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議題、社會倡議,是由一羣有同樣「興趣」、「理想」的夥伴一起來做,勢必能激發出更多創意的火花、更堅實的做法。 正因為參與同一個社團的大家之興趣、目標相仿,不需要刻意為之,反倒在學長姐、同儕自然的陪伴下,這些學習就自動發生了。 筆者在近 20 年前,因為「玩」了 3 年社團,擁有了一羣莫逆之交、永難忘懷的青春記憶。 而從今日往回看,不少人生軌跡都因這 3 年的經驗,有了不同的發展。 除非有特殊情形,否則學生在哪一個免試就學區的國中畢業,就要那一區的免試入學。 免試入學就學區是以縣市為分界,全國共分為十五個「就學區」。
),簡稱「課綱」,舊稱課程標準,是規範臺灣學校課程教學、教科書和升學考試的重要依據。 課綱經由國家教育研究院進行研究與撰寫,並經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審議核可後公告實施。 臺灣現行課綱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於2019年(民國108年)實施,因此俗稱「108課綱」。 第 1 天考物理、化學、數學甲、生物 4 科,第 2 天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3 科,每科考試時間都是 80 分鐘。 須注意的是,自 111 分科測驗結束後,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決定於 114 學年度起加考數學乙,而國文、英文未來是否也跟進復考,目前則尚未討論定案。
108課綱高中: 新型學測、英聽 重要日期行事曆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課程,協助學生培養一技之長、增進人文與科技素養、創造思考及適應社會變遷能力,奠定生涯發展基礎,提升實用的就業力。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一般科目為主的課程,協助學生試探不同學科的性向,著重培養通識能力、人文關懷及社會參與,奠定學術預備基礎。 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單科高中」,提供特定學科領域為主課程,協助學習性向明顯之學生持續開發潛能,奠定特定學科知能拓展與深化之基礎。
- 然而,在「學習歷程檔案」出現之後,那來自校方、家長的壓力,時時刻刻都像在告訴孩子們:「請好好思考你做這件事,到底能不能幫助你上大學。」有報導指出,「非學科性社團可能都會倒」,文中更提到有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為社團幹部,而花錢去「成立社團」。
- 課程學習成果:學生在課堂上的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
- 或許是因為我來自一間學風非常自由的高中,也參與了一個極度充滿活力的社團,因此從來不知道「社團指導老師」到底是誰,只知道在滿檔的活動中,年齡相仿的學長姐們,他們努力地以和善、嚴肅、搞笑等不同方式帶領著我們。
- 有不少高中生已經發現這個議題,也嘗試以小論文、自主學習計畫來推動計畫,成為「得獎」或「升學」的利器。
- 還有跟我同屆的社團夥伴,熱情地成立了「野林會」,好好地串起了這 20 多年來的情誼,迄今更是每一年都回學校支持有著同樣「替代總體性」的學弟妹。
- 本文正是希望能提出提醒,盼在諸多表格、申請資料中,「社團」價值仍可保有它的初衷:讓青少年們有機會在功利主義充斥的社會下,可以不為什麼、只單純地與同學們共同築夢。
2.入學管道改變;多數學生都可以免試入學,有學術傾向和體育、藝術、職業類科傾向專長的學生,可以透過特色招生入學。 1.免學費政策:無論是高職、綜合高中和五專一年級學生,不管公私立一律免學費,沒有家戶所得限制。 讀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家戶所得一百四十八萬以下,不分公私立也一律免學費。 社會參與:學習者處在彼此緊密連結的地球村,需要學習處理社會的多元性,以參與行動與他人或羣體建立適切的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 考生可以直接下載 112 學測簡章電子檔,也可以購買紙本簡章。
108課綱高中: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
由於 108 課綱強調「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大考命題會以「素養導向」為出發點,新增選擇(填)題與非選題的「混合題型」,答案卡也改版為可以同時作答選擇(填)題與非選擇題的 A3 新式答題卷,以下為 5 大素養導向命題要點。 選讀商管學羣的高三生因課程中不含數甲,若分科測驗選考數甲則挑戰遽增,須提前調整讀書計畫並持續關注相關資訊。 同分比序目的是為了減少增額錄取,當 2 名以上考生採計加權後總分相同,先以各校系訂定的同分參酌科目順序(如下表舉例所示)作比較,若比到最後 1 科仍同分,再依據換算級分前的原始分數依序比較,結果若仍同分,再進行增額錄取。 過去為方便各大學校系加權計分,指考採用每科區分 1~100 分的「百分制」,順應 108 課綱而生的分科測驗則改成「級分制」,每科區分 1~60 級分,並於分發入學時增加「同分比序項目」。
8張圖,帶你看懂108課綱 108課綱高中2025 108課綱高中 素養,是108課綱的基因,但是素養導向是什麼意思?
108課綱高中: 考試分發(指考)部分
這些扭曲的價值觀,不僅成為學子們最糟糕的負面教材,更讓社團最重要的意義消失殆盡。 課程學習成果:學生在課堂上的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 一般學制學校學生每學期至多上傳3件,為提高資料可信度,必須經任課老師認證(老師僅需認證學生課程學習成果是否為課程中所產出,不須給予評分或評論)。 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特定學科領域為主的課程,協助學習性向明顯的學生持續開發潛能,奠定特定學科知能拓展與深化的基礎。 108課綱高中2025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高職」,提供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課程,協助學生培養專業實務技能,奠定生涯發展基礎並提升就業力。 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而撤退至臺灣。
譬如,「基北區」就涵蓋了基隆市、臺北市和新北市,只要是這三縣市應屆畢業生,都可以參加這三縣市所有學校的免試入學,不需遷戶口到所謂「明星學區」。 雖然 111 及 112 學測相較過往改革不少,但主要差別在於作答格式,試題內容並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多練習歷屆試題,熟悉單元題目並加強理解力,對於備考新型學測仍有很大的幫助。 112 年新型學測考試天數為 3 天(舊學測 2 天),考試日期為 112 年 1 月 13、14、15 108課綱高中 日。 級距:以各科到考考生,計算其原始得分前百分之一考生(小數以無條件進入法取至個位數)的平均原始得分,再除以 15,並取至小數第二位,第三位四捨五入。 分科測驗比過往指考少考了 3 科,因此考試天數也從 3 天調整至 2 天。
108課綱高中: 解析 108 課綱學測制度差異、112 學測歷屆試題
命題依據與基測同為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能力指標。 評量科目為國文、英語(包含聽力)、數學(包含非選擇題型)、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綜合高中」,提供一般科目及專精科目課程,協助學生發展學術預備或職業準備的興趣與知能,於入學第一年時確定學生興趣為學術研究或實務操作,並於第二年時分流。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侷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核心素養分為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 暑假時,學生會去北科大上技術課程,也會有產業界的工程師來指導,中正高中希望課程能和世界脈動、職場實務接軌,精實豐富的內容,是學校寫計畫向教育局申請經費,找校友會、家長會贊助等等,花費很多心力。
108課綱高中: 考試篇
在此時代背景下,1952年(民國41年),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強化「反共抗俄」之教育目標。 政府亦於次年編寫國文、地理、歷史、公民四科教科書標準本,至此開啟「統編本時代」。 108課綱高中2025 1945年(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開始對臺灣行使統治權,臺灣地區改採中華民國各級學校課程標準製作教科書。 1948年(民國37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第二次修訂標準〉,旨在增加公民訓練。 同年12月,教育部修正發布〈中學課程標準〉,以因應《中華民國憲法》頒布需要。
- 核心素養依照學生個體身心發展狀況,各教育階段定有不同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
- 1948年(民國37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第二次修訂標準〉,旨在增加公民訓練。
- 譬如,「基北區」就涵蓋了基隆市、臺北市和新北市,只要是這三縣市應屆畢業生,都可以參加這三縣市所有學校的免試入學,不需遷戶口到所謂「明星學區」。
- 正因為高中社團成員,幾乎都是「孩童以上、成人未滿」的小大人們,要如何拼命長大、突破限制、做出成果?
- 1942年(民國31年),教育部發布〈小學課程修訂標準〉。
- 對經歷「聯考世代」的父母來說,108課綱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只要能在學習歷程檔案,展現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成果,就有機會在申請入學脫穎而出。 【學習歷程】5分鐘看懂學習歷程檔案 申請入學一階學測採計將不超過50%,「學習歷程檔案」將成升學關鍵。 常見9問 生涯探索在未來的升學進路愈來愈重要,但看不出孩子的興趣能力怎麼辦?
108課綱高中: 高中生活不是隻有死讀書!她靠好英文獲柏克萊遊學獎學金
課綱爭議最大者為歷史科,由於其經常涉及政治意識形態,因此造成持有不同價值觀的族羣對立。 部分反課綱的高中生更密集到教育部抗議,於2015年(民國104年)7月23日深夜還發生學生夜襲教育部,衝進部長室,警方逮捕學生記者33人事件。 而108課綱實施後,有網路傳聞「新課綱出來了,完全去中國化,從商朝到隋唐只剩下短短四頁….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就沒人會去注意討論」,隨後臺灣事實查覈中心證實為錯誤訊息。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舊稱「高中」,提供一般科目課程,協助學生試探不同學科的性向,著重培養通識能力,奠定學術預備基礎。
但不可諱言,在比序簡單且競爭激烈的就學區,如基北區,會考成績幾乎是決勝的關鍵因素。 多元表現:如幹部經歷、競賽成果、檢定證照、志工服務、營隊、研習、個人創作或發明等,上傳檔案格式不限。 校訂必修以通識、知識應用或校本特色課程為原則,不得為部定必修課程之重複或加強。 學校得依其發展特色、師資結構及相關條件開設之。 高中生資訊網創立於2020年,也正是108課綱推行的首屆。 希望藉由協助學生統整資訊,縮短學生的資訊落差,進而達到學習平等的目標。
108課綱高中: 升學王線上數位課程諮詢
沒錯,在時勢比人強之下,無論是學習歷程檔案,還是自主學習計畫,今日的高中生仍得好好準備。 但本文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重新述說「高中社團」的重要價值。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蘇文鈺曾於著作《做孩子的重要他人》中點出:臺灣學生只想學「有用」的學問、高中教育只是為了送學生進大學、大學教育則是為了就業等嚴重的教育問題。 然而,在「學習歷程檔案」出現之後,那來自校方、家長的壓力,時時刻刻都像在告訴孩子們:「請好好思考你做這件事,到底能不能幫助你上大學。」有報導指出,「非學科性社團可能都會倒」,文中更提到有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為社團幹部,而花錢去「成立社團」。
108課綱高中: 高中的改變
集體報名的考生可向所屬學校或補習班購買;個別報名的考生則可上網或至大考中心購買。 111 學測國文科拆分為「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簡稱「國綜」,以及「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簡稱「國寫」(即作文)。 108課綱高中 38年教學經驗的延平高中校長張漢鏞,歷經多次教育變革,自己的學校是中大型規模,他坦言新課綱對規模小、資源缺乏的學校,真的不容易;而在實際教學現場,偏遠地區、偏鄉學校面臨很多難題。 FRC是全球知名的機器人競賽,中正高中2020第一次出征,就拿下新秀全明星獎,大家開心和國旗合照,原本互不相識,但上了同一堂FRC機器人的選修課後,點燃了想打造出機器人的熱情。
112 分科測驗於 112 年 7 月 12、13 日舉行,並於 6 月 8 日至 19 日開始報名。 像是吉他社的同學,或許可以在與街友成為朋友、聆聽他們的故事後,將他們的故事寫成歌,讓無家者覺得世上還有人關注他們;攝影社的同學,則可能透過影像紀錄,把這些社會角落的身影,讓更多的人知曉、認同,甚至參與改變。 而讓我再重回高中,我一定也會拉著康輔社的夥伴,嘗試把歡笑帶給這羣朋友,暫時讓他們忘卻現實、享受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