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建的陀螺儀會記錄 FX3 震動的後設資料,以便在後製過程使手持拍攝的影片變得更加流暢、穩定。 運用 Sony 的電腦版 Catalyst Browse / Catalyst Prepare9,輕鬆平衡自動震動補償與影像裁切程度。 Catalyst 也會有效運用記錄到的 FX3 旋轉資料。 把手搭載一個 XLR 轉接器與兩個全尺寸 XLR 端子,讓您可將 MI 智慧型配件熱靴安裝在 FX3 上,即便進行低角度攝影等嚴苛的拍攝環境中,也能舒適、平穩地拍攝。 Capture One Express 是一款榮獲獎項肯定的免費編輯軟體,能夠提供 RAW 資料製作、簡便的管理和強大的編輯工具。
- 高動態範圍 HLG 影片支援寬廣色域 BT.2020 色彩空間,且可以直接在與 HDR 相容的電視上播放。
- 相機每次關閉時都會啟動超音波震動功能,除去附著於感光元件的粒子,另外抗靜電鍍膜還可防止更換鏡頭時灰塵附著於感光元件上。
- Tamron 在廣角和望遠端雖然也有一定的呼吸效應,但整體而言控制的不錯。
;NFC:需使用相容於 NFC 的 Android 裝置。 ;Wi-Fi®:如果行動裝置與 NFC 不相容,相機仍然可以透過 Wi-Fi® 連線。 Sony 最新的 BIONZ X ™ 影像處理器能讓影像呈現最佳的效果:更真實的色彩視覺效果、更好的雜訊抑制以及更快速的連拍模式。 鏡頭外觀除了變焦環與對焦環之外,沒有其他什麼功能了,看起來較為廉價。
sony全片幅: ② SONY FE 100mm F2.8 STF GM OSS 定焦望遠鏡頭 SEL100F28GM-公司貨
所有全片幅 DSLR 級相機中的感光元件,大小都與 35mm 底片相同。 感光元件有更大的面積,就能讓您以驚人的高解析度,以及更細緻的色彩及細節,記錄這個世界更豐富的樣貌。 請在下方深入瞭解我們的相機系列,並找出最適合您的機型,以完美對焦留下珍貴回憶。 從實際拍攝的照片來看,3300萬像素的表現力非常不錯,色彩表現和畫面細節刻畫都很到位。
所謂追蹤功能就是讓你先指定畫面中一個物體,然後自動追蹤著該物體進行持續自動對焦。 買部新電腦返來你當然想打機、工作都爽快,而 Sony A7IV 給予小編的整體體驗,同樣可用「爽快」來形容。 在相片攝影的層面,A74 有多方面提升影相速度體驗,最令人有感的是與 A7S3、A1 相同等級的 Bionz XR 雙處理器,影像處理速度,包括拍攝後在畫面上顯示與寫入記憶卡的速度、對焦速度、追焦速度、連拍體驗都有很大體感上的提升。
sony全片幅: 【SONY 索尼】FE PZ 16-35mm F4 G SELP1635G(公司貨 廣角電動變焦鏡頭 全片幅E接環 防塵防滴)
你一定有使用過 Word 檔填寫個人資料的方式,這些檔案多數都會預設好格式讓大家去填寫,但是使用者填寫後往往會收到五花八門的格式,可能字體跑掉或是格式顏色錯誤之類的情形不斷發生,此時統整資料真是一件累… 雖然定焦鏡的優點眾多,像是很輕便、體積小、影像畫質高…等,但還是有一些地方可以改善,例如並無防手震功能,且在最近對焦距離下,最大放大倍率僅 0.13 倍而已。 下面是關於 SEL50M28 的開箱影片,可以將這顆微距定焦鏡頭裝在 Sony A6300 這臺 APS-C 機身上。 不過這倒是可以透過「對焦範圍限制器」來限制,可以解決對焦緩慢的問題。 如果想知道關於更多恆定光圈鏡頭的優缺點,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上述是我簡單總結的Sony Alpha 7 IV的升級的亮點之處。 一般我們講到「對焦速度比較」的時候,大多會放上兩段不同鏡頭的對焦展示影片,這樣做或許只能感受到體感上的差別,但實際上到底差多少呢? sony全片幅2025 如果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量化對焦速度,那麼兩顆鏡頭的對焦性能也就更加可以用數值化的方式來比較了。
sony全片幅: 【Canon】EOS R3 BODY 單機身(公司貨 全片幅微單眼相機 五軸防手震 翻轉螢幕 6K)
Sony 透過創新技術帶來前所未見的解析度、速度與直覺化操作,持續挑戰傳統影像工具的極限。 Α1 提供全新境界的影像性能及高效率工作流程,賦予使用者嶄新的創作自由。 對焦性能方面,A7C 同樣有 sony全片幅 693 點相位偵測點,支援 Real-time Tracking,隨時按 AF-ON 可啟動,以連續追蹤動態主體。
sony全片幅: α7C 標準旅行組合
此外 RX1R II 也是系列款中首度加入翻轉螢幕的相機,122 萬點 3.0 吋可翻轉螢幕提供低角度與俯拍更大的取景彈性。 Α1 中的全新感光元件與 BIONZ XR 影像處理器提供 8K 30p 影片錄製功能,讓畫質更加出色逼真。 解析度是 4K 的四倍,搭配完整即時追蹤和即時人眼追蹤對焦功能。 由於堆疊式 CMOS 感光元件具備高讀出速度,所以讓 α 相機 7 首度搭載電子快門閃燈同步功能。 全片幅也用於指稱,在電荷耦合器件傳感器技術中,傳感器的內容覆滿整片感光原件的面積,而不是與同一空間相關像素共享的方式。 全片幅CCD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數碼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因為其需要使用機械快門且不需要連續輸出圖像。
sony全片幅: 鏡頭
若您欲更換其他商品,請先辦理退貨後,再重新訂購您所需要的商品。 A74 本身的連拍速度為 10fps(機械快門或電子快門),除非拍攝好細緻的賽車攝影,在一般婚攝、旅遊的情景,好像要攝影路面上一架行走中的車,或者模特兒不斷走動要準確定住某一格,10fps 連拍都已經夠用。 首先我們從外觀開始看看今次 A74 採用的各款機身新設計。
sony全片幅: SONY E 16-55 mm F2.8 G 標準變焦鏡頭SEL1655G(公司貨)
另一項評估散景特點的方式是觀察彌散圓(或稱模糊圈,Circle of confusion),並藉由散景光點的純淨程度來評估鏡片的精度。 為避免篇幅太長,這部分我們只比較較凸顯散景的 28mm 望遠端。 這張範例也重現了類似的結果,其實不僅於此,兩顆鏡頭在大多數的場景下發色都頗為不同。 但這裡必須要提的是,就客觀而言,發色或許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好與壞可能還是視個人喜好多些。 28mm 望遠端的差距並不若 17mm 廣角端來得如此明顯,兩鏡的差距也較小一些,不過若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到 Sony 在剝落後水泥牆面的細節表現較佳,並且在 f/2.8 就有趨近於 f/8 時的優秀畫質,大約在 f/8 之前都稍優於 Tamron 的表現。 Tamron 大約在 f/11 時開始出現最佳畫質,兩鏡表現在 f/11 時相當接近,但即便如此 Tamron 在 f/11 時畫質仍不及 Sony 在 f/4 時的表現,而隨著光圈縮小,兩鏡在 f/16~f/22 時基本則已看不出差距。
sony全片幅: α 系列使命
除了 FX3 便利的內建麥克風,還能使用把手上的全尺寸 XLR 接頭,透過 MI 智慧型配件熱靴的數位音訊介面外接多種專業級麥克風。 有三種錄製格式可供選擇,包含 24 位元 4 聲道。 只要連接 ECM-B1M 等數位麥克風,即便不使用把手也可以進行數位音訊錄製。 FX3 的全片幅感光元件搭載創新收光技術,即便您在低光源環境拍攝,也能獲得清晰可用的影像。 拍攝影片時的標準 ISO 感度為 ,400,且最高可擴充至 409,600。
sony全片幅: [聊攝影215] Sony A7 系列 認識,一張圖介紹完 A7 家族,選出最適合你的 A7
而如果你喜歡籃球比賽、自行車比賽、馬拉松比賽…等,這類的賽事通常都不會讓你近距離拍攝,這時望遠變焦鏡頭就會派上用場。 這顆鏡頭屬於入門款,像是無恆定光圈、缺少外觀操作按鈕、畫質太糊、不夠廣角…等等的問題都是出自售價不高造成的。 最讓我感到不便的就是 40mm 左右鏡頭整體長度最短,所以收納時要先變焦纔好收。
Imaging Edge Webcam™ 支援高影像品質線上影片通訊。 CFexpress Type A 記憶卡專為滿足新一代攝影需求而設計,可支援高位元率錄製。 FX3 插槽支援 CFexpress Type A sony全片幅2025 記憶卡以及傳統 SDXC UHS-I 與 UHS-II 記憶卡,搭載兩個相同的媒體插槽的設計,方便您接力錄製或備份拍攝內容。 3.0 吋 (144 萬點10) LCD 觸控螢幕面板採用側開式設計,將 FX3 安裝在穩定器上時,也能彈性調整擺放位置,觀看起來更方便。 觸控面板支援也能讓您順著直覺控制眾多 FX3 設定。
sony全片幅: 數位優化
相對於全畫幅尺寸傳感器,我們將小尺寸的傳感器稱之為裁剪的傳感器,裁剪的傳感器對於入門用戶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我們還是要知道在上面安裝不同的鏡頭的時候會發生什麼。 服飾類商品退貨必須全新未拆封,如有汙損、配件不全、拆標、自行修改、吊牌拆除或遺失、已使用或下水洗滌,恕無法接受退換貨。 若您所訂的商品遇供應商缺貨、無法確認實際交期、出貨前發現瑕疵…等異常狀況,我們將即時主動與您通知並為您取消訂單,同時盡快為您處理退款事宜。 如遇無交期或預計到貨日超過五個工作天以上,我們將主動為您進行退款。 全片幅 CMOS 搭配 Sony 感光元件表現基本已70分起跳,在發色方面微調的更加討喜,早期 Sony 機身慣有的黃綠色色偏已相當少出現。 捨去前滾輪與C1~C4自訂鍵對操作習慣有著根本上的改變,同時取消了對焦搖桿這點也令人覺得惋惜,慶幸的是終於搭載了側翻式翻轉螢幕。
在測試完靜態照片之後,接下來進入動態影片拍攝內容的測試。 眾所周知,面對越來越火爆的影片生產領域,Sony Alpha 7 IV在發布時,對於相機的影片拍攝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更完善的影片功能,也讓Sony Alpha sony全片幅2025 7 IV成為了一臺均衡的無反相機。 總之,Sony Alpha 7 IV延續了Sony Alpha系列家族外觀設計,但在機身細節的改進點還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對於操控的改進強化了影片拍攝的操控便利性,側面也反映出這臺相機性能的均衡性。 Tamron 17-28mm F2.8 A046 雖然在大部分的比賽項目上吞敗,但並非是潰敗,而是惜敗。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經由這顆鏡頭來預見,鏡頭在小型化之後所犧牲的有哪些要素,諸如邊角失光、變形、望遠端畫質、近拍畫質 ⋯⋯ 反過來說,這也證實了若要取得光學上最均衡的表現,那麼 GM 鏡頭仍然有其不可取代性。
為能獲得 sony全片幅2025 Sony.com.tw 的完整使用體驗,請將您的設定變更為允許 JavaScript。
這顆鏡頭很輕便,同時還內建防手震機制,增加夜晚拍攝的成功率。 從鏡頭外觀上來看,缺少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切換鈕與防手震開關,採用金屬設計質感相當好。 如果還在考慮 Sony A7 系列 (如:A7M3 或是 A7C) 要搭配什麼鏡頭,同時也沒有太多預算,那麼布萊克在此推薦給你這顆平價入門鏡頭。 相機機身搭配這顆鏡頭也會比較便宜,絕對是標準鏡入門首選款。 這款輕巧數位相機具備 4,240 萬像素 35mm 全片幅感光元件,隨時隨地都能輕鬆拍攝高畫質相片。
sony全片幅: 「Sony全片幅」商品搜尋結果共 2,129 筆
布萊克自己相當喜歡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你也喜歡將壯麗的場景、風景或建築物一次收到相片中,那麼廣角鏡頭絕對是必備的,因此推薦給你這顆平價的廣角變焦鏡頭。 鏡頭體積較小,並且內建防手震機制,就算沒有攜帶腳架也可以手持拍攝夜景。 同樣具備防塵防滴設計,可以減少灰塵進入鏡頭的可能性。 這次要介紹的 7 顆 E 接環 (E-mount) 全片幅鏡頭價格都大概落在 3.5 萬以內,也有不少鏡頭是 2 萬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