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的第 9 代開始纔有的後綴,代表無具備核心顯示的處理器,必須搭配顯示卡才能顯示畫面,但價格也會比一般型號來的便宜一些。 為可超頻的 CPU 版本,比無後綴的性能來的強一些,Intel 絕大多數的型號是無法進行超頻的,買後綴 K 的版本並搭配「可超頻」的 Z 系列主機板才能進行超頻。 世代後面三位數就是代表這顆 CPU 的性能高低,數字越高代表越強,上面說到系列是區分 CPU 性能的最好指標,但每一個系列還有在細分等級,這個三位數就是代表這個細分的性能。 而 i3 就算是低階等級,雖然比較便宜,但性能都反映在價格上,不過對於一般的文書處理、平常上上網那些都足以應付。 大家都知道 CPU 是電腦中最核心的零件,沒有 CPU 一臺電腦就無法運作,一臺電腦效能好不好的關鍵因素也是取決於 CPU。
如果你只是要應付這些日常基本需求,沒有要打遊戲、剪片等等的需求,那麼其實選擇 Intel 的 i3 系列或是 AMD 的 R3 就足矣。 本篇講解主要以一般使用者常見的「桌上型電腦」CPU 為主,下面的選購懶人包也是,因為也只有桌機的 CPU 有單獨賣,筆電的 CPU 都是內嵌在主板上的,想買也沒得買,這點要先說一下,不然真的會有人誤會(別懷疑)。 看完以上的介紹和排名,希望讀者們都對於 CPU 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了。 當然廠商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一定會持續推出比以往更高規格的產品,但當掌握使用需求,與各廠牌和各型號的特性以及優缺點後,就能順利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處理器了。 另一方面,現在11 代 CPU 也出了 i K,比較後個人還是會選擇 i K,畢竟10代的內核數比較多。 不過畢竟高效能背後伴隨高溫及喫電的狀況,在散熱與電源供應器方面可能需花點心思與預算解決。
amd 推薦: CPU的選購要點
記憶體的延遲時間是指記憶體讀寫資料的反應時間,例如CL8是指記憶體讀取資料的延遲時間為8個時脈週期。 一般DDR3的延遲時間為5~11,DDR4為16,DDR5為40,這個數字對記憶體效能影響不大,在選購時都是忽略不計。 另外還一點很重要,很多人會以為我記憶體插DDR4-3000速度就會比DDR4-2666還快,而事實上不一定,為何? 因為記憶體DDR4-3000的意思是最高可以穩定在DDR4-3000這個頻率上跑,不代表你插3000就是跑3000。
- 若是本身從事建築師、工程師或是平面設計師等職業,需要長時間開啟 CAD軟體,為確保系統運行順利,會推薦使用6核心以上並且時鐘頻率快速的款式。
- 最後,我們也分別列出了幾款不同使用面向上,受到外界較多好評的筆記型電腦,來協助你進行更順暢的選購。
- 隨著平板和智慧型手機的出現,筆記型電腦的功能看似被減弱了許多,人們出門不需要在隨身帶著筆電,也能做到很多事情。
- 如果你只想單買 CPU 或是不知道要買什麼樣等級的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你會比較有概念,也會比較知道怎麼選,雖然 Intel Core 第 12 代上市了,但不代表買得到,所以表格會先以第 11 代為主。
- 例如現在Intel i系列CPU主流是用1700腳位,我就用1700腳位。
CPU就兩家,Intel與AMD,領導品牌是Intel,市佔率也是intel較高,在同樣的等級下intel會比較貴,所以如果以CP值來考量,可能會是AMD比較高。 舉例,你去研究Ryzen 5000系列的ZEN3架構跟7000系列的Zen4架構有什麼不同,然後你研究了半天,結論就是ZEN4架構的7000系列比較快,對啊,我一開始就跟你講7000系列比較快了啊。 輝達則是公佈NVIDIA Omniverse Enterprise的重大更新,並更廣泛開放 Omniverse DeepSearch功能,透過AI方式使用自然語言或2D圖像搜尋3D物件資料庫,以在龐大的3D物件資料庫更容易找到符合條件的物件。 蘇姿豐指出,Ryzen 7045採用臺積電(2330)4奈米製程,在AI處理效能方面,比蘋果的M2處理器高出20%。 藉助TSMC 7nm工藝,EPYC伺服器CPU獲得性能和成本優勢,同價格下AMDEPYC擁有更高效能,同性能水平下AMDEPYC價格更低,有望挑戰英特爾伺服器CPU領導地位。
amd 推薦: H 系列、B 系列、Z 系列差在哪裡
每個後綴字母都代表不同的含意,用來分辨每顆 CPU 的功能,這個很重要,所以一定要看,因為這會影響到使用上很直接的關係。 上面講到系列決定性能的定位,但其實也不能完全看系列來決定一顆 CPU 的好壞,因為還有世代這個變數。 I5 則是最普遍的系列,中階效能,算是 CP 值較高的位階,也是一般人比較合適的等級,如果沒有特殊需求,i5 絕對是第一優先考量。 I7 在以前還沒有推出 i9 系列的時候是最強性能的代表,但在現在依然是高階性能的等級,也是很多玩家的首選。 AMD 的超高性價比直接突破天際,製程技術也領先 Intel,超頻技術也抓對玩家口味,實在很難讓人不為之瘋狂,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大眾也越來越多買單,價格其實也越來越高,只是依照性價比來看,還是贏 Intel。
兩個Type-C都可以支援100W最高功率,雙Type-A則都支援最多12W的輸出,PA-B7相當適合固定放在在辦公室或家中,且手上使用多裝置的消費者。 圖片出自AUKEY官網,非科技說所有PA-B7採用氮化鎵充電器市場上少見但相對完整的雙Type-C及雙Type-A輸出配置。 氮化鎵(GaN)是寬能隙材料,可實現優良導熱性、高效的能量轉換、更快的開關速率、更小尺寸等優勢。 下一篇: 【網友詢問】請問Win10/11系統暫存檔和使用者暫存檔多久刪除一次? 問10:我的主機板是MSI amd 推薦2025 H510M-A PRO,傳統硬碟最高支援到幾TB啊? 我就簡單舉個例子,5千塊的智慧型手機一樣能打電話,能上網,你為什麼要買1萬以上,甚至2~3萬的手機?
amd 推薦: 最佳頂級桌上型 CPU 處理器
文書機要搭有內顯的cpu,這樣你纔不用另外加獨顯,至於遊戲或繪圖機有沒有內顯其實沒差,因為通常會另外加獨顯。 2014年就任前公司連續三個年度虧損,蘇姿豐就任CEO後重構了AMD的產品策略,在PC業務之外,將嵌入式、半定製業務推上前臺,彌補CPU和GPU業務上的虧損。 2015年9月,公司新成立Radeon Technologies Group,著手開發更具競爭力的GPU產品。 2016年,公司釋出Zen處理器架構,並於2017年釋出RX Vega系列顯示卡,一改AMD只生產中端和低端晶片的固有印象,在高階產品線上連續釋出新品,效能直追英特爾和英偉達高階產品線,價格相對更低。 2017年則釋出EPYC處理器進攻利潤較高的伺服器市場,2019年釋出採用TSMC(臺積電) 7nm工藝及Zen2架構的第三代Ryzen和第二代EPYC處理器,效能超越英特爾。 Windows 11 將電競帶入嶄新世代,其功能可更鉅細靡遺地呈現遊戲畫面,給予玩家前所未有的開闊視野。
每間證券商App的畫面與編排可能不太相同,請依照你的證券商軟體畫面為主,上圖僅供參考(新光證券App)。 身為AMD概念股投資人的我們,除了關注AMD公司、電腦及周邊設備的總體經濟、未來發展以及國家相關政策以外,概念股本身的公司體質與營運表現也要一併考慮進去。 的,因為有代理的話,萬一故障或要送保固,會比較方便,通常各大通路(順發、聯強等等)都可以幫你送修、送保固等等。
amd 推薦: 網站搜尋
答:目前的組裝情況是I3、I5都是用原廠風扇,I7、I9則是會改裝塔扇,主要是為了安靜,I7如果不裝塔扇風切聲真的滿吵的,另一個優點就是改裝塔扇通常溫度可以在降個10度左右,舉例,原裝風扇燒機80度,改成塔扇後燒機約70度。 大部份的消費者都是看CP值,但我的建議是寧可效能過剩,也不要效能不足。 其實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大家還是習慣看世代,而不是看製程,例如intel 2015年的第六代是14nm製程,然後呢? 答:換世代通常是提昇性能,降低功耗,而且還有製程上的改進,例如你常聽到的幾奈米製程,Intel第12代是intel 7 (10nm製程),AMD Ryzen 7000系列是5nm製程。 答:如果你同時執行很多不同的程式,那當然是多核心比較佔優,如果你通常執行單一執式,那就是高時脈佔優,因此你會發現越貴的CPU肯定是核心越多,時脈越高。 不過有一點我也要講,AMD比較便宜這個刻板印象那是以前,現在的AMD CPU並沒有比較便宜,只是CP值比較高。
我搞電腦這麼久的經驗,常常遇到主機板秀逗、電源供應器老化、記憶體故障,硬碟壞軌,但唯獨 CPU 是最不容易壞的一個零件,為什麼呢? 這就是 Intel 厲害的地方了,能做到故障率這麼低,我相信世界上沒有幾個品牌能做到。 這就已經超過一般使用者的範疇了,通常只有電腦 DIY 領域比較資深的玩家才會接觸超頻,不然超頻對於一般人來說不需要也用不到,一般使用者只是要好好的、穩穩的用個電腦,沒必要搞得那麼複雜。
amd 推薦: Intel CPU 型號怎麼看?
G15 的CPU是由 AMD 和 Nvidia 提供的頂級晶片支援,並且支援高達144HZ以上的螢幕更新率。 G15 幾乎所有其他面向的表現都很不錯,音頻佳,端口選擇幾乎可以滿足您的所有需求。 電池部分,官方是14 小時的播放時間,但多數網站評測顯示約能使用8到9小時,而遊戲時間則為 6 小時。 影響遊戲呈現的當然是顯示卡,但若CPU或記憶體等級不足,就可能會連帶影響顯示卡的表現。 但如同我們先前說過的,一味的把效能拼高絕對不是選購電競筆電時的良方,重點在於選擇規格適合自己平常會遊玩的遊戲要求。 除非你是想要遊玩畫面相當高品質的3A大作,否則並不需要過度追求筆電的顯示卡配置。
可以透過文章最上方的目錄連結快速找尋到你要的商品活動資訊,當然可以直接點擊目錄最後一個比較表進行查看所有的優惠活動。 AMD於CES 2023發表一系列桌上型與行動運算產品,為玩家、創作者、專業人士以及主流使用者帶來全新水平效能。 AMD推出全新Ryzen 7000X3D系列桌上型處理器以及65瓦Ryzen 7000系列桌上型處理器,為Socket AM5使用者提供多元的產品選擇。 如果你是一般使用者,建議不要去超頻,你為了超頻還要特地買可超頻的記憶體,就算真的讓你超上去了,你也感覺不出來有沒有比較快,但你又會擔心超頻影響壽命的問題。 答:影片轉檔或製作主要是喫cpu效能,如果要轉檔快就是CPU裝到I7或I9,另外記憶體最少要裝到8G,預算OK的話裝能到16G肯定會更好。
amd 推薦: 關於筆電的CUP 推薦AMD的筆電嗎?還是選擇Intel比較好?
當相同的資訊再度被調出時就能迅速載入,對於每天需要使用一樣的軟體或網頁工作的讀者來說,這項功能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並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選擇 CPU 時可以將快取的容量列入考量。 對於喜愛線上遊戲的玩家,在分秒必爭的遊戲世界裡速度就是一切,而時鐘頻率(clock rate,又譯時脈速度、主頻)的高低,便影響著 CPU 的運行速度。 通常3.5GHz的參數便已足夠,但為了提供玩家更佳的遊戲體驗,部分廠商甚至推出了帶有超頻的高規格電腦;例如 Intel 尾碼帶有 K字母的 Core系列、AMD 尾碼 X字母的 Ryzen系列。 下面將提供各項可以留意的功能,希望能更進一步協助讀者搜尋到適合自身的商品。 因此本篇除了會以排名的方式推薦目前備受矚目的商品之外,更將針對 CPU 整理出各項需留意的重點、選購訣竅,且文中也會詳細列出每款產品的價格、特性和優缺點等資訊,希望能提供讀者指標,順利買到符合期望的商品。
- 」,後面三位數是「900」,而 i7 有個型號是「i 」,後面三位數是「700」,i5 有「i 」,後面三位數是「600」,每個系列都有自己的數字範圍。
- Ryzen 3000、4000、5000系列可搭所有AM4主機板,但必需先把BIOS更到最新,如果沒有更到最新可能會抓不到CPU。
- 廠牌很簡單,就是買目前你聽過的大品牌即可,這樣後續保固維修會比較簡單。
- 除了可以透過Type-C為高效能筆電充電外,也能用Type-A給足12W,讓大多手機及行動產品補充電力,一顆就能解決所有的充電需求。
- 如果DDR4-3000的記憶體插在H系列的主機板也可以向下相容,但速度是跑DDR4-2666。
另外還要說的是,發表→上市→有貨→能買到→價格正常,這是五個階段,根據過去的經驗並不是有上市,你就一定能買到,而且上市很有可能還會分階段上市,所以一切還是以實際有貨組裝為準。 目前2023年已經是CPU的改朝換代之際,接下來的組裝會以intel第13代為主(每月電腦組裝說明)。 amd 推薦2025 美國舊金山一間藝廊的老闆,近日被拍到在寒風中持水管噴水驅趕女性街友,表情充滿輕蔑。 隨著數位轉型,資訊科技應用早已融入各個領域,尤其疫情下,遠距辦公與學習成為必然趨勢,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亦伴隨著各類資安威脅。 一旦企業遭遇勒索病毒成功入侵,除了要支付高額贖金外,企業本身的商譽及客戶資安求償等憂慮也都會浮上檯面。
amd 推薦: 根據電腦的使用習慣選擇 CPU 的核心數
圖片出自Unsplash官網,非科技說所有相信這樣解說,大家會比較好理解。 amd 推薦 那麼簡單轉譯一下,其實記憶體的功能就是會暫存CPU即將要處理的資料,來減少往返硬碟存取的步驟。 在使用筆電時,記憶體的部分會影響筆電的多功處理,像是開啟剪輯軟體時,需要同步運算大量素材時,記憶體就會影響他的流暢度,進行較高畫質要求的遊戲時,如果記憶體(RAM)不足,也可能會產生延遲的現象。 答:單通道是64bit,如果是雙通道或多通道可以提供128~256bit的頻寬,理論上約有2~4倍的效能提升,請注意這只是理論上,以目前DDR4記憶體來說,文書用途有沒有雙通道真的沒差別,遊戲或繪圖用途建議雙通道會比較好。 補充:買4K螢幕「看4K影片」跟「玩3D遊戲」是不同的概念,簡單講只要你是買新電腦,就算只有內顯HUD630一樣有支援4K螢幕,看4K影片沒問題,但玩3D遊戲就會卡,因為玩3D遊戲喫顯卡效能。 但是從2022年10月開始,Intel的獨立顯示卡ARC系列已經上市了,ARC A750(中階)跟A770(高階),連Intel也出獨立顯卡,這是好事,不過坦白說目前應該很少人會真的買Intel的獨立顯卡,為何?
amd 推薦: 【2022】10大超夯電競筆電 顯示卡▼快選 AMD Radeon推薦,值得你參考!
,有尾碼F表示無內顯,無內顯的版本會便宜幾百塊,很多人就會想說,反正我有獨顯,那我當然是便宜幾百買無內顯的CPU就好,是的,你可以這樣選擇,但如果你問我,我還是會建議你還是買有內顯的CPU。 其中之一就是intel比較穩定比較耐用,常常整臺電腦都壞光了,但CPU還沒壞。 穩定性這種問題是看長期不是看短期,最少也要等三年後吧,就知道穩不穩定了。
amd 推薦: 技嘉 X570S-UD 主機板 + AMD CPU R5-4500G 裸 附風扇(無內顯)請自行購買顯卡
可融合Apple生態系的iPhone、iPad 、Apple Watch做使用,軟體則有AirDrop、iCloud Drive等功能。 Macbook的硬碟空間較小,通常需額外購買外接硬碟,否則直接加購空間的費用不菲。 MacOS好處與壞處那麼以上就是我們關於選購筆電的一些小知識的分享啦! 希望大家有對於自己需要挑選的比點又更多認識,接下來我們分別針對了2023年大家對於筆電的三大使用面向:輕薄(文書)、電競還有工作站(設計、影片後製),來向大家推薦分別的2023年Top 3選擇,還有在挑選各面向筆電上的一些注意事項。 Asus ROG Zephyrus G15,圖片出自Asus 官網,非科技說所有Asus旗下的品牌系列ROG在電競方面吸引了不少國內外的忠實支持者,這一款Zephyrus G15 僅重2.5kg,是你能買到15吋的電競筆電中非常輕的一款。
如果你要查看AMD概念股的股價列表,可以使用Firstrade、TD這種美股券商網站,或是任何臺股證券商(國泰綜合證券、元大證券、富邦證券、凱基證券…等)的App軟體。 amd 推薦2025 AMD公司是僅次於英特爾公司,在電腦中央處理器市場中佔據世界第二的產業龍頭之一,因此讓不少臺股投資人對超微概念股很感興趣。 這不讓人意外,TECHSPOT 稱 AMD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是一個野獸,高達 64 核心、128 執行緒的規格,效能不容懷疑,但價格當然也非常不便宜。
以Intel來說,第13代搭配600系列或7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當然你現在還搞不懂這個600或700系列是什麼意思,這其實不要緊,這只是一個晶片代號,等一下會說明。 AMD推出全新Ryzen 、Ryzen 以及Ryzen 系列處理器,持續擴展現有Ryzen 7000桌上型處理器陣容,帶來卓越效能。 全新Ryzen處理器採用“Zen 4”架構並結合65瓦熱設計功耗(TDP),針對效率與效能進行最佳化。 此外,全新Ryzen處理器附有AMD Wraith散熱器,擴大Socket AM5產業體系的產品選擇與立足點。 具備水冷散熱的Ryzen 處理器搭配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的一鍵式超頻功能,可達到高達39%的瞬間效能提升。 答:以文書上網需求來說,如果您的記憶體只有4G,建議加裝到8G肯定會更好,但如果目前已經是8G了,有沒有升級記憶體,我覺得差別不大,反而是加裝SSD速度才會有明顯改善。
amd 推薦: CPU首選推薦表
當然,這一類別的筆電就跟電競一樣,相對價格會比較高,比較適合專業的商務人、創意人。 若你常需要帶筆電出門,最好選擇介於14吋和15.6吋的筆電,能夠放入大多數揹包的尺寸。 如果你比較多是定點使用,那可以選擇螢幕尺寸相對較大、重量也較重的筆電,不過可能就需要額外再去較大的包包或是專用的電腦包。 Razer Blade 15,圖片出自Razar官網,非科技說所有沒錯,第三款就是說到電競無法不提的品牌Razer。 Razer起初從滑鼠、鍵盤轉戰到筆電市場時,有許多為人詬病的問題,但到了現在Razer Blade 15已經證明瞭Razer站穩了電競筆電一方。
amd 推薦: ⑧ 【AMD】R7-3800X +微星 MSI X470 GAMING PLUS MAX 主機板+美光 DDR4 3200 8G 記憶體+ 金士頓 A400 480G SSD
有些客戶可能因為需求與預算的關係會希望降規格,例如CPU用雙核心的,只裝單碟256G SSD,記憶體8G就好。 無論文書或遊戲8G是基本款,如果有模擬器多開、大型遊戲或繪圖需求建議16G比較保險,如果有3D繪圖需求建議32G以上會更好。 給於當天優惠活動最後一天廠商的名稱以及優惠活動的數量有多少,最後附上文章連結,文章會再每天凌晨12點半會自動更新,因此不用擔心資訊會錯誤。 答:筆電用的記憶跟跟桌機不一樣,不能通用,而且筆電的記憶體安裝因為要拆筆電,所以難度比較高,建議加裝要送回原廠處理。 如果是要做記憶體超頻,建議要有散熱片比較保險,否則有沒有散熱片沒差,大部份的記憶體都是沒有散熱片的,我通常是用沒有散熱片的版本。
如果您想知道B460跟H470有什麼差別,這個要請您上主機板的官網查細項規格。 答:腳位問題,就是指CPU針腳的不同,主機版的腳位(插槽)就會不同,沒辦法通用。 例如現在Intel i系列CPU主流是用1700腳位,我就用1700腳位。 比較高階(冷門)的腳位例如2066,我盡量不碰,一是比較貴,二是以後維修麻煩,為何? 只要是同等級的板子,其實三大品牌都差不多,主要還是看使用者自己的品牌偏好,不存在誰就是比較好這種問題。 補充:NVIDIA的串接技術是SLI,AMD的串接技術是Crossfire,雙顯卡的對cpu、主機板、電供的要求都很高,裝機難度與故障率也比較高,因此不建議一般使用者裝雙顯卡,建議還是以單顯卡為主。
amd 推薦: ⑥ 【組合套餐】AMD R5 4650G PRO MPK(含風扇)處理器+技嘉 B550M S2H主機板+美光 8G DDR4-3200MHz 記憶體
如果你比較多是定點使用,例如學校宿舍和家中、或是公司辦公室和家中,那麼就可以選擇螢幕尺寸相對較大、重量也較重的筆電,不過可能就需要額外再去較大的包包或是專用的電腦包。 外國知名的評測媒體PCmag認為,如果要區分出最好的筆記型電腦,應該要關注它們是如何平衡電池功率、電腦效能、便攜性還有舒適性的。 所以接下來,我們會介紹一些挑選筆電時的選購要點,是一些相對基礎但實際的認識。 最後,我們也分別列出了幾款不同使用面向上,受到外界較多好評的筆記型電腦,來協助你進行更順暢的選購。 因為CPU的腳座會一直更新,各個零組件的規格也會一直更新,通常五年後主機板就會停產了,你就算想維修也沒有零件替換了,這時的維修費用其實差不多等於換新了。 音效方面你只需要特別注意一點,一般的主機板是沒有S/PDIF光纖音訊輸出的,通常是比較貴的Z系列(可超頻板)才會有光纖音訊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