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x50proplus2025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自拍鏡頭方面兩款機型皆採用 3200 萬畫素鏡頭,可支援夜景、人像、拍照、錄影、全景、動態照片、慢鏡頭、短影片、AR萌拍等,豐富功能性隨你運用。 Vivo在六月初發表了X50系列,包含X50、X50 Pro、X50 vivox50proplus2025 Pro+一共三款手機,被網友暱稱為中杯、大倍、超大杯。 有別於X系列以往都是定位在中高階,vivo將高通Snapdragon 865旗艦SoC下放到X50 Pro+,成為X系列首次出現旗艦機種,而vivo目前主要旗艦手機還是NEX系列。 先撇開今年比拼技術採用的超高倍數位變焦,X50 Pro+擁有一般人常用的超廣角、1x、2x、5x等焦段,四個鏡頭沒有一個是湊數的。 所幸廠方多少還是準備了一個補救方案,和 X50 系列同期推出的 TWS Neo 真無線耳機,在 499 人民幣(約 HK$550 / NT$2,100)的價位上提供了相當不錯的聆聽體驗。 這款基於 aptX Adaptive 技術的產品,在搭配 Vivo 手機時能實現超低的延遲。

相比一般中高階定位的產品,X50 Pro 的暗光出片率是要明顯高出不少的。 在平時單單僅用手機上網、聊天、看影片的時候,基於 S765G 的 Pro 款速度並沒有感覺比使用 S865 Plus 的 Pro+ 慢多少。 不過話雖這麼說,Pro+ 畢竟也不是主要以遊戲為方向的產品,在散熱、操控等方面它還是追不上那些明顯電競向的手機的。 當然,中階機跟旗艦機還有一個存在差距的地方,就是長期使用後會比同期的旗艦更容易出現卡頓。 對於一款手機會用很久的人來說這的確是要考量的因素,但若是換機週期沒那麼長的話,中階的產品換起來成本也相應要更低一些嘛。

vivox50proplus: 更好用的 FunTouch OS

說到這裡,筆者不得不感慨 Vivo vivox50proplus 對不同產品線的梳理真是高效又有效。 在這篇評測的標題裡寫下「big picture」,取的其實是兩層意思。 從表面上看,這兩個英文單字能被直譯為「大照片」,你可以理解為 X50 Pro 和 Pro+ 此番在拍照上搞了大動作。 但實際上,「big picture」更常見的解釋是「大藍圖」。 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樹立品牌形象的 NEX、追求 CP 值的 iQOO 還有現在脫胎為「影像旗艦」的 X 系列,Vivo 的這三駕馬車已經成型。 隔壁 OnePlus 在發表新機 Nord 的時候就說過,是 Snapdragon 765G 的存在才讓中階機有了「夠強的效能」來實現「跟旗艦相近的體驗」。

  • 系統上比較特別的功能,就有視像通話美顏,仲有 Jovi 智能場景,場景入面最特別是有一個飲水提示功能,可以制定一個飲水計劃,系統會為用家,制定一個每手飲水目標促進健康。
  • 在更多功能中,可以開啟高畫素輸出50MP相片,在專業模式中也能切換超廣角、中焦、長焦等焦段,專業模式切換鏡頭三星連Galaxy Note 20系列都還不給。
  • 他們最終採用的是 IMX598 這款 CMOS,你可以將其看作是去年主流 48MP 模組 IMX586 的小幅升級版。
  • 雙曲面螢幕不像自家NEX3、NEX3的瀑布屏幾乎90度垂直那麼激進,弧度跟三星Galaxy S20系列比較像。

他們最終採用的是 IMX598 這款 CMOS,你可以將其看作是去年主流 48MP 模組 IMX586 的小幅升級版。 它的尺寸還是 1/2 英寸,放到今時今日的市場中已不算大,主要改進在於換掉濾光片後提升了約 10% 的感光能力。 在曲面螢幕的加持下,X50 Pro 和 Pro+ 在觀感上也十分顯薄。

vivox50proplus: 螢幕及音質

X50 Pro+ 後置的另外三攝,雖然在焦段覆蓋上跟 Pro 並沒太大分別,但可用性卻有了實實在在的加強。 Pro+ 的後攝全套採用了 Samsung 感光器,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Vivo 統一多攝色彩風格的難度,帶來的結果就是其它幾攝的發色都跟主攝比較相近,觀感自然也就比較出色。 在此基礎上,Pro+ 還配備了一顆色溫感應器,在它的助力下後置四攝的白平衡準確性和一致性也都足以令人滿意。

它的顏值、手感出色,效能也夠用,微雲臺在供你炫耀提供話題性的同時,也切實提升了夜拍和錄影的效果。 Pro+ 相對而言更適合看重拍照的用戶,尤其是它的色彩風格很容易一下子擊中人心。 當然,在效能、顯示、音質這些方面 Pro+ 也來得更強,但這些可能未必會構成買它的決定性因素。 而在續航力方面,雖然用了 4,315mAh 電池的 X50 Pro 看起來跟 4,350mAh 的 Pro+ 規格並沒有差很多,但實際表現卻沒有後者那麼穩健。 在經過筆者的慣用測試後(最高更新率下 IM、同步全開,一小時影片、一小時聽歌、半小時上網、半小時遊戲),Pro+ 可以餘下 58% 的電量,Pro 則只剩下了 49%。

vivox50proplus: NETGEAR Orbi Mesh WiFi 6 RBK762S 系列開箱試玩:縮小機身依然強大

從紙面上看,X50 Pro 和 Pro+ 最大的分別就是 90Hz 和 120Hz 的更新率。 實際使用中,在遊戲之類的環節 Pro+ 確實會給人更順一點的感覺,但差距已經不像 60Hz 到 90Hz 那般明顯了。 「麻將牌」後攝是今年手機市場最大眾化的視覺元素,不論定位如何,隔三岔五就能見到一款背著大塊凸起的產品推出市場。 若是全部降到同一平面上看,所有相機仍是被圈在了一個大矩形的範圍之內。 這是當下市場最熟悉、廠商開發也最成熟的造型方案,對 X 系列這樣要肩扛銷量的機種來說,它就好像是一個讓外觀不出錯的穩妥大前提。

vivox50proplus: Samsung 再推兩億畫素的 ISOCELL HP2 感光器

與潛望鏡頭同樣是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拍攝清晰度都十分有限,不過色彩層次豐富,都有一定可用性。 不過 Vivo X50 Pro 新加入的 AI 後製影片功能。 一按就加入特效,唔想影片太悶,大家都可以試用 AI 後製影片功能。 論整個機身設計,Vivo X50 Pro 絕對是中國手機中最出色的一款,機身厚度只有 8.04mm,放於褲袋都沒有壓力。 帶磨沙質感的玻璃機背,不易沾上指模,亦都可以令機身不會像番梘咁冼手。

vivox50proplus: 賠本出清最後一臺 ~ 福利機9成新~ vivo 旗艦機 X50 Pro+ / X50 Pro 兩款 Plus 保固一年

今時今日在給手機的拍攝能力排座次時,估計並不會有多少主流用戶將 Vivo 和華為、Google、Samsung、Apple 這樣的頂級選手放到一起評價。 但縱觀其過去幾年的產品,實際上相機部分的發展也一直是可圈可點。 可能也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量,主打微雲臺技術的 X50 系列便應運而生了。

vivox50proplus: 樂奇 時尚純色 Vivo X60 X50 Pro Pro+ Plus X60Pro X50Pro 手機殼 防摔 保護殼

5X 變焦大大豐富了拍攝的可能性,尤其在城市環境裡,非常利於進行一些主攝難以實現的構圖。 如果色彩漂亮,細節足夠的話,那它可以為你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拍攝樂趣,而 X50 Pro+ 正好就具備這兩個優點。 這點在 X50 Pro 上也是一樣,實際用起來不能說有多讓人滿意,但至少可以幫你解決「先把東西拍到」的問題。 而在日間拍攝時,這款手機的白平衡有著頗為不錯的準度和多攝統一性。

vivox50proplus: 手機品牌 > vivo >

這年頭三星外賣感光元件的機種,像是小米10 Pro、X50 Pro+等,部份相機調校似乎更勝三星。 GN1是三星首款同時具備Tetracell和Dual Pixel技術的感光元件,平常四合一輸出 12.5MP,在所有感光單元全輸出成像時(每個畫素都是由兩個單元構成),更可生成高達100MP的照片。 搭配雷射對焦,還有光學防手震與數位防手震,讓整個對焦系統更穩定,即使沒有X50 Pro的微雲臺系統,整體拍照體驗有頂尖旗艦機的水準。 以下是vivo X50系列的細部規格比較,X50 vivox50proplus2025 Pro+是中國版,而X50 Pro與X50是臺版。 在三款機種當中,只有X50 Pro有支援微雲臺,X50 Pro+利用光學防手震、數位防手震來補足,主因是擔心X50 Pro+加了微雲臺後機身會太厚,畢竟已經有了大尺寸感光元件與潛望式模組,都佔用掉不少空間。 實話說在產品發表之前,筆者是沒想到今年 Vivo X 系列的 X50 Pro 和 Pro+ 能給人帶來這麼大的驚喜。

vivox50proplus: 機身設計出色,唯難脫三叔影子

Vivo X50 Pro 的 50mm 與 105mm 潛望鏡頭,都支援人像模式拍攝,可以虛擬鏡頭光圈、虛化的方式及加入不同的風格。 用 105mm 潛望鏡頭的虛化效果非常出色,鍾意拍攝特寫或者人像都可以常用。 Vivo X50 Pro 全新的微雲臺相機,聲稱防震效果比一般 OIS 鏡頭手機提升 300%,真正的使用體驗會在今次真心評測,無保留地講比大家知。

vivox50proplus: 系統

要是和其它品牌對比的話,這兩臺機器其實正好可以跟近期降價的 Oppo Find X2 系列對上。 兩邊的綜合拍攝能力筆者覺得差不多可以打平,X50 Pro 和 Pro+ 主要勝在外型和握持手感,但螢幕、喇叭、軟體、用電及操作手感(震動)都是 Find X2 系列更勝一籌。 實際上,Vivo 的「中馬」能被拿來跟 Oppo 的「上馬」放在一起比較,這本身已經是 X 系列的勝利了。 而 Find X2 系列今年的銷售情況跟手機本身真正的產品力不太相符,這也著實是讓人感到惋惜的地方。 至於 13MP 的潛望式長焦端,則是筆者在這臺手機上最愛不釋手的一顆相機。

驚喜的是開啟手持夜景模式之後的表現,無論從畫面的純淨度還是細部來看,都有著頗為不錯的可用性。 而繼承自 X30 Pro 的 32MP 2X 光學變焦相機,一方面是能在 1X 跟 5X 變焦之間銜接過渡,另一方面又照顧到了 50mm 這個適合拍攝人像的焦段。 從結果來看它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普通成像時畫面能呈現出很好的細節。 而在使用人像模式時,即便關掉美顏也能拍出漂亮又自然的膚色,不過毛髮的邊緣處理難免還是會有點瑕疵。

PCmark的工作2.0效能測得12611分,有比其他的高通S865手機低了一點。 由於PCmark 2.0電池壽命跑了好幾次都會crash當掉,因此沒有客觀的續航測試。 使用中國版安裝回Google相關軟體,並將通知打開,允許背景自動啟動後,續航會變得很差,如果重視續航,建議還是選購臺灣有上市的機種。 X50 Pro+的發色屬於自然派,切換到1x、2x、5x與超廣角不同焦段時,也維持同樣的白平衡,不會像華為切換到超廣角感覺像是兩支手機一樣,使用起來穩當當。

Vivo 對機身邊緣的處理也很圓滑,給裝置帶來了很棒的握持手感。 尤其是 Pro+ 的中框更是做了磨砂處理,觸感很潤,摸上去非常舒服。 當然囉,由曲面螢幕引發的潛在誤觸風險,可能會勸退一部分消費者。 機身設計得那麼好,但卻在這部分體驗上有所欠缺,不得不說是一件讓人感到可惜的事情。 整體來說,個人測試 vivo X60 Pro 的拍攝效果感想是畫質相當優異,色彩相當討喜,而且白平衡很準確,以這個價位來說有相當不錯的拍攝錄影效果,喜歡拍照的朋友一定會喜歡。 不過系統自動對焦在距離被攝物太近的話會自動切到微距鏡,畫質與景深的表現就沒有主攝好。

vivox50proplus: 【開箱評測】Vivo X50 Pro 手機:變焦 60倍,可接受 20倍、微雲臺「買 _ 過」

X50 Pro搭載5倍潛望式長焦鏡頭,利用潛望模組結合vivo變焦演算法,可達60倍超級變焦。 採用萬物智能追焦技術,畫面中的任意物件皆可鎖定追焦,防手震抓拍超清晰,小孩玩耍的有趣瞬間、跳躍間也能輕鬆捕捉。 X50 Pro通過微雲臺超感光主鏡頭提升防手震能力時,配合IMX598感應器縮短曝光時間,輔以AI演算法,留下你要的那個瞬間。

豈料就在收盤之前,《TVBS新聞網》卻接獲消息指出,中國信託證券電子系統發生異常,導致證券期貨帳號無法帶出。 去臺南時還前往玉井90萬粉絲超級網紅寵物「連環泡有芒果」,當天看到大大與多多兩隻柯基犬,還利用前鏡頭自拍了一下。 vivox50proplus2025 錄影中可以切換1x、2x、5x、超廣角,但如果將錄影解析度設為8K、4K/60fps、1080P/60fps時,就只能切換1x與2x而已。 在錄影時選單上方有一個超級防手震的圖示,利用裁切的方式讓錄影時更穩定,但完全無法切換為其他的焦段。 超廣角:13MP、120度超廣角與2.5cm超級微距,等效焦距約16mm,開啟廣角矯正最高108度。

vivox50proplus: 手機空機 中搜尋 “vivo x50 pro+”

更有趣的是,當路上出現消防車又或單車甚至突如其來的行人時,App也會作出語音提示;而當路經學校和工地時,同樣會向駕駛者作出提醒減速前行。 而語音部分則支援英文、法文、德文、印度文、韓文、西班牙文、簡體中文,適合租車旅客使用。 中國聯通 市場售價 $88 的 6GB 月卡,原價為 $158,採即插即用方式,包 0 語音通話分鐘 6GB 數據,最高速度 9.57Mbps。 Apple 說,與上一款基於 Intel 的MacBook Pro相比,新晶片的效果渲染速度提高了6倍。 在Xcode中的編譯速度高達2.5倍,而Adobe Photoshop的圖像處理速度高達80%。

vivox50proplus: 蔡司加微雲臺 2.0 加持,五軸防手震就是狂!vivo X60 Pro 拍攝錄影實測

在設計方面這兩款手機配備 6.56 吋、螢幕更新率 90Hz 的 AMOLED 顯示器,支援螢幕指紋辨識技術,兩者接走輕量化路線,X50 僅重 173g,X50 Pro 則僅重 181.5g。 雖然乍看數字上兩者螢幕大小差不多,但 X50 Pro 卻是 vivo X 系列中手款採用曲面螢幕的手機。 硬體配備方面,這兩款手機搭載高通 S765G 處理器,8GB 記憶體。 電池部分,X50 配備 4200mAh 電池,X50 Pro 配備 4315mAh 電池,且兩者皆支援 33W 閃充。 值得一提的是,X50 Pro 在低光環境下錄影時,雖然受限於感光器尺寸畫面整體亮度並不出眾,但細節、色彩和控噪都還做得有模有樣。 而微雲臺的存在,也讓運鏡更加平滑,拍的人動起來會更加遊刃有餘(上面這段貓片就是筆者半蹲弓著背在很侷促的環境中拍下的)。

vivox50proplus: 流暢 90Hz 屏幕,系統功能齊全

那在將兩個維度上的設計結合到一起後,似曾相識但又能讓人看出點驚喜的 X50 系列一下子就有了辨識度。 所幸在千機一面/背的時代裡,還時不時能有人靠著一點巧思「化腐朽為神奇」。 給 iPhone X 式豎排相機送上「驚嘆號」的華為 P20 Pro 如是,Vivo X 系列這一代大概就是「麻將牌」時期的乍現靈光吧。 早前 Samsung Galaxy S23 的中國登記資料顯示手機僅支持 25W 的快充,令不少 Samsung 的粉絲不滿。 試用 Vivo X50 Pro 幾日,微雲臺鏡頭,拍影效果穩定(如果係 30fps 的話)。 不過就影相方面只有主鏡頭達到高水準,其它鏡頭表現都是在剛剛合格或者是水準以下。

在這個基礎上,在大矩形內再分出互有區隔中、小矩形的做法堪稱神來之筆。 「錯落有致」這四個字是對它最好的形容,如果你像筆者一樣鍾愛 Infobar 那套 UI 審美的話,相信也會對 X50 系列的處理方式讚譽有加。 Vivo 今年給 X 系列定下的目標是成為真正的影像旗艦,具體到機種上這個任務是需要系列裡的 X50 Pro 和 Pro+ 來完成。 其中 Pro 款頭頂微雲臺光環,Pro+ 也有新感光器 ISOCELL GN1 的加成。 三兄弟中的旗艦老大哥 X50 Pro+ 在外型上與 X50 Pro 沒有太大的差異,機背改換使用 0.5mm 的皮革材質更添質感;螢幕支援 120Hz 高更新率、240Hz 觸控採樣,帶來細膩流暢的使用體驗。 X50 Pro+在硬體配置上有很大的調整,採用高通S865 + X55 這樣的組合,共有 8GB + 128GB、8GB + 256GB 與 12GB + 256GB 三種規格組合,預計會在 7 月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