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0nm2025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而且也轉用 Intel Xe Graphics 內顯,應該具備 Intel Xe 獨立顯示卡的一些特性,如 8K 解碼達 60fps 和支援新的顯示技術,類似 AMD APU 也搭載 Vega 內顯的概念。 與目前的 15W Whiskey Lake CPU 比較, Tiger Lake 的整體效能可提升 3 倍,顯示效能亦提升 2 倍,但就不知道與 10nm Ice Lake 有多大差別。 另外 Tiger Lake 亦提供 9W 版本,以取代 MacBook 用的 Amber Lake Y 系 CPU。 心水清的朋友會知道,其實 Intel 確實在去年推出過 10nm Cannon Lake CPU ,惟只有 Core i3-8121U 一個型號,而且只搭載於某款 Lenovo IdeaPad 330 Notebook ,數量極度稀少,非全球發售,可謂市場上曇花一現的試驗品,或者算是傳說吧。

  • Intel 20A 預計 2024 年量產,而 Intel 已經找上了 Qualcomm 做為未來採用 Intel 20A 製程技術的客戶。
  • 據 Intel 描述為筆電之用,估計稱為 Ice Lake-U 系列,會在下個月( 6 月)開始出貨給 OEM 筆電廠商,到年末 11 – 12 月就會看到 Ice Lake-U 的筆電開售。
  • 這使得 Intel 的 10nm 技術有著雖然與他廠 7nm 類似的性能表現,但在紙面上看起來就是差了一個世代。
  • 至於架構方面,其實從 Intel Architecture Day 2018 已看到端倪,所有 10nm 製程的 CPU ,不論是筆電的 Ice Lake-U 、桌電級、伺服器級、還是文末介紹的 Lakefield SoC ,通通都是用 10nm Sunny Cove 核心微架構。
  • 然而 Intel 10nm 晶圓會優先供貨給筆電及 Server 市場,據今次官方簡報,筆電那邊會有 2019 年的 10nm Ice Lake 及 2020 年的 10nm+ Tiger Lake,然後有款 Lakefield SoC 亦會用 10nm 。
  • 而且也轉用 Intel Xe Graphics 內顯,應該具備 Intel Xe 獨立顯示卡的一些特性,如 8K 解碼達 60fps 和支援新的顯示技術,類似 AMD APU 也搭載 Vega 內顯的概念。
  • 為加強投資者信任 Intel 確實能推出 10nm CPU , Intel 亦於會議中透露 2020 年推出 10nm+ Tiger Lake CPU ,力證 10nm 不會流產,陸續有來。

除了製程由 14nm 改良至 10nm 外,亦會主力提升單線程性能、引進新的 Instruction Set 指令集、提升 L1 及 L2 Cache 容量、增加每一時脈週期能執行到的指令數量( Instructions per Clock )、以及改善數據傳輸架構等,詳情可參考此文章。 仔細算一下的話,由現在到 2025 年初之間,Intel 將要追 5 個節點,並且在中間進行至少一次的技術轉換,野心不能說不大。 但自然在這期間競爭對手也不會在原地踏步,Intel 就算能以高速追趕,恐怕要回到過去主宰市場的位置也不是一蹴可幾的了。 不過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有高度的競爭纔是好事,也希望 Intel intel 10nm2025 能真的照著路線圖走,持續保持著競爭力囉。

intel 10nm: 支援 Dolby Atmos 及頭部追蹤 LG TONE Free T90 真無線耳機

因此 Intel 將在節點命名中捨棄直接使用奈米數,而是將節點「概念化」,將即將上市的 10nm Enhanced Superfin 改名為「Intel 7」,並且隨後推出「Intel 4」、「Intel 3」等,依此類推。 Intel 7 依然是以 FinFET 技術的最佳化為主,相較於目前最新的 10nm SuperFIN,每瓦效能約可提升 10~15%。 Intel 7 將會用在今年底的 Alder Lake 筆電處理器與明年初的 Sapphire Rapids 資料中心處理器上。 Intel 4 則是使用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來進行微縮,預計每瓦效能可以再提升 20%,並將在 2022 年下半年開始量產,2023 年開始出貨。 率先採用 Intel 4 的產品預計為再次世代的 Meteor Lake 消費型處理器與 Granite Rapids 資料中心處理器。 而 Intel 3 則是 FinFET 的最後一次登場,運用 FinFET 與 EUV 的再進一步最佳化,實現相較於 Intel 4 再 18% 的每瓦效能成長。

不過暫時只有 Intel Xe 獨立顯示卡是採用 7nm 製程, 7nm intel 10nm2025 CPU 尚未有頭緒。 首批 Xe 顯示卡主要針對數據中心、 AI 、 HPC (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商用市場,採用 7nm 極紫外光 EUV 光刻技術、 Foveros 3D 堆疊及 EMIB 多晶片互聯,意味著 Xe GPU 並非 Monolithic 龐大單晶片架構。 到 2022 年會有改良型的 7nm+ , 2023 年就有 7nm++ ,不過經歷過 10nm 拖延數年的階段, 7nm 時間表還是聽聽好了。 為加強投資者信任 Intel 確實能推出 10nm CPU , Intel 亦於會議中透露 2020 年推出 10nm+ Tiger Lake CPU ,力證 10nm 不會流產,陸續有來。 Tiger Lake 是 Ice Lake-U 的繼任者, i7 intel 10nm2025 也是採用 4 核心 8 線程,但效能會再比 Ice Lake-U 倍增,可理解 10nm 技術成熟的製品,真正的劃時代產物。 因為核心架構會基於 Sunny Cove 再進行優化,演變成 Willow Cove 新架構,支援未來的 I/O 技術。

intel 10nm: 即時通訊展現個性 WhatsApp 推出虛擬替身功能

至於 10nm 桌電級 CPU,就整份簡報都沒有提及過,最近有傳言指 2021 年纔有 10nm 桌電級 CPU,所以各位砌機玩家要慢慢等了。 除了筆電用的 Ice Lake-U 外, Intel 亦會把多個產品線升級至 10nm 製程,包括 Xeon CPU 、 FPGA 晶片、 5G / 網絡晶片、通用 GPU 、 AI 晶片等,其中 Intel intel 10nm2025 特別著墨介紹 Lakefield SoC ( System on Chip )處理器。 Intel 今日稍早詳細公開了最新的製程與封裝技術規畫,不僅帶來了極具野心的新時程,同時也重新命名了其節點,將其節點與物理尺寸脫勾。

目前對於節點的命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幾奈米」)是以半導體上最小的零組件尺寸為基礎,雖然說就廣義上來說代表示技術演進的世代,但就算是這些零組件本身,也會因為結構和技術,而在性能上有著差異。 intel 10nm 這使得 Intel 的 10nm 技術有著雖然與他廠 7nm 類似的性能表現,但在紙面上看起來就是差了一個世代。 至於架構方面,其實從 Intel Architecture Day 2018 已看到端倪,所有 10nm intel 10nm 製程的 CPU ,不論是筆電的 Ice Lake-U 、桌電級、伺服器級、還是文末介紹的 Lakefield SoC ,通通都是用 10nm Sunny Cove 核心微架構。

intel 10nm: 【場料】三防最高速外置登場 SanDisk 推出 TB3+USB-C SSD

Intel 20A 預計 2024 年量產,而 Intel 已經找上了 Qualcomm 做為未來採用 Intel 20A 製程技術的客戶。 最後,由 Intel 20A 改良的 Intel 18A 也已進入開發階段,預計 2025 年初問世,Intel 並且已經與 ASML 在合作當中,開發名為「高數值孔徑 EUV」的未來生產工具。 Intel 於 2019 Investors Meeting 闡述來年的鴻圖大計,表示搭載 10nm Ice Lake CPU 的裝置將於今年年尾開售,並於 2020 年上半年推出 10nm Xeon Server CPU 。 2021 年起將會推出 7nm 產品,但經歷過 10nm 拖延數年之久,能否如期推出 7nm 就不得而知。 為力保江山, Intel 亦不忘與對家 AMD 的 TSMC 臺積電工藝進行比較,表示 Intel 的 10nm 製程好比 TSMC 7nm ,而 Intel 的 7nm 則不輸給 TSMC 5nm ,提醒大家別看 Intel 數字較大就覺得 Intel CPU 效能較弱。 然而 Intel 10nm 晶圓會優先供貨給筆電及 Server 市場,據今次官方簡報,筆電那邊會有 2019 年的 10nm Ice Lake 及 2020 年的 10nm+ Tiger Lake,然後有款 Lakefield SoC 亦會用 10nm 。

intel 10nm: 【場料】USB Hub 全面升級 10Gbps 擴充彈性選擇

第三層就是 Compute 運算層,這裡會採用類似 ARM 的 big.LITTLE 混合 CPU 架構,由 5 個 CPU 核心組成,包括 1 個 10nm Sunny Cove 高性能大核心、 4 個 10nm Atom Tremount 小核心,時脈高達 4.267GHz ,另外還有 Gen 11 內顯。 第 4 層就是 1mm Z-height 的 2 x 4GB LPDDR4X 記憶體。 埃(Angstrom)是 0.1nm 的長度,因此下一個節點的「Intel 20A」其實等同於 2nm 的意思。 Intel 20A 將引入兩個突破性的新技術「RibbonFET」與「PowerVia」,前者為 Intel 新的環繞式閘極的實作成果,能在較小的面積中垂直疊放多個鰭片,在縮小面積的同時,也能用相同的電流提供更快的電晶體開關速度。

intel 10nm: 增設暖氣模式 9 分鐘室溫升 5℃ LG PuriCare AeroTower 3in1 冷暖空氣淨化風扇

因此 Ice Lake 纔算是首批大量生產的 10nm CPU ,象徵 Intel 終於脫離 14nm++++ 魔咒,邁向 10nm 新時代。 據 Intel 描述為筆電之用,估計稱為 Ice Lake-U 系列,會在下個月( 6 月)開始出貨給 OEM 筆電廠商,到年末 11 – 12 月就會看到 Ice Lake-U 的筆電開售。 Foveros 技術能把幾個強大的晶片塞進微小的封裝從 Intel 的簡報看到, Base 基層會有 PCIe 、 UFS 、 USB 、 Power Delivery 等 Chipset 相關功能,然後第二層就是 Foveros 互聯層,提供高速資料傳輸頻寬,及大範圍的供電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