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署長11大好處2025!內含健保署署長絕密資料

地區醫院500元以下免收,501元以上收取10%,最多收100元。 西醫基層診所、牙醫及中醫之檢驗、檢查費用1000元以下,免收部分負擔,1001元以上收100元。 門診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經轉診至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收取10%部分負擔,前者最多收200元,後者最多收150元,但未經轉診至該二類醫院,將收取20%的部分負擔,前者最多收400元,後者最多收300元。

此外,李伯璋說,未來健保雲端系統將持續優化,並結合虛擬健保卡,也會擴大納入特材紀錄及終生給付數量上限項目等資料。 健保署署長 更重要的是,推動數位科技整合病人的重要醫療資訊,加速落實分級醫療並結合「有感的部分負擔」,提升病患就醫品質。 健保署今舉辦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標竿學習分享會,再度被問到選後健保是否調漲以及部分負擔調整問題,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依法健保的安全準備金,應有一個月以上,就目前來說並無問題。 健保署上個月分享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SDK應用成果,目前已有31家機構和業者介接、共64支App上架。

健保署署長: 中央社

根據健保署106年門診申報件數3億5,225萬件,醫療費用4,883億點;住院申報件數336萬件,醫療費用2,126億點;醫療費用申報總點數共7,009億點。 「我們知道人生而不平等,所以什麼叫做無效醫療?當然很多人會講說已經要死掉了還用葉克膜,也有人會講說是為了遺產,還有說為了領年金……這些都是人性。」張鴻仁表示。 根據2018年健保署統計,專業審查覈減的醫療服務項目金額前5名,分別是電腦斷層造影(CT)、經皮冠狀動脈擴張術(心導管手術)、尿路結石體外震波碎石術、磁振造影(MRI)、全身正子造影(PRT),2018年醫事服務機構申報醫療服務點數約3.8億件。 2020年1月20日,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疾管署宣佈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面防範肺炎疫情。 2014年6月3日,衛生福利部位於塔城街辦公區、大坪林辦公區、雙城街辦公區的部本部機關(除護健司、醫管會及衛福人訓中心另於臺灣中部設有辦公區或本部)均搬至衛生福利大樓。

〔記者林南谷/臺北報導〕67歲衛福部健保署長李伯璋被媒體拍到與一名年約3、40歲女性共進晚餐及牽手散步,事後解釋是「乾女兒」,昨他回應說乾女兒為了奶奶喫素10年,「對於孝順的人本來就會比較感動、感覺不一樣」,但他這番言論卻引來軒然大波。 他也透露,有助於國民健康和健保資源運用的醫療AI,如早期癌症病竈輔助偵測AI系統,就會是健保署的考量重點之一。 李伯璋舉例,目前有電商將虛擬健保卡視為領貨身分證件,健保署也計畫將虛擬健保卡置於手機錢包,來激發更多身分驗證應用。 比如,高醫比照實聯制QR Code,將門診診間的插卡報到看板,加上「報到QR Code」,民眾開啟健保快易通App虛擬健保卡掃描,就能完成報到。 又或是,健保署發想,在健保快易通App中,再設計一組含使用者身分證字號和出生年月日的條碼,來讓醫院門診掃描、完成報到。 不只對醫院釋出利多和配套措施,健保署今年7月還前進偏鄉離島,展開在地培力訓練,要提高偏鄉民眾的虛擬健保卡使用率。

健保署署長: 健康存摺新功能!個人「就醫費用明細」這裡查

李伯璋表示,透過健保雲端系統結合數位科技及大數據管理,推估2014至2021年減少約109.7億元重複藥費支出,推估2018年至2021年減少重複檢查檢驗費用約16.4億點。 放眼2023年,虛擬健保卡將持續在遠距醫療場域推動,將比照2022年8月1日修訂的全民健保遠距醫療給付計畫(放寬會診科別和適用場域)辦理,並視將上路的新版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來擴大應用。 遠距醫療、視訊診療、居家醫療成為虛擬健保卡力推場域,但不代表只能在這3大領域應用。 李伯璋點出,臺灣已有不少醫院在全院門診推動虛擬健保卡,等於民眾到醫療院所門診看診,也能使用虛擬健保卡,包括彰化宏仁醫院、常春醫院、嘉南療養院、奇美醫院、臺南市立醫院、高醫和花蓮慈濟醫院等。 這個策略也適用於醫事功能,健保署計畫在2023年,先在虛擬健保卡上線重要的醫事功能,如重複開立醫囑提示功能、藥品交互作用暨過敏藥提示功能,以及單一個案即時下載等API,來支援虛擬健保卡認證,讓虛擬健保卡一一具備實體卡加值功能。

  • 李伯璋分析,健保署要求上傳的資料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健保給付和費用申報相關。
  • 疫情期間、依「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先針對COVID-19感染居家隔離病人提供「視訊診療」,再放寬擴大為穩定慢性病人及不便去醫院的長者,未來將依政策指示檢討是否納入常態性給付來規劃。
  • 保險業者於商品之招攬文件及條款均時會詳細揭露保障內容,壽險公會表示,保險公司在銷售保單時都會由業務同仁解說以利民眾充分瞭解,民眾可依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及需求自由搭配、規劃,以彌補因罹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 其前身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衛生署」,2013年升格改制為部並改為現名。
  • 願意走重症的醫師越來越少,但疫情提高了各界對於重症醫療的肯定和重視,為許多醫界長久認為不合理的給付,或是希望健保採納的治療或新儀器,帶來了好的契機。
  • 李伯璋表示,藥品給藥的管道包含醫院或診所,一般藥品多會優先供給醫院,診所相較之下在缺藥情況下就比較喫虧,因此未來針對缺藥潮,健保系統也有因應措施,可以比照口罩跟快篩試劑實名制建立控藥系統,三天以內就能完成。
  •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日前透露,針對去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提出的健保沙盒制度,健保署將與藥品查驗中心聯手執行。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27)日進一步表示,健保署準備好了,一旦國家政策真走到要實施退燒藥實名制,健保的健康存摺系統可以在三天內上路。 李伯璋說,從資料內容來看,健保署要求上傳的資料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健保給付和費用申報相關。 這類資料不一定是病歷,目前也有統一的上傳格式和醫療費用申報格式,如健保IC卡就醫資料、檢驗檢查資料等,並非標準轉換的優先考量。

健保署署長: 臺灣旅行趣

1.資訊作業一科2.資訊作業二科3.資訊作業三科4.資訊作業四科5.資訊作業五科6.資訊作業六科祕書室:印信典守、文書收發、檔案管理、出納、庶務、公關及工員管理等事項。 寒冷的夜晚,穿著黑色外套的健保署長李伯璋,和1名女子併肩走在街頭,過馬路時兩人牽起手十指緊扣,看起來相當曖昧,但這名女子不是署長的老婆,這些畫面被週刊拍到,關係疑似不單純,新聞爆發後李伯璋照樣出席活動,認為媒體過度解讀。 健保署署長2025 根據週刊直擊,日前他與一位年輕女子,共進晚餐超過2小時,隨後兩人又漫步街頭,甚至十指緊扣,對此李伯璋聲稱這名女子,非常孝順、優秀並認他做乾爹,兩人只是喫飯,隨後送她回家,整件事情老婆並不知情,但自己問心無愧,不會感到內疚。 現年67歲已婚的李伯璋,是腎臟科權威,在醫界學界都相當有名,更是下屆衛福部長熱門人選,如今衛福部接連爆出高官不倫戀,部長陳時中回應,頻頻登上社會版面,對衛福部不是一件好事,但也不必過度渲染。

健保署署長: 自由廣場》(鏗鏘集)臺灣,缺乏國家的歷史

而節省下來的健保點數,就能用來支援新藥、新療法,也能為罕病提供更好的照護。 李伯璋表示,健康存摺SDK可以讓使用者依個人意願,分享自己的健康資料給第三方App,讓民眾在自主授權同意下,可由選取匯入常用的健康管理App,取得個人化健康照護參考資訊,例如運動健康照護、保險照護等等。 健保署長李伯璋昨日參加「健保快易通及健康存摺SDK串聯健康新服務應用分享會」會後受訪表示,目前中國的疫情爆發後,民眾有諸多發燒徵兆顯現,導致退燒止痛藥的需求大增,衛福部也已經請藥廠盤點乙醯胺酚藥品是足夠的。

健保署署長: 健保住院日數有上限「滿30天被趕」? 健保署出面喊:假的!

他表示「非常好」,他說有接觸後就知道「每個人人品不太一樣,會去體會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感」。 他說明確實自己與對方互動是自己的問題,他雖然是健保署署長,但他不會逃避,「我個性不會,做事要有擔當」,他也對新聞報導出來後對該名年輕女子造成的困擾感到抱歉。 李伯璋表示,為讓有限的健保資源支持創新醫材,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在2022年9月就建議實行健保沙盒,來讓有潛力的醫材產品,先在健保平臺試用一段時間、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符合效益再正式納入健保給付。 李伯璋說,為能夠全面落實,健保署也規畫了許多配套措施;首先,健保署祭出獎勵措施,鼓勵醫療院所在這3大領域採用虛擬健保卡;再來,對於居家醫療、醫護訪視人員需攜帶讀卡相關設備,健保署開發了輕量藍牙App,可用來掃描虛擬健保卡QR Code,可立即讀取、減輕設備負擔。

健保署署長: 健保看病要變貴!部分負擔新制添變數 薛瑞元:明年上路時程卡在2因素

2010年1月1日,《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組織法》施行,中央健康保險局更名為「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首長職稱改為「局長」。 1995年1月1日,配合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即將實施,行政院衛生署於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0號(中央信託局公保信義大樓)成立「中央健康保險局」,中央健康保險局首長職稱為「總經理」。 衛福部長陳時中說:「頻頻登上社會版面,對本部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我想也不過度渲染這樣的事情。」本該是帶領民眾管控疫情監督健保的高官,卻接連爆出負面新聞,恐怕會讓他們的形象大打折扣。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卸、新任署長訂於本(20)日下午3時由衛生福利部許次長銘能親自主持交接儀式。 李伯璋說,退燒藥在疫情中是很重要的一環,衛福部已經邀藥廠來檢討,目前庫存量是足夠的,所以將用輔導民眾不要盲目搶藥、有需要才用藥,取代限購令,而過去國內實施口罩、快篩試劑實名制的經驗也顯示,利用健康存摺系統的實名制購買方式,的確能避免囤積,達到公平性。

健保署署長: 衛生福利部新聞

【記者林芳如/臺北報導】明年健保給付費用總額突破8300億元,安全準備金快不夠,健保費率又要漲? 健保署署長 全民健康保險會今(9/23)日表示,健保費率留待10月討論,精算後才能決定。 健保署署長 不過衛福部長薛瑞元近日表示,若部分負擔新制年底前上路,估算可挹注健保收入100億元,應該不會調健保費率。

健保署署長: 健保署長李伯璋支持部分負擔調漲可省378億挹注醫療 會在最好時機上路

在新冠疫情、農曆虎年的雙重夾擊之下,臺灣婦產科醫學會預估,二○二二年出生人數將跌破十四萬大關,僅約十三萬八千多人,為臺灣… 健保署署長 且今年股利所得高於預期,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可多收約二百億元,估算明年健保安全準備金應可大於一個月,為一點五個月。 他並回憶,去年李伯璋曾回到臺南動一場不小的手術,原本請假卻提早返回臺北的工作崗位,一心為公務努力,他得知後感到很不捨,認為李伯璋相當盡忠職守。 有媒體問起他和乾女兒認識緣由,也好奇報導刊出後是否曾和乾女兒聯繫。 李伯璋說,這件事對乾女兒造成困擾,他感到抱歉,並坦言他和乾女兒是前陣子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認識,乾女兒不僅曾為奶奶喫素10年,專業上也很優秀,聰明、個性又好,因此被她的孝順感動,「心裡感覺一定會不太一樣」,但不因此覺得內疚。

衛福部長薛瑞元,今日上午表示,若經濟復甦力道不如預期,原定於明年第一季上路的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有可能在延後。 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部分負擔對健保財務不是增加很多,若新制能夠上路,省去不必要的醫療,可剩下約378億點,以提供居家醫療、偏鄉離島、罕病、癌症用藥等更多資源,何時調漲相信蘇院長會全盤考量,在最好的時機上路。 國泰金控旗下數數發團隊開發一套新一代電子病歷交換平臺iFHIR Center,採用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要來加速不同機構間的醫療資料交換作業,如醫院與保險公司、健管中心等。 健保署署長 該平臺已完成第一階段功能,能透過轉換引擎,將醫院常用的非結構化資料,轉換為FHIR格式。 國泰金控表示,該平臺未來能用於多種場景,如覈保理賠、健康照護/健檢、智慧醫療整合應用等。 健保署說明,健康存摺的就醫費用明細資料來自於健保特約醫事服務機構提供保險對象之醫療服務費用申報資料,將門診健保申報點數再細分藥費、藥事服務費、診療費(含檢驗費)、診察費及特殊材料費等5項。

健保署署長: 媒體

為強化個人醫療保障是否可藉由投保商保健康險補位健保,我們會負起良善管理人的責任,持續與保險局合作促請商保開發補位健保的保單。 偏鄉離島的遠距醫療與老人化社會的居家醫療將是臺灣醫療體系的重點,透過醫療科技,將遠方的專科醫師帶到在地端民眾眼前,有效率地提供醫療諮詢,實現在地就醫、在地治療,病人不動之醫療服務,必要時、立即啟動轉介服務,有效把握治療黃金期。 目前是限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及急診,後續將朝擴大執行範圍(施行地區、場域、會診科別)、新增遠距診察人員(醫師對護理人員)作檢討。 疫情期間、依「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先針對COVID-19感染居家隔離病人提供「視訊診療」,再放寬擴大為穩定慢性病人及不便去醫院的長者,未來將依政策指示檢討是否納入常態性給付來規劃。 一般門診平均有七十%之件數不用付藥品部分負擔、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依現行規定無須繳交藥品部分負擔、檢驗檢查依現行規定亦無須繳交檢(查)驗部分負擔。 未來積極落實分級醫療下,將依醫院層級收取基本額度及級距的藥品與檢驗檢查部分負擔,並訂定上限,保險對象至少支付基本的銅板價格,政府也一定會將保護弱勢族羣的理念納入考量。

退保後,若返國恢復戶籍,在二年內恢復者,自設籍日恢復健保,若是超過二年的話,就必須等六個月後,纔可以加保。 李伯璋接著提到,過去他在成大醫院做器官移植時,當時成大的院長很有眼光,除了開刀外,還增設一個「移植協調師」的員額,是當時全臺灣第一個設有這樣專職編制的醫院。 他說,協調師不但協助器捐勸募,術後門診時也幫忙整理資料,使得醫院服務的量能變得非常亮麗。 健保從一九九四年開辦至今,只調漲過二次健保費率,但過去只要碰觸到調高健保費,往往就以政務官下臺為代價,因此漲保費幾乎成了歷任衛生署長、衛福部長不敢碰觸的禁忌。 有人就因此說,漲健保費議題是學者與政治人物的舞臺,但卻可能是政務官的墳場。

健保署署長: 自由共和國》李伯璋/全方位務實面對臺灣全民健保

虛擬健保卡另一個適用場域:視訊診療,是因疫情而開設,未來也會在疫情趨緩、指揮中心解散而停止。 李伯璋指出,若指揮中心解散,健保署將視預算和新版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來研議視訊診療相關給付方式和配套措施,虛擬健保卡也將持續用於其中。 在醫界廣結善緣、總是笑臉迎人的衛福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是外科醫師,也是國內腎臟移植權威。 從40多年前就讀醫學院開始,直到成為外科醫師,再一路當上醫院院長、政府官員,李伯璋每日行程滿檔,沒有一日鬆懈。

年輕世代是較能接受「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它不全然是用來增加健保收入,而是更可以藉此改變民眾及醫師的醫療心態。 同時他也提到懂的人就知道健保其實沒有虧不虧損的問題,而是要從收支面的管理來看,在支出的部分,政府每年會隨著人口老化、醫療科技進步及物價上漲等因素調整預算,收入面則是來自民眾所交的保費及僱主和政府負擔的部分。 六九%的費率及補充保費收進來的金額與醫療支出已經產生明顯落差,雖然有累積的安全準備基金墊付,但若準備金水位低於法定標準即一個月保險給付總額,依法必須調整費率,否則收支就會失衡。 新任李署長伯璋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主任,為國內腎臟外科名醫,到健保署前為專任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院長,並兼任財團法人器官捐贈中心董事長,推動國內器官捐贈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