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認為,特偵組只是任務編組,目前已有的檢察官和職司犯罪偵查已經可以履行相應職責,根本沒有重啟的必要,而且特偵組是馬英九和王金平九月政爭時期的東廠,到現在還要用同樣方法查無證據的指控,本質是幹預司法、製造政爭工具。 2020年8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説,美國大選是美國的內政,中方沒有興趣也從未進行過幹預。 中方致力於同美方實現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同時也將堅定捍衞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2020年8月7日,美國國家反情報和安全中心主任伊萬尼納發表聲明稱,俄羅斯、中國、伊朗等國都將試圖幹預美2020年大選。 2020年11月27日,美國聯邦第三巡迴上訴法院駁回了特朗普競選團隊針對賓夕法尼亞州投票程序的訴訟。
此外,臺灣日後如果要由14億人決定2300萬人的未來,是韓國瑜的主張還是國民黨的主張。 韓國瑜表示,無色覺醒的無色和國民黨代表的藍色象徵著臺灣可以自由表達的可歸之處。 他批評蔡英文在2000年擔任陸委會主委曾表示中國是臺灣人的唯一選擇,臺灣不能用主權交換經濟,本身就和民進黨一樣在出賣臺灣人民利益。 他引用憲法原文,認為各方應該正視歷史,面對未來,懂得跟對岸打交道,建立建設性的對話。
2020總統選舉: 美國總統選舉選舉動態
臺商會長估計,大約會有15萬臺商返臺投票,可以影響30~45萬張選票。 很多臺商早在2004年1月就在大陸臺商中為所支持的候選人拉票,甚至傳出在大陸舉行競選造勢活動的消息,後因國臺辦介入,才被取締。 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大陸、香港的機場中就已經舉出中華民國國旗和連宋的競選旗幟,公開挺連。
3月19日下午1點45分,正在臺南市市區掃街拜票的時任正副總統陳水扁、呂秀蓮遭到槍擊,時任副總統呂秀蓮膝蓋受傷,時任總統陳水扁腹部輕微擦傷。 兩人後被送往奇美醫院治療,兩人都意識清醒,沒有大礙,醫院外聚集大批民進黨支持者。 2020總統選舉2025 臺灣商界的兩名重要人物,臺塑董事長王永慶和長榮董事長張榮發雖然沒有公開支持連宋,卻批評政府遲遲不開放三通。
2020總統選舉: 參選情況
第14、15任總統蔡英文將於2024年5月20日任期屆滿,因已連任一次,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規定「總統、副總統之任期為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所以此次無法再度參與競選。 蔡英文指大量中國網軍於去年市長選舉期間在網路上活動,給了韓國瑜最大的幫助,因此韓國瑜纔是網軍的最大受益者,中國網軍、水軍大舉支持韓國瑜,但韓國瑜從來沒回應過。 2020總統選舉 她指出,網軍在網路上肆意造假、抹黑,罷凌政治人物,連意見領袖、表達意見的市民也成為目標。 宋楚瑜評價韓國瑜所提出的問題,稱臺灣社會要尊重人民自由,但必須要有秩序。
2019年7月28日,中國國民黨第20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於板橋體育館舉行,上午會議正式通過提名韓國瑜為國民黨第十五任總統候選人。 數據來源:TVBS民調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誤差在正負三個百分點左右。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出,連宋從最高時領先20個百分點逐漸下滑,直到宋楚瑜下跪後跌至低谷,只領先3個百分點,已經是在誤差範圍之內。
2020總統選舉: 選舉情況
但是2月14日首場辯論結束後,卻令很多政治評論家和普通選民感到失望。 雙方在議題方面的辯論都避重就輕,兩人卻有多次針對對方的人身攻擊。 2020總統選舉 但是總體而言,大多數人認為陳水扁表現較好,但是連戰的支持度依舊領先。 臺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前天剛與市長柯文哲交接,昨傳出高雄、新北前副市長李四川也點頭同意接任市副市長。 此外,在野右翼大國家黨的前首爾市長李明博(이명박)以及國會議員、黨主席朴槿惠(박근혜)已經展開相關的選舉工程。
- 10月中旬,時任總統陳水扁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專訪時稱,國親接受中國的「暗助」。
- 臺灣團結聯盟11–潘建志、周倪安、劉一德、蔡以新、潘厚勳、歐陽瑞蓮、高基讚註:僑居國外國民以(僑)標示、競選連任者以粗體字標示、時任之區域立法委員以斜體字標示。
- 荷蘭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在Facebook公開致賀內容,恭賀臺灣人民踴躍透過民主機制參與剛落幕的選舉,也恭喜蔡英文總統再次連任。
- 後來連宋陣營提出當選無效之訴,結果最高法院判決敗訴定讞,陳水扁順利連任。
12月14日選舉人團投票決定總統以及副總統人選,投票結果確認拜登當選第46任美國總統,賀錦麗當選第49任美國副總統。 國會原計劃於2021年1月6日舉行聯席會議,正式對各州提交的選舉人團投票進行清點,也就是認證各州投票結果,但國會當日遭到暴力衝擊,導致認證大選結果聯席會議一度被迫中斷。 當地時間1月7日凌晨,國會聯席會議確認拜登及賀錦麗當選,對此特朗普立刻在一份聲明中承諾將在1月20日進行“有序”權力交接。 2020總統選舉 198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又稱第13屆大韓民國總統選舉於1987年12月16日舉行,此次選舉是大韓民國政治史上第一次總統由公民直選。
2020總統選舉: 美國總統選舉爭議事件
隨着時間推移,郵寄選票的點算開始,本來偏紅色的選舉形勢出現了逆轉,特朗普在一些州的優勢縮小,以至於被反超。 而親共和黨的福克斯新聞網以及美聯社在西岸開票初期,已經「獨家」認證拜登勝出了亞利桑那州。 但與其他激戰州不同之處是,拜登的優勢由大約八萬票的差距漸漸縮小,最後以萬多票的微弱差距勝出。 2019年8月有報導指拜登支持度下跌,桑德斯支持度平穩,華倫支持度上升,賀錦麗(8%)返回第4,甚至有報導指拜登被華倫超前了。
- 我們拒絕接受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我們認為代理總統拜登,不是由美國人民合法選舉產生的總統。
- 連宋陣營也表示立即停止競選活動,並由馬英九和連戰夫人連方瑀到醫院探望時任總統陳水扁。
- 但是臺灣評論普遍認為,李遠哲這次的挺扁效力遠不如四年前高,有些評論家甚至稱他已經“信用破產”。
- 5月16日,白思豪宣佈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並公佈競選口號為“勞工至上”。
- 國民黨黨產問題在每一次選舉時重複被民進黨提出,但因泛藍國會過半,法案無法成立,被稱為「吸票議題」。
黑金指的是執政黨利用行政優勢,從財團或個人取得非法或不當利益。 在過去,“黑金”一詞始終與國民黨聯繫在一起,國民黨被認為是黑金政黨。 在2000年的總統選舉中,“終結黑金”一直是民進黨的重點選舉訴求之一。 但是在這一次的選舉中,民進黨政府,甚至時任總統陳水扁本人的清廉作風遭到在野黨質疑,最主要的批評就是陳水扁當選前一直攻擊國民黨黑金,當選後卻立即與前總統李登輝結盟,兩人關係形同父子。 此外,也有報導稱,一直被指責是地方黑道大佬的立委顏清標被時任總統陳水扁多次召見;還有報導則稱時任總統陳水扁會見南部一地下賭盤莊主,這些都對時任總統陳水扁的改革形象造成嚴重衝擊。 但是許多親泛綠陣營的學者則主張,黑金問題其實是泛藍陣營(更準確一點說,應該是國民黨)過去長期執政時,為掌控地方勢力,特意扶植地方黑道或派系所造成的。
2020總統選舉: 支持度
指控前總統李登輝為“黑金教父”,對他並不公平;另一方面來說,在國民黨執政的威權時期(即兩蔣執政期),仍然保有「家天下」的觀念,意即黨國不分、而黨領導者自然可以站受黨(即國家)的資源,所以不存在黑金問題,因為本來就是國庫通黨庫、黨庫通家庫。 泛綠稱稱前總統李登輝為「黑金教父」,只是當時李進行本土化路線時,受到當時既得利益者攻擊的緣故。 時任總統陳水扁與前總統李登輝是為了維護臺灣主權獨立,和促進臺灣邁向正常國家的共同政治目標,才會進而結盟的。 若進一步抽絲剝繭分析,可發現黑金問題在蔣中正以及蔣經國執政時期雖然存在,但是卻是在李登輝時期有了明顯的惡化。
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在選舉爭議州將有「另類選舉人」投票給川普,川普陣營將把這些「另類選舉人」的投票結果呈交給國會,當川普的連任獲得確認後,這些「另類選舉人」的身份將得到認證。 米勒同時表示,美國憲法規定新任總統就職日期是1月20日,距離現在還有頗長一段時間,因此川普仍有充裕的時間修正其指控的造假的選舉結果。 由於技術問題而押後公佈結果,只顯示這些人輸了:華倫(18%)、拜登(15%)、克羅布徹(12%),其後於同月8日宣佈布塔朱吉(26.2%得票率)略微領先桑德斯(26.1%)。 新罕布夏州初選,桑德斯(25.7%)勝,布塔朱吉緊隨其後。
2020總統選舉: 選舉結果
這場活動在全臺十多個縣市同時舉行,支持者在3月13日當天下午3時20分喊出“換總統”的口號。 當天,連宋王馬四人分別在臺北市、臺中市、高雄市和桃園縣四個主會場。 3時20分在吹響號角後,現場羣眾高喊“換總統”、“320,連宋贏”等口號。 但是當天的第二個高潮則是在10多分鐘後,宋楚瑜夫婦在臺中率先跪下親吻臺灣土地,10分鐘後在臺北,連戰夫婦更以五體投地的方式親吻土地,顯示自己熱愛臺灣。
他們批評,公投雖然是人民的基本權力,但是這次民進黨發動的公投既不合法、又沒必要,在在野黨不敢應戰的情況下,他們要站出來發表不同的聲音。 在辯論會中,反方的一個共同的主軸是,公投非法,人民無論投贊同或支持,實際都預設了這種他們所宣稱的違法行為,唯一的抵制方法應該是拒絕領票,讓公投無法達到50%投票率的門檻,而最終無效。 羅智強:2018年11月26日,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宣佈參選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中國國民黨第15任總統提名初選作業時程日期工作事項2019年5月15日通過總統初選提名特別辦法。 2019年5月23日至6月6日徵詢有意爭取或被推薦黨員意願。
2020總統選舉: 候選人
12月4日,在加州認證該州投票結果,55個選舉人承諾將投票給拜登後,拜登正式獲得足夠多的選舉人票以入主白宮。 確定總統候選人:民主、共和兩大政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最終確定本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並討論通過總統競選綱領。 新加坡新加坡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恭賀臺灣順利完成大選,並認為新加坡與臺灣多年來有著密切友善關係,將繼續在「新加坡的一個中國政策」基礎上,持續發展彼此關係。
2020總統選舉: 目標加速產業整合 蔡英文:擴展臺灣醫療全球影響力
但在聽證會上,特朗普團隊的律師承認共和黨觀察員已經在點票室裏觀察點票。 同樣在當天,佐治亞州法官駁回了特朗普競選團隊的另一項訴訟,該訴訟稱佐治亞州有重複計票的行爲。 同時,密歇根州法官駁回了特朗普競選團隊的一項訴訟,該訴訟要求密歇根州暫停點票以允許觀察員進入,法官則指出密歇根州早已完成了點票工作。 11月4日晚美聯社報道稱,拜登已獲得264張選舉人票,特朗普則獲得了214張選舉人票。 而在競爭激烈的賓夕法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佐治亞州和內華達州,計票工作仍未結束。
但是,由於政治常常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國民黨是否能夠在2024年重奪總統權力,仍有待觀察。 第五,可以肯定地預測,從現在到2024年總統大選,北京─臺北的關係將不會變得更好,這是由於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部分原因是大陸接受「九二共識」的立場堅定。 因此,除非國民黨一方爆出醜聞,否則民進黨受歡迎的程度將不可能提高。 如果這種分析是準確的,那麼民進黨和國民黨互相挖掘政治醜聞,以及2024年總統選舉之前的政治活動將變得愈來愈重要,這方面需要仔細觀察。 客觀地說,2020年總統大選中,民進黨的勝利正是受益於2019年下半年香港的政治動盪和混亂的結果。 隨着香港的政治秩序恢復,以及北京─臺北的關係持續緊張,民進黨顯然要吞下2022年「九合一」選舉的苦果。
宋楚瑜在擔任省主席期間以親民的形象獲得很高的民意支援,民進黨希望通過打壓宋楚瑜來打擊連宋的高支持度,也可分化藍營的團結。 而諷刺的是,“散財童子”的“封號”正是 2000年總統選舉時國民黨批評宋楚瑜的主要宣傳手段,民進黨在2004年選舉中故意將2000年時連宋的矛盾暴露出來,希望能造成連宋是為利益結合的印象。 對此親民黨表示現屆政府也同樣花費上百億元用於高速鐵路的建設,也是一種鞏固選票的行為,但不同的是民進黨政府用掉大筆資金,卻依然無法改善臺灣經濟。
2020總統選舉: 初選進行過程
小笠原欣幸認為「民進黨很有可能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並指今年的地方選舉,是民眾想給民進黨警惕而進行的投票行動,國民黨打出「打倒民進黨」口號,看似成功,實則不然。 小笠原欣幸分析,臺灣不少人將地方選舉定位成2024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其實並不正確,總統選舉的政局從現在起才開始。 小笠原欣幸近日投稿《關鍵評論網》,指出就他觀察,臺灣選民有個獨特的「平衡感」,對單一個體、羣體壯大會存有警惕感,像是國民黨勢強時,地方選舉則偏向投給黨外人士或民進黨來制衡,反之亦然。
2020總統選舉: 投票大標題
因此大選結果通常在大選投票日當天便可根據各州選舉結果算出。 除電視直播外,也會同步網路直播以及將影片上傳至YouTube。 競逐民主黨提名的主要候選人包括前副總統(拜登)、前內閣祕書(卡斯特羅)、兩位州長(布洛克和英斯利)、一位前州長(希肯盧珀)、七位美國參議員、三位前眾議員、三位市長、一位前市長和三位從未擔任過選舉職位或公職的候選人。 總之,2022年臺灣的縣和市長選舉無疑顯示了整個國民黨的復興、復活和重生。 在執政民進黨與大陸的緊張關係中,國民黨顯然是選舉的受惠者。
他說這種三腳督的情況,最後會像臺北市的放大版,藍軍如果整合 ( 柯文哲的選票 ) 成功,有機會贏得 2024 的大選。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蔡總統認為此時是深切反省的時刻,相互指責不… 他的形象是年輕、有魅力、專業、平民化、有新鮮感和重視家庭的候選人,使他贏得了大量選票。 從現在到2024年總統大選,作為反對黨是否可以而且將保持這種勢頭還有待觀察。 有趣的是,大陸對臺灣採取的立場愈強硬,臺灣選民支持國民黨的趨勢就發明顯。 如果這一觀察是準確的,那麼從現在到2024年總統大選,大陸可能會維持對臺灣的強硬政策。
2020總統選舉: 初選候選人
綠營以總統令加上「批示」,「批示」如下:「總統、副總統於選舉期間同時遭受槍擊,為明事實真相自應調查。政府支持調查,但不應違憲調查。本條例既有重大憲政爭議,宜尋求釋憲或修法解決,以符憲政秩序。」綠營隨後將此法向司法院提出釋憲。 行政院長遊錫堃與其內閣團隊宣佈,行使公務員“合法”的“抵抗權”,反制真調會的運作。 10月7日法務部長陳定南,行政院發言人陳其邁、內政部長蘇嘉全、政務委員許志雄、行政院主計長許璋瑤至真調會,雙方互不相讓,使真調會召集委員、前司法院長施啟揚下逐客令,雙方不歡而散。
2020總統選舉: 投票概況
2019年5月15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總統候選人提名特別辦法、中央提名協調小組成員、提名作業時程暨作業要點等三案。 初選全民調將委託五家民意調查機構執行,每家有效樣本數不得少於3000份,並以中華電信住宅電話隨機抽樣。 2019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提名協調小組成員,副主席兼祕書長曾永權、副主席郝龍斌、副祕書長杜建德、組織發展委員會主委李哲華、考覈紀律委員會主委魏平政等五人,分別拜訪有意爭取或被推薦黨員,評估徵詢黨員參加初選意願。 民調執行時間為2019年(民國108年)7月8日至14日,每天晚上6時30分至9時30分,並在7月15日公佈結果,7月17日提報國民黨中常會、7月28日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