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水陸法會11大分析2025!(持續更新)

感謝主法和尚如法如儀,以及所有參與法師的攝念精進,志工同仁的勤勞付出,還有所有參與大眾的發心護持,並且用心防疫,克服了種種的困難,圓滿這場法會,相當不容易。 2020年12月14日晚間是水陸法會中重要的一場佛事-幽冥戒。 從結界開始我們就登入了菩提心的網路,連上了成佛度眾的互聯網,經過虔誠的祈請與廣大的供養後,現在我們要引領來到現場的六道羣靈一同納受菩薩戒。 2020年初始,世界迎來COVID-19世紀之疫,進入半封鎖狀態,全球產生劇烈變化,人類活動隨之改變。

  • 水陸法會的功德殊勝能令六道羣生皆蒙受大利,有「普無不度,六道雖殊,俱解脫故」及「以施食故,若聖若凡無不供故」平等無分別的普同供養之意。
  • 這幾年,愛地球風氣盛行,在水陸法會中, 也吹起了愛地球風。
  • 水陸法會是善緣相聚和善業連結的緣起,每一年水陸法會都是全球靈鷲人聚集在一起共修,解冤釋結、消災解厄,自利利他,開創生命大和解的殊勝時刻。
  • 現在已經不只是做功德了,而是生命共同體如何共存下去,而是我們要知道,水陸法會讓大家善業如雲湧,並且能從輪迴的痛苦中出離。
  • 所以要持續發起水陸願力,用水陸道場這個利生的橋樑,來讓眾生進入水陸淨土。
  • 當農曆 7 月來到的時候,臺灣到處都沉浸在水陸法會的超薦和普施的氣氛裡時,不管你皈依哪種宗教,建議你進水陸法會走走看看。
  • 最後結行迴向收攝最為重要,因為七天下來,有些人熬夜,大家睡眠不夠,睡不著,這樣身體就會有問題、出毛病.

另外,活動為各持份者提供一個參與對話和協作平臺,促進樂齡科技普及應用,並推動改善政策以及本地社會及經濟發展,以應對人口老化及殘疾人士復康需要的挑戰。 日本八卦週刊《FRIDAY》亦在10月下旬收到情報指馬雲現居在溫泉勝地箱根的一所別墅中。 據報馬雲是壽司的忠實粉絲,於是《FRIDAY》便先到區內風聞是他最愛的壽司店收集情報。 負責人表示,馬雲自19年起不時都會到訪該店,最近也曾到他的家送外賣,形容是一間壯觀的別墅。 「佢鍾意食拖羅同海膽,有時會叫每款10件」,又講到馬雲經常來回區內有名的壽司店,自疫情起就開始通過管理人點外賣。 馬雲曾經是亞洲首富,但自2020年11月螞蟻的上市被截停後,甚少出現在大衆面前。

2020 水陸法會: 世界宗教博物館19週年館慶 以慈愛止息苦難

覺知守護自己隨喜所有功德主,無論在巨蛋還是在網路上,都攝心專注,虔誠參與,共同成就了這場莊嚴的水陸大普施、大共修。 每位來參加水陸,生者應發起菩提心,一般人都想對亡者有一份的彌補:最後獻上唸一部經,希望他們得到一些祝福;也對亡者做些燄口,讓他們也能喫得開心、無有憂苦。 修持任何法門,都要做前行功課,調伏身心;否則匆忙參與,心不起悲願、身不易如法,修行難有所成。 為了確實達到水陸法會冥陽兩利的目的,每一壇佛事都有不同的前行功課;藉由每天的前行功課,反躬自省而生慚愧心,向諸佛菩薩懺悔過失;並且發願把握因緣、精進用功,少煩少惱、成就修行。

2020 水陸法會

早在2004年籌辦之初,聖嚴法師便指示法鼓山的水陸法會,必須具有開創性、前瞻性,而且是21世紀的現代化法會。 水陸的加持力跨越十方三世,今晚為幽冥眾生求受淨戒的同時,也希望大家一同生起大菩提心,以淨戒無垢染心,安住地球一切有情以及器世間所有靈識,守護地球生態平衡永續。 三聚淨戒包含一切佛法,也就是《七佛通誡偈》說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進而契入四弘誓願的:「佛道無上誓願成」。 如果在宇宙的時間流動裡,我回到了某個時空中,在那個當下,或許我會覺得那個時空纔是現在,在那個時空之前是過去,在那個時空之後是未來,而我處在那樣的時空中,我所認定的過去、現在、未來,是從我所在的那樣的時空來看,又以我的心意識來分別。

2020 水陸法會: 臺灣水陸,我們不一樣……

所以大家還是要放鬆,多呼吸新鮮空氣,多喝水、睡好、睡夠,不要忙著看電視、滑手機,要讓腦筋得到休息,此外,大家在疫情期間還是要守護好自己,覺照清楚地過生活。 各壇法會將於當日下午6時於線上重播(瑜伽焰口法會與受幽冥戒,僅開放直播),直至隔日下午6時更新,敬請把握因緣,精進用功。 水陸儀文不僅文字優美,更融合淵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很多關於佛教的儀式、信仰的知識都可從此中獲得,值得我們細細領略經文涵義,更應升起恭敬虔誠之心聞法觀修。 總是為過去的失去而歎息,為未來而計畫,日子卻在無聲無息中流逝,那麼我到底還要繼續歎息呢? 就這樣,過著周而復始的生活,一天一天過,最後不得不承認,珍惜當下吧!

近日外媒Financial Daily報道指,前首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已住在東京市中心長達6個月。 據説他不時會與家人到訪市郊的溫泉及滑雪場,平常的生活非常低調,社交活動也只是出入私人會員俱樂部。 往後,寫每一篇作品, 在鍵盤上打下一個字, 都應該用著我的全心全意。 當農曆 7 月來到的時候,臺灣到處都沉浸在水陸法會的超薦和普施的氣氛裡時,不管你皈依哪種宗教,建議你進水陸法會走走看看。 最後結行迴向收攝最為重要,因為七天下來,有些人熬夜,大家睡眠不夠,睡不著,這樣身體就會有問題、出毛病.

2020 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生命的完成禮

這倒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發現在我們心意識的空間裡,透過心意識的對話,有些關係是可以修補的,有些因緣是可以重新來過的,這會讓我們的身心獲得極其特殊的經驗,因此彌補了世間本來的遺憾,跨越了世間本來的差別,然後我們看這個世間也就不同了。 每年的水陸法會,我總是在法會當中想起一些人,我似乎透過那樣的場合,讓許多有緣無緣的眾生相聚,彼此的關係藉此從心底對話,讓當年的誤會冰釋,恩怨放下,解冤釋結。 在本刊物/ 活動內(或由項目小組成員) 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並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或創新及科技基金一般支援計劃評審委員會的觀點。

2020 水陸法會

為了釐清傳統儀軌中不符合法義與時宜的部份,2007年,法鼓山廣邀學者專家,舉辦「佛學研究與佛教修行學術研討會」;2008年,聖嚴法師指示儀軌修訂五大原則,並成立水陸儀軌修訂小組,積極向教界、學術界以及各方大德請益。 水陸是菩薩道的工具,度眾的善巧方便;送聖圓滿後,我們每年還是要續報水陸。 眾生的念頭是不間斷的輪轉,如同雲一樣的湧現,不間斷參加水陸是為了令眾生得度,亡者依靠生者來救拔,生者能夠起信心修行,讓還沒得到益處者得到益處,還沒得度者得度,已經得度的產生堅固不退的信心。 所以要持續發起水陸願力,用水陸道場這個利生的橋樑,來讓眾生進入水陸淨土。 當我們能夠發起菩提心,與一切有情相應共振,產生整體靈性的連結,所帶來的轉換與超越是最具有力量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人心惶惶,世界多處的森林大火,還有國際情勢的對立衝突,都讓人擔憂。

2020 水陸法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法鼓山是觀音道場、禪修道場,更是一座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自2005年開山以來,始終鼓勵大眾發大悲心、行菩薩道。 創辦人 聖嚴法師曾說:「大悲心就是菩提心,也是能夠讓我們徹悟成佛的心。」在告誡〈菩薩行〉中,更明確開示:「如何成佛道?菩提心為先;何謂菩提心?利他為第一。」這也正是「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命名的核心精神,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在疫情期間,我們能興建水陸道場,的確是要眾善合集,也要感恩臺灣疫情控制得好,以及桃園巨蛋提供這個剛修繕完成的場地。

—2023年靈鷲山第一場水陸先修法會,於2022年10月30日(星期日)啟建,結合靈鷲山一年一度… 因臨時有事無法住宿或需修改住宿日期,請於11月16日前,攜帶「參加者報到單」親至原報名分院、分會處理。 為了健康防疫、實名登記等措施,將不定時核對住宿者身分;若經發現有違規者,園區保有請其退宿之權利。 法會期間,請配合每日量測體溫;超過 37.5 度(含)或有咳嗽、打噴嚏、呼吸急促等症狀,請務必配合園區防疫措施,逕行就醫或返家休息。

2020 水陸法會: 水陸第三場先修法會暨聖山寺春季祭典

臺灣在公民配合政策下,平安度過疫情,原訂於9月的水陸法會如期舉行。 菩提心就是『願成佛,度眾生』,也就是生命跟生命之間的永續良性循環。 現在已經不只是做功德了,而是生命共同體如何共存下去,而是我們要知道,水陸法會讓大家善業如雲湧,並且能從輪迴的痛苦中出離。 諸經壇讓我們明白因果、明白心的變化,梁皇壇進而懺悔不好的因果、淨除不好的念頭,再到內壇,平等供養十方法界,進入互濟共生的生態淨土。 在時輪灌頂法會最後,會將僧人根據古儀細心製作的積沙壇城混成彩色的沙粒,放進河流流去,象徵時間的河流最後還是帶走所有毀壞的現象,到頭來莊嚴的壇城也不過是過眼的夢幻,在法會中,我們執著的不是豪華的佈景、莊嚴的法器或是法事,當一切毀壞後,留下的是我們的心意。

只有我身處在那樣的時空當下,我所起的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的分別而已。 樂齡科技博覽自2017年舉辦至今,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關注。 活動不但能讓市民大眾近距離接觸及認識樂齡科技產品與方案,亦有助推動本地安老及復康服務業積極應用有關科技,更促成不少相關服務及計劃的開展。

2020 水陸法會: 過去現在未來

1.報名壇位者 ,報到時須出示24 小時內快篩陰性證明,期間須配合園區進行快篩,若有症狀或快篩陽性,請返家休息、進行隔離或就醫。 10月15日上午9時起至10月31日前,請持RES#編號至法鼓山國內外受理窗口報名,取得報到單並妥為保管 。 —2022年水陸法會日期:8月3日(三)~8月17日(三),(農曆7月初六~7月二十日),共14天。 ●水陸法會內壇依性質區分別:【家庭壇】、【公司壇】、【個人壇】三種類型,不可混合填寫,不同類型須個別立一壇。

2020 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正式啟建期間,則遵循古禮依時、依辰、依典制,一切供品、壇城佈置、擺設,當極盡莊嚴、清淨,以最縝密謹慎的態度,可說戒慎恐懼,盡心達到如法如儀的完美境界。 1984年開山,以「慈悲與禪」為宗風行持,展開六度萬行的菩薩道;1994年,啟建第一場水陸法會,接引無數六道眾生,領受真法妙供,離苦得樂。 這幾年,愛地球風氣盛行,在水陸法會中, 也吹起了愛地球風。 譬如,提倡減少燃香,用電子牌位降低資源的浪費,盡量在水陸法會中不使用塑膠用品,甚至,會造成空污的燃燒也逐年減少。 我相信,即使如此,來到水陸法會接受超度的先人魂魄,當能體會諒解。 走一趟外壇吧, 繞過南傳壇、密壇、楞嚴壇、梁皇壇,我覺得那其實是一場時間的修行。

2020 水陸法會: 「臺灣萬緣水陸大法會」》

六道眾生往往因為罪障重,福德資糧不夠,連對佛法生起信心的善緣都沒有。 所以,起信的前提就是要能真心懺悔,累積足夠的福德資糧,減輕自己的遮障。 動念即乖,我們的第六識會牽動第七識,第七識的執著會影響第八識,每個念頭都會成為未來輪迴的基因,所以要怎麼辦?

2020 水陸法會: 鷲山水陸法會 報名宣導事項

當下即將成為過去,下一刻就是未來,把握當下,就是同時把握了過去,也擁有了未來。 所以,為功名利祿,多少人汲汲營營一生;為復仇大業,多少家族械鬥一世,這世間的憂悲苦惱怎麼才能看得透、走得過、理得清呢? 母親往生後幾年,有一年水陸法會送聖,我深信母親乘著西方船離開了,她真的去了西方,從此以後,我想到母親時,已經不再流淚了,內心反而有一絲絲輕鬆的喜悅感受。 我其實很喜歡做這種事,像我雖然不算是基督徒,我偶而也會轉進基督教堂,在祈禱的座位上坐一坐,跟剛進行過彌撒禮的神父點頭致意。 宗教是人類神聖性的表現,只要是正教, 都對我們已習以為常的人性有所啟發。 經臺灣網路TWCA安全認證,使用TWCA SSL伺服器數位憑證安全之加密等級。

2020 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超度內容:

從諸經壇開始,我們知道了緣起、業力、因果,接著到梁皇壇,身體力行的拜懺,懺到罪性空,每個念頭都要空掉。 最後進到內壇,用這份空明來行廣大的供養、平等的法施,讓一切重重無盡跟自己連結的的眾生,也都能夠將八識田的種子轉換成清淨的種子,解脫苦因苦果。 對生態禍害最嚴重的是核武戰爭,絕對要防範和制止,如果發生核戰,三分之二的地球就毀滅,那我們多少人可以倖存在那三分之一裡? 2020 水陸法會2025 這就像小孩子玩火把房子燒起來還拍手,不知道最後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不要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和想法,一旦擦槍走火,觸發核戰,就沒有回頭路! 過去的古文明,就是因為戰爭引起的生態浩劫而毀滅,所以不要兒戲,要有生命共同體的思維,不分宗教、種族、政治都要去把生態共識好,不要引起戰爭,心念更要保持不對立。

2020 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外壇填寫說明

皈依讓我們與諸佛菩薩產生連結,啟動正覺的航向目標,而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如同正覺的導航系統,導航漂流的生命從淨化中昇華,漸次認識到自己本有的覺性,進而達到完整正面的能量品質,今晚的幽冥戒,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幾年我們大力推動籌建的「生命和平大學」,傳遞「靈性即生態」的理念,希望讓大家靈性覺醒,與一切萬物都相互尊重,相濟共生,而不是浪費又不珍惜的消費主義。 整個水陸法會,就是一個大掃除,淨化我們的八識田,轉化我們的記憶體,一切所做都存在記憶體中,當我們肆意妄為,甚至以為人定勝天,這些惡因惡緣的記憶,串聯出充滿天災人禍、疾病蔓延的物質世界。 生態是靈性的產物,人與自然、社會之間,需要彼此尊重,才能多元共生。

2020 水陸法會: 水陸第三場先修法會暨聖山寺春季祭典

幽冥眾生由於遮障矇蔽深重而輪於痛苦之中,透過受持戒法,依持清淨戒體的力量,能夠揭開遮障,讓粗重剛強的心識轉化為柔軟清淨的心識,而能認取本淨覺心。 以本淨覺心觀法界性,能明瞭「一切唯心造」,鬆開執著,遠離親疏愛憎,由惡道出脫,轉換到三善道,甚至明見極樂淨土。 2020 水陸法會2025 起信之後就是『皈依』,皈依如航海者的燈塔,是苦海孤舟的依止處。

2020 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外壇填寫說明

該停下來歇息,我這一生走得太紛亂,丟失掉太多生命的光華。 筆和畫紙是我和世界溝通的方式,除了文字,想畫畫的心一直都在,卻不知道從何下筆。 上了色鉛筆繪本創作的課程,再上了一堂禪繞畫的課,買了書,那蟄伏已久的念頭,慢慢孵化為行動,我的第一篇圖文創作投稿獲得採納,有了信心,我的第二篇創作就從這裡開始。 然後我們就會感到這樣的一個法會是很殊勝的,而這樣的法會身處其中的人,就這樣有了許多無法言說的,奇異的感知經驗,是我們無法覺察的因緣果,就在這當中產生了微妙變化,很多看似無解的難題解決了,很多家族世代糾結纏繞的深仇大恨,也和解了。 說來奇怪,這世間的因緣,有時我們的心是可以感知得到,卻很難說得明白。 但是經歷過了就懂了,其中的過程是很難向旁人解釋的,也無法用言說讓別人理解的。

2020 水陸法會: 過去現在未來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無法來到現場,但是網路直播,更讓我們跳脫了現象上的隔閡,也就是說只要大家虔誠正念,任何時空都能轉化為莊嚴的道場。 以前我們很難想像我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參與法會,有些老弟子對網路很陌生,為了參加法會,大家也用心的學習網路。 2020 水陸法會2025 此外,此場法會亦為蔓延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設立公益超薦牌位,藉著法會殊勝功德力,祈請諸佛菩薩庇祐全球疫情止步,更祈願大眾健康,地球平安無災難。 法會於靈鷲山聖山寺舉行,但為配合政府防疫措施,信眾請以線上共修方式參與法會,除可安心防疫,亦得以跨越時間、空間限制,闔家參與,如此殊勝的法會因緣千萬不可錯過。 而我自己也是在法會之前都會閉關,修觀音百供,讓這法會能平安圓滿沒有障礙。

但人類不斷消費天然資源,對地球過度開發,大量使用不容易分解的塑膠製品,排放大量的汙染物質,破壞生態,釀成種種天災,整個生態的失衡。 地球暖化造成森林大火頻繁,森林大火又加劇暖化,形成敗壞生態的惡性循環。 而新冠病毒讓人人草木皆兵,迫使人類對地球的生態破壞暫時停頓下來。

2020 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超度內容:

在法會期間,諸經壇所誦的經,都是讓這些六道羣靈、陽間眾生,能通達明瞭心的相貌,讓他們聽得清楚,能夠轉換與相應,才進入梁皇壇,而梁皇壇就是讓我們懺的明白,也是發生感應最多的地方。 內壇就是廣修供養,供得喜悅,二十四席每一席都要去迎請供養,送聖時也要很清楚,送聖者歸於雲路,六道歸淨土,讓四聖六凡如是請來,如是奉送離去。 覺知守護自己不僅如此,為了讓壇場有莊嚴和攝受的力量,在佈設內壇、梁皇壇、及諸經壇的壇城時要求嚴謹,還有對誦經法師的遴選也都是持戒清淨、威儀具足的,能專注誦念,具有功德力來超拔六道眾生。 法會上午以誦持《地藏菩薩本願經》,祈以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力加持,度脫一切眾生,拔濟眾生出離苦難,進而啟發眾生本自具有的佛性。 下午則進行五大士燄口法會,法會當中除了施食,解除餓鬼飢渴之外,最重要的是為他們開演佛法義理令他們具足正見,同時也為他們皈依及受戒,圓滿的法會儀軌,就是希望三惡趣的眾生們不再造罪受苦,早日脫離苦趣。

水陸法會,全稱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水陸法會,以供齋施食為主,主要是為超度水、陸、空一切孤魂而設,有供養諸佛、懺悔罪障、祈福消災、超薦祖先、普度鬼神、長養慈悲、增長福慧等功德,是漢傳佛教法事中,儀式最隆重、功德最殊勝的法會,有「法會之王」的美譽。 水陸法會的功德殊勝能令六道羣生皆蒙受大利,有「普無不度,六道雖殊,俱解脫故」及「以施食故,若聖若凡無不供故」平等無分別的普同供養之意。 戒是修行的根本,守護我們的心不受惑業迷亂,而菩薩戒更是轉凡成聖、緣起成佛的重要關鍵,所以我們要正念攝心,虔誠起淨信,受戒的前行是起信、皈依、懺悔和發菩提心。

2020 水陸法會: 「臺灣萬緣水陸大法會」》

就是用做功課的心,持大悲咒、念釋迦佛心咒,時刻保持清楚的覺知,讓這份覺性不斷的串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 法鼓山水陸法會以上供十方諸佛、聖賢,無遮普施齋食為基礎,救拔諸六道眾生,並廣設十一壇,使與會眾生,得以其因緣與根器,至各壇聽經聞法,而發起成佛之心。 同時,更要隨分隨力、隨緣奉獻,幫助他人、利益眾生,滴水穿石地累積修行資糧與福報,進而將清淨安定的力量,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具體實踐利人利己、建設人間淨土的菩薩行。 在融合教育、環保、禪修、藝術四大特色的壇場中,以漢傳禪法的修持參與法會,如同年度進修、密集充電。 回來用功,是為了提昇自己的品質;回到日常,是為了一點一滴建設人間淨土。

2020 水陸法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水陸法會具有供養諸佛、懺悔罪障、祈福消災、超薦祖先、普度鬼神、長養慈悲、增長福慧等功德,是一個超薦六道眾生的法會,更是讓我們學習佛法的修行場域。 2012年起,「大悲心水陸法會」開始舉辦海內外分處共修,透過網路直播或錄影轉播,讓全球各地的菩薩能夠就近前往分支道場,或自行連線、同步儀軌、恭誦經書、四眾弟子齊心攝受參與法會。 莊嚴的梵拜、清靜的壇場、安定的氛圍,無論身在哪裡,一樣同霑法益、共沐法喜。 水陸法會歷經1500多年的演變,部分揉雜了道教、密教與民間信仰的痕跡,如焚燒紙製牌位、紙紮祀品等,有違全球關注的環保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