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抬頭見月,便是團圓 此時今夜,無論你在何處,歸家、遠方,休息、還是加班,頭頂上都會有一輪明月。 它照耀着此岸的你 ,也照耀着彼岸的親愛的人。 今日中秋,只要你抬抬頭看看月亮,我們也算是一起團圓。 在臺灣,中秋節當天放假一天,若與週六、日重疊則不另外補假,但若與週休假期僅相隔一工作日者,該工作日則調爲假期,並擇另一星期六補班補課。
但也有另一派說法認為中秋烤肉對環境影響不大。 越南人農曆八月十五日也過中秋節,同樣也喫月餅也賞月。 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正好是稻子成熟收割的時候,這時候各家各戶都要拜祭土地神。 韓國中秋習俗是玩傳統蹺蹺板遊戲、欣賞羌羌水舞、品嚐韓國的“月餅”——鬆糕,還有頭號中秋食品——芋頭湯。 作爲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的中秋節,在韓語中稱“秋夕”。
中秋: 中秋節民俗節名
當中秋的月亮掛上時,人們設壇燃香,陳列月餅瓜果等拜月亮。 傳統上每逢中秋「拜月娘」是中秋節傳統的習俗之一,家家戶戶要在香案上擺上月餅、柚子、柿子等祭物「拜月娘」,祈求闔家平安、團圓美滿。 該說法認為,烤肉習俗完全由於臺灣兩家知名烤肉醬在中秋時的廣告宣傳戰炒熱中秋烤肉氣氛。
- 湖北省境內的土家族在中秋節有「殺鴨子」、「摸秋」、「拜月」等習俗,這些都是土家族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
- 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中秋節公眾假期定在農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翌日)。
- 后羿歸來得知後拼命朝月亮追去,當夜月亮格外皎潔明亮,還隱約能見到嫦娥的身影。
-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
- 中秋節,韓國人有返鄉與父母團聚的習慣。
- 該說法認為,烤肉習俗完全由於臺灣兩家知名烤肉醬在中秋時的廣告宣傳戰炒熱中秋烤肉氣氛。
中秋節當天,韓國人都喜歡穿着傳統的服飾出遊。 中秋節,韓國人有返鄉與父母團聚的習慣。 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 中秋 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 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爲“塔燈”。 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爲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
中秋: 日本
此外,時令的水果和其他農作物如楊桃、柚子、芋頭、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農耕社會中是農民秋季的收穫,也是中秋節的食品和祭品。 中秋賞月賞月是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至唐宋時期,賞月之風更盛,關於中秋的詩詞也層出不窮,如辛棄疾的《木蘭花慢 中秋》、蘇軾的《水調歌頭》等。
中秋節是一個華夏傳統節日,日期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約在公曆的9月至10月初。 明清時期,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陸啓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中秋2025 ”《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
中秋: 中秋月餅推薦2021-中秋節月餅禮盒試喫
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 中秋2025 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2025 2022年12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發佈,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共8天。 2021年10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2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發佈,2022年中秋節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中秋: 柚子皮先別丟!農糧署教「4大妙用」 可做蚊香、洗碗精
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 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另外,喺銅鑼灣大坑舉行,連續三日嘅舞火龍活動,係每年一度嘅傳統節日客家儀式,於農曆八月十四至十六連續三日舉行,祈求消災解困。 此外,亦有啲地方嘅習俗會向老人家送贈長壽麵或畀後輩送贈豬仔餅。
中秋: 中秋節民俗
典型的中秋節賀詞是很「闔家團圓的」,主要都是希望在中秋節的幾天裡,在家庭生活中能快樂、健康,所以主軸就是以吉祥話祝福之外,加入一句「中秋節快樂」。 據說,一年中秋,清朝乾隆皇帝幾杯陳年桂花酒下肚後,對桂花酒的美味大為讚賞,甚至題下「桂花東酒」的讚譽。 自此,中秋節飲桂花酒便逐漸成為傳統中秋節的習俗之一。 傳統農業社會靠天地喫飯,中秋節正值農作秋收時節,中秋祭拜土地公目的是要感謝土地公保佑大豐收。
中秋: 中秋獎金3千沒了!主管「年輕人喜歡月餅」 網怒:有鬼啦
《東京夢華錄》更有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賞桂花,食用桂花製造的各種食物,以糕點和糖果最為常見。 喫月餅賞月和喫月餅已經是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 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禮物。
中秋: 中秋節與教師節相遇
在日本,中秋節被稱爲“十五夜”或“中秋名月”。 日本人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在日語裏稱爲“月見”。 日本的賞月習俗來源於中國,在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後,當地開始出現邊賞月邊舉行宴會的風俗習慣,被稱爲“觀月宴”。 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廢除了農曆,改用陽曆,但是現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賞月的習俗。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祭月,歷史久遠,是古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
中秋: 中秋節祝福語祝賀詞
中秋節當日的傍晚,是全家老少聚餐的時間,有的在家中準備盛宴,如果房屋帶有庭院,則把餐桌搬到戶外,喫完飯後喫月餅, 邊喫邊賞月。 湖北境內的土家族在中秋節有“殺鴨子”、“摸秋”、“拜月”等習俗,這些都是土家族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大陸南方許多地區(如江西吉安、廣東潮州地區與四邑地區、福建晉江)保留着燒塔的習俗。 一般於農曆八月十五日當天或此前的若干天晚上舉行,多為青少年參與。
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 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 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祭月賞月,託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 祭月作爲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至今,逐漸演化爲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爲現代人渴望團聚、寄託對生活美好願望的主要形態。 發展至今,喫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着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 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 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 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 中秋 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
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一陣悠揚動聽的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傾訴衷情。 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檳榔、送茶訂下婚約。 他們朝西放馬奔馳,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西方。 中秋2025 另外,還有木瓜燈、香蕉燈等,最簡便的是“柚皮燈”,幾乎家家戶戶的小孩都能做。
中秋: 中秋節民俗拜祖先
拜完月光就會食宵夜,食粥啜螺,分食月餅、生果,一家老少親友打牙鉸到落。 THE GAYA HOTEL 渡假酒店位於臺東市中心,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鐵花村、臺東觀光夜市,開車1.3公里即可以抵達天后宮。 小森旅宿位於臺東市,離臺東火車站開車僅需3分鐘,開車15分鐘即可抵達臺東觀光夜市和鐵花村,開車5.5公里可以抵達臺東專科學校。 舞辣史東揹包客棧 位於臺東市中心,開車5分鐘可抵達臺東觀光夜市和鐵花村,開車5.5公里可抵達臺東航空站,開車6公里則會到富岡漁港。 蓮園民宿壹館位於南竿,開車15分鐘即可抵達金板境天后宮和大漢據點,開車4.2公里可以抵達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開車4.2公里則會到印地安人頭巖。 裕園洋樓民宿位於金城,步行5分鐘可抵達得月樓,開車0.6公里可以抵達水頭聚落,開車1.4公里則會到水頭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