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教育課程15大優點2025!(持續更新)

4.每冊都包含「國家與安全生活」、「機械與國防科技」及「救災防災與動員」等3單元,並加入「媒體素養」與「反恐」內容。 主要論述國家意識及全民防衛的概念、內涵與重要性,並介紹國防與經濟、文化、心理的關連,讓學生理解國防事務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加強全民國防意識,增進對國家的認同。 國防部依據「國家安全報告」、年度「國防報告書」揭示之國家總體戰略與國家安全威脅,擬訂全民國防教育內涵五大主軸。 各級主管機關應妥善管理各類具全民國防教育功能之軍事遺址、博物館、紀念館及其他文化場所,並加強其對具國防教育意義文物之蒐集、研究、解說與保護工作。

  • 服務於公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或行政機關之軍訓教官及護理教師,其待遇由服務單位依規定編列預算核實發給;服務於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之軍訓教官及護理教師,其待遇由本部編列預算核實發給。
  • TaiwanLIFE平臺配合教育部政策,開設非正規教育學分班課程,修習通過者得申請經教育部認可之學分證明書,依各大專院校規定申請學分抵免。
  • 3.全民國防:認識國家意識、全民防衛、國防與經濟及文化與心理等總體資源運用,進而落實全民防衛核心能力,進而避免戰爭。
  • 已取得教師資格者,可修讀國防專業學分一年後辦理加科登記,成為國防教師;另開設教官專班,讓有軍校背景或曾任教官者修習教育學程學分後,參與教師資格考試以及半年教育實習後轉任國防教師。
  • 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已有657人完成修課,預估今年底將有261人取得全民國防教師證書。

使學生對武器及武器系統與目前世界各國所發展使用的新式武器能作有系統的認識,並對我國獨立自主的國防體系與國防科技發展的成就有所瞭解,以啟發青年學生參與國防科技研究的興趣。 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意義在於「納動員於施政、寓戰備於經建、藏熟練於演訓」,使全國民眾建立「責任一體、安危一體、禍福一體」的共識,達到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參與、全民國防的最高理想。 (一)教學評量方式採多樣化,包括討論、問答、資料蒐集整理、報告、實作、單元教學活動表現及筆試等;評量之設計應以培養學生思考、表達及操作能力為原則。 TaiwanLIFE平臺配合教育部政策,開設非正規教育學分班課程,修習通過者得申請經教育部認可之學分證明書,依各大專院校規定申請學分抵免。 各級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製作全民國防教育電影片、錄影節目帶或文宣資料,透過大眾傳播媒體播放、刊載,積極凝聚社會大眾之全民國防共識,建立全民國防理念。 該名教師認為,所有科目都有師培過剩的問題,專任缺額開不開,也和學校配課有關,教育部也沒輒,且國防課才兩學分,學校不一定會開缺,可能會改請代課,修課就當增能,有缺還是會考考看,機率還是比體育專任高。

全民教育課程: 教官室成員

一般師資通過教師資格考後,需再經過半年實習,但教官多是現職,教育部正在研議開放「教學演示抵實習」,通過後核發教師證書,但仍須修師培法。 另外,已經取得證照的儲備教師,也可修國防教育;或者有學士學位但還沒拿到教師證者,也可以加修全民國防教育科。 全民教育課程 全民教育課程2025 全民教育課程2025 劉家楨透露,目前已覈定淡江和政治大學等校開設「高中全民國防科教育學士後學分班」,兩校預計各招收兩班共100名學生,最快兩年可以畢業。

伍、實施要點:一、教材編輯(一)編寫教材時,應注意與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銜接,並應具時代性及前瞻性。 (二)涉及其他相關學科內容時,應保持適當區隔,明確規劃全民國防教育專業領域。 (三)教材編撰篇幅,須以課程單元時數多寡,適當編寫配置;教材綱要所列舉的說明事項,係供編撰教科書及教學參考之用。

全民教育課程: 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

教育部表示,在107學年前入學的高中職或五專新生,他們適用99課綱,必修2學分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如果他們在學期間又參與過打靶體驗,可在之後的軍事訓練中折減5日;如果未參加打靶體驗,則能折減4日。 全民教育課程 不過,立委高虹安指出,教育部曾規畫三年要培育千名有國防專長的教師,為此設學士後學分班,預估3年內學校要補363名專任師資,但根據教育部調查,未來三年只需要82個公私立學校專任缺額。 教官2023年退出校園,現在有人在學校花錢修課,卻因錯誤資訊權益受損,建議教育部若每年只有3、40位公立學校缺額,應該要暫停學士後師培管道,而非持續對宣稱多缺人。

  • 3.內容上擇選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及國民中小學各領域課程綱要中最具關聯性的素材,理念上更強調學生的學習表現。
  • 二、教學方法(一)每一單元教學前,應熟讀教材及教師手冊內容,確立教學目標,完成教學構想,撰寫授課計畫,設計教學活動,並運用適當教學方法與教學資源,據以實施教學。
  • 本網站法規資料係由政府各機關提供之電子檔或書面文字登打製作,若與各法規主管機關之公佈文字有所不同,仍以各法規主管機關之公佈資料為準。
  • 全國法規資料庫之內容每週五定期更新,當週發布之法律、命令資料,將於完成法規整編作業後,於下週五更新上線。
  • 本課程除開設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之五大領域外,另配合本校「服務學習課程」之規劃,於每學年開設若干班級之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並結合全民國防教育之理論與實務,帶領學生至中、小學與民間團體,實施全民國防教育宣教活動,以落實全民國防教育理念於社會。
  • 教育部說,108課綱去年實施後,原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中的「基本教練」、「步槍基本訓練」都已不見,而是調整為「全民國防概論」、「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我國國防現況與發展」、「防衛動員與災害防救」及「戰爭啟示與全民國防」等。

五、教學評量(一)教學評量方式採多樣化,包括討論、問答、資料蒐集整理、報告、實作、單元教學活動表現及筆試等;評量之設計應以培養學生思考、表達及操作能力為原則。 教育部依《全民國防教育法》訂有《各級學校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及實施辦法》,其中國民中小學教育階段採「融入式教學」方式推動,由本部訂定補充教材,以潛移默化方式納入現行課程,以紮根「全民國防教育」。 為因應今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實施,教育部檢討編纂國民中小學全民國防教育補充教材。 教材區分國小1-2年級、國小3-6年級及國中7-9年級等3學段,編製「教師手冊」及「學生讀本」共計6冊。

全民教育課程: 全民國防教育簡介

(二)各校全民國防教育教學專業教室,應蒐集全民國防教育各課程單元相關資料,隨時充實教學資源,並交流共享。 (三)各校應檢討編列預算購置或研製有關課程教學投影片、光碟、模型、電腦教學軟體等輔教器材,使教學活潑生動而有效。 四、與其他方面之聯繫(一)本綱要應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或其他相關學科之教材與議題配合,但加以區隔,以達相輔相成,拓展學生學習領域和綜合思考能力。 (二)全民國防教育除本科外,另設選修科目:包括當代軍事科技、野外求生、兵家的智慧、戰爭與危機的啟示、及恐怖主義與反恐作為等。 (三)各校應單獨成立「全民國防教育」教學研究會或領域課程小組,並遵照有關規定舉行會議,其討論應以教材及教學方法之研究為主。

全民教育課程: 全民國防教育網站 /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 /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

(四)教材內容宜由簡而繁,由淺而深,循序漸進,段落清晰,條理分明,使學生易學、易懂。 (五)圖片編排,採質量並重原則;圖片說明,宜簡潔明白,期能加深印象,增進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各種教學相關資源之取得、運用,應尊重智慧財產權。 (六)教師手冊、多媒體輔教等資料之編撰應配合教科書,針對特殊事件、人物或軍事術語等提供補充資料與相關文獻,以利教學參考運用。 (八)本教材須結合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總綱「課程設計原則」第四點精神適時融入「生涯發展、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海洋教育(包括區辨海域衝突之原因、海上海下的國防科技武器)、環保教育、永續發展、多元文化及消費者保護教育」等議題。 二、教學方法(一)每一單元教學前,應熟讀教材及教師手冊內容,確立教學目標,完成教學構想,撰寫授課計畫,設計教學活動,並運用適當教學方法與教學資源,據以實施教學。

全民教育課程: 全民國防教育網

教育部說,108課綱去年實施後,原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內容中的「基本教練」、「步槍基本訓練」都已不見,而是調整為「全民國防概論」、「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我國國防現況與發展」、「防衛動員與災害防救」及「戰爭啟示與全民國防」等。 「各級學校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實施計畫」於110年的修訂重點朝向簡化行政作業,減輕資料統計負擔,並再次明定重申各級單位、學校及教育人員於推行全民國防教育的工作與職責,希冀未來各單位依循本計畫精神,持續推展課程及各式多元創新活動,將全民國防教育理念深植學生心中,萌芽茁壯。 本課程除開設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之五大領域外,另配合本校「服務學習課程」之規劃,於每學年開設若干班級之專業知能服務學習課程,並結合全民國防教育之理論與實務,帶領學生至中、小學與民間團體,實施全民國防教育宣教活動,以落實全民國防教育理念於社會。 「教師手冊」將每一單元設計為完整40分鐘的一堂課,教師可於「彈性學習課程」使用,亦可擷取部分內容於各領域課程進行全民國防教育融入教學。 「學生讀本」使用大量圖片及照片,並以遊戲、故事、漫畫等多元活潑方式呈現,吸引學生閱讀,引導主動發現國防事務與生活密不可分。 全民教育課程 學校也可運用「閱讀推廣」方式,鼓勵學生閱讀「學生用書」,例如:納為圖書館藏書並列為「推薦圖書」、納入「班級書香(箱)」依其流通制度傳閱各年級班級之學生閱讀、請「晨間故事媽媽(閱讀志工)」導讀及宣導等。

全民教育課程: 全民國防師資培育過剩 修課教官嘆「準備流浪」

各級主管機關應配合動員演習,規劃辦理全民防衛動員演習之教育活動或課程,並於動員演習時配合實施全民國防教育。 全民具備國防意識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期盼國民中小學教師能充份運用本補充教材,增進國民中小學生全民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之國家意識,使新課綱在教育現場具體落實,並達成「為全民做國防教育,用教育做全民國防」之目標。 3.內容上擇選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及國民中小學各領域課程綱要中最具關聯性的素材,理念上更強調學生的學習表現。 一、為鼓勵大專校院開設全民國防教育必、選修課程並提升教學內容多元及豐富性,以落實學校推動全民國防教育,讓學生認識全民國防、支持全民國防,特訂定本計畫。 全民教育課程 教育部提醒,修畢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學生如欲申請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折減軍事訓練期間,應將就讀學校成績單正本送交該校軍訓單位或教務單位審查,經核對無誤後於成績單右下角加蓋印記,並載明成績合格之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內容、時數及得折減日數後,向訓練單位申請折減軍事訓練期間。 教育部會銜國防部、內政部最近修正「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折減常備兵役役期與軍事訓練期間實施辦法」,讓適用108課綱的高中職及五專前3年學生,在修過2學分的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後,仍可折減軍事訓練期間至多5日。

全民教育課程: 法規內容

教育部提醒,修畢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學生,如欲申請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折減軍事訓練期間,應將就讀學校成績單正本送交該校軍訓單位或教務單位審查,經核對無誤後於成績單右下角加蓋印記,並載明成績合格之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內容、時數及得折減日數後,向訓練單位申請折減軍事訓練期間。 教育部師資藝教司專門委員劉家楨表示,過去高中的全民國防教育課程,因為沒有培養相關人力,一直由教官授課,但由於教官未來將回歸國防體系,課程必須改由合格教師來上。 若以每16班聘任一位來計算,粗估全臺專任教師需178人,加上不滿16班的學校,「跨校合聘」人數約185人,合計師資人數為363人。 教育部軍訓處為使軍訓課程能因應當前教育改革要求,提高學生選修動機、興趣,與國防預備軍官考選的需要,加強青年對國防、軍事與國家安全認知,特頒定國家安全、戰史、兵學概論、國防科技、軍事知能等領域課程。 服務於公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或行政機關之軍訓教官及護理教師,其待遇由服務單位依規定編列預算核實發給;服務於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之軍訓教官及護理教師,其待遇由本部編列預算核實發給。

全民教育課程: 相關網站連結

二歲專班不足,教育部去年原擬相關規定,若三至四歲班級有餘額,可混學齡二歲但生理年齡三歲幼兒就讀,引發教團反彈。 本網站法規資料係由政府各機關提供之電子檔或書面文字登打製作,若與各法規主管機關之公佈文字有所不同,仍以各法規主管機關之公佈資料為準。 教育部:10051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5號 ※本系統登載資料如與正式公文內容不同,以機關公發布或函頒者為準。 3.全民國防:認識國家意識、全民防衛、國防與經濟及文化與心理等總體資源運用,進而落實全民防衛核心能力,進而避免戰爭。 教育部今天於高雄義守大學舉辦大學校長會議,下午由國立清華大學前校長賀陳弘以「少子女化趨勢下的大學治理與創新轉型」為題分享

(二)課程內容須符合:「全民國防」、「國際情勢」、「國防政策」、「防衛動員」及「國防科技」等五大核心主軸(至少擇一)。 上述課程均含相關之「軍事訓練」內容,並以國內、外戰略時事與國家安全現況為補充教材,以加強學生國家安全及愛國意識,並拓展其國際戰略之視野。 日正式施行「全民國防教育法」,這個階段著重於規劃「完成學校教育規範」、「推展在職巡迴教育宣教」、「辦理暑期戰鬥營」、「獎勵傑出貢獻單位與個人」、「配合動員演習辦理教育訓練」、「推廣國防文物宣導與維護」、「運用傳媒推展文宣活動」等工作,以整合國家資源,凝聚全民國防共識。 因應教育部函送「學生修習軍訓及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折減兵役役(訓)期對照表」、國立臺灣大學系統校際選課等,全民國防相關課程說明如下。 為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以增進全民之國防知識及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健全國防發展,確保國家安全,特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