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選舉15大好處2025!內含2019 選舉絕密資料

唯下白田區議員、前民協及經民聯成員甄啟榮在2017年因為不滿經民聯在對於白田商場清拆的處理態度而退出經民聯後,立場漸漸與民主派親近。 甄氏包括支持「取消區議會授權票制度」、通過「『反送中』動議」等,同時也公開向建制派割蓆。 被外界視為建制派失守,而民主派也於餘下的區議會會期重奪區議會的控制權,更成為該屆區議會首個由非建制派取得過半民選議席的區議會。 今屆選舉,深水埗區將增設分別位於填海區的「碧匯」及由重建完成後蘇屋邨所組成的「蘇屋」兩個選區。 上屆選舉,民主派只有民主黨保住四席,當中重奪半山東,但失去了水街選區。

2019 選舉

值得注意的是,選舉結果公佈當天,新浪微博熱搜榜並沒有區議會選舉或相關關鍵詞,與香港問題相關且排名最高的話題,是新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接受央視專訪。 另據中央社摘錄的網友評論,部分觀點激進的中國大陸網友得知選舉結果,驚訝之餘大呼「一國兩制失敗了」,另一些則對選舉結果表示氣憤,要求中央政府取消對香港、臺灣的優惠待遇,對香港進行經濟制裁,同時也有網友認為中央政府應該檢討「一國兩制」20年來的運用成效。 在此次選舉結果公佈後,正在訪問日本期間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無論選舉結果怎樣,香港都是中國的一部分”。 他還指出,企圖搞亂香港或者破壞香港繁榮與穩定的圖謀,都不會成功。 同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暨新聞司副司長耿爽就接受記者對外媒報道香港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大獲全勝的相關提問時表示,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2019 選舉: 臺灣九合一選舉:大麻合法化議題受到關注

「我要攬炒」團隊邀請來自英國、丹麥、瑞典、澳洲、日本等多國專家組成的「獨立選舉監察小組」,到港島、九龍和新界多個票站監察區議會選舉,而每個小隊會視察最少十個票站。 瑞典政黨成員Olle Johnsson擔心政府會想辦法操縱選舉。 在葵青華麗選區,民主黨單仲偕復出參選挑戰前黨友、經民聯黃耀聰。 而在附近的石蔭選區,上屆在該區競逐連任失敗的民主黨現任立法會議員尹兆堅,今屆再度參選,並與上屆對手、擬競逐連任的民建聯李世隆碰頭。 至於曾表示有意參選翌年立法會選舉超級區議會議席,擬於屯門三聖或掃管笏選區披甲的新民黨主席、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最終未有報名參選。 截至提名期結束前,由於多區出現已報名的民主派參選人的選舉資格仍未獲確認,所以下列選區都有「Plan B」(替補)人選。

事後蔡英文引咎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民進黨政府的前景也一度不容樂觀。 每位選民當天至少會有三張投票紙,一張為總統、副總統選票,一張為本區區域立委選票,一張為選舉不分區立委的政黨選票。 區域立委由本區投票數最多人當選,不分區立委投票則是針對政黨,得票率達到5%以上的政黨按照其得票比率分配當選名額。 依據《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2條,符合推薦正副總統候選人資格的政黨有: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時代力量,各可直接提名一組候選人參選。

2019 選舉: 選區焦點

投票結果顯示民主派在西貢區奪得26席,合計約11.8萬票,建制派獲得6.4萬票但一無所獲,而中間派候選人則取得約1.6萬票共保住3席。 今屆選舉,35個選區範圍變化不大,格局和上屆卻有很大分別,如上文所指,包括「紅區(較為支持建制派的地區)」柴灣及北角,東區各選區首次出現兩大陣營全面對壘。 北角炮臺山一帶,公民黨與五位素人組成「北炮同盟」搶攻建制派老巢。 柴灣、小西灣方面,三名爭取連任的區議員與八位素人及前區議員社民連曾健成組成「柴灣起動」,力爭議席,同時該三名爭取連任的民主派議員同時遭到三名以民建聯工聯會「雙牌頭」候選人挑戰。 建設派保民聯派兩人挑戰建制派勢力,其中一區為時任立法會議員,工聯會郭偉強所屬和富選區。 然而逃犯條例修訂的爭議及市民對政府的不滿開始發酵,最終形成2019年6月以來相繼不絕的大遊行及警民衝突。

  • 身兼鄉議局議員的區議員須依法登記為鄉議局功能界別及界別分組選民,另外區議員亦可以放棄登記為區議會(第一)功能界別及選舉委員會兩個界別分組的選民,並選擇在其他功能界別及界別分組登記。
  •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楊嶽橋認為,從朱凱迪、岑敖暉和黃之鋒3人的情況來看,選舉主任對是否撤銷參選人資格沒有準則,提問旨在迫參選人表態,尤其質疑黃並非「真心」不提倡以港獨為自決選項,為黃度身訂造,以圖合理化撤銷黃參選人資格的所謂法律理據。
  • 此外,由於國民黨歷來受派系鬥爭困擾,如果該黨希望在臺灣複雜的島內政治中重新奪回總統大位,內部團結將是必須的。
  • 建制派方面,民建聯與上屆一樣派出四人參選,三人爭取連任,一人接棒;自由黨只得林偉文爭取連任;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港島聯數名現任議員均爭取連任。
  • 是次為2002年新界村代表制席改革後的第五屆村代表選舉,同時亦是墟鎮代表統一由民政署主辦之後的第二次選舉。
  • 今屆區選,因應屯門東南的掃管笏有大量私樓入夥與及位於屯門西北的欣田邨落成,分別增設掃管笏以及欣田兩個新選區,民選議席總數增至31席。

另外,朱凱迪參選被裁定無效,令人擔心當局對參選者做「思想審查」,把北京的政治邏輯引進香港,當時亦預估朱凱迪在年末的區議會選舉將未能入閘,唯最終朱凱迪成功報名參選2019年區議會選舉八鄉南選區。 〈建制雙料議員謝偉俊柯創盛險勝〉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巴士的報」,2019年11月26日。 雖然當地媒體鮮少提及選舉結果,但在一些社交媒體中不乏中國大陸網民就此熱議,觀點主要分爲肯定及否定選舉結果的兩個派別。

2019 選舉: 議席數目

法國在臺協會「有堅定的意志與所有當選人合作加強臺法關係」。 香港這次選舉正值香港《逃犯條例》爭議持續,被視為較支持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蔡英文及民進黨亦得到不少香港公眾人物的支持。 依據《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3條,其他未符合第22條規定之政黨及無黨籍之正副總統候選人,則須依連署方式申請登記;連署人數,應於規定期間內,已達「最近一次立法委員選舉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一點五者」。

  • 其中本欲「翻盤」的葵青區,因被建制派重點部署,首次失去過半數民選議席。
  • 時任長洲南北區議員雖組織居民反映反對意見,要求保留兩個選區,然而基於未能有其他可行方案,諮詢結果維持原有計劃,落實長洲單一選區。
  • 大不列顛的政黨若非沒有在北愛參選,便在當地本土政治中不成氣候。
  • 從時任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選戰初期,赴同志酒吧爭取同志選票;到新竹市長選舉,「四叉貓」劉宇成為最搶戲的側翼;本屆順利連任的北市大安文山議員苗博雅,也在2018年進入了綠營重要智庫「青平臺基金會」擔任董事。
  • 然而2019年以來,兩岸問題變幻多端,不斷升級的香港問題也極大撼動臺灣政治版圖。
  • 在土瓜灣北勝選的民建聯主席李慧瓊於開票後會見傳媒時,承認民建聯敗選是綜合原因造成的,不希望找藉口,日後會謙卑檢討工作。

是屆爭取第六次連任,遭到曾為黃毓民助理、地區組織「南區民生關注組」的素人彭卓棋及獨立人士陳順意挑戰。 出乎意料之外,陳李佩英以88票之差不敵獲2680票的彭,連任失敗,結束長達20年的區議員生涯,彭亦成為該區歷來首位民主派區議員。 上屆選舉,她以近三分二得票(約千五票)勝於對手灣仔廣義梁柏堅,今屆梁捲土重來。 然而投票日及投票日前逾一星期梁均未有在選區現身拉票,反而是留守理工大學,採訪示威者。 選後李均頤認為她所屬政黨民建聯支持修例的立場為其選情帶來負面影響;梁柏堅則堅持留守理大比拉票重要,他希望自己可用未來四年時間,讓支持他的人認識自己,成為自己的同伴。

2019 選舉: 臺灣九合一選舉:選民怎麼看兩岸議題?

由於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持續,建制派普遍從強調民生工程,轉為打「政治牌」帶動輿論,把本次選舉定性為一場「民意取向」投票,呼籲市民用選票「向暴力說不」。 同樣地,民主派亦呼籲曾上街支持反修例的港人積極投票,讓本次選舉成為「變相的全民公投」,藉助選票來爭取「五大訴求」。 為解決脫歐僵局,首相強森就曾於2019年9月4日、9日和10月28日三度尋求於該年10月或12月提早舉行是次選舉,但因大部分在野黨議員不投票或投反對票而沒有成事。

此外時任利東一區議員區諾軒於2017年退出民主黨,再於半年後的311補選勝出。 民主派在今次選舉大勝,議席數量大幅上升至388席,更拿下除離島區外其餘17個區議會的控制權,創香港選舉史上首次。 惟社民連梁國雄挑戰民建聯的李慧瓊不果;人民力量譚得志狙擊民建聯柯創盛僅敗;另朱凱廸雖帶領團隊贏得數席,但本人卻無功而回。 2019 選舉2025 2019 選舉 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於11月22日表示,基於風險評估考慮,本屆區議會選舉有五個票站需要更改地點;而所涉及的票站全都位於各大專院校校園範圍內,估計是次票站更改是與投票日前一至兩個星期所發生的香港中文大學衝突以及香港理工大學衝突有關。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9月27日與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見面時提到,如果區議會投票因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而遇到阻礙,不排除押後甚至取消本屆區議會選舉。

2019 選舉: 提名顧問委員會

今屆選舉,他以油尖旺區議會主席的身份迎戰於選前數個月才落區,以民主動力名義參選的陳梓維。 在候選人簡介中,陳的政綱均是手寫而成,而在選舉信息的個人照片,陳則以「波衫」造型亮相;反觀葉的電腦設計政綱和其西裝造型,形成了莫大的對比。 2019 選舉2025 結果陳梓維爆大冷以1516票,僅僅65票之差將葉傲冬拉下馬。 香港眾志祕書長黃之鋒於2020年1月7日透過Facebook呼籲臺灣民眾投票日一定要去投票,用手中的一票守護臺灣的民主。

在今年6月起的「反送中運動」中,甄啟榮更積極動員街坊參與,及後更以自己的「深水埗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身份,通過「反送中」動議,為18區區議會首次。 至於吳美,過去選舉皆以民協名義參選,但在2016年因不滿前主席馮檢基堅持參選立法會補選而退黨,以獨立民主派身份繼續服務。 建制派方面,經民聯派出羅國豪挑戰吳美,「下白田」則由上屆參選「龍坪及上白田」選區的工聯會林偉文在得到民建聯的提名下挑戰甄啟榮,同場亦有前熱血公民成員方智龍及自稱民主派的陳澤誠加入戰團。 2019 選舉2025 麥美娟於1993年獲港英政府委任為區議員,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區議員。

2019 選舉: 民建聯陳學鋒涉嫌違規拉票

在新一屆的區議會,民主黨佔十五席中的七席,佔據着近半議席;民主派眾素人合共得七席;自由黨保住一席;至於民建聯、港島聯、新論壇等則慘遭「清枱」。 2019年10月9日,由建制派組織的「新界跨黨派受打壓參選人苦主」10多名成員到灣仔向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請願,聲稱因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被追擊、圍堵和恐嚇,要求選管會及政府確保區議會選舉公平公正。 與此同時,陸續有多名民主派的候選人先後遇到襲擊,包括仇栩欣、鄺俊宇、梁凱晴、岑子傑、葉子祈、趙家賢、甄霈霖及蔣旻正。 投票率創香港史上新高下,泛民主派在452個直選議席奪得389席,當中一些政治素人亦成功當選。

2019 選舉

而國民黨的韓國瑜因在「反送中」遊行初期對其「不知情」的回應,不僅遭到部分香港人的抵制,也令國民黨的立場進退失據。 此前的3月,韓國瑜以高雄市市長身份訪問中國大陸期間,會見了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澳門特首崔世安、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國臺辦主任劉結一等人。 會見劉結一時,韓國瑜表示自己「強烈支持九二共識」,而在6月15日的雲林縣造勢活動上,又認爲反送中運動表明香港政府不接地氣,應“懸崖勒馬”。 他表態反對一國兩制,稱他若當選,一國兩制一定不會在臺灣實現,除非“Over my dead body”(跨過我的屍體)。 各鄉村投票站及額外投票站在投票結束後成為點票站及後備點票站。

2019 選舉: 臺灣「九合一」選舉 國民黨復興對2024年總統大選的影響

同時屬本土派的鄺葆賢,在2016年退出青年新政後,與區內組織紅土家合作,被視為一方勢力。 今屆本區由廿四席增至廿五席,新的一席設於啟德,民主建制亦有派人參選。 上屆選舉,民主派以一席之差,未能重奪深水埗區議會的控制權。

2019 選舉: 參選人有誰?

【記者賴慧津/臺北報導】立委補選昨(12/2)完成登記,藍營緊急徵召議員王鴻薇出征,不過臺北市議員秦慧珠自爆「當了24小時的救援投手」,原準備接受徵召,結果白忙一場。 而秦、王今(12/3)都有出席國軍英雄館所舉辦的感恩茶會,秦還原當時情況,強調王對於協調過程都不知情。 本屆選舉以前,劉宇還曾反串出現在各種公開活動,包括年金改革抗議、新黨黨慶與韓國瑜造勢活動。 2020年3月,國民黨舉辦「數位諸葛亮」海選徵召,四叉貓也報名參加;劉宇個人也不諱言,過去曾是支持臺北市長柯文哲的「柯粉」,強調「每個柯黑都曾經是柯粉」。 另一個在選戰過程,主導輿論風向的,就是新竹市長選舉過程,不斷對民眾黨市長候選人高虹安提出揭弊資料的「四叉貓」劉宇。 在成為高虹安重砲手之前,劉宇在選戰初期,參與了陳時中「臺北市公廁馬桶全面汰換成免治馬桶」政見廣告拍攝,但因為影片內容有「偷窺」情節,宣傳效果毀譽半參。

2019 選舉: 選舉日期

有趣的是,大陸對臺灣採取的立場愈強硬,臺灣選民支持國民黨的趨勢就發明顯。 如果這一觀察是準確的,那麼從現在到2024年總統大選,大陸可能會維持對臺灣的強硬政策。 第五,可以肯定地預測,從現在到2024年總統大選,北京─臺北的關係將不會變得更好,這是由於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部分原因是大陸接受「九二共識」的立場堅定。 因此,除非國民黨一方爆出醜聞,否則民進黨受歡迎的程度將不可能提高。 如果這種分析是準確的,那麼民進黨和國民黨互相挖掘政治醜聞,以及2024年總統選舉之前的政治活動將變得愈來愈重要,這方面需要仔細觀察。 第三,關於是否能夠推動修憲通過的所謂「18歲公民權」臺灣公投,未能獲得一半選民同意的必要法律門檻(這意味着這次要962萬票)。

有政壇高人更形容《基本法》並無規定香港一定要設立區議會,可以研究取消區議會,將區議會改為委任制或地區的分區委員會取替,制止區議會的“亂象”。 民政處亦禁止多區區議會採購口罩和拒批防疫撥款,民主派批評民政處說法誤導和「諸多阻撓」。 於投票日,黃炮轟陳學鋒疑親自駕駛貼上候選人宣傳海報的的私家車駛進禁止拉票區及在禁區內貼宣傳海報,並向選舉事務處投訴,惟處方未有答覆如何處理投訴,而陳亦得到疑似黑幫的白衣人現身護航。

2019 選舉: 資料頁面導覽

尤其最近一年來,隨著臺灣選舉日益臨近,北京對臺灣出臺諸多限制措施,警告意味明顯。 根據臺灣媒體分析,這次選舉影響影響將會是最巨大的一次,特別是對臺灣兩岸關係及臺灣內部政治都有極大影響。 本次選舉為臺灣中央公職人員選舉,共由兩部分構成,分別為第十五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及第十屆立法委員選舉。 加臺國會友好協會會長史葛洛拍發賀電並在Twitter發文,恭喜蔡總統連任成功,期盼雙邊人民未來持續發展正向關係。

據德國之音摘錄的網友評論,部分網民認爲選舉結果反應香港社會民意,中聯辦港澳辦應自我反省;但是另一部分網民則認為總票數之比與議席之比證明瞭香港的選舉制度存在問題,還有人懷疑選舉中存在「作弊」的情況,並建議建制派查覈選舉結果。 其中光頭警長劉澤基在得知選舉結果後,利用Microsoft Excel計算選票,得出有160多萬、造成超過57%的破紀錄廢票,從而要求所以地區重新點票,然而選舉事務處隨即澄清絕無此事,指出全港總廢票只有 12,097 張,比率約為 0.4%。 同時他對選舉結果的看法並不樂觀,推測未來數年香港的情況一定更差,希望警察兄弟們要有身心準備,另外形容香港人「針不刺到肉不知痛」,呼籲中央政府停止幫助香港人,讓「攬炒」發生,給大家自我反省的之前中央政府如何愛心愛護香港人的。

2018年田退出新民黨,與其他新界西區議員組成實政圓桌,並於是屆區選角逐連任,趙則轉到荃威選區參選。 2019 選舉 2019年,在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風潮下,曾為九巴女車長葉蔚琳的工運做幕後軍師的劉卓裕成為「自由系」的成員和荃民議政愉景區社區主任,並參選是屆區選,挑戰田北辰。 在荃灣中心選區,上屆民主黨李洪波以161票之差,二度擊敗民建聯曾大成功連任,今屆選舉二人第三次對壘。

第三大黨蘇格蘭民族黨只在蘇格蘭的國會選區參選,囊括了59個蘇格蘭選區中的35個,與2015年大選相比減少了21個席位。 祇在威爾斯參選的威爾斯黨也採取類似立場和策略,惟威爾斯選民以支持脫歐略多。 在下院中佔多數議席的黨派的領袖由君主任命為首相,組建政府;第二大黨派則成為官方反對黨,與其他下院中的黨派都可組建影子大臣團隊。 但如蘇格蘭民族黨和威爾斯黨,其主要在本地區活動,這兩個黨的領袖不是國會下院議員而是當地議會議員,所以這兩個黨在國會下院的活動另有其人負責。

2019 選舉: 選區分界圖

多名重量級人物及時任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包括張國鈞、周浩鼎、劉國勳、鄭泳舜、何啟明、麥美娟、陸頌雄、田北辰和何君堯,皆在其選區敗北。 而民建聯主席李慧瓊、柯創盛、郭偉強及謝偉俊只能險勝,雖然保住其選區議席,但票數優勢大減。 其後趁着政府民望穩定,建制派乘着優勢在後來的2018年11月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和油尖旺區議會大南選區補選相繼勝出,建制派保持票數優勢的同時,民主派未能動員支持者投票。 於沙田瀝源選區擊敗建制派公民力量黃宇翰贏得議席的社民連成員、民陣召集人岑子傑表示,這次勝選並非個人的勝利,也不是因為自己配得,而是香港人的勝利,體現民眾對青年人的支持。 他希望各區民主派都能成功取得過半數議席,林鄭月娥順應民意落實五大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