同好在高雄文化中心定期辦活動 ,新竹則是寶山德蘭中心有天文課程 or 關新公園 或寶2水庫辦活動,或跟其他單位合作 , 如中研院開放日或臺北天文館或 臺北環保局 類似如星空嘉年華 。 氣象局指出,晚間7時9分至28分是最精華的全食階段,計19分鐘。 由於臺灣在當天的「半影食始」及「初虧」階段尚未月出,因此將無法見到這兩個階段食相,天文上稱為月出帶食。
中央月亮觀測: 中央氣象月亮
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大約是月球環繞地球速度的27倍,因此這個隆起在地球表面上被拖曳的速度比月球的移動還快,大約一天繞着地球的轉軸旋轉一圈。 海潮會受到一些影響而增強:水經過海底時的摩擦力與地球自轉的耦合,水移動時的慣性,接近陸地的平坦海灘,和不同海洋盆地之間的振盪。 太陽的引力對地球海潮的影響大約是月球的一半,它們相互的引力影響造成了大潮和小潮。 幾乎所有的月海都位於月球正面,佔正面面積的31%,相較之下,在月球背面只有少數的月海,只涵蓋了背面2%的面積。
中央月亮觀測: 月相的名稱
大多數噴發的熔岩漿流入與撞擊盆地相連接的窪地,形成月海。 現在科學家已經在月球正面的月海中發現幾個擁有盾狀火山和火山穹頂的地質分區,這些是熔岩漿凝結形成月海的證據。 對於「沒有背景」這件事,在國小自然科教學很常出現,畢竟國小的教師比較偏向通才,不一定會是相關科系的老師教相關的課。 但國小科學的原則很簡單:「先觀察、描述事實、再提出觀點」。 月相變化這件事只要肯花時間紮實觀察、統整歸納,學生一定能夠找出「月亮越來越圓然後又漸漸消失」、以及「月亮每天都比前一天晚幾分鐘出現」等事實,而這些其實也就是國小月亮單元教學最基本的重點。
中央月亮觀測: 中央氣象局 – Yahoo!奇摩知識+
雖然中國漢朝時認為月球等同於「氣」,他們的「輻射影響」理論解釋月球光只是反射自太陽,京房(前77年—前37年)注意到月球是球體。 西元499年,印度天文學家阿耶波多(Aryabhata)在他的《Aryabhatiya》記錄月球的耀眼光芒是反射陽光的緣故。 天文學家兼物理學家海什木發現月球不像鏡子那樣反射陽光,而是從月球表面每一個方向往所有方向發射出去。 中國宋朝的沈括創造一個塗上白色粉末的銀球反射陽光,來解釋月相的變化,而從側面看時就能呈現眉月的月相。 中央月亮觀測 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來自月球牽引地球兩側引力強度的漸進變化的潮汐力造成的。 這在地球上造成兩處隆起,最明顯的是海潮和海平面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