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法師在妙緣內觀共修會創會期間即開始擔任其顧問及指導法師之職。 一九五八年在高雄佛教堂歸依三寶,一九六四年於高雄宏法寺禮開證上人出家。 隨即負笈北上,先後於臺北臨濟寺戒光佛學院及中國佛教研究院求學。 研究院畢業後,法師一面留在佛學院擔任教職,一面則繼續世學的進修。 一九七三年,銜師命南下任妙心寺副住持;一九九二年,正式陞座繼任妙心寺第四代住持至今。 目前,並任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董事長,及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董事。
」之表相不能繼續保持,導致信眾對其悟境產生懷疑,信眾人數與錢財供養隨之減少,亦導致彼等在政治上、社會上之影響勢力開始消減,因此緣故而大瞋於平實,故意縱令徒眾,在網站上以化名而無根誣謗平實,或在私下作種種無根誹謗平實、無根誹謗本會正法之言說。 」之結果,則是使法鼓山之四眾弟子遠離三乘菩提之修證,永遠不可能獲得見道功德,而自以為已修、已證三乘菩提。 聖嚴法師如是取向與作為,即是使法鼓山四眾弟子,墮入常見外道見中,悉皆同入世間有為法上用心,悉墮意識心中,而遠離三乘菩提之真修實證。 本書之主旨,乃是藉事相上及法義上之辨正,令佛教學人普得知悉佛法之真正旨趣,由是建立正知正見故,可以避免再被名師、大師所誤導。
傳道法師: 「傳道法師」商品搜尋結果共 4 筆
其後十多年,由於各自分處南北,再加上我也很少參加佛教界的活動,因此可以說互動甚少。 只能在較為熟悉的藍吉富老師、昭慧法師等人的言談中,對於法師所從事的編纂百科全書、收藏圖書文物、從事環保運動、護生運動等等,略知一二而已,偶爾也會在網上看看法師的講課影片,如此而已。 沒有想到,在這樣「其淡如水」的關係中,民國98年8月收到法師寄來由國史館出版的口述歷史《「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傳道法師訪談錄》一書,書中有一段法師詳列自己所結識的各界友人,竟然也有我的名字,令人在受寵之餘,也有幾分的驚訝。 5 傳道法師2025 佛教文化出版事業 上人對於佛教文化出版事業的投入,可說是開創了時代的風氣。
- 由此緣故,對藏密上師與顯教星雲、證嚴…等大法師違背事實之狡辯,必須略作答覆而廣流通,健全佛教內部法義,藉以利益廣大學人,乃將第二版小冊加以增補而作說明,篇幅遂致增達三百餘頁。
- 然後在1993年初,臺南鹿耳門天后宮在農曆過年舉辦所謂的「文化活動」,由民俗學家劉環月等人策劃,活動的內容包括抓春雞、泥鰍等活動,協會決定對此活動表達嚴重關切,我們幾個理監事有個共識,希望透過民眾日報闢專欄撰稿對天后宮這項春節活動表達異議。
- 妙心寺為「莊嚴國土,成熟眾生」,積極推廣人間佛教的菩薩精神,特重「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
- 佛學資料中心藏書七千冊,另有期刊及中文佛學博碩士論文或有聲資料。
- 臺灣光復後,二十歲的上人任職於省立高雄救濟院,為病患洗滌、服侍湯藥,面對貧病的眾生,體會到生、老、病、死的無常人生,加之救濟院的吳院長是一位佛教徒,長齋禮佛,喜談《金剛經》。
法師非常的健談,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話題,有法師述敘如何幫助一些有心靈困擾的來訪者解開心結的經過,展現了禪行者的威德與方便。 除此之外,法師還毫無避諱的對我們這幾個居士詳述了他所知道的一些知名僧尼種種破戒腐敗,胡天胡地,可怪可駭的行徑。 傳道法師 在我驚駭之餘,法師還特別對我說:「所以,居士道場實在有存在的必要。你們的存在可以是一種比較、監督和防止腐化。」法師這樣意味深長的期許與勉勵,是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的。 因為居士道場的形成,只是志同道合的自然結果,並不是為了監督誰、防止誰腐化。 但是法師從他的視野,提出這樣的見解,顯見他對佛教的愛護。
傳道法師: 傳道法師簡歷
直到今天,他雖已有精湛的佛學知識與廣博的社會知識,但每不恥下問於教中後學與社會學者。 後來他又多次面謁印順導師問疑,在導師的教示下,始而走出傳統佛教談玄說妙之窠臼,跳脫寄情來世他方之迷惘;確信建設人間淨土,方為釋尊之本懷,因此力主以人間凡夫的立場,發心學菩薩修行成佛,而以「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作為行動圭臬。 所以妙心寺雖屬臨濟宗大崗山法脈,法師卻能超越宗派,致力將其建設成為人間佛教的修行道場,一生為此努力不輟。 在臨濟寺求學期間,院長白聖長老當時正是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因此上至高官顯爵,下至販夫走卒,乃至國際佛教界人士,都會至該寺參訪交流。 傳道法師又被指派協助接待外賓,這不僅大大增廣了他的閱歷,也從中學習到應對進退的要領。 特別是白聖長老衲子本色的身教,更對他產生了相當程度的影響。
- 因為那讓我想起過去基督教在宗教改革之前,許多進入修院的修士就是發願要抄寫聖經一樣。
- 餘作如是之言,皆是依事實而說、而顯示,絕無一絲一毫之冤枉或誣賴;讀者欲知其詳,請閱拙著《狂密與真密》四輯之舉證,讀已便知藏密所有法義之底細,從此可以免受其騙,從此可以遠離藏密之籠罩,漸漸進入真正之佛教正法。
- 法師非常的健談,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話題,有法師述敘如何幫助一些有心靈困擾的來訪者解開心結的經過,展現了禪行者的威德與方便。
- 在國史館的訪談錄中,法師曾表明自己初始的願望是:不當住持、不建寺、不度女眾出家(認為女眾隨比丘尼出家較妥)。
- 在我的記憶中,第一次與法師接觸,應該是在民國74年,剛剛當完兵,讀碩士班時,在藍吉富老師主持的彌勒出版社工讀。
六十六年指派弟子傳孝法師住持唸佛會,七十三年八月傳孝法師晉任住持,並正式改名為慈恩寺。 1 永弘寺 自宏法寺興建之初(民國四十六年)即受聘為前鎮唸佛會導師。 前鎮唸佛會原是自修於大崗山的一代律宗大德懺雲法師所領導,後來懺公在臺中開創道場而無暇兼顧。
傳道法師: 我們發現您有未繳費帳單
臺灣光復後,二十歲的上人任職於省立高雄救濟院,為病患洗滌、服侍湯藥,面對貧病的眾生,體會到生、老、病、死的無常人生,加之救濟院的吳院長是一位佛教徒,長齋禮佛,喜談《金剛經》。 傳道法師 上人因此在與吳院長的接觸中,獲得不少佛學常識,年少的出塵種子,漸漸地受到了滋潤。 此後,上人長齋、唸佛,四處參訪道場與善知識,對佛法的信念愈加濃厚與堅定,並開始持誦《白衣神咒》、《高王觀經》、《觀音救苦經》,至於修持《眼明經》,則是因為父親雙眼失明為父祈福的孝心。
傳道法師: 佛教之危機
法師畢生所推崇弘揚者,為自佛陀以至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以及菩薩無我的精神;長以發菩提心,上求下化的凡夫菩薩自期。 對於人間佛教,法師將其特色歸納為: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與淨化──妙心寺即依此作為行動的指導原則,而開展各項社會關懷、環境關懷與社區教育等工作。 傳道法師2025 1964年退役後,在高雄宏法寺開證上人門下出家,受具足戒。 隨後進入戒光佛學院、中國佛教研究院進修,在白聖法師處學習。
傳道法師: 活動紀錄
民國四十七年初,心覺和尚率眾於大崗山麓,開闢了「靜心覺苑」──梅苑一處;次年,將該苑獻予超峯古寺。 後來,得周金聲居士發心,將其臺南縣永康鄉之私有地,計一、一七九坪,半賣半獻的提供予心覺和尚,用以籌建「小東山妙心寺」。 山名「小東山」,為啟後學秉承東山之風志;寺名「妙心」,係取大崗山本山「妙義永開、心圓天地」法脈相承之義。 本寺開山祖師心覺和尚,俗名梁加升,日據時代曾與蔣渭水等推行社會運動,乃一抗日英雄。 迨國府遷臺,仍積極關心社會鄉土,頗有貢獻;嗣因其子在白色恐怖時代遭構陷而死,遂憤而棄儒出家。 事實上,傳道法師說得正確,這幾年在「大愛」的感召下,很多事情都用情感思考;而我也曾向法師表示我遇到的兩難問題,在面對「正義」和「慈悲」兩個價值抉擇內在衝突時,到底該是「願同少弱抗強權」?
傳道法師: 傳道法師紀念獎學金
雖然這個念頭卒因其選擇出家之路而未實現,但是直到現在,他仍不斷鼓勵殘障者獨立,給予他們自尊和自立的機會。 當天法師權宜下榻於黃崧修家,我與黃崧修同是普賢學佛會發起人的五個家庭之一,兩家相距僅三十公尺,就前往他家拜望傳道法師,聆聽臺灣佛教當代掌故。 從年少失學,至高雄當學徒、技術人員,到出家學佛,傳道法師這一路行來,可謂嘗盡人間冷暖,備極艱辛,也因此練就了刻苦耐勞、堅毅不拔的個性。 哪怕眷戀輪回,不想脫離輪回,想擁有幸福的生活,也要遵守佛教最起碼的人天乘的要求,不造罪惡、盡量行善,相信輪回、相信因果。
傳道法師: 高品質福美 訂製 法師講經椅傳道木雕雕龍工藝品禪師中式打坐椅靠背大師九龍椅實木
乃至因此能令彼等原被誤導之行人,進入正法之中而得證悟三乘菩提之一,乃至其三俱證。 我小時候對佛教的印象覺得很落伍,但遇到他之後才聽出味道出來,開始學佛。 他弘揚的佛教不是強調感應、求平安部分,而是很平實地強調緣起法,重視從自己觀念、行為的轉變。 每年大年初一我們去寺裡面,他不重視法會熱鬧,而會重視義理開釋,跟我們講佛法的真諦。
傳道法師: 傳道法師年譜
)年,針對慈悲精舍引偽經,借嬰靈供養名義斂財、蠱惑人心一事,聯袂佛教界展開四波反嬰靈邪說、淨化民心遊行與座談活動。 )年,研究院畢業,白天在臨濟寺的三藏佛學院擔任教師兼訓導主任,晚上則進入志仁補校繼續世學的進修。 就學期間,曾多次獲選志仁補校及臺北市中等學校優良學生與模範生,並在全校孝順作文比賽中屢獲佳績。
7 東大寺禪茶道文化基金會 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在開證上人的策畫號召下,正式成立「財團法人東大寺禪茶道文化基金會」,以宗教力量結合瑞穗鄉茶藝產業和文化資源,推廣禪與茶道文化,及相關學術和文化交流活動,理事會推選上人為首屆理事長。 民國九十 年八月五日傳孝法師榮膺為第二屆(現任)理事長。 上人對於社會教育的推動出力甚多,可說是臺灣佛教界教育事業的先驅者之一。 傳道法師(1941年-2014年),俗名朱溫清,生於臺灣臺南縣白河鎮,臺灣佛教出家眾,曾任臺南妙心寺住持,在臺灣推動人間佛教。
傳道法師: 傳道法師年譜
八十三年,出版《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十鉅冊(九十年,百科光碟問世);八十六年,出版魏南安居士主編之《重編一切經音義》;八十九年,出版藍吉富教授主編之《印順.呂澂佛學辭典》(九十一年,光碟出版)。 目前尚有《臺灣佛教辭典》、《修行大辭典》及《重編廣韻.集韻》等工具書正在編校中。 八十八年九月,進一步成立了「妙心人間佛教研修院」,以推廣人間佛教的理論思想。
他曾邀請我去他住持的臺南妙心寺為他的子弟專題演講,有一次,我提早到該寺,他特地帶我參觀圖書室,並且讓我知道那些都是他的藏書,放在寺院裡讓子弟使用,也正在著作一套關於佛教經典詮釋之書,好教導子弟之用。 那時圖書室正有一位子弟拿著毛筆在案桌上書寫著,他告訴我說那位子弟發願要抄寫一部「大藏經」,讓我感到敬佩萬分。 因為那讓我想起過去基督教在宗教改革之前,許多進入修院的修士就是發願要抄寫聖經一樣。 跟昭慧法師和傳道法師一起開會,總是讓我學習很多,特別是他們在分析事理,以及對有可能引起紛爭的案件,堅定且明確的果斷裁定,總是讓出身長老教會傳道者的我感到自己的幼嫩和不足。
傳道法師: 活動紀錄
所以至今民俗習規如數家珍,諺語箴言朗朗上口,不但顯出其幼時所奠基之文學實力,其通俗而不失優雅的說法方式,更被許多臺語宏法的僧尼視作典範。 傳道法師雖致力於弘揚印順導師的思想,可是,既未曾與印順導師共住、共修,也未曾在門下修課,即使稱為「弟子」,也僅能算作「私淑弟子」。 傳道法師對於知識與專業,又有著真誠的尊重,因而與臺灣學術界同道關係友好,也因此他能拋開「白衣上座,比丘下聞」的不平衡心態。 傳道法師 只要有德有學,不論出家或在家,不論上座或後學,他都能給予「法上平等」一體的尊重;而對於能輔助教化的在家居士,他更是不遺餘力的提攜。
該論文集中有一篇道法師撰寫的專文:〈記一位平實的長老〉,這一篇仰止讚嘆導師的鴻文,在我心中起了很深的共鳴,其中部分內容(例如「最難得的平凡」等)對於筆者1998年編輯《妙雲華雨的禪思》(印順導師止觀開示集錄)給予不少的啟發。 這篇文章當年曾引起導師的關注(慧瑜法師當時擔任「清涼文教基金會」的執行祕書,瑜法師告訴我,導師特別向她提起道法師的這篇文章並有肯定之詞)。 為使研習佛學之士,更能切實把握佛學精義,民國七十三年四月,由開證上人、傳道法師,以及教界有心人士,共同發起《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編纂,期能延續佛教文化。 傳道法師2025 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四日,成立「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以推動編務工作,並附設佛學資料中心,主動蒐集佛學資料及相關文獻,為各界研究佛學之士提供資訊服務。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文中如有梵文、巴利文、藏文等,請盡量使用Unicode字型。 三、獎助金額與名額:每學年獎助博士生及碩士生共5名,碩士班每名獎學金新臺幣十萬元整,博士班每名獎學金新臺幣二十萬元整(助學金另計)。 獎助金額與項目由獎學金評核小組依據當年度申請學生進行審核及分配。 6 宏法寺分院瑞穗東大寺 民國八十一年於氣候、觀光、物產條件均極佳的瑞穗購五百餘坪木柴廠,將之改造為道場。 後又增購近千坪園地,以及虎頭山十餘甲山坡地,以為未來發展之腹地。
傳道法師: 我們發現您有未繳費帳單
雖然學業中輟,但他除了自修民俗文學,又從漢語老師學習,因而日後得以成為佛教界善用臺語弘法的頂尖者之一。 人類社會是由無數的生命個體組成的,我們都是這些生命個體當中的一員。 如果能對因果有敬畏感,那麼對整個人類、整個社會與每個人的生活都只會有好處。 沒有宗教信仰,天不怕地不怕,不再相信“舉頭三尺有神靈”的說法,倫理道德、傳統文化等等也一並丟失。 (四)玄奘大學碩一、碩二研究生在學期間擬參與服務學習者,每月平均服務時數24小時,得申請助學金四千元(共計24月,96,000元)。 掛號郵寄:328 桃園市觀音區新富路一段622巷28號 智音法師收,信封外並註明:申請「傳道法師紀念獎學金」。
傳道法師: 傳道法師簡歷
」;而佛光山星雲法師,與慈濟功德會之證嚴法師,一生追隨推廣之;昭慧及傳道法師更以弘誓學院及妙心寺為根據地,而專門弘傳之,如是破壞佛教正法。 我小時後周圍的人雖然講臺語,但都很粗俗,讓我以為那是專門用來罵人的話,根本不想學。 一直到遇到傳道法師,聽他用臺語說法、念詩、念俚語,真的很有趣,我才開始想學。 他看到我們家人來聽法,也會多用國語來講,他對我們家真的很好,尤其對我父親非常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