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打雀、影sports、影concert呢D就另計啦, 所以我都會留返部FF機, 但如果呢D情況唔多既平時就無謂攞苦黎身啦。
- 姑且不論 Sony 的策略是什麼,這五軸的規格還真的是切中了最近都是以 A6000 作為工作機的小編的心,也因此在 A6500 正式開放測試的時候自然也沒有放過機會來進行深度的評測。
- ▲機背按鍵配置中規中矩,Fn 鍵和 C2 自訂鍵可加快選單調整的速度,AEL 鎖定鍵也是針對玩家設計。
- Capture One Express 是一款榮獲獎項肯定的免費編輯軟體,能夠提供 RAW 資料製作、簡便的管理和強大的編輯工具。
- 兩項微米級創新技術提升感光元件效能:消除 2430 萬微透鏡之間的縫隙,讓整個晶片表面都能感光,而且每個微透鏡會根據位置調整角度,創造最佳效率和感光度。
- 極速自動對焦讓 α6000 成為現時功能最全面的可換鏡頭相機之一,僅僅需要 0.06 秒,無論甚麼環境,從家庭聚會、動態運動到自然景物,您都可以拍攝出完美影像。
在畫質表現上,70-400的鏡頭畫質也比想像中來的優異,70-400鏡頭的光圈是 f4-f5.6,筆者全程都設定在f5.6 sonya6000評價 左右,偶爾想要獲得比較多的景深會縮至 f8。 ▲因為A6000 對焦速度快,在搭時速高達 300 公里的高鐵,仍可以快速鎖住窗外的拍攝對象,不過此時刻建議選用連拍模式,以便取得最佳的瞬間。 ※ sonya6000評價2025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更多自動對焦點助您更輕易完美捕捉清晰影像,配備世界一流的 179 點相位自動對焦,α6000 提供極為寬闊的拍攝範圍,不論主體在拍攝相框內甚麼位置都可以連續準確地拍攝。
sonya6000評價: Sony A6000 使用心得:新一代連拍機王,分秒必爭不漏拍
這些基本是e卡口上能負擔的了的 當然你要是還想要其他焦段,但是負擔不起e卡口高大上的價格的話,你可以買適馬MC-11轉接環,天工四代也很不錯來轉其他品牌,規格的鏡頭。 ,以及與 Sony A6500 、Sony A6300 的比較到告一個段落,也希望這能讓你購買上更有依據。 最後體積重量上,三臺設計幾乎完全相同,大小、手感也都一樣,唯有內建五防手震的 A6500 稍、重一些。 記憶卡也都相同支最高 SDXC / UHS-1,就這規格上我依舊覺得 Sony 實在小氣,A6400 仍然不支援 UHS-2 規格,但如果支援的話,連拍續航力也會明顯提昇,這樣或許會擠壓到 A6500 定位。
螢幕皆是 3 吋 92 萬像素解晰度,A6400 能單點觸碰,A6300 sonya6000評價2025 則無. EVF 電子觀景窗,二臺同是 1cm / 235 萬點 / 0.7x sonya6000評價 放大倍率。 機身背面的配置,無論從哪個角度,所有的按鍵數量、位置、設定,都與 Sony A6500 / Sony A6300 完全相同。
sonya6000評價: α6000 E 接環相機搭載 APS-C 感光元件
而且不見得一定得要貼著觀景窗來增加穩定度,一般手持的拍攝成功率也還不錯,這算是非常有感的升級項目,就官方標榜的 5 級防震規格來講,拍攝的成功率真的還不錯。 從機身設計來看,Sony A6000與NEX 7、NEX 6外形頗為相似,線條方正俐落,頗有男子氣息陽剛味,機背的電子觀景窗也沒有被取消,同樣保留了下來,讓這臺微單眼相機更加具備專業質感。 也許是因為設計與輕量化的考量,這回Sony A6000並未採用金屬材質機身外殼,而是以強化塑膠取而代之,雖然整體組裝紮實度與手感並未相差太多,但對於筆者這種金屬材質愛好者來說,內心還是缺少了一點滿足感(虛榮),是稍微可惜的一點。 這點從本篇後段與 NEX-6 的 ISO 感光度比較圖表看來(別急,等等就看到囉),貌似 A6000 在這樣的高解析度下,感覺即使跟 16MP 的機種相比,在高感度上甚至還有些微的進步表現。 看來在 NEX-7 推出之後的兩年後,Sony 在感光元件技術的研發腳步依然是沒有停歇啊! 以下我們就用這次評測期間所拍攝的照片做為開場,來搶先看看 A6000 的實戰表現吧。
- 在觀影窗部分,這三臺可說就螢幕顯示規格完全相同,採用 3 吋 92 萬像素顯示解析度,這點看的出來 Sony 6400 一點進步也沒有,並未提昇更細緻的畫質讓我感到可惜。
- 外出拍攝時我都是一機兩鏡補光燈充電寶放到我的單肩包裏,非常和諧不突兀。
- Α6000 的自動對焦比數碼單鏡反光相機更快,令你不會錯過任何拍攝機會。
- 螢幕終於上翻至前方,還是有一點限制,有留意到螢幕被 EVF 電子觀景窗的軟墊給遮住部分區域了嗎?
2.大變焦鏡頭:我看好的一款便宜鏡頭是騰龍的18-200(價格3000多),這一款是旅遊使用的,可以頂替套頭,號稱一鏡走天下,旅遊時非常方便。 大變焦的索尼也有一個18-105.但是這些大變焦的鏡頭成像不如定焦的好。 至於鏡頭其實不用一下子就買全,標配的頭先拍著,你一個妹子本來就為了輕便才買的微單,何苦再多帶鏡頭累了自己,我就是因為微單的輕便才買的A6000,一般就是標配的頭拍拍,50 1.8主要拍拍人啥麼的,晚點我放張照片上來。 後來入了50 1.8定,新手入大光圈的好處就是虛化非常明顯,你拍的照片一下子就知道你拍的主體是啥麼,有一種拍照水平瞬間提升很大的錯覺。
sonya6000評價: Sony A6000 鏡頭推薦, 那個鏡頭好呢? (初學者, 大師們不嫌棄!)
Α6000 的自動對焦功能比 DSLR 更快,絕不錯過精彩時刻。 此外,機身有多種色彩供您選擇,讓您有更多不同方式展現自我。 此次 A6100 在對焦系統相較 A6000 的進步幅度相當顯著,雖然這樣比較有點不公平,畢竟兩款機種落差達五年之久,不過 A6100 在 80% 情境的對焦速度與合焦情況都是令人滿意的,僅有少數特殊環境出現迷焦,但也多半在相當快的時間就顯示無法合焦,不會浪費時間重複嘗試後仍是脫焦的情況。 機頂的部分則是熱靴、閃光燈以及曝光模式轉盤,可惜一點並未將 EV 曝光補償設計在上頭,習慣用 A7M2 拍攝的我來說這轉盤十分重要,使用 A6300 也要調整單手拍攝的習慣。 提供了 MICRO-USB 輸入、HDMI 輸出以及麥克風輸入,這點能提供 A6300 使用者更好的音訊輸入品質,更具專業攝影功能。 機背後的按鍵也與 A6000 近似,除了多了一 AF/MF 與 AEL 撥悍外,其餘的按鍵設計與 A6000 近似,而常用的快速鍵如 ISO、過片模式、EV 補償等也都設計在轉盤四周,但錄影鍵設計過於側邊,有時要按還會按不太到。
sonya6000評價: 拍攝、點按、分享
電池依舊使用最常見的 NP-FW50,電力表現上相信與既有的 Sony A6500、Sony A6300 差不多。 本篇比攝影也會一同分享,如果已經有了 A6500、A6300 ,還需要昇級至 Sony A6300 嗎? 本篇一次幫你整理了 Sony A6500 / A6300 ,以及 2019 年新機 Sony A6400 該買哪臺最好。 『Sony A6400』最大賣點之一,就是可180度上翻的翻轉螢幕,同時也是A6xxx系列第一款使用180度翻轉螢幕,解決了過往A6000/A6300/A6500被人抱怨自拍不方便的問題。 其實從A6300大幅降價時,我就一直有換機的念頭,不過購物有時需要一點爽度,換A6300以性能來說算絕對夠用,但爽度總少一點。 ▲螢幕可上下翻轉,但無法做出 180 度的自拍功能;此外也沒有搭載觸控螢幕功能,Sony 在中高階機種中幾乎都沒有加入觸控功能。
sonya6000評價: 【小咖龍】 SONY A6400 A6300 A6000 NEX6 16-50 鏡頭 專用兩件式皮套 相機皮套 保護套 皮套 NEX 6 咖啡 黑色
這一切都得歸功於A6000採用了提升後的混合式對焦系統,搭載 179 點相位對焦和 25 點對比對焦點以及最新的 Bionz X影像處理引擎,對焦範圍涵蓋整體影像 92% 區域,同時採用最高速連拍也達到每秒11張。 若您需辦理退貨,請利用顧客中心「查訂單」或「退訂/退款查詢」的「退訂/退貨」功能填寫申請,我們將於接獲申請之次日起1個工作天內檢視您的退貨要求,檢視完畢後將以E-mail回覆通知您,並將委託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在5個工作天內透過電話與您連絡前往取回退貨商品。 請您保持電話暢通,並備妥原商品及所有包裝及附件,以便於交付予本公司指定之宅配公司取回(宅配公司僅負責收件,退貨商品仍由特約廠商進行驗收),宅配公司取件後會提供簽收單據給您,請注意留存。 使用 Imaging Edge 桌面電腦應用程式提升攝影質素。 使用「Remote」(遙控)可遙控拍攝場景;「Viewer」(檢視器)可讓您快速檢視相片、為相片評分,以及從大型相片庫選擇相片;「Edit」(編輯)功能可讓您將 sonya6000評價2025 RAW 數據轉換成優質相片,方便隨時交付。 充分發揮 Sony RAW 檔案的作用,高效管理您的作品。
sonya6000評價: 產品支援
SONY ILCE-6000 A6000 α6000 單機身(公司貨). 運用 Imaging Edge 電腦版應用程式提升攝影成果。 您可透過「Remote」應用程式,遙控拍攝狀況;「Viewer」應用程式可讓您從龐大的影像資料庫中,快速預覽、評分並選取相片;「Edit」應用程式則可以將 RAW 資料生成為高質感相片以供輸出。 極速自動對焦讓 α6000 成為市面上功能最多元的可交換鏡頭式相機之一;只要 0.06 秒就能完成對焦,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拍出完美相片,包括家庭聚會、體育活動和自然風光等。
sonya6000評價: 自動光暗調節功能
除了又更進一步地加入了 A7 II 系列在快門按鈕後方的 C1 與 C2 按鈕,還有大改了設計但還是一樣複雜的選單,A6500 基本上外型與操作都與 A6300 大致相同,不過細節的部份還是有著頗大差異。 先談談大家應該最期待的 5 軸防手震吧,首先單就機身握持感上,A6500 拍攝起來就有增加了些微的穩定性,這與手把本身加厚應該有關係 — 不過含電池重量也從 A6000 的 344g 到現在已經 453g 了啊… 在操作性上,Sony A6000主要採用雙轉盤控制邏輯,一個是位於機頂側的滾輪式轉盤,另一個是機背上的多功能轉盤,皆能用來調整光圈、快門或其它功能參數,尤其當攝影者使用電子觀景窗構圖取景時,眼睛不需特別離開觀景窗,即可用一隻拇指轉動轉盤來控制光圈、快門等參數,符合筆者對專業機的操控要求。 Sony 將「NEX」更替為「A」系列的第二款微單眼作品 A6000,延續先前中高階機種 NEX-7 和 NEX-6 步伐,並打出更漂亮的價格。 採用新款 APS-C 規格 2430 萬畫素 Exmor APS HD CMOS 感光元件、最新的 Bionz 影像處理引擎;搭載 179 點相位對焦和 25 點對比對焦系統,只需 0.06 秒即可完成對焦動作,是目前對焦速度最快的 APS-C 機種。
sonya6000評價: 模式轉盤
此次搭配拍攝的還是標準的 Kit 鏡 16-50mm 電動鏡,畢竟是作為入門鏡頭,解像力的表現一般,算是無法發揮新感光元件的實力,但筆者認為新感光元件在影像表現最大的價值是高感光度的顯著提升,即便是 ISO 6400 下,影像的品質仍在可用範圍。 整體而言這次 A6500 除了大幅度改進的功能如五軸與操作的修正外,大部分都將重點放在細部的修正之上。 除此之外 Sony 還表示透過改進的 LSI 大型積體電路的加強下,除了連拍有所改進外 — 其實這方面並不太有感,不過快門聲音是真的小了很多 — 據稱在畫質表現上也有增進。 至於對焦速度方面個人覺得跟 A6300 並沒有太明顯的差別,簡而言之就是光線充足的時候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暗部對焦的時候還是免不了要等待一下。 連拍是這次 A6500 最大的改進項目,據官方的數據,JPG 連拍比起 A6000 或 A6300 都低於 50 張的表現下,Sony 這次一次把連拍的緩衝擴張到了突破 300 張。 而就借測這段時間的拍攝成功率而言,個人覺得將 AUTO ISO 最低快門速度設置在最低檔位來拍攝都是 OK 的 — 大致上就是會依據情況將安全快門低個 2 格左右的速度,讓自動感度可以不用不用這麼緊繃。
接著我們來提一下測光的部分,以個人的使用經驗而言,A6000 拍照成功率比起 A7R 真的高上很多,配合這次使用的兩顆具備防手震規格的鏡頭,加上自動測光邏輯會很聰明地根據現在的焦段,提供相應的相當保守的「安全快門」時間,所以手震失敗的機會真的很少遇到。 基本上 A6000 給我的印象是個很適合無痛入門攝影的相機。 至於測光的正確度來講,必須說,在能夠透過 LiveView 預覽拍攝成果的狀況之下,個人並不會覺得無反相機在測光上面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除非看螢幕誤判啦,但也可以參考即時的色階圖囉),不過以往 NEX-6 上容易測光偏暗的感覺倒是在 A6000 上比較沒有感覺了,但這點可說是有利有弊呢。 因為 A6000 的對焦偵測邏輯還是比較偏向會去追蹤距離較近的物體,所以一旦拍攝者想要拍攝較遠物體的時候,在此模式下的相機便還是比較容易去對到前景的被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