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單眼相機推薦2025詳盡懶人包!(持續更新)

Fujifilm在其X系列型號中使用更大的APS-C傳感器,而Sony生產的無反光鏡相機同時具有APS-C和更大的全畫幅(35mm)傳感器。 佳能、尼康和松下都在2018年推出了全畫幅無反光鏡相機。 這次簡單介紹了 Sony 相機的選購辦法,並精選了十款推薦商品,相信各位讀者在讀完本文後,應能對該品牌有基本的瞭解。 歡迎釐清自己需求和預算等條件後,從中選出最心儀的款式,從此在旅行時留下感動瞬間,或是為自己及家人記錄下美好的時刻都沒問題。 這款 FDR-AXP55數位攝影機本身搭載著投影機,讓性能更加多元化。 當各位完成拍攝後,只需要找一面白色布幕或牆壁,就能即時投影、用大螢幕確認拍攝成果,或是和家人們一起分享生活體驗,立即回顧先前的美好時光。

  • 此外,本體堅固又輕盈的設計,可克服各種亮度、天候的錄影環境,只要使用本體附的防水殼,甚至最深可潛入水下60m,因此適合拍攝衝浪、浮潛等水上活動,或是單車、登山等運動紀實影片。
  • 唯獨在暗處、低光源拍攝時調高 ISO 會產生雜訊,所拍攝出來的影像會較有顆粒感。
  • 這款錄影機具備多種特殊功能,舉凡高速錄影、縮時攝影等無所不包,讓讀者們能大膽嘗試各種拍攝手法,產出屬於個人特色的創意影片。
  • 它的最大影片分辨率為 1080p/30 fps,電池壽命較短,只能拍攝 350 次。

Sony攝影機能拍攝出的畫面品質主要有「4K」及「Full HD」兩種,還請先評估自己實際需求後再進行挑選。 sony單眼相機推薦 2022年10月才發表的SONY FX30 是針對專業錄影需求的消費者,新增的雙原生ISO即使在低光源的環境下,也可以拍出清晰的影像。 無論是任何商品都是一樣的道理,不能夠只用價格來衡量其價值。 建議依照自身的需要、用途、預算三個方面來衡量,能夠幫助你找到對自己來說CP值較高的商品。

sony單眼相機推薦: 【SONY 索尼】RX10 IV/RX10 M4 大光圈類單眼相機 *(平行輸入-送128G卡副電座充單眼包大豪華)

這將有助於確保你的手持影片拍攝的畫面流暢、較無抖動。 如今,大多數相機都可以錄製影片了,甚至許多攝像機都可以以4K Ultra HD分辨率錄製。 高端無反光鏡和數碼單反相機提供的錄影功能甚至適用於電影攝製,並且從可用鏡頭的選擇中增加了更廣泛的選擇。 DSLR具有光學取景器(鏡頭的圖像從鏡子反射),而無反光鏡相機則使用電子取景器(EVF),它們本質上是帶有眼罩的微型LCD螢幕。

缺點可能就是重了點,想要買相機除了可以看看別人推薦的以外最好還是自己去了解一下規格等等,自己覺得攝影這條路的專業太多了,攝影師其實都相當厲害。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堅固、防水且幾乎可以固定在任何地方的備用相機,那麼 Hero9 Black 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其全新的前置 LCD 是Vloger的福音,而其 5K 錄影模式比任何其他運動相機都能捕捉更多細節。 它的 HyperSmooth 穩定現在適用於任何視頻分辨率或幀速率,而 TimeWarp 和 HindSight 等功能(可讓你在按下快門前 秒捕捉發生的情況)是真正實用的創意工具。

sony單眼相機推薦: 挑選類單眼相機的重點

高感光元件讀出速度可執行每秒 120 次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計算,即使在 30 fps 連拍時,也能透過精準的自動對焦,追蹤快速移動和飄忽不定的主體。 Sony 透過創新技術帶來前所未見的解析度、速度與直覺化操作,持續挑戰傳統影像工具的極限。 Α1 提供全新境界的影像性能及高效率工作流程,賦予使用者嶄新的創作自由。

這些鏡頭的命名方式,就是焦距前面沒有任何代號 (不像 E 環前面會有 E 或是 FE 的字樣),所以看到僅有焦距的鏡頭,即表示 SAL 系列鏡頭,且適用於 35mm 的感光元件,因此不論 FF 或 APS-C 皆可使用。 Sony 相機的發展相對較短,主要從接管 “柯尼卡美能達 ” 公司的相機部門說起。 2006 年完成收購後的 Sony 首次推出自創 DSLR 品牌 α 、正式進軍單眼的市場,而使用的鏡頭就是沿用先前美能達的 A 卡口 (A環)。 再次提醒:由於感光元件大小的關係,APS-C 和 FF 就算用同樣鏡頭,視角會不一樣喔! APS-C 的視角比 FF 來的更窄,所以 Sony 系統需要 x1.5 的「等效焦距」才會是全畫幅視角,忘記的可以複習一下「全畫幅、APS-C、M43 是什麼?」這篇文章。 如果說上述的機種都是為了滿足某部分特定用戶,那麼有沒有一臺相機是可以結合上述所有優點於一身的呢?

sony單眼相機推薦: 【Canon】EOS R3 BODY 單機身(公司貨 全片幅微單眼相機 五軸防手震 翻轉螢幕 6K)

之所以能夠主打高 ISO 的表現,和 α7S 本身僅有 1200 萬畫素有很大的關係,由於每個畫素擁有越高的感光面積,在低光環境下能擷取更高的訊號,不僅能有效降低噪點,更是提高了相機的動態範圍。 但 1200 萬畫素的確也被很多人詬病,在靜態攝影上面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細膩的畫質。 最適合冒險家、流浪者、美食家和喜歡流連咖啡店人士,請將 Z 50 放進您的袋中一起去探險並與全世界分享您的經驗。 感覺上YouTuber、Vlogger 收入不錯嗎? 網紅是網路時代崛起的「新明星」,他們就像是你身邊的朋友,不再如電視上的「大明星」般遙不可及,臺灣的網路居民超過 1,860 萬,佔了全臺總人口數八成以上,在這個「人人都能成名 15 分鐘」的世界裡,你也有機會能夠爆紅。 也就是說只要擁有手機+網路,打開鏡頭、登入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你就能成為一個「創作者」,打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入門內容王國。

sony單眼相機推薦: 【SONY 索尼】SONY ILCE-7M4K / A7IV A7M4 KIT 附 SEL2870(公司貨 全片幅微單眼相機 防手震 翻轉螢幕 直播)

相機機身搭配這顆鏡頭也會比較便宜,絕對是標準鏡入門首選款。 sony單眼相機推薦 sony單眼相機推薦 重量不到 300g 也很輕便,要隨時攜帶出門都可以拎著就走。 鏡頭外觀除了變焦環與對焦環之外,真的就沒有什麼功能了,看起來很廉價。

sony單眼相機推薦: 最新文章

的款式為佳,而有的機種還能夠更換備用電池,這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但在一般情況下,還是選擇續航力較佳的款式為上策。 ,可以進行非常近距離的攝影,所以在出手買下去之前,建議先考慮好對於拍照的需求如何再來挑選合適的數值喔。 自然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只是它的預算可能又要往上提高一個等級,所以就得自己深思是否真的需要這些功能了。 每個時代所追求的終極街拍利器,以不變的開發理念完成GR的深化。 為了記錄眼前所見的一切而誕生的優異畫質與攜帶便利性,不放過任何瞬間的速拍性.

sony單眼相機推薦: 熱門精選的數位相機 SONY索尼產品推薦給你

Sony 全新錄影旗艦 α7S III sony單眼相機推薦2025 正式發表! 臺灣上市資訊公開 Sony 今日(7/30)正式發布全新 α7S III 全片幅相機! 主打錄影規格,要與 Canon 先前推出的 EOS ……

sony單眼相機推薦: 【SONY 索尼】ILCE-7C / A7C BODY 單機身(公司貨 全片幅微單眼相機 防手震 翻轉螢幕)

透過 LAN 連接線所連接的電腦,從遠端更改相機設定並進行拍攝。 Α1 的幾項功能提升:更快的傳輸速度、觸控、雙插槽與 HEIF 支援等更多內容。 Imaging Edge Mobile 現在可傳輸 RAW 檔案及使用不失真壓縮的檔案。

sony單眼相機推薦: α7 III 鏡頭組

Α1 的 944 萬點 (大約) OLED 觀景窗提供目前業界最高的解析度 22。 觀景窗兼具 0.9 倍的觀景窗放大倍率 23 和 41° 對角視場角,提供清晰寬闊的景觀,經過更新的結構更帶來 25 mm 高視點。 高達 240 fps 的更新率及 UXGA 視場角則是另一項世界首創 22,讓稍縱即逝的動作依然清晰可見。 Α1 搭載的色彩矩陣,與 VENICE、FX6 及其他 Cinema Line 攝影機的 S-Cinetone 色彩矩陣相同,可產生優美顏色和皮膚色調。 S-Cinetone 可呈現健康肌膚色澤不可或缺的自然中間調,另外也提供了柔和色彩和迷人的亮部細節,能因應日益增加的需求,提供更具生動的深度表現。

一般來說E鏡適合APS-C機種使用,而FE鏡為全片幅機種使用,又因為全片幅的感光元件比APS-C的感光元件大,若全片幅機種使用E鏡鏡則會產生暗角,故不建議使用E鏡,而APS-C機種因感光元件較小,故可使用E鏡及FE鏡。 包括A9和A9M2,這個系列主要以高速連拍為主,令人驚艷的高速性能最高可達20fps,適合拍攝運動賽事的玩家。 sony單眼相機推薦2025 想要隨身攜帶相機錄影,肯定會希望相機越輕巧越好,且拍出來的影像畫質也要有一定的水準,若搭載的功能越多,那更是再好不過。

具備高性能防手震,能拍出高畫質影像的人氣「Sony攝影機」,一直是許多人記錄孩子成長、運動比賽畫面、家庭旅遊等回憶時的首選。 尤其近來自行製作 Vlog 分享至 YouTube,或是從事直播的人也越來越多,具優秀攝影功能的設備可說十分受到關注。 不過對於甫接觸攝影的新手來說,要搞清楚各種專業術語和功能,想必並不容易。

sony單眼相機推薦: 中預算 (NT$ 3-7萬 , US$1000- 相機推薦

說真的也似乎只有 A77II 可以選,會買 A77II 大多仍是手邊擁有 A 接環鏡頭的玩家會購買,不大會有新入門玩家會在這兩臺中選一臺,除非你講求輕巧機身,又不願割捨手邊的 A 接環鏡頭,A58 才比較適合你選擇。 Α1 中的全新感光元件與 BIONZ XR 影像處理器提供 8K 30p 影片錄製功能,讓畫質更加出色逼真。 解析度是 4K 的四倍,搭配完整即時追蹤和即時人眼追蹤對焦功能。 以上這些是我所推薦的相機,單眼、微單或類單更有好處請大家多多比較。 我自己目前用的是OLYMPUS 奧林巴斯 E-M10 Mark III 對於風景、人像等拍攝其實就相當夠用了,而我的第一臺相機是nikon 5600我也覺的還蠻好上手的。

即使他的各項功能再怎麼好,畫素再怎麼高,如果出門時你會猶豫”這次要帶它出門嗎? 可是好重喔….”,那建議你還是挑一個輕一點的相機吧。 預算30,000-50,000,追求輕巧機身又講究高性能影像品質。 至於 A5100 與 A5000 該買哪臺呢?

sony單眼相機推薦: canon 入門微單相機|Canon EOS M50 / 20805 TWD

由於 APS-C 的感光元件較小,專屬 APS-C 的 E 系列鏡頭成像圈自然會比較小 (如下圖),因此若使用全畫幅相機搭配 E 系列鏡頭的話,外圍會有一圈很明顯的黑邊。 因此當 α7 系列的全畫幅相機問世的時候,Sony 也推出了專屬 FF 的鏡頭羣,也就是所謂的 FE 系列,所以使用全畫幅無反相機時,切記選購 FE 的鏡頭纔不會有黑邊狀況產生。 可說是 α7 系列的另一個衍生產品,它的規格和 α7 III 幾乎一樣,但標榜著全世界最輕最小的全片幅無反相機,主要想吸引一些女性或是還不習慣攜帶重裝的新玩家。 為了達到輕量化,α7 c 在觀景窗、按鈕設計、卡槽數量等操作性能上有所犧牲,但在對焦和錄影性能上也有著顯著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價格更加親民,這更是降低進入全畫幅相機的門檻。

在這篇文章中將讓你深入瞭解標準光圈是什麼,並分享怎麼正確設定光圈,就算你只是… 這次要介紹的 7 顆 E 接環 (E-mount) 全片幅鏡頭價格都大概落在 3.5 萬以內,也有不少鏡頭是 2 萬多的。 雖然是推薦全片幅的鏡頭,但依舊可以使用在 APS-C 機身上面喔! 若比較對焦性能,規格上 A6000 / A5100 可說是差不多的,皆擁有 179 點焦平面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點,以及對比式偵測對焦點 25 點,雖然不能確定性能是否一致,但相信都能滿足絕大多數拍攝主題需求。 APS-C 片幅則是較適合入門玩家選購,價格較為平價,A6000 強調的是保留了熱靴可外接閃光燈,同時擁有電子觀景窗,在大太陽下透過電子觀景窗較易拍攝作業,同時也較為省電。 Sony 單眼相機最大分類,是先了解二種產品線,如上圖所示,一種是無反光鏡機種,適用鏡頭 “E接環”,好處是體積輕巧易於攜帶;另一種是具備反光鏡結構機種,適用鏡頭為 “A 接環”。

sony單眼相機推薦: α7 鏡頭組

當然,若你若你只是初學者,不知道如何條這些參數,也可以將全部轉到AUTO模式,就能自動根據拍攝物調整各項參數,可說是新手、老手都非常適用的一款拍照/拍片相機。 sony單眼相機推薦 但要記得,有些相機高幀將會犧牲解析度(大部分中高階相機1080p可拍攝120fps但若拍攝4K,則通常只能60fps)。 此外,有些高幀數模式不支援收音或自動對焦等參數。 單眼相機,特殊單眼相機,單眼相機原廠電池,單眼相機配件,單眼相機鏡頭,單眼相機攝影揹包,單眼相機…

本篇會挑選SONY 索尼品牌款式並針對產品的特色做比較,讓您在選購Sony微單眼相機時可以更快速又精確地找的找到合適的,不會因為相機相關品牌款式眾多而不知從何挑選。 文章會定時更新,產品的熱門排序也會隨時間有所不同,讓您隨時掌握到最新的產品資訊,如果Sony微單眼相機是您時常關注的商品,建議您將本頁加入書籤,將方便您日後更快速找到。 Canon EOS M6 Mark II 保持了小巧輕量機身之優勢,同時性能更大幅提升。 約 3,250 萬有效像素 CMOS 影像感測器搭配 DIGIC 8影像處理器,實現高速高畫質的優異拍攝表現。 採用雙像素 CMOS AF 技術,對焦點位多達 5,481個,支援伺服對焦模式下的眼睛偵測自動對焦。 EOS M6 Mark II 在 RAW 檔連拍模式下最高可達到驚人的約每秒 30 張連拍速度,還可拍攝 4K 30P 無裁切及 Full HD 120P 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