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推薦15大優點2025!內含電視推薦絕密資料

不過隨著科技進步,OLED技術也逐漸成熟,先前大家擔心的『烙印』問題,新機種都已大幅改善,部分品牌面板保固也從2年延長為3年。 只不過OLED電視的價格仍高不可攀,尚未降到可吸引消費者進場的甜蜜點。 若以「50吋FHD」跟「50吋4K UHD」兩臺電視來比較,後者的電視框框中的「色彩點點」就比前者多了「4倍」那麼多,「色彩點點」越多當然畫面就越細緻,所以不同解析度的電視畫質差異有多大可想而知。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簡稱,為像素點獨立發光的技術,由於每個光源都能自行控光,暗部可以關閉光源作調整,因此畫面的對比度相當出色。

這裡可以先考慮到自己對電視機的一個明確要求,比如說最看重電視的畫質和解析度,那就首選4k;如果說看重多功能,那就要確定這款電視的功能有沒有符合您。 大陸各家電視臺則是在黃金時段紛紛換下播出中的節目,改播愛國情懷的《功勳》、《覺醒年代》、《山海情》等,劉亦菲、陳曉的《夢華錄》剛登上電視頻道播出,又被電視臺暫時停播。 部分網友抱怨「沒追劇也不理解停播,強行按頭哀思真的沒必要,不是不緬懷不尊重」,也有人批評「某些人只想著追劇,不看新聞嗎」。 凡遇到國家重要大事,大陸便會自發性禁止發表娛樂相關訊息,面臨前領導人江澤民逝世,串流平臺包括騰訊娛樂、優酷等網站皆變成黑白畫面,首頁也以主旋律影視作品為主。

  • 可將影像分為6400個不同區域,並配合作出相應調整的獨特軟件,令影像質素和對比度提升。
  • 首先需瞭解色彩再現的概念,而隨著畫質技術演進,廣色域的標準也日漸提升。
  • 在 SDR標準下,紅綠藍三原色被劃分成256級亮度,能顯示1667萬種顏色。
  • 這款產品便為了保護大家的雙眼,藉由內建的低藍光效果濾除畫面中的有害光源;且調整了電流的技術,讓螢幕不會產生短暫而刺激的閃爍,就算長時間追劇、遊玩也不易感到疲累,相當適合有小朋友的家庭購入。
  • 另外這邊順便附上這10臺電視的整理表,建議搭配下面的文章內容交互著閱讀,會更容易比較出每臺電視它們各自的特色和優點。
  • 不論是LCD還是OLED電視,Sony 推出的機款價格相較其他品牌都比較高,但他們家電視的畫質調校及規格是真的厲害,在65吋OLED電視中Sony 的XRM-65A80J 擁有一定的關注度。
  • 全陣列背光技術16X可準確控制背光,量子HDR 10+提供動態HDR,增加色彩。
  • 精確的背光控制呈現出強烈的對比與細節,同時HDR 10+動態映射技術也能根據一幕幕場景自動偵測環境明暗,調整畫面的亮度。

一些新型號擁有高幀速率(HFR)支持,這意味著它們既具有更高的刷新率,又增加了對高於60 Hz幀速率的內容的支持。 由於HFR的內容將同時來自電影和現場廣播,因此HFR對於live體育轉播特別有用,因此絕對值得考慮。 但是,如果你想要最好的效果,請購買與Dolby Vision兼容的HDR裝置,因為這種格式似乎勢頭強勁。

電視推薦: 電視品牌、型號、價格、規格大整理

如這款於日本在地生產的機型,其採用的影像處理器、顯色技術及音響效果,都能完整將遊戲中壯闊的世界觀栩栩如生地呈現;更特別的是它的影像格數也升級至完美的120fps,在遊玩動作、運動類型作品時則能有更流暢的表現。 而直下型由於 LED燈撲滿整個螢幕的背景,除了可以更平均地顯色之外,其他像明暗及遠近的對比、色彩的鮮明度等表現也突出許多。 如果以畫質作為購買電視的優先條件,便可將直下型的產品作為主要目標。 因此本篇將會聚焦說明50吋以上大型電視的選購要點,並以排行榜形式具體推薦10款人氣商品,其中更包含像來自 LG、SONY、SAMSUNG、BENQ 電視推薦2025 等知名品牌的款式。

SUC7500採用無邊框設計,機型十分纖薄,無論是掛牆或是配合線型機架擺放都頗為慳位,不佔多餘地方。 雖然Vizio比前幾年好得多,但可惜的是,仍然不在LG、三星或索尼電視的同一水平。 同樣,由於增加了Apple TV Plus、Disney Plus和Peacock,SmartCast比過去幾年要好得多,但它有時仍然令人沮喪地緩慢。 不過要注意的是:G1確實是為壁掛式設計的,開箱後不會有電視支架或腳。 不過,你可以買一個落地式的Gallery Stand,或者找一個第三方的解決方案以放在櫃子上。 對於初學者來說,三星的“Quantum”Mini LED 的厚度是普通 LED 的 1/40,這意味著可以以更緊密的方式將數千個較小的 LED 封裝在一起,從而實現更準確的調光區域和非常出色的黑色。

電視推薦: NEW! 最新文章

第一波8K電視已經上市,三星的Q900 8K電視首先出現,現在則是LG的88英寸Z9 OLED。 這些顯示器的分辨率是4K電視機的四倍,在圖像質量上實現了巨大的飛躍,但是要充分利用這一更高的分辨率來尋找內容是非常有限的,至少要建議一到兩年以後8K纔有可能較為普及,因此我們目前建議你使用4K就好了。 無論你是要購買入門款電視還是旗艦電視,讓你做出決定的最大因素都可能是螢幕尺寸。 考慮一下你的家庭中通常有多少人會看電視,以及你打算將新電視放在哪裡,然後再選擇適合該空間的螢幕尺寸。 考慮到價格、性能和平均生活環境的大小,最適合一般家庭的螢幕尺寸為55到65英寸。

  • 色域的標準通常可分為 Rec.709 色域、DCI-P3 色域與最高標準的 BT.2020 色域,分別代表由小到大不同的色域顯示範圍,目前電視色域值測量中較為主流的為 Rec.709 色域及 DCI-P3 色域。
  • 以上為Howlifes小編整理的2022年最熱門的4k電視推薦品牌,之後如果有更好的空氣淨化器我也會陸續更新上來。
  • 大家可以結合客廳或者是房間的大小選擇電視尺寸,一般而言,兩者也呈正比關係;當然,也應該顧及到自己的喜好,比如說有的人對寬大的螢幕情有獨鐘,在預算合適的前提下,買一臺大尺寸的電視機,絕對是超棒的視覺享受。
  • 另外,還會為大家精選多款適合香港斗室的40/43吋4K TV電視的選擇,包括Samsung、Sony、Panasonic、LG及TCL等知名品牌電視。
  •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看到HDMI 2.1功能在某些型號上出現,例如LG C9 OLED,其四個HDMI端口均使用更快的標準。

另外,Sony這系列還有支援AirPlay 2 及Apple HomeKit,對蘋果用戶來說是不錯的加分項。 現在新出的50/ 55吋電視幾乎都有支援到4KHDR,所以不太需要擔心買到解析度只有1080p 的機款。 這幾年65吋以上的電視逐漸成為主流,在空間允許的情況下,電視當然是買大不買小,但如果空間有限或觀看距離沒那麼長(只有2公尺左右),50/ 55吋電視同樣是十分受歡迎的尺寸。

電視推薦: Skyworth 創維 43SUC7500 43吋 智能電視

顯像技術上它搭載自家4K晶彩影像處理器,擁有「純晶透顯色技術」,能讓畫面呈現如水晶般的色彩,看起來更加逼真。 BenQ E-730系列的HDR規格有支援Dolby Vision,可以順利播放Dolby Vision的影片內容,音效上則有支援Dolby Atmos 杜比全景聲。 這系列電視搭載的是Android TV 11 系統,內建有Google Play 商店,且有Chromecast投放和Google助理語音控制等功能。

電視推薦: 使人欣喜若狂的LG OLED 系列

▲ Pantone SkinTone Validated ® 認證定義了包含不同種族、年齡的數千款人類皮膚測量數據標準,制訂出 110 種膚色。 有傳言指稱 Apple 的 2023款iPhone將採用帶有弧形後緣的鈦合金外殼,取代現有的方形設計。 顧客放心訂購,如訂購之貨品,因各種不可控制原因下缺貨或貨價有所不同,所有訂金或貨數將全數退還,顧客不可要求任何賠償,敬希見諒。 納米晶體塗層,可以吸收光線中嘅多餘波長,造出更純淨色彩讓畫面層次更加分明。

電視推薦: 電視Netflix 播放速度、字幕大小、畫質怎麼調整?完整設定教學看這…

一部出色的電視能為用家帶來極佳視覺享受,你有打算為屋企添置Smart TV這部家電嗎? 今日讓 Tutor Circle 電視推薦 尋補 小編為你推薦3部智能電視,並提供選購電視的實用小貼士,以及詳細介紹電視機4K和HDR技術,讓你瞭解挑選電視機的要點。 如果想選擇採用 LED背光燈的液晶電視的話,則可以注意直下型及側光型這兩種顯示器的差異。

電視推薦: iOS 15.1 更新後HomeKit 家庭App 終於可以用溫度或濕…

TOSHIBA 是日本的品牌,所以這臺65吋電視65U7000VS 自然也就運用了不少日本的獨家設計技術。 且為了做到極致畫質,針對色域、對比、清晰度…等皆有對應的提升技術,包括東芝真六色Pro、東芝廣色域、東芝區域控光、MPEG超自動降噪…等等。 考量到它不到30,000元的售價,又有著不錯的顯像技術,對於在意畫質的人來說是個高CP值選項。

電視推薦: ANDROID TV + 智能聲控功能

臺灣的在地品牌 BENQ 經營液晶螢幕產品多年,致力於打造擁有高畫質,又能讓使用者放心觀看的電視。 這款產品便為了保護大家的雙眼,藉由內建的低藍光效果濾除畫面中的有害光源;且調整了電流的技術,讓螢幕不會產生短暫而刺激的閃爍,就算長時間追劇、遊玩也不易感到疲累,相當適合有小朋友的家庭購入。 隨著4K 的技術慢慢成熟,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電視都已升級至4K 等級了,但對於不需要如此高畫質的使用者來說,反而變得不容易找到優質的 Full HD電視。 而這款由知名品牌 SONY 所推出的電視,將其長年累積的優質影音技術集結其中,除了採用直下型面板提升畫面的明暗表現,ClearAudio+則讓聲音效果更具層次,而能完整呈現出影音中的細節設計。 以65吋OLED電視來說,Panasonic 這臺TH-65JZ1000W 並不算貴,算是OLED電視的入門款。 因為採用的是Master HDR OLED 面板,螢幕除了能呈現真正的黑,達到近乎完美的對比度外,也能發出更純淨的顏色,讓畫面看起來更鮮艷更接近真實。

電視推薦: 1. 4K 介紹(解像度分析)

聰明買™創立於2019年,是集導購、媒體屬性於一體的平臺,以高質量的消費類內容介紹高性價比、高品質的商品及服務。 4K X-Reality PRO可提升影像至更接近4K畫質,呈現非比尋常的清晰度。 以上為Howlifes小編整理的2022年最熱門的4k電視推薦品牌,之後如果有更好的空氣淨化器我也會陸續更新上來。 LG UHD電視透過HDR 10 Pro和HLG Pro等HDR主要格式的支援,提供了最好的HDR影像品質。

電視推薦: Google 推出Nest Hub 2 智慧螢幕!新技術竟然可以追蹤睡…

OLED面板不論色彩飽和還是對比度的表現都是最佳,因此OLED電視皆屬各品牌的旗艦機種,65吋的價格基本要8萬以上。 但小編建議在選購電視前,還是要去實體門市親自體驗一下觀看的感受,才會最清楚符合個人觀影感受的電視。 臺灣索尼電視產品部主任王源威接受採訪時曾說,因為4K HDR技術已臻成熟,包括畫質銳利度、亮度和色彩都有提升,過去在近距離觀看2K(1080p)電視畫面時會出現顆粒感、模糊或殘影等等,容易造成眼部不適,如今4K電視發展成熟,近距離已能看到所有細節,電視最佳觀賞距離已迅速縮短。

電視推薦: 螢幕更新率怎麼選擇?

Samsung電視能及時偵測環境光源自動調整畫面明暗度與色彩對比表現,讓您隨時沉浸在絕佳的視覺享受。 夏普4K 60V型採用日本十代原裝面板,獨特的UVA光配向技術讓液晶導光開口增大,有效提高面板透光率,除了節省能源外,更能提升對比度,讓視覺體驗真實。 以物體為中心的HDR數位修復功能 有了HDR分區精準強化技術Object-based HDR remaster,就能透過這項技術解析螢幕上各獨立物體的色彩並調整對比。 由於物體是單獨重新精製,所以能重現更棒的深度、質感及更真實的畫面。

電視推薦: 【臺灣製~護視長】43吋 抗藍光液晶螢幕 電視護目鏡(CHIMEI 奇美 C款)

由於電視的成像是藉由無數個被稱為「像素」的小點組成,而像素的數量多寡便會影響畫質的表現。 例如最常見的 Full HD 和2K電視的像素約為200萬,但提昇至4K 便可擁有高達800萬的像素。 雖然今時今日大螢幕已經變成選購電視私入門指標,不過香港地寸金尺土,蝸居家庭在礙於空間的情況下亦只能擺放尺寸較小的電視,但小尺寸亦不代表要犧牲畫質,Samsung出品的40吋全高清智能電視,相信仍然可為小戶型家居帶來影院般的觀影效果。

另一種技術是生成並插入新圖像(顯示兩個相鄰圖片之間的運動狀態),以顯示更逼真的運動。 但是,根據視頻處理的方式,它可以使電影或情景喜劇看起來平整,或者看起來像是光線昏暗的老式肥皂剧。 多年來,1920 x 1080分辨率(也稱為全高清)一直是標準配置,並且仍然是全球電視中最常見的分辨率。 Samsung的UA43NU7100JXZK使用HDR令影像更清晰銳利,色彩更鮮明。 不論光亮或陰暗場景,Samsung 電視推薦 UHD TV都可為用家呈現更多精彩細節。 而且運用了PurColor純淨色彩技術,呈現清晰細節,令畫面更栩栩如生。

電視推薦: 電視選購資訊(2022電視比較,推介及消委會評測)

而它最具特色的「飯店模式」,由於可以降低音量並開啟鎖定等功能,若想將其放在店面中使用則更為安心。 雖然其未配備更為高階的影音輔助機能,但以一般日常使用來說已相當充分。 然而,它擁有 HDMI 2.1 更新以帶來令玩家感到興奮的 4K/120Hz,因此對於預算較喫緊得玩家們來說,它可能是一款不錯的遊戲電視。 Vizio P系列Quantum X是一款一貫令人印象深刻的LED-LCD智能電視,它結合了QLED的亮度和OLED的黑度。

無論是要尋找55吋、65吋、甚至75吋的超大電視,希望都能夠成為各位今後選購時的參考資訊。 相比起以上兩款型號,接下來推薦的這款32吋就更為適合放在睡房中使用,不用再與家人「爭電視」,又能享受私人影院的體驗。 電視推薦 在看完眾多我們推薦的電視清單及排名後,想必你對2022年的電視機市場也有一定的瞭解了,但最重要的還是,就如開頭所說的,如何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電視,不論是品牌、規格、還是預算,只要是適合你的,你用起來開心的,就是(對你來說)最好的電視。

至於QLED面板原則上還是算LCD 的一種,這類面板主要是靠量子點(Quantum Dot)技術來提高色彩飽和度,所以色域空間會比純LCD面板還要廣,顯示出來的紅會比較紅,藍會比較藍,畫面看起來更加鮮豔亮麗。 採用QLED面板的65吋電視價格基本需3萬起跳,好一點的品牌像是三星就要4萬才買的到。 HDR格式部分這臺QLED電視支援自家主推的HDR10+,並沒有支援Dolby Vision 杜比視界,因為兩種格式算是競爭關係,所以三星電視幾乎都不支援Dolby Vision。 另外它支援4K120Hz、VVR、FreeSync Premium Pro 等高階遊戲機所需的技術,搭配遊戲機能呈現流暢且不卡頓的畫面。

電視推薦: SwitchBot 推出移動感測器、門窗感測器兩新品!更多居家自動化玩…

要通過 Pantone Validated 需要測試「能否精確地呈現數以千計的 Pantone 色彩」,只有能夠做到一定程度的色彩複製,纔有資格通過認證。 原因是 Gamma 值及 Delta E 值是電視校色步驟中的參考值,是進行顏色調校時重要的依據,可以從以下電視校色的四大環節中理解。 ▲ BenQ 色彩管理實驗室經過多層校正程序,校正 Gamma 數值至 2.2± 0.03 ,並以 Delta avg E ≦ 2 為色彩調校目標,確保面板品質與顏色的變異性均能降至最低。 ① 藍光:藍光是指波長 380nm-495nm 之間的可見光,藍光是可見光裡能量最大的,穿透力強,可以穿過瞳孔直達視網膜中間的黃斑部,長時間接觸會產生黃斑部病變,因此選購上以低藍光功能的機種較能夠保護眼睛。

電視推薦: 三星 65吋電視 QA65Q70AAWXZW

此外,三星他們家有自己的電視作業系統,所以這臺不是Android TV 而是搭載自家系統Smart TV,基本大型的影音平臺App 都能載的到,不過整體App 的豐富度沒有Android TV 那麼高。 三星在電視這個領域持續佔有一席之地,全球市佔率第一的同時累積了不少知名度,屬於中高階電視品牌。 AU8000這個系列是三星的4K電視入門款,55吋大小價格約在26,000元左右,算是三星電視裡面比較便宜的機型。

OLED 面板的黑階部分極為深邃,因為顯示純黑色時面板不發光,拉大明暗之間的對比,且 OLED 面板的顏色發色非常濃鬱,再加上視角廣不色偏,近年來等同於頂級機種的代名詞。 缺點為成本高昂,且螢幕容易殘留烙痕,使用時間久了容易會有色衰,功耗也比較高,OLED 由於可視角度、反應速度、色彩、省電等各方面都優於其它面板,是追求頂級享受的選擇。 TCL 是大陸品牌電視大廠,其電視銷往世界各地,這兩三年全球出貨量都有前三名。 而這臺65吋電視65C728 雖然價格直逼40,000元,但採用及搭載的技術一點都不含糊,不但有QLED量子點顯色技術增加色彩飽和度、微調光技術增加明暗對比,還支援120Hz、VRR、ALLM 等玩PS5/ XSX 必備的功能。 整體來說,跟其他相同規格/ 功能的機款相比這臺可以說是最便宜的選擇了。

BenQ 大型液晶 S-940 及 E-730 以 Delta E ≦ 2 為色彩調校目標,確保顏色的變異性均能降至最低。 如果想了解更多2022最新智能電視推薦,查詢唔同呎吋、邊一個電視機牌子好、或比較耐用,都歡迎你搵我哋專業顧問團隊查詢,你亦可以參考【智能電視推介、智能電視比較、智能電視牌子及選購攻略 2022】瞭解更多。 這臺JVC 65L 搭載Android TV 作業系統,除了內建YouTube 和Netflix 外,其他的影音平臺App 也可以在Google Play 商店中下載,不論是哪的影音平臺的訂閱用戶都不用擔心沒法觀看。 另外因為採Android TV 系統,所以自然也有Chromecast投放及Google助理語音聲控功能。 12臺65吋電視會按價格由低到高依序介紹,大家可以根據需求及預算從中挑選適合自己的機款。

這臺採用OLED面板的電視有著令人驚嘆的對比度,可以顯示出純粹的黑,加上搭載Sony 最新的BRAVIA XR 認知智慧處理器,不論色調、對比還是清晰度的處理都有著極佳品質。 因此 OLED 面板嘅黑階部分極為深邃,因為顯示純黑色時面板唔會發光,拉大明暗之間嘅對比,且 OLED 面板嘅顏色發色非常濃鬱,再加上視角廣不色偏,喺現時市場上最好嘅電視畫面展示技術。 但喺 OLED 由於可視角度、反應速度、色彩、省電等各方面都好過其它面板,所以喺追求頂級享受嘅選擇。 日系Sony電視在臺灣有不少支持者,雖然定價都偏高,但他們家電視的規格及調校技術是真的對得起這樣的價位。 電視推薦2025 其中X80J系列是Sony電視裡面比較便宜的機型,55吋的KM-55X80J 電視推薦2025 價格約27,000元,適合預算中等又在乎畫面品質的人選購。 這臺的晶片採用自家X1 超極真影像處理器,針對色調的調整有「原色顯示PRO」技術支持,另外還配有環境光源感測器會依環境最佳化畫面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