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rx1r2025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挾帶著 4,240 萬像素1 的解析度與先進的影像處理技術,RX1R II 小型相機中的全片幅 CMOS 感光元件與固定鏡頭的設計提升至新的境界。 快速的自動對焦、伸縮式電子觀景窗以及全球首款2 光學可變低通濾鏡,向您展現跨時代效能與全方位便利性如何完美共存。 不過在這麼一大段看似抱怨的論述中,其實自己並不是覺得 RX1RM2 不好,它真的擁有很棒的畫質,並且提供了絕佳的平衡度,也加入了很多 Sony 新世代相機有的功能,甚至還多了一些新的嘗試。 只是,自己會覺得如果真心追求超高畫素的朋友,應該可以在 Sony 無反系統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選擇,搭配更強悍的鏡頭來取得想要的畫面。 而說到隨身機這邊,個人會比較追求隨心所欲的拍攝這樣的定位走向,而 RX1RM2 很顯然地是需要一定攝影功力的朋友才能好好駕馭的產品。

除了為了長時間使用而購入的握把以外,基於個人喜好,我還是添購了一些配件,像是真皮的背帶,外接光學的觀景窗,還有復古的方形遮光罩。 sony rx1r sony rx1r RX1的散景光點並非是正圓形的形狀,邊緣也還是可以看出有一點口徑蝕,但反而是這樣的特性,讓這臺相機的成像反而沒有那麼現代的感覺。 在我的相機啟蒙時代,Sony的F707/F717、F828都是當時相當重要且名氣響亮的銘機,然而我一直都沒能長期使用Sony的數位相機,直到RX1。 一般使用風格設定可依自己喜歡的去選擇,像是維小編在拍風景就會選「鮮明」,拍街景或文字就會選擇「黑白」或「深色」等,這兩種對於我來說是有不一樣的感覺,以下實拍提供參考。 HDR開啟後天花板暗部細節都明顯出來,且天空還是可以維持原有的藍天白。 鍍膜及蔡司鏡頭的高解像力下,讓影像立體感自然地有所提升,Sonnar系列鏡頭以速度更快、畫面更銳利及色彩更飽和。

sony rx1r: Sony RX1R II 實拍表現

RX1R II 的固定鏡頭設計與改良的訊號處理優化 BIONZ X 的性能,而 BIONZ X 也強化以支援 14 位元的無壓縮 RAW 格式。

  • 運用各種可連接 MI 智慧型配件熱靴 (配備智慧資料傳輸的升級版標準接頭) 的先進配件增強 RX1 的功能。
  • 其實,以 A7R II 這顆感光元件的表現,貌似退到 24MP 噪訊比應該就會非常可怕了纔是,而且一退(解析度)一進(感光度)之下,即便與 Leica 都站在了同樣的基準線上,大家也可以明顯感受到 Sony 感光元件的更大優勢才對,而這其實纔是小編心目中最強的隨身機型。
  • 經過三年的焠鍊,RX1 系列也正式推出第三代機種「RX1R Mark II」,整體設計也變得更加成熟。
  • 雖說 RX1RM2 大部分的外在設計都並沒有改變,但我們還是有注意到一些細節的調整。
  • 如需要列印,可利用鍵盤 Ctrl +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

如果您所購買的是影音商品、電腦軟體或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一經拆封則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如果您所購買的商品是屬於易於腐敗之商品、保存期限較短之商品、客製化商品、報紙、期刊、雜誌,依據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將無法享有七天猶豫期之權益且不得辦理退貨。 高感度的表現本來就是大片幅的強項,加上 RX1R 保持在 24MP sony rx1r2025 的畫素密度也不算太高,所以整體而言的表現算是可圈可點。 但是在這與 RX1 不同之處是,在 RX1R 上會覺得高感度的畫質細節好像比起低感度時有著很大的差異 — 不過這真的沒辦法,低感度銳利度真的是是表現超越 RX1 不少啊! 想用密密麻麻的線條以及高對比的顏色來考驗 RX1R,事實上邊緣的畫質多少還是有點下降的感覺,不過整體而言畫質還是相當不錯就是了。

sony rx1r: SONY DSC-RX1 / DSC-RX1R 螢幕保護貼 RX1 RX1R 螢幕專用 免裁切

購買 Capture One Pro ,不僅讓您獲得更多編輯工具,還能進行連線拍攝。 RX1R 擁有與 RX1 一模一樣的先進功能與技術,只是捨棄了 RX1 的反鋸齒濾鏡。 超細膩的 14 位元 RAW 輸出功能可賦予攝影師微調對比、曝光、飽和度、白平衡及其他設定值的能力,精準呈現穩定不失真的影像。 Sony 獨家研發的全片幅 35mm 感光元件能呈現出超乎您對小型相機期望的出色畫質。

另一個大片幅的優勢便是優異的「吸光」能力了,也因此提升了這類相機在低光微光下的表現。 在這次的評測期間,筆者甚至在許多手機與相機都無法拍出正常照片的室內餐廳,以 ISO ISO12800 拍攝出許多曝光亮度正常且能維持一定快門速度的照片,而且重點是縮圖後的雜訊感覺真的不是特別明顯(主要是曝光沒有偏暗的關係,雜訊還是有的,也沒神到這個地步啦 XD)。 基本上個人建議使用 RX1R 的拍攝者應該在雜訊抑制的選單之中,僅需選擇最低的等級即可;另一方面則是建議在拍攝低感度時可以考慮關閉雜訊抑制的功能,以展現 RX1R 移除低通濾鏡所帶來的優異畫質表現。 操作手感及操控上其實Fn選單與四個獨立自訂鍵,可擁有自己合適的操作手感,依照使用需求去設定相關功能。 雖然對焦剛開始有點不太習慣,經過幾次熟悉RX1之後,較懂得該如何選擇對焦點來拍攝。

sony rx1r: D&A Sony DSC-RX1R II 相機專用日本抗藍光9H疏油疏水增豔螢幕貼

因此個人會建議各位可以依狀況把新世代 Sony 相機系列,新增的「ISO AUTO 最小速度」功能保持在至少標準的檔位。 小編自己有試了試低速的選項,就真的需要很注意手晃動的問題了,憋氣憋得好累啊,也覺得有點失去了小相機隨手拍就漂亮的真諦,所以只好用高感度來換更高穩定度了啊。 對了,雖然 RX1RM2 擁有相當多的操作轉盤(前面還有光圈環呢!),不過不知道為何,我始終找不到在 A7 系列上面十分直覺地將轉盤改為 EV 補償旋鈕來使用的功能 — 雖然已經有專門的 EV 轉盤啦,但有時候直接用電子式的方式臨時調調也滿方便的啊。 除了感光元件的大躍進以外,RX1RM2 的規格相較前代最明顯的提升是在「視覺上」,其中包括用內閃去換到的彈出式電子觀景器 — 而且還會自動「彈」到定位,不用像 RX100M4 那樣還得要自己手動將 EVF 拉出來 — 還有可翻轉式的螢幕,這些都讓拍攝的體驗有了很大的增進。 這裡不禁讓人想到同樣相當強悍的隨身機 Panasonic LX100,初代也是沒有翻轉螢幕的規格,實在是不太夠意思啊,感覺應該也會從善如流地將下一代提升至類似的規格。

sony rx1r: 規格與功能

而個人認為若是以 100% 觀看我們的 ISO 測試照片的話,大致上在 ISO6400 甚至到 ISO12800 都還算是可以勉強接受的狀態,銳利度要到這個區段之後才會有很明顯的下滑;挑剔一點的話,那就是 ISO1600 之前的畫質都算是比較穩定的囉。 RX1RM2 所拍攝出的影像依舊紮實,但還是能發現數位修正的痕跡。 雖說畫質在全開光圈之下個人覺得就相當迷人了,不過還是比較期待 Sony 能快點推出鏡頭或者是感光元件技術(曲面?)更加提升的 RX2,讓人可以拍出更震撼人心的數位影像畫質。

sony rx1r: 鏡頭

這樣簡單純粹的相機有時是樸實的單眼相機,像Olympus E-1;有時候則是純粹的小相機,像Ricoh GRD。 這其實是一個三年後對一臺相機的總覽與回顧,儘管仍舊還是有器材派對於器材的感想跟分析,在此之外,文章更有彈性些,可以有更多對於相機的個人觀感。 sony rx1r2025 sony rx1r RX1也設計了一個對焦距離較近的近拍模式,這個模式下放大率尚可,拍拍出門的飲食與小花小草也是足夠的。

sony rx1r: 【TP original】相機皮套 快拆式底座 SONY RX1R II RX1 RII 專用

入射光通量的分割 是由變更對於低通濾鏡 1 與 低通濾鏡 2 間液晶的電壓 所控制,這樣才能啟動、停用並修改低通濾鏡效果。 透過先進的相位式偵測與對比式偵測功能,RX1R II 中的高速混合式自動對焦系統能顛覆傳統,提供快速、精準的寬廣自動對焦範圍與追蹤性能。 您將不再錯失任何一個美好瞬間,拍出更加優良、更加清晰的靜態影像。 高解析度、全片幅 4,240 萬像素1 感光元件、BIONZ X 和 ZEISS® 鏡頭展現極細緻的影像細節。 由於鏡頭不用拆下,因此 RX1 系列相機的光學元件與感光元件能永遠保持在完美對齊的位置,使鏡頭能夠完全發揮潛力,讓影像邊緣清晰銳利。 無論您要拍攝時尚照、朋友肖像或任何風格介於其間的相片,RX1 系列的 ZEISS® 鏡頭與 35 mm 全片幅 2400 萬像素 Exmor® CMOS 感光元件都能滿足您的需求,讓您拍出擁有清晰銳利細節、豐富色彩層次與可襯託主體之美麗散景的相片。

sony rx1r: RX1R II 專業小型相機搭載 35 mm 感光元件

其次是首度加入的內藏式 EVF 電子觀景窗,236 萬點的 XGA OLED 提供了 0.74x 的放大倍率,雖然承襲了 RX100m4 的彈出式設計,不過使用前不再需要用手拉開就可使用,收納時也只需要直接將觀景窗壓入機身,操作上更加直覺方便。 此外 RX1R II 也是系列款中首度加入翻轉螢幕的相機,122 萬點 3.0 吋可翻轉螢幕提供低角度與俯拍更大的取景彈性。 在巴望著很可能擁有曲面感光元件規格的 RX2(?)正式降臨之前,居然來了款馬克兔(Mark II),雖說規格也相當驚人,不過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經把這份驚訝在 A7R II 上給嚇光了。 Sony 這次選擇讓原本在畫素上並沒有這麼強悍的 RX1 系列,一舉從 24MP 跳過 36MP 進入 42MP 的等級,似乎也意味著該公司對此機的定位即是超高畫質的隨身機,但也因為如此,使其犧牲了一些「易用」的親民特色。 坦白講,自己曾有好一段時間覺得防手震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的,認為只要多注意安全快門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sony rx1r: 資訊月「智慧城鄉應用」現場直擊,看新創如何應用 AI 與創新思維協助改善環境與日常生活體驗

感覺 24MP 搭配這顆鏡頭的解析度表現,可以說是提供了一個不錯的 sweet spot,讓這樣的效應出現的機率小了很多。 好吧,這功能在這樣追求畫質極致的機型上好像有點汙辱到它了,但面對聚餐時滿桌的女孩兒,你如果敢真的縮光圈「追求畫質」的話,相信移除低通濾鏡的 RX1R 是不會讓你失望的(只是被拍的人可能看過照片之後便會要求刪除,並且再也不讓你拍 Orz),所以柔膚功能必要的時候還是非常好用的。 它可以在 FN 的選單中找到並且可以選擇級數,不過這邊要注意的是,若是開啓此選項將會讓 sony rx1r RX1R 的處理速度變慢而在拍攝節奏上有所延遲,所以喜歡使用連拍的朋友可能就得要稍微斟酌一下了。 全片幅(Full-frame)這個玩意兒,要說不會被它毒到真的是很困難。

錄影方面,1920× p sony rx1r2025 28Mbps 擁有高畫質,影片編碼為AVCHD/MP4,在設定上RX1可使用M模式曝光來操作,當錄製中可以隨意改變光圈、快門及感光度,且收音支援雙聲道。 RX1如設定在AF,將以AF-C連續自動對焦不然就是MF手動,皆可執行P、A、S、M四種曝光模式。 鏡頭上有兩種「0.2m-0.35m」及「0.3m-∞」之間做選擇,其中切換到0.2m-0.35m代表是微距模式(0.26x ),如你要拍近攝距離可以切換使用。 而最外圈是對焦環,切換置DMF模式就可以一邊手動對焦或半按快門進行對焦,整體結構有三個,分別是微距/正常等焦段的切換、手動對焦環及光圈環。

sony rx1r: sony rx1r

T客邦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採用網站分析技術,若您點選「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PChome Online僅受代購業者委託代為向您收取委託代購所需支付之金額、並提供代購系統服務,因代購服務或代購商品本身所生之消費爭議,您應逕洽代購業者,並由代購業者負責處理。 關於代購服務,若您有任何問題或您需要向代購業者提出反映,您可以在登入系統後,依照線上客服系統所定之處理機制、程序及相關聯絡資訊提出您的問題,系統將會把您的問題轉知予代購業者,由代購業者的客服人員為您提供服務。 且由於代購商品之訂購是您委託代購業者在境外網站所完成之訂購,不適用中華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但代購服務本身,仍適用中華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