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15大分析2025!專家建議咁做…

要特別說明的是,因為測試階段還未能在這些主機上取得同款遊戲來進行測試,因此在測量遊戲執行噪音與溫度時使用的遊戲沒有統一。 不過兩者都已盡量從所有測試樣本遊戲中選擇數據表現“最差” 的案例為準,也就是運作時噪音較大、溫度較高的遊戲。 PS5 是《對馬戰鬼》,Xbox Series X | S 是《戰爭機器 5》。 Playstation 5 與 Xbox Series X 推出至今也超過半年了,但每次開賣依舊迅速賣光,因此想必很多人都還沒入手。 為此,如果你還沒有決定要買 PS5 或 Xbox Series X,國外 YouTube 頻道近日就上傳一部算是目前最完整的讀取速度比較,從開機、重開機、Rest Mode、安裝光碟與數位版遊戲、一直到啟動遊戲都有,應該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Project Acoustics 主要是將聲波效果如吸收、阻礙、傳送、反射等加以模型化,因此不需要手動標記場景的區域或是動用 CPU 處理負擔繁重的射線追蹤。

而且 PS5 GPU 的運作時脈是 PS4 Pro GPU 的兩倍以上(911MHz vs 2.23GHz)。 雖然 CPU 規格有高下之別,其實差異有限,在實際運行遊戲的時候多半感覺不太出來。 不過 GPU 的規格對當今遊戲最關鍵的 3D 繪圖處理效能影響就相當深遠了,這部份的數據可以說是網路論戰的最佳燃料。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系統處理晶片小結

和第八世代一樣,Sony 和微軟都使用了 AMD 針對遊戲機市場的定製處理器。 上代 AMD Jaguar 處理器是基於 Bulldozer(推土機)微架構精簡,而這代處理器則是採用了幫助 AMD 鹹魚翻身的 Zen 2 架構,同頻性能有著巨大的進步。 PS5 不論是在待機、安裝遊戲或是執行遊戲時的溫度都沒有超過 50 度,只在 40.4 度到 50.0 度之間。 從熱像儀的畫面來觀察,PS5 最熱的部分集中在背後端子羣附近的排氣口,應該是因為該處是離核心處理晶片散熱片最近的排氣口。 PS4 Pro 則是全都超過 50.0 度,執行遊戲時的溫度達到 55.0 度,比 PS5 高了 5 度。

  • 還記得 2013 年 PS4 和 Xbox One 發表的時候,XBox 在 GPU 性能比拚上輸給 PS4 ,不得不在開賣之前為處理器超頻,盡量減少差距。
  • PS5 的 RDNA 2 GPU 配備有 36 組 CU(運算單元),剛好跟目前的 PS4 Pro 的 CU 數量一樣。
  • 另一方面 Xbox Series X 最初的可用內部儲存空間就已經有 802.0GB,比起 PS5 還要多 138GB,雖然同樣面對內部儲存裝置空間不足的問題,但可裝的遊戲仍然較多。
  • 但主機市場並不是一個唯性能論的市場,更多玩家選擇主機,是因為主機上有某些獨佔遊戲。

如果你想重溫這些大作,或者未曾玩過這些經典作品,這個優惠就相當吸引。 主機機身大小可說是較為膚淺的比較,不過對於寸金尺土的香港地來說,太大的主機有可能真的放不下電視櫃! 小編只能說 PS5(高39cm)與 XSX(高30cm)都十分大部,PS5 為了讓主機有更多散熱空間,特別把外蓋造成流線型設計,如果將它的外蓋拆除,可見其實 PS5 比想像中要薄得多(絕不鼓勵大家拆除外蓋)。 相反 XSX 四四方方的機身就較易安放,但如果講厚度,XSX 會顯得較為厚重,如果你只要一條狹縫安放主機,PS5 就顯得更有利。 大家小心 XSX 機頂是它的散熱出風口,不要隨便將手掣放在這裡,不然再拿起時會相當燙手。 但主機市場並不是一個唯性能論的市場,更多玩家選擇主機,是因爲主機上有某些獨佔遊戲。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向下兼容性比較:XSX 可玩初代 Xbox 遊戲,完勝

因此包含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2025 CPU 與 GPU 的運作頻率與效能都只是 “最高” 的數據,實際運作時有可能比這個數值低。 直播中馬克‧瑟尼也有提到這點,不過他表示這對效能的影響不大。 Xbox SX 則是發揮了微軟身為軟體大廠的強項,不走純硬體相容路線,而是透過硬體結合軟體模擬來達成向下相容的功能。 優點是可以完整發揮新處理晶片額外的效能,讓遊戲獲得比在原本主機上更高的畫質或是流暢度。 缺點是相容性可能會受影響,但這部分在微軟虛擬化技術加持下足以克服。

  • 這次 PS5 與 Xbox SX 不約而同將儲存系統的進化視為世代交替的一大關鍵,甚至 PS5 在最初消息披露時就非常強調導入 SSD 之後對遊戲體驗帶來的變革。
  • 在速度上,Series X 處理器的八個物理核心最高可達 3,8GHz,激活線程最高可達 3,6GHz。
  • Xbox Series 看起來不像一個超大的路由器,而是一個光滑的黑盒子,至少在直立的形式上看起來像一個小型 PC 塔(或小型冰箱)。
  • 當執行 PS4 或是 PS4 Pro 的遊戲時,就會切換為相對應的相容模式運作。
  • 新世代遊戲機推出時未有太多遊戲支援,買機回來當然想繼續玩舊平臺的遊戲。

刺客信條瓦爾哈拉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內離開了遊戲的主菜單; 快速旅行從點到點不到 10 秒。 然而,雖然 Xbox Series X 最初加載遊戲需要更長的時間(幾乎一分鐘),但快速旅行時間完全相同。 兩個系統都以每秒 4 幀的速度以 60K 運行遊戲,並且在動畫、照明等的流暢性方面似乎都沒有任何顯著差異。

若想在產品當中加入什麼創新的概念,更如同賭博般不可知,例如當年 Xbox One 意欲統一客廳視聽娛樂的嘗試便宣告失敗,Sony 推出的頭戴式 VR 設備,至今也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狀態。 所以有不少人都預言,PS5以及 Xbox Series X 很可能會是最後的實體遊戲主機。 在悠長的電子遊戲歷史中,我們經常會以遊戲機的發展來作為世代的分期 。 不過眾所周知,PS4系列推出至今,出貨數量已累積超過一億臺,大勝 Xbox One 系列一倍有餘,接棒的PS5是否能夠交出同樣的好成績?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Xbox Series X初期重點獨佔(遊戲機獨佔) 遊戲

在外觀設計上,我從一開始就更喜歡Xbox Series X,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此外,兩款遊戲機都備有第三方遊戲,如刺客信條瓦爾哈拉、無主之地 3、堡壘之夜、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冷戰等。 兩者都贏得了 Cyber​​punk 2077、Madden 21 和 Destiny 2 並且第三方平價可能會繼續。 PS5 以 36GHz 的速度運行在 2,23 個單元的下方,該速度無法降低,並將具有 10,29 TFLOPS。 最後,我們有 S 系列,它有一個更小更簡單的顯卡,它有 20 個計算單元,運行頻率為 1,565GHz,預期性能為 4 TFLOPS。 當然,家用電視遊戲主機想要爭輸贏,除了硬體規格,最後還要看上市售價、首發遊戲、行銷戰略等缺一不可;無論今天晚上看到啥,期待下一次就是索尼揭曉 PS5 主機外觀…..不然碗都要敲到破了bbb。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導入 3D 音效引擎的 PS5

官方售價為$2,340,呢個價錢黎講可以買一部比佢效能更出色既遊戲機(PS4/Xbox One)。 雖然機能稍欠、遊戲數量不足,但功能有特色、配件齊全,每每推出既遊戲都驚喜不斷,係一部可塑性高既遊戲機。 像是 PS5 維持 Sony 的一慣風格,強打獨佔的 3A 級大作,已經上市的惡魔靈魂、漫威蜘蛛人,或是後續即將登場的戰神系列,都只能在 Playstation 遊玩的作品, 這些作品等同於品質保證,昔日 PS4 獨佔作品幾乎每一款都能獲得玩家非常高的評價。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PS5 規格大公開:採用 AMD 客製化方案

這方面 Xbox Series X 可說做得更好,所有歷代 Xbox 主機,包括初代 Xbox、Xbox 360 以至 Xbox One 的遊戲都能直接在 Xbox Series X 上運作(需應用 Kinect 的遊戲除外)。 Xbox 360 以後的遊戲,你可先把遊戲進度上傳到雲端,再於 Xbox Series X 上使用。 Xbox SX 在這波公佈的資訊中,有提到將會搭載旗下研發超過 10 年的音效技術「Project Acoustics」,能在混合實境與遊戲等應用上精確模型化聲音傳遞的物理現象,目前已經應用在許多 3A 級體驗上。 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再不耗費大量 CPU 處理資源的狀況下模擬在複雜幾何場景中衍射之類的聲波效果,來營造更具沉浸感、更逼真的音效體驗。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硬體性能堆高,專注遊戲體驗

單就帳面上的規格來看,PS5 的效能數據確實是低於 Xbox Series X ,定價則略高一些,不過一臺遊戲主機是否成功,倒也不是單靠硬體規格就能驟下定論的,只能說 Sony 這次在主機的成本控制上與定價策略上,比較沒有之前的 PS4 這麼讓人驚豔。 Xbox Series X/S 的相容能力,除了表現在硬體的控制器上,最令人瞠目結舌的,在於它能夠相容於自初代 Xbox、Xbox 360及 Xbox One 以來的數千款遊戲,並且以原生模式執行。 要遊玩向下相容的遊戲,可以直接插入原本的光碟,或搜尋遊戲庫並選取想要玩的遊戲。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IO 性能:PS5 遙遙領先

換句話說,不用像 Xbox Series X 一樣買特規產品。 更高的頻率必然會帶來更高的功耗以及散熱壓力,好在 PS5 在 CPU 支援浮動時脈,在一些場景中可以降低高時脈帶來的散熱壓力。 Sony 敢讓 GPU 時脈上到 2.23GHz ,說明他們對 PS5 的散熱設計是有信心的(當然不排除 PS5 散熱翻車的可能性)。 PS5 則是採用動態時脈的設計(根據負載,CPU 時脈能在一定範圍波動),在部分場景可以減少 CPU 功耗,將功耗分配到顯卡方面。 光碟版:HK$3,980 PS5 數位版:HK$3,180,單從硬件性價比黎講,PS5就相對比較遜色,但勝在多遊戲玩,整體不過不失。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開機時間比較、SSD 大小、速度比較:PS5 SSD 速度佔優

從曝光的參數來看,Xbox Series X 在性能方面是有優勢的,如果玩家更喜歡跨平臺大作(比如 PC 平臺也能玩的槍車球之類遊戲),Xbox 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和第八世代一樣,索尼和微軟都使用了 AMD 針對遊戲機市場的定製處理器。 上代 AMD Jaguar 處理器是基於 Bulldozer(推土機)微架構精簡,而這代處理器則是採用了幫助 AMD 鹹魚翻身的 Zen 2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架構,同頻性能有着巨大的進步。

跟 CPU 一樣,PS5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2025 與 Xbox SX 的 GPU 都採用基於 AMD RDNA 2 架構所打造的客製化 GPU。 該架構是目前 PC 最新 Radeon RX 5000 系列 GPU 產品的第 1 代 RDNA 架構改良而來。 最大的特色在於首度在 AMD GPU 導入硬體加速光線追蹤處理功能。 透過專屬的「BVH 加速架構」硬體單元來計算光線追蹤所需要的射線穿越與交點判斷,模擬真實光線的反射折射透射,相當於 NVIDIA GeForce RTX 系列的「RT 核心」。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遊戲機買邊部?Switch/PS5/Xbox Series X大比較

由測試結果可知,Xbox Series X | S 靜音表現非常優異,比已經很優異的 Xbox One X 又更上一層樓。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PS5從進入遊戲到加載出遊戲畫面比XSX整整快了40秒,雖然兩家硬盤是一樣的,但是索尼在硬件設計過程中通過不同硬件協同(具體不展開講),實現了超快的加載速度。 PS5 能夠讓玩家透過電視內置喇叭來體驗 3D 音效的支援。

PlayStation VR已經發布很多大作了,但隨著PS4的媒體播放器升級,現在玩家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索尼目前播放器只支持MP4格式的4K影片,現在主流 「ps4 vr影片下載」+1。 可以用PC掛VPN買VR影片再用手機的app下載來看(免VPN) PC版的DMMVR體驗很 … 要負擔VR+電腦升級兩部分(數萬) 就算是sony,你也得再入手一臺遊戲主機.

雖然瞭解這些規格很有用,但它們僅能說明性能方面的部分情況。 不過可以說Xbox系列的硬件更強大,無論是GPU還是SSD。 從數字上看,Xbox Series X 處於領先地位,擁有八核處理器和 16 個線程。 在速度上,Series X 處理器的八個物理核心最高可達 3,8GHz,激活線程最高可達 3,6GHz。 S 系列已經有一個具有相同配置文件的處理器,但在八個內核中提供 3,6GHz 的頻率。 索尼在臺灣時間 19 日深夜 0 時,進一步公開 PS5 硬體架構詳情,包含處理器、SSD、次世代 3D 音效等。

這場發表會原本要在 3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2025 月 16 日~20 日舉辦的 GDC 遊戲開發者論壇揭曉,沒想到最後多了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攪局。 想要玩到 PS3 和 PS2 的遊戲,你就必須要透過某些特殊方式,比如雲端串流遊戲的 PlayStation Now。 這麼高的 IO 吞吐,既可以最大化的釋放處理器潛能,也能減少記憶體容量需求,畢竟 IO 夠用,也就不用將所有場景提前加載到記憶體中了。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心得】個人對 XBox SX 與 PS5 音效輸出的經驗分享

SSD 也就理所應當的成為了第九世代遊戲主機的標配,但在 SSD 選擇上,微軟和 Sony 有了不同的見解。 T客邦由臺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T客邦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採用網站分析技術,若您點選「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另一方面 Xbox Series X 最初的可用內部儲存空間就已經有 802.0GB,比起 PS5 還要多 138GB,雖然同樣面對內部儲存裝置空間不足的問題,但可裝的遊戲仍然較多。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PS4 Pro、Xbox One X、PS5、Xbox SX GPU 效能比較

儘管如此,前期的 Xbox One 在運行 1080P 遊戲時仍然顯得力不從心,只能將分辨率放到 900P ,才能與 PS4 效果不相上下。 憑藉更強大的硬件,更好的設計,更全面的遊戲訂閱服務和令人愉悅的手柄,Xbox Series X在下一代遊戲機中處於領先地位。 XSX現在,我可以說這兩個遊戲機的性能都非常好,儘管PS5的加載時間略短。 PS5老實說兩款主機上運行的遊戲從動畫流暢性,光照等方面似乎沒有太大區別,只能辨別出燈光的一些非常細微差異。 打開120 fps性能模式時,Xbox Series X看起來也更流暢一些。 想要請教一下各位有沒有比較推薦的音響或家庭劇院(我也是兩臺都有),最近也考慮要買一組來體驗看看,感謝。

至於 Sony PS5 最大亮點就是遊戲本身,從 PS4 時代我們就能一再看到 PlayStation 極為強力的遊戲陣容,像是在 2021 年就預計會有《地平線》、《跑車浪漫旅7》、《鬼線:東京》、《拉捷特與克拉克:切割分裂》,在短期內微軟恐怕難以追上。 若以「獨佔遊戲」,短期間內 Sony 不僅是具有良好的口碑,在數量也是大幅領先,但這也不代表微軟會就此罷手,雙方似乎都藏了一些招數。 首先來看噪音的部分,這部分由 Xbox Series X 獲得全面的優勢,雖然兩者差距很小,都很安靜。 DualSense通過音圈致動器提供強大的觸覺反饋,與改進的內置揚聲器一道,旨在提供更好的遊戲內反饋。 DualSense使用USB-C接口,內置電池容量增大,並將DualShock 4的分享(Share)按鈕改爲創作(Create)按鈕。 FPS Boost 是此前微軟爲 Xbox Series X|S 系統添加的一個新功能,可以讓一部分兼容遊戲的幀數翻倍,在不修改遊戲代碼的前提下帶來 60 幀或 120 幀的遊戲體驗。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專欄】PS5 VS Xbox Series X

PS5仍然具有Xbox Series X所沒有的一些優點。 功能更齊全,更富創意的手柄,更快的SSD,而且毋庸置疑更好的獨家遊戲。 PS5和Xbox Series X都具有出色的向後兼容性功能,XSX不僅與幾乎所有Xbox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One遊戲都兼容;它還與許多Xbox 360和原始Xbox遊戲兼容。

在「聲音」選單中啓用該功能後,就會將標準雙頻電視喇叭音訊轉換成 3D 音效,提升遊玩時的沉浸感受。 索尼PS平臺的優勢在於有衆多獨佔的動作遊戲及日式RPG遊戲,如果你是喜歡這類遊戲的玩家,那麼PS平臺自然是你最佳的選擇。 這項功能讓用戶在不同的遊戲之間快速跳轉,而不必重新加載,微軟說這次更新使這項功能更加可靠和快速。 為了讓玩家熟悉 DualSense 控制器的新功能,在 PS5 內也欲載了《Astro’s Playroom》這款免費遊戲。 觸覺回饋:PS5 手掣震動系統重新設計,對比以前會感覺到兩個摩打在轉動,新引擎為玩家帶來的觸感會更細緻,例如迎面狂沙風暴會有一粒粒碎石的打擊感、Spider-Man 放蜘蛛絲跳躍時會有一種磨蹭的感覺,射擊遊戲的開槍回饋感覺也更加真實。

實作方式類似 3D 繪圖的靜態光照效果,透過預先生成的精密物理資訊搭配低負擔的處理與控制來達成效果。 目前在 Windows 與 Xbox One 上都有支援。 而在 Xbox SX 上則是額外配置有新的客製化音效硬體單元,讓開發者能更輕鬆應用 Project Acoustics 達成理想的音效表現。 但是現在遊戲中的聲音來源數量龐大,而且每個聲音來源都需要個別進行 HRTF 運算,如果以軟體來運算的話,對 CPU 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因此 PS5 這次配置了以 AMD GPU 的 CU 為基礎所客製化的獨立音效處理單元,以類似 PS3 CPU Cell 的 SPU 高速向量處理器模式運作,能同時處理上千個音效來源,讓音效的臨場感與方向感更貼近真實環境中的聲音。 光是這部分就等同 PS4 8 個 Jaguar CPU 核心以軟體處理的效能。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遊戲流暢度比較:Xbox Series X 稍微佔上風

索尼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 X已經陪伴我半年了,因此,現在是時候給出一個使用結論了。 另一方面,DualSense 與 DualShock 4 有很大不同,具有雙色調配色方案和更大的手柄。 它還增加了各種新功能:極其靈敏的觸感和它們之間的內置麥克風。 觸覺反饋令人印象深刻,模仿物體在盒子中滾動的感覺或按下扳機時產生逼真的阻力。 Playstation 5 採用黑白設計,還有一個 LED 燈帶,可增強其輪廓。 PS5比競爭對手更華麗,數字版重3,9Kg,帶播放器版重4,5Kg。

https://ps5.mediatagtw.com/article/ps5 xbox比較: 遊戲對PC性能的需求暴升回不去了,16G記憶體已成「最低」要求

更高的頻率必然會帶來更高的功耗以及散熱壓力,好在 PS5 在 CPU 支持浮動頻率,在一些場景中可以降低高頻帶來的散熱壓力。 索尼敢讓 GPU 頻率上到 2.23GHz ,說明他們對 PS5 的散熱設計是有信心的(當然不排除 PS5 散熱翻車的可能性)。 PS5 則是採用了動態頻率的設計(根據負載,CPU 頻率能在一定範圍波動),在部分場景可以減少 CPU 功耗,將功耗分配到顯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