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也說一個爬山穿衣的小技巧,爬山休息時候一定要記得先脫後加的原則,一方面不能怕冷而把汗捂着凝成水滴更加冷,也就是剛停下來趕快拖掉外衣,甚至翻過來曬一曬吹一吹抖一抖,四肢打開做做拉伸的同時把腋下、膝蓋、肚子的水汽也散掉。 尺碼建議:首先要特別提醒的是這款衣服上裝和下裝尺碼不是一個標準!!!!!! 結果細心的張大媽衆測小編電話聯繫我提醒說這個衣服和褲子尺碼不一致,發來尺碼對照表讓我重新選擇,這裏也感謝小編負責的工作態度。 (使用後):UNIQLO羊毛衣纖維並雖無明顯斷裂,但布織纖維的排列卻較使用前鬆散,造成衣物較鬆軟,版型容易走樣。 爲了證明UNIQLO的羊毛衣纖維含有較高的水份,個人特別將UNIQLO的羊毛衣拿去暖氣機上烘烤,經烘烤一陣子後,UNIQLO羊毛衣自重果真又回到實驗前的乾重了。 這次測試的測試選品分別是Uniqlo美利奴羊毛衣 (未標示布重)、Icebreaker 長袖圓領 200 (注)、SmartWool 長袖立領 195。
- 依照以往選購歐美服飾品的經驗,我們會認爲身高170~175cm 左右、身材中等的人是對應M號,但實際試穿時卻發現着M號會有袖子略長的問題,反而是着S號最符合亞洲人身形(肩線、袖長)。
- SmartWool在顏色方面就較Icebreaker 保守些,利用色塊拼接營造視覺立體感,同樣是以四針並縫車縫衣物。
- 尺碼建議:首先要特別提醒的是這款衣服上裝和下裝尺碼不是一個標準!!!!!!
- Icebreaker的logo印在袖口,走線牢固,三角形鑲邊,平式縫合設計,便於運動,防止運動磨傷,符合人體工學設計。
- Icebreaker可能國內用戶並不熟悉,因爲這個品牌2015年秋冬季才進入中國市場,但其實這個在國外確實知名的老牌子,比如最近上映關於戶外運動的電影《極盜者》中主角就是穿着這個衣服。
至於真要說有什麼缺點,可能在臺灣中低海拔比較潮濕悶熱的環境會讓美麗諾羊毛衣的效果打點折扣,再怎麼厲害的機能布料遇上臺灣濕黏膩的氣候,任誰都要投降。 CRAFT Men’s Warm Zip Mockneck本品牌不光國內沒有旗艦店,兩個靠譜的大店鋪也沒有,只能海淘,我是朋友幫我在美國亞馬遜特價時候購買的,當時是300多一件,680元一套到手價格。 本人是在前年中國亞馬遜出現奇葩低價二折多時候購買,原價1600以上的一套衣褲300多,也是在張大媽看到的爆料, 後來再也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價格了,最便宜的時候雙十一也就是5折,還沒貨,現在之後會當時沒有屯個幾百箱 ,直接可以去開淘寶店。 這個衣服也有淘寶官方旗艦店,直接可以去下面地址購買,本人是雙十一期間在這家兩百多的價格搶購而得,一共只有3件存貨竟然被我搶到還是很得意的 。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長袖/底層衣
Craft的問題和優點都和odlo類似,但沒有odlo明顯,也不能叢林穿越穿。 ICEBREAKER親膚性也不錯,作爲羊毛能這樣非常不間斷。 衣服全部打開的樣子,從形狀可以看出整個衣服設計的是比較寬鬆的,和貼身、緊身類型的衣服的立體裁剪方式完全不同。 拿起這個衣服的最大感受是薄和重,雖然本款屬於超輕系列,但密度比化纖材料的衣服要大不少。 膚觸感佳,是UNIQLO羊毛衣最佳的優點,但是吸汗能力卻不理想。
- 所謂靜態保暖就是隻坐在這不動,或者輕體力勞動完全不出汗的時候衣服的保暖性能。
- (這裏也要說一下他的快乾性能,洗衣機洗後南京陰雨冬天的室內陽臺放了大半天就徹底幹了。)洗過了之後再穿就完全不同的感受,雖然必須承認不戶外運動狀態下平時穿並沒有純棉質地的衣服舒適,但還是屬於舒服的範疇,和一般的羊毛衣還是有很大很大很大的優勢。
- 這裏就來詳細說說ICEBREAKER BODYFIT OASIS套裝的穿着體驗,並和瑞典craft、瑞士odlo、美國巴塔哥尼亞、法國迪卡儂、中國凱樂石等知名品牌的戶外功能性打底衣做橫向的比較。
- 平時穿上衣M碼,而Icebreaker的衣服對我來說其實都有點寬鬆,肌肉充血後可以做到貼身,但是和緊身衣相比還是有不一樣。
至於UNIQLO雖然有多色款供選擇,但UNIQLO羊毛衣明顯是大量生產的產物—衣物單一色彩,無任何圖案;使用較便宜、快速的考克車工。 GT系列是icebreaker品牌裡屬於較具機能的產品線,使用90%天然的美麗諾羊毛,混紡10%的人造彈性纖維,所以保有羊毛衣最為人樂道的抑臭、透氣和溫控效果,也兼具人工纖維的彈性和快乾。 樓主確實很努力評測,但是個人覺得,作爲戶外內衣,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吸溼排汗功能。 沒有穿過icebreaker,戶外多年買過很多國內外牌子的功能性內衣,最後每次進山只穿C3,就我個人感受親膚性,保暖性,排汗速幹功能都很贊,絕對值得備一套。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SmartWool 羊毛衣實穿感受
評價:做工很好,透氣性能優秀,速乾性能優秀,沒有立體裁剪和多布料拼接,靜電現象很嚴重,用途有點尷尬,最熱的時候一般穿速幹T恤了,這衣服外穿不好看。 靜態單穿保暖性:craft最保暖,然後是ICEBREAKER,odlo因爲彈性過於好,穿着過於貼身而實際到身上被拉伸後會比較薄,單穿保暖性能不如ICEBREAKER;Patagonia保暖性能最差。 到了後半段,海拔高了,本應該冷,但一是因爲沒有什麼風,還有因爲路也變的陡峭,所以反而更加熱,這時候基本是敞開外套,軟殼側面有透風的開口也全部打開,雖然熱,也出汗了,但也不是大汗淋漓的,整體衣服還是比較舒適的,包括揹包揹帶壓着的肩膀和後背,沒有特別悶氣的不適感覺。 結果發現,Icebreaker 羊毛衣的吸濕效果最好,水滴在20秒後開始被布料吸收,30秒後吸收速度明顯加快,40秒以後水滴幾乎完全被布料吸收,水分開始在布料纖維中暈開擴散。 SmartWool 羊毛衣同樣在20秒後開始吸收水滴,但是SmartWool羊毛衣對於水分的吸收速度較Icebreaker 羊毛衣慢。
由於Icebreaker 有非常優秀的吸濕性,衣服纖維可以立即吸收皮膚冒出的汗滴,再加上透氣性優,即便運動流汗也不會讓身體濕熱難耐。 SmartWool羊毛衣於上面測試時即擁有相當不俗的表現,近一個月實際穿着期間,膚觸感依然卓越。 緊貼肌膚的SmartWool羊毛衣提供了不錯的膚觸感,在與肌膚接觸時不會感覺到明顯的摩擦或刺感,因此不論是在都會區從事緩和的活動或者山區徒行,大致上是可以忽略SmartWool羊毛衣的存在感。 SmartWool羊毛衣在吸溼感受上還不錯,受惠於羊毛親水的特性,能夠將汗水快速帶離身體表面,讓運動時身體能夠保持涼爽乾燥,搭配上優異的膚觸感可說是相得益彰。 這樣的溫度下,我山下賓館住的時候穿着的是一件巴塔哥尼亞C3,一件輕薄的north land的抓絨,一件tittallon的輕薄羽絨服,和迪卡儂戶外軟殼(不要鄙視我,我特別怕冷,朋友都知道,一到冬天就成個球了 )。 當然這是靜態的,上山要走路,這麼穿肯定熱死,也爲了輕裝,早上換上了ICEBREAKER套裝,外套是下圖中的雙十一179元購得的迪卡儂軟殼,揹包中帶上了tittallon的輕薄羽絨服,山頂喫飯和休息時候用。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PCT】裝備分享:icebreaker GT120 羊毛底層衣
其實這次也帶了一件藍色的BodygitZone,但因為是200磅的厚度,所以安排在進入Sierra高海拔山區使用。 結束間歇跑後恢復慢跑,此時衣服外層的汗水很多而且冰涼,給我的感覺就是衣服在把汗液滲透出去後,並沒有在衣服的中層保留,而是形成了一個蓬鬆的空氣層,阻止了冷空氣的傳導,卻又能保證體內的正常散熱。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2025 Icebreaker的服飾,均有標示著【溫控係數】,數字越大表示越溫暖,數字越小表示越涼爽。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貼身的保暖、舒適及安全——Icebreaker,美利奴(Merino)羊毛底層衣穿着體驗
最後說一說可以改進的地方,既然開始進入中國市場,有些東西就要中國化一些,比如尺碼可以根據亞洲人提醒重新制定,方便人們之間購買,也減少了誤買帶來的退貨。 這裏特別要提出,odlo領子處無水洗標籤,這點很好,ICEBREAKER有個溫標但是完全不礙事,Patagonia的有繁複的水洗標,連根減掉後依然有一點殘留,影響穿着感受,craft的水洗標最頭疼,很難剪好。 側面,嗯,這裏有一個,我最後選擇的是XL號,褲子外殼標註的是XL,但實際褲子上的標牌是L號的,這個……不過我倒覺得L號正好,也算歪打正着吧。 測試的同款褲子京東上卻找不到了,只能在淘寶企業認證店中找到,這個店家通過了企業認證,應該是企業自營店。 寫這篇文章之前@teardrop 的衆測文章已經出來,看了之後頓時感覺壓力很大,裏面查了很多資料,品牌功能介紹已經很詳細了,所以這裏也放個鏈接,我就不詳細說了,說點其他的。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UNIQLO 羊毛衣實穿感受
膚觸感佳,是UNIQLO羊毛衣最佳的優點,但是吸汗能力卻不理想。 穿著UNIQLO羊毛衣爬山過程中,依稀可以感受到身體出汗,但汗滴並沒有馬上被羊毛衣纖維吸收,使得汗滴黏滯在皮膚上產生些微冰涼感。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2025 由於衣物吸濕性弱,所以當皮膚表面因流汗而潮濕時,反而容易感覺溼冷,削弱了底層衣保暖蓄溫的目的。 年底前進行一趟戶外旅行之旅,爲了簡便行李,就穿着Icebreaker羊毛衣當作底層衣,不再攜帶其他內衣。 從出發時,氣溫莫約是涼爽的15℃左右,這時只要再添一件抓絨衣即可;越往南走,氣候就越溫暖,氣溫甚至有21℃,這時脫掉抓絨衣,單穿一件長袖的羊毛衣剛剛好,微風吹來既不冷,太陽曬在身上也不會感到炙熱。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PCT】裝備分享:icebreaker GT120 羊毛底層衣
Icebreaker 中文:拓冰者,高端戶外運動品牌,主要以天然的新西蘭美麗奴羊毛服裝作爲主要產品,主打分層穿衣的戶外運動概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戶外運動理念的一個戶外品牌。 評價:做工很好,透氣性能優秀,速乾性能優秀,靜態保暖性一般,沒啥彈力,不貼身,立體裁剪有些失望,衣服會跑。 評價:做工還可以,衣服保暖性能和防風性能較好透氣性一般,可以配合非防風材料的外衣如騎行服穿,但衣服用料裁剪混亂,立體裁剪不合格,胳膊很難受,勒人,可以運動時候穿,但平時不能穿。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貼身的保暖、舒適及安全——Icebreaker,美利奴(Merino)羊毛底層衣穿着體驗
原理簡單地說分爲兩個步驟:吸收生熱,寒冷時,會從空氣中吸收水分產生熱能避免瑟瑟發抖;蒸發製冷,悶熱時,Icebreaker 美利奴羊毛特有的高通透纖維防止汗流浹背。 可以說在秋冬季節,非常適合穿着這款底層衫戶外活動,保暖的同時兼顧散熱,而且能夠保證舒適程度,貼身的衣服也能給運動者一定的安全感。 所謂靜態保暖就是隻坐在這不動,或者輕體力勞動完全不出汗的時候衣服的保暖性能。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SmartWool 羊毛衣實穿感受
我們元旦當天下午住在山下的大別山莊度假村,倒是個清靜也不貴的好地方。 Icebreaker可能國內用戶並不熟悉,因爲這個品牌2015年秋冬季才進入中國市場,但其實這個在國外確實知名的老牌子,比如最近上映關於戶外運動的電影《極盜者》中主角就是穿着這個衣服。 個人一向主張,在戶外裝備中,除了鞋子之外,其實內衣最要買好的,首先因爲內衣貼身穿,直接關係舒適程度,同時絕大多數人所謂的戶外活動,也並不是登K2、穿越撒哈拉這樣的極限挑戰,絕大多數人看到下雨就不出去了,所以耗資巨大買衝鋒衣其實用途並不太大,晴朗季節爬爬山gtx的衝鋒衣反而不那麼透氣。 首先感謝張大媽和商家,在寫了12篇衆測計劃後就抽中了本次衆測,這也是我第一次寫衆測文章,想想還是有點小激動 。 這裏就來詳細說說ICEBREAKER BODYFIT OASIS套裝的穿着體驗,並和瑞典craft、瑞士odlo、美國巴塔哥尼亞、法國迪卡儂、中國凱樂石等知名品牌的戶外功能性打底衣做橫向的比較。 結果發現,Icebreaker羊毛衣的吸溼效果最好,水滴在20秒後開始被布料吸收,30秒後吸收速度明顯加快,40秒以後水滴幾乎完全被布料吸收,水分開始在布料纖維中暈開擴散。
Icebreaker首先讓我感受到的優點,是具備良好的溫控效果,緊緻的版型可以有效鎖住衣物底層的熱氣,讓身體不會感受到寒冷;美利奴羊毛纖維的高透氣性則是有助於散發體熱,天暖或運動身體發熱時,高效率的透氣效果讓衣服底下不會汗水涔涔。 旅行過程中,筆者還穿着Icebreaker羊毛衣爬了一座小山,藉此讓自己流流汗,試着讓貼身衣物可以髒一點。 由於Icebreaker有非常優秀的吸溼性,衣服纖維可以立即吸收皮膚冒出的汗滴,再加上透氣性優,即便運動流汗也不會讓身體溼熱難耐。 評價:非常舒適,做工非常好,科技感非常強,面料搭配裁剪都精美,在透氣性好、壓縮性好,速乾性能不錯,排汗性能並不如想想的那麼好,這個有點讓我意外,非常貼身而不緊身,適合多日穿着,但難打理,任何有毛刺的東西(哪怕是剛剪好比較粗糙的手指甲)對他來說都是威脅,洗衣服也必須進單獨網兜。 靜態穿着舒適程度:綜上,根據個人感受,靜態最舒服的是odlo;然後是ICEBREAKER;Patagonia不貼身,衣服老是跑,腰腹部和皮膚空隙大;craft過於緊身,不是瘦竹竿千萬不要體驗,比我瘦的可以考慮,個人感覺是穿着冬季運動保暖性透氣能等很好,但不適合睡覺和平時穿。 作爲一個戶外運動品牌,Icebreaker將自己的產品劃分爲貼身衣(Premier Underwear)、底層衣(Base Layer)、運動(我們前面介紹的GT)、戶外旅行(Outdoor Travel)。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長袖/底層衣
如今,Icebreaker戶外服裝以在全球50個國家擁有4700個銷售點,總部位於新西蘭奧克蘭,同時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 法國、瑞士和捷克均設有辦事處。
【傳統羊毛】純天然的纖維,擁有厚實的毛鱗狀纖維結構,能讓身體感覺溫暖,但是織物較爲厚重。 利用自然給予的豐富資源,icebreaker正領導著人們,前往崇尚自然的美好旅程,全品牌使用天然材質比例已高達85%,目標更將以100%純天然作為品牌願景。 我們的自然推廣大使,注重服裝選擇對環境的影響,並致力於鼓勵每個人加入回歸自然的行動中來。 哈哈,也有可能是批次問題,我在瑞典買的15年新款,雖然價格很便宜(200塊左右),但也不會是假的。 同時買的craft和outdoor research的內衣洗標都沒那麼戳人。 穿過紅辣椒的,感覺很一般啊,比起其它穿過的化纖的如ODLO,美利奴的如icebreaker、Smartwool等明顯不如。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PCT】裝備分享:icebreaker GT120 羊毛底層衣
裁剪感受:本套衣服主要賣點是材料好,立體裁剪並不如同檔次的化纖材料戶外服裝那麼精細(後文比較會詳細講),但就如同做菜一樣,李漁《閒情偶寄》中說過,如果對於螃蟹這樣本身已經鮮美無比的食材,那什麼醬料都不要放,也不要什麼刀工配菜,直接清蒸,就是最鮮的美味;而對於蝦子這些次一檔的食材,這要精細製作,猛加佐料。 對於美利奴羊毛這樣本身已經是極好的面料,直接做衣服就行,料足就好,而對於化纖材料則要考慮織法、不同部位的厚薄,不同材料的比例和拼接。 ICEBREAKER輕質羊毛運動套裝在一些最影響舒適性的裁剪上也是做了設計的,比如前文說的各個材料的接口,傳上去並沒有感覺到布料接口的毛刺或者戳人,都比較順滑,衣服整體舒適,也沒有限制運動,還有腋下部分也做了立體設計,穿到身上可以看到腋下這邊既不空空的很大,也不勒肩膀,還是非常舒適的。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SmartWool 羊毛衣實穿感受
衣服的領口設計,衣服屬於圓領,可以看到衣服內側用的是戶外衣服常用的蝦鬚走線法,保證結實的同時做到兩塊布料交接的地方平整沒有太大的突起,線頭摸上去平整滑順,比較舒適。 本人蔘加衆測的是ICEBREAKER BODYFIT OASIS 輕質運動套裝,屬於本品牌內衣的中高檔產品,用途很廣,一般的戶外活動都可以,也可以休閒和平時穿,而如果是純運動愛好者,建議上本品牌的GT系列。 UNIQLO最大的優勢就是平價,膚觸感也不錯,但是吸溼、抑菌效果明顯比SmartWool 和Icebreaker 差了一截,因此並不適合當作戶外專用的底層衣,居家休閒穿着較適合。 若統合機能(保暖、乾燥、吸溼性)、版型外觀、產品耐用性、售價考量因素,個人首推SmartWool是最佳C/P值產品。 除了針對UNIQLO羊毛衣的吸溼性和抗臭能力檢核外,產品的耐用性也是觀察的一大重點,特別是以快時尚作爲營銷訴求的服飾,產品耐用性常爲人詬病。 經過一個月以上的穿着,以及超過五次洗滌,UNIQLO羊毛衣倒沒有出現起毛球或是破損,反而是衣物的版型有些走樣了,衣物在肩袖的部分變得比較鬆垮,穿久了,UNIQLO羊毛衣的版型看似與一般綿T內衣無異。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貼身的保暖、舒適及安全——Icebreaker,美利奴(Merino)羊毛底層衣穿着體驗
所以對我來說不穿襪子穿鞋子(哪怕是涼鞋)是完全無法忍受的,棉、竹炭和化纖材質還好,但也有例外,比如迪卡儂的一款功能方面很不錯的迪卡儂夏季長袖跑步衣和捷酷的一款夏季騎行服,由於用背面部分區域採用透氣的六邊形網孔解構的布料,會比較粗糙,長期穿也會起風疹的腫塊。 正因爲這個原因之前也徹底不接受羊毛、羊絨作爲內衣,甚至我的羊毛、羊絨、毛線基本都沒有高領的,毛質的部分碰到脖子就很癢。 整體來說這款衣服由於主打美利奴羊毛的面料,並沒有很多高檔戶外內衣那樣有科技感。 (後面橫向對比時候會專門說)不過在腋下處也用了立體裁剪技術,多拼接了一塊三角形布料。 我選擇在晚上九點半在室外跑步做hiit,這時候的大廣東大概18°C左右,同時有冷風吹。 通常這種情況我會穿一件長袖外面套個短袖跑步,因爲一旦汗水浸透衣服,運動結束後,風一吹肯定感冒+鼻炎。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長袖/底層衣
藉由以上乾燥實驗,又衍伸發現一個有趣的實驗結果:UNIQLO、Icebreaker、SmartWool都是標榜100%美利奴羊毛,在同樣的環境下靜置乾燥,爲何最終UNIQLO羊毛衣的纖維含水量明顯較另外兩者高? 再回顧先前所提到:UNIQLO羊毛衣的觸感明顯優於Icebreaker 和SmartWool,這不免讓人聯想,是否是UNIQLO 的布料比另外兩者多做了什麼加工處理,所以使得UNIQLO羊毛衣的觸感較好,但是乾燥效率卻又輸給了Icebreaker 和SmartWool羊毛衣。 UNIQLO羊毛衣和Icebreaker羊毛衣的重量非常接近,前者爲211g,後者爲214g,如此間接說明UNIQLO羊毛衣的布重應該接近於200g/m2。
通過以上規格及實驗室測試,相信讀者們對於產品的機能評比心裡已有譜了,不過衣物買來就是要用來穿的、體驗的,而不是隻是比較冷冰冰的規格數據,下面將會整合戶外穿着體驗,最後再做出產品定位的評論。 SmartWool 的版型穿在我們亞洲人身上,則沒有Icebreaker緊緻,衣袖稍嫌略長且寬鬆了些。 至於UNIQLO 畢竟是針對大衆市場大量生產的產品,衣服版型最好是讓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都塞得進去,衣襬甚至採用彈性縮口設計,使得版型對於合身性的寬容度較高,因此UNIQLO的版型就明顯沒有Icebreaker 和SmartWool具有立體感,反而比較像居家、休閒服飾。 說到美利奴羊毛衣產品,市售產品首推知名品牌爲新西蘭的Icebreaker (破冰者)、美國的SmartWool (聰明羊),或許這波美利奴羊毛衣的炫風真的太吸引人了,現在就連平價服飾UNIQLO都要跳入這塊市場分一杯羹。 雖然三個知名品牌都標榜美利奴羊毛衣產品,但是三者之間價差不小,到底各家賣點在哪? 本文將會從全方位角度爲讀者分析UNIQLO、Icebreaker、SmartWool 三者的規格,並以科學化的方式測量羊毛衣的保暖性和乾燥,最後提出個人對三件產品的看法。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PCT】裝備分享:icebreaker GT120 羊毛底層衣
美麗諾羊住在高海拔的阿爾卑斯山頂,為了適應冬寒夏熱的氣候,大自然的演化讓牠們擁有特殊結構的羊毛。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一旦超過6歲,美麗諾羊便無法繼續在高海拔生活,也因此,每一隻美麗諾羊一輩子只能製出30件衣物!。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 是率先將高品質的紐西蘭美麗諾羊毛應用於所有品項中的羊毛衣品牌,打造出極簡、輕量、保暖的戶外服飾,後來更逐步發展出親膚溫控的分層穿搭概念。 透過與牧羊人、農場契約合作的方式,取得最高品質的美麗諾羊毛,這樣的堅持和承諾,也讓icebreaker 成為羊毛衣推薦品牌首選。
爲了測試平價的UNIQLO羊毛衣是否具備美利奴羊毛衣該有的抗菌抑臭能力,爬山運動後,持續穿着UNIQLO羊毛衣長達十天。 長期測試過程中,UNIQLO羊毛衣雖不至於發出汗臭味,但是體驗後期(一週後)卻發現身體皮膚偶有類似蟲咬發癢的問題,推測應該是衣物有孳生蟎蟲造成。 將穿了十一天的UNIQLO羊毛衣脫下來仔細嗅聞,則可聞到衣物沾染到些許體味。 這些問題,在長期穿着Icebreaker和SmartWool羊毛衣都沒有發生,顯然Icebreaker和SmartWool羊毛衣在抗菌抑臭方面的機能還是優於UNIQLO羊毛衣。
與皮膚直接接觸的底層衣,是分層穿搭系統的核心商品,icebreaker採用高品質美麗諾羊毛,毛髮1/3的超細纖維,可以吸身本身重量30%的濕氣,並迅速傳導濕氣、蒸發乾燥,能夠有效管理濕度、調節體溫,在寒涼的天候不覺得冷,太陽曝曬的高山上也不會有灼熱感,維持乾雙舒適。 高比例的美麗諾羊毛含量,讓衣物親膚柔軟,抑菌抗臭,一年四季都好穿。 評價:做工很好,裁剪科學,貼身而不緊身,比最老款好太多,沒有最好款厚,保暖性有所下降,透氣性有所提升,可以配合非防風材料的外衣如騎行服穿,也可以戶外穿。 腋下設計:odlo和ICEBREAKER都做了立體裁剪,Patagonia對肩部進行了立體裁剪反而對腋下沒有設計,craft沒有進行腋下的立體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