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4800h筆電2025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此外,360 度鉸鏈可將這款筆電轉換為任務所需的任何手上設備。 選配的 FHD + 紅外線混合式攝影機具有 ThinkPad Glance 臉部、眼睛和視線追蹤技術,實現更輕鬆有效的瀏覽。 無論在家中、在外奔波還是在辦公室中,雙陣列麥克風搭配 Harman®喇叭將讓您能夠快速高效地進行虛擬會議。 透過 Windows 11 工作列上的 Microsoft Teams,存取聯絡人、靜音/取消靜音或共用應用程式都只需按一下即可完成。

就 AMD 的說法,SmartShift 可以在輕薄的機身下不失去原有的效能,同時也允許加入更強大的獨立顯示晶片,並提供其他公司(Intel 或 NVIDIA?)無法提供的獨特使用體驗。 最新的AMD筆記本電腦ryzen CPU速度在排名中進行了比較。 這兩年,我們在 PC 市場看到 AMD 迅速崛起,市佔率步步攀升的身影,但筆電市場,AMD 因口碑差和效能功耗比落後,依舊無法威脅英特爾在輕薄筆電和高階筆電的市場地位,只能靠性價比進攻中低端市場。

amd 4800h筆電: 活動課程

付款方式 宅配商品請您選擇信用卡線上刷卡、行動支付付款(LINE Pay、HAPPY GO Pay…等)、ATM轉帳。 猶豫期間之退貨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且包裝完整 ( 包括且不限於產品、附件、包裝、廠商紙箱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之完整性 ) ,否則將影響退貨權利。 得益更高功耗比和單核效能,TDP 同為 15W 的 Ryzen7 4800U 單執行緒效能比 3700U 提升 25%。 當然,單晶片封裝也有缺點,由於晶片大小限制,CCX 最多隻有兩組,也就是 8 核。 由於還需要為 Vega 留空間,L3 緩衝區和 CU 單元也得取捨。 這 4 年,AMD 如何步步逆轉筆電市場口碑,Ryzen 4000 系列能否讓 AMD 鹹魚翻身,還要從 APU 時代說起。

amd 4800h筆電

圖 /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華碩特別設計的鍵盤配置非常特別,除了滿滿的電玩元素之外,實際上對於操作也是很便利的。 AMD Ryzen U 擁有 8 核心 16 執行緒,但 Intel i7-1065G7 則僅提供 4 核心 8 執行緒,差異十分顯著。 Nvidia 宣佈進一步開放 G-Sync 螢幕支援 《Wccftech》的最新消息指出 Nvidia(輝達)已經正式向 TFTCentral 確認,未來將讓原本專屬於 Nv…… 《刺客教條:奧德賽》是一款由育碧魁北克開發,育碧發行的動作冒險遊戲,是刺客教條系列的第二十部作品和第十一部主系列作品。 決勝時刻系列,是由美國動視所推出的一系列第一人稱射擊遊戲(First Person Shooter)。 消費者所寄回的維修商品若已經超過保固期或非商品本身造成之人為損壞而發生檢修費用,將由廠商告知報價後通知消費者,再由消費者決定是否繼續維修。

amd 4800h筆電: 電腦DIY

AMD R7-4800H 在七款射擊遊戲上的 FPS表現,共有六款都領先 Intel i H,不過 Intel i H 在兩款動作冒險遊戲中,卻比 amd 4800h筆電2025 AMD R7-4800H 出色。 對於過去 AMD 都是居於絕對劣勢的情況,現在竟然射擊遊戲的FPS表現都超越了 Intel 的效能! 原來是 AMD 近年來推出了 Zen2 架構、搭配7奈米製程技術,再加上和自家的 Radeon Graphics 核心整合搭配下,專門開發為遊戲、內容創作族羣而設計的處理器,時至今日才得以勝出。 今天要比較的筆電用處理器是「Intel i H vs. AMD R7-4800H」! 為了以示公平,我們必須客觀地比較處理器的運作,所以我們選擇了在同款機器上有出不同CPU的品牌,也就是 ASUS TUF Gaming F17、A17。 Ryzen 4000 系列問世終於改變了局面,Zen 2 架構+臺積電 7 奈米製程,讓行動三代 Ryzen 在 TDP 不變的情況下效能大幅提升,功耗比更優秀。

amd 4800h筆電

New Arrival 全新 — 2021 Eyesafe®認證螢幕,擁有世界級的低藍光以及無可比擬的彩色顯示功能。 更關鍵之處在於,AMD Ryzen U 內建 8 個 Radeon 顯示核心,在《CS:GO》中可以跑出 130 FPS 的成績,《火箭聯盟》也有 110 FPS,對比 Intel i7-1065G7 僅有 102 FPS 與 80 FPS,提升同樣非常明顯。 首先在 U 系列方面,旗艦為全新的 AMD Ryzen U,比起 10 奈米、同為 Intel 旗艦的的 i7-1065G7,Ryzen U 的 Cinebench r20 多執行緒跑分,居然高出了 90%,單執行緒效能則高出 4%。 半導體到各種終端裝置,測試(Bench)與考驗一直在我們人生(Life)來來回回,網站名稱起源就是如此而來。

amd 4800h筆電: 對打 Nvidia!AMD 下一張旗艦顯卡 RX 5600 XT 規格曝光

出風孔的設計,類似六角形一格一格的設計,不過大概只有1/2是麒片的面積,其他地方是封起來的。 人眼每秒可處理10-12個靜止圖像,也就是說,在12FPS或更低的FPS下,我們的大腦就能區分出這些是靜止的圖像所組成。 一旦每秒顯示張數達到16-24FPS時,我們的大腦就會認為這是一個連續移動的場景,看起來就像是動畫影片。 每秒顯示張數 (FPS,frames per second)是用來衡量影片或遊戲是否流暢的基準,因此如果影片或遊戲的每秒顯示張數低,看影片或玩遊戲時就會感覺到畫面卡頓。 一般來說,FPS的數字越大,表示顯示圖像的速度越快,畫面就會越平滑流暢,遊戲沉浸體驗感會更好。 快速出貨商品出貨速度較快,恕無法「取消訂單」亦無法「變更配送地址」,若收件人資訊不完整或配送不成功,商品退回後訂單將自動進行退貨及退款。

過去只有高檔的筆電,纔有資格享受 8 核 16 線處理器的頂級效能。 現在 Ryzen 將這規格下放到五萬元臺幣以內,推動產業進步同時,也給消費者更多實惠。 在 CES 發表會,AMD 用 15W 低壓的 Ryzen U 與英特爾最新十代低壓處理器比較,據 AMD 測試,4800U 在 Cinebench R20 和 3D Mark 多核測試擁有輾壓級的優勢。 由於不再使用 Chiplets 封裝,三代行動 Ryzen 匯流排頻寬和核內延遲顯著降低。 Zen 2 架構單核 IPC 相較上代大幅提升,一舉改變 Ryzen 單核效能差的缺點。 CCX amd 4800h筆電2025 模組和 I/O 模組分離,採用不同製程,減少產能壓力。

amd 4800h筆電: 【心得】【小宅開箱】AMD筆電使用心得 & 筆電選購觀念 & 甚麼比較適合我?

為加速會員收到新商品的時間,商品不提供換貨服務,請會員直接於「會員中心」辦理退貨後,重新訂購商品。 Dell的Concept Nyx遊戲控制器乍看之下像第三方Xbox控制器加一些很炫的燈泡,但它不只如此。 LG Gram Style筆電,在用戶手掌放上筆電纔出現隱藏式觸控板LG展示Gram Style筆電,它的隱藏式觸控板僅在用戶手掌放上筆電纔出現。 由於其纖薄的外形、鋁製頂蓋的選擇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 85% 屏佔比,時尚的 ThinkPad E15 Gen 4 在任何商務場合都恰如其分。 這款筆電的重量僅 1.78 公斤(3.92 磅),厚度僅 18.9 公釐(0.74 吋),方便您隨身攜帶。 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大量連接埠,包括用於傳輸資料、電源、視訊和音訊的 USB-C。

amd 4800h筆電

大家都知道近年來AMD在處理器的效能部分突飛猛進,不但早已重返榮耀,也在各方面都技壓競爭對手,讓對方毫無招架之力。 效能、續航都擊敗 Intel AMD 即將於 2020 年初推出具備核心顯示晶片的 APU 處理器 Ryzen 4000 系列。 amd 4800h筆電2025 一臺 Gaming 筆記型電腦效能很重要外,散熱也是需要注意的部分,特別是如此輕薄的裝置。 ROG Zephyrus G14 採用 5 根熱導管與雙風扇設計,分別針對 GPU 以及 CPU 部分進行散熱。

amd 4800h筆電: AMD Ryzen 7 4800H 筆電專用RAM記憶體 DDR4 3200 8G 16G 32G NB SODIMM

現在,AMD 又公佈頂級效能 Ryzen 9 系列,包括 4900H 和 4900HS 兩款,都是 8C / 16T,擁有更多 CU 單元,提升基頻和 Boost 頻率,直接對上 i9,挑戰英特爾行動市場老大的地位。 主流遊戲筆電採用的標壓處理器,8C / amd 4800h筆電2025 16T 的 Ryzen H 也在效能測試輕鬆戰勝 6C / 12T 的 i7-9750H。 就連同是 8C / 16T 的 i9-9880H,也被 Ryzen H 打落馬下。 架構和製程大步躍進,Ryzen 4000 相對上代 IPC 效能提升 15%,單執行緒效能提升 25%,單位能效直接翻倍。 其中 15% 源自 IPC 效能提升,17% 源自設計改良提升,47% 源自 7 奈米製程提升。 所以 AMD 在 Ryzen 4000 系列捨棄 Chiplets 封裝架構,將 CCX 模組和 IO 模組封裝於同一塊晶片,IF 匯流排連線 CCX 和 I/O。

按照以往劇本,英特爾這時候應該使出全力,宣佈 10 奈米全系列標配,再次將 AMD 踩在腳下。 但英特爾 i5 / i7 系列在 10 奈米製程良率太低。 迫於出貨壓力,只能先在低功耗市場鋪貨 10 奈米處理器,高階 i5 / i7 / i9 繼續用 14 奈米+++ 製程。

amd 4800h筆電: ASUS vs. ACER 電競筆電比較!雙A都用 AMD Ryzen 7 4800H 處理器,怎麼選看這裡!

但由於架構較新,驅動、遊戲最佳化等問題,跑分出色的銳龍 APU 實際應用和遊戲場景仍然比不上英特爾。 雖然惠普、聯想等電腦廠商紛紛推出搭載 Ryzen APU 的電腦,但被「推土機」傷害過的消費者傷口還沒有復原,並沒將 AMD 看成英特爾的對手,但人們也承認:AMD 在筆電領域與英特爾有一戰之力。 Zen 架構在 IPC 對比之前推土機架構有 40% 提升,配上 CCX 堆核心戰略,逼英特爾擠牙膏,將筆電帶入 4C / 8T 時代。 初代 Ryzen 其實多核性已接近同等級英特爾產品,但單核效能仍落後不少。 當初買這臺Modern 14其實就是看準這樣的價格唯一有Ryzen 4500U的輕薄機器(被前一臺筆電重怕了),我也知道螢幕色域依照廠商的習性會給45%,也不是太在意。

  • 從散熱設計來看,使用的是串燒式的設計,在顯卡的部分還有多一個銅管來幫忙進行散熱,總共三個出風孔,從結構來看,沒意外應該是15.6吋的主機板銅管延長而已,空間利用並沒有很到位,可以看的出來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可以利用的。
  • A面也加入的梯型的設計,可以直接從上方看到指示燈,觀看筆電是否有在正常的運行,旁邊還有隆起的「TUF GAMING」的字樣。
  • 快樂購卡點數回點說明: 當您未完成交易時,系統最快於3小時內自動將您該筆已折抵的點數補回,如遇系統維護時間,系統最慢於48小時內自動將您該筆已折抵的點數補回。
  • 人眼每秒可處理10-12個靜止圖像,也就是說,在12FPS或更低的FPS下,我們的大腦就能區分出這些是靜止的圖像所組成。

在今年CES中,華碩發表了相當具有話題性的ROG 西風之神 Zephyrus G14電競筆電,筆電上蓋特別獨家設計了6536個發光孔與1215個LED燈,用家們可以自行編輯定義要顯示甚麼圖案與文字,無論是動畫、圖像、時間,或是文字,都能夠隨時進行展示,趣味滿點! ROG Zephyrus G14 還分有LED燈光版本與一般無LED燈光版本,但都一樣搭載非常強悍的硬體配置,售價也非常平實,已成為近期最搶手與最具話題性的筆記型電腦。 根據 AMD 說法,7 奈米製程的 Ryzen 4000 筆電處理器,全線產品都將比先前的 CPU 變得更快、更省電,並將分為 15W 的 U 系列與 45W 的 H 系列,目前揭曉的產品全線都配有 5 到 8 個不等的 Radeon 顯示核心數。 雖然我們依舊相信整個生態系統會以 Intel 為主,但眾多 AMD 合作夥伴接下來應該會積極地推出更多採用 AMD Ryzen 4000 Mobile 系列處理器的產品。 對 Ryzen 4000 Mobile 系列處理器而言,先進的 7nm FinFET 製程當然是一個相當優秀的助攻手,但 AMD 本身的 Zen 2 處理器架構纔是主角,否則可能如阿斗般無法被扶起啊。

amd 4800h筆電: 華碩ASUS TUF FA506ICB-0132B4800H R7/SSD/RTX3050獨顯/15吋 戰魂黑 電競筆電

第七代 APU 到底有多慘,以當時最高階 FX-9800P 為例,效能甚至比不上英特爾 i3 低壓處理器。 想法雖好,但由於推土機架構低效能和自家晶圓廠製程不爭氣,AMD 一直被英特爾甩在身後。 當 2014 年英特爾五代 Core 進入 14 奈米時代時,AMD 的 APU 才剛用 28 奈米,並一直用到七代 APU 。 AMD 的戰略是,筆電想做到低功耗,必須將傳統 CPU 與 GPU 融合,AMD 稱為「異構系統架構」,最終落實到產品,就是大家熟悉的 APU 。 GeForce Now還可以串流到車上,如果你的車機有連網顯示器,就能在車上玩game。

amd 4800h筆電: AMD Ryzen 7 4800H vs. intel Core i7-9750H 效能比較

整體而言,華碩這款ROG Zephyrus G14 G401電競筆電確實帶來滿滿的效能,無論是遊戲或是影音編輯與繪圖都沒有問題。 產品的重量適中,不過高效能自然伴隨著變壓器會比較大與重些,但還好PCMark 10 Battery Modern Office 續航力還高達 11 小時 30 分,續航力十足,因此外出使用若沒有重度效能使用需求,變壓器就可以不用帶著。 全線Ryzen 4000系列都會整合RX Vega內建顯示,它們屬於第五代GCN架構繪圖核心,並提供VCN 1.0 解碼/編碼規格,可對應 4K解像到 H.264及H.265 等4K 硬解支援。 至於Vega 型號數字是區分GPU的規格,分別包括了Shaders、Compute Unit數目及GPU運作時脈,當然數字越大效能越高。 不過由於這篇測試是針對Ryzen H,它們都會跟來獨立顯示卡,因此想知iGPU 效能就要留意之後針對Ryzen 4000U 系列的文章。 2019 上半年,AMD 發表第二代行動 Ryzen 處理器 Ryzen 3000 系列。

除此之外,H系列還會細分「HS」型號例如4900HS,這是低功耗版本,TDP規格為35W,相信是針對輕薄型Gaming筆電而設。 對筆電來說,處理器究竟能發揮多大效能,不僅要看核心數量、頻率規格,更重要的是看 TDP 和單位能耗比,單位能耗比越低的處理器 Boost 時間越長,效能釋放也更充分。 AMD 正是抓住英特爾製程未完全普及的時間差,今年初 CES 2020 發表第三代行動端 Ryzen 處理器,也就是前幾天公佈所有細節的 Ryzen 4000 系列,是 AMD 行動處理器的全面進化。 雖然英特爾 10 奈米強過臺積電 7 奈米,甚至密度堪比臺積電 7 奈米改進製程 N7+,但在標壓處理器的市場,AMD 7 奈米製程還是有優勢。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amd 4800h筆電: 搭載 AMD Ryzen 9 4900HS,ROG Zephyrus G14 遊戲筆電實測

更重要的是,螢幕上的纖細邊框意味著更輕盈的商務筆電和更多的螢幕空間。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資料儲存的速度如何,資料存取速度無論是對於創作者或遊戲玩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部分,也能協助大家平時資料存取等待的寶貴時間。 整機採鎂鋁合金金屬機身+蜂窩式結構,薄而堅固並能有效減輕重量,因此重量只有1.6kg,厚度只有17.9mm。 螢幕採14吋IPS霧面螢幕100% sRGB螢幕設計,邊框只有6.9mm, 螢幕佔比達高85%。 amd 4800h筆電2025 產品內建4喇叭、智慧放大技術與杜比認證,提供相當不錯的環場效果。

amd 4800h筆電: 筆電推薦、平板電腦、電競筆電推薦與開箱 快速攻略

AMD 下一代筆電專用的行動顯示卡 Radeon RX 5600M 完整跑分數據在《3DMark》上流出,外媒《Wccftech》報導,這次 AMD 新的行動顯卡在效能有趕上對手 Nvidia(輝達)的跡象,各方面幾乎與 GeForce RTX 2060(行動版)相當。 雖然數據部分沒有 Ryzen X 進行比較,但仍有 8C16T 的 Ryzen X 可以做為參考用。 時脈設定除了 Ryzen H 與 4900HS 有所不同外,其餘的「H」和「HS」系列產品並沒有任何差別。 給於當天優惠活動最後一天廠商的名稱以及優惠活動的數量有多少,最後附上文章連結,文章會再每天凌晨12點半會自動更新,因此不用擔心資訊會錯誤。 記憶體槽有兩個,手邊沒有多的記憶體也沒有錢錢買,沒辦法幫各位多做測試,SSD槽也提供了兩個還附贈2.5吋硬碟槽,整體給的擴充空間算是相當有誠意的。 A面也加入的梯型的設計,可以直接從上方看到指示燈,觀看筆電是否有在正常的運行,旁邊還有隆起的「TUF GAMING」的字樣。

amd 4800h筆電: ASUS TUF 15吋 電競筆電 R7-4800H/8G/512G SSD/RTX 3050-4G/FA506ICB-0132B4800H 黑

我們使用美國國防部的 MIL-STD 810H 軍規標準來衡量極端環境條件 (例如北極冰原和沙漠沙塵暴) 下的可靠性。 ThinkPad E15 Gen 4(15 吋 AMD)在視覺和聽覺上的效能都非常出色。 最高搭載 15.6 吋 FHD 防眩光螢幕,具備 100% 色彩準確度,與兩個 Harman®喇叭和 Dolby Audio™ 相得益彰。 此外,還有方便的選配託盤,供您放置無線耳機並為其充電,讓您隨時都能用來聆賞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