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不介意花接近三十萬的售價買300c.c.級距的大羊,不追求車輛尾速,也不打算改裝,喜歡細緻安靜、沉穩內斂的騎乘品質,又不怕太舒適到睡著的人,那NSS300會是相當適合您的好車。 honda nss 300 擁有最大馬力的XMAX除了在快速道路上表現亮眼,在山路上坡路段更是脫穎而出,是三臺車當中唯一上坡還能明顯感受到加速感的,在每個出彎加速都一次次的拉開另外兩臺車的距離,可以給騎士更大的信心去完成超車的動作。 honda nss 300 但如果改為下坡路段,在山路上用不到尾速的情況下,動力的優勢便不明顯了,反而由於下坡對煞車與懸吊的要求更高,較為無力的煞車與偏軟的懸吊,反而讓XMAX需要更專注在減速及過彎上,一不小心就會被對手拋開距離。 在第一階段安全帽測試中看起來容量最小的Elite 300R,這關表現倒是出乎意料的好,與XMAX同樣都能將所有的物品一口氣收納進車廂,中段深度最深的300R,在輕鬆放入三腳架後,前方空間因為不深,在擺放完其他物品後,最後的厚外套基本上完全是放在車廂上緣的水平線上,從側面看過去幾乎全露出車廂來,但因為後座下方預留了相當大的凹槽空間,實際上蓋下去的時候其實一點也不費力。
對了,以往要拉住煞車拉桿才能啟動的安全措施,在 FORZA 300 上做了個小修改,只有在拉住左(後)煞車拉桿才能啟動引擎,右(前)側煞車是不行的喔。 此外,山葉原廠手冊裡建議煞車油管每四年需更換一次,之所以沒出現在表格上,是因為在詢問YAMAHA原廠技師時,其表示依照往常經驗幾乎沒有人會換油管,因此手邊沒有料錢的資料,且真要換一般都會升級成改裝的金屬油管一勞永逸,而FORZA 300與X-MAX 300一樣採用橡膠油管,也沒有將油管列在保養清單項目內,因此在此表格中沒有列出來。 另一方面,X-MAX 300的火星塞,原廠手冊只有表示依照檢查結果視情形更換,沒有標示明確的更換週期,難以做到量化,故也從表格上移除。
honda nss 300: 入門黃牌大羊集評 !!! HONDA NSS 300 V.S YAMAHA XMAX 300 V.S AEON Elite 300R 1
油箱口位置設在中央龍骨上,由中控按鈕彈開外蓋,再手動轉開內蓋的方式,容量為11.5L。 由上而下分別為近遠燈切換、PASS燈、方向燈、喇叭,與一般白牌速克達的使用習慣相同,Q彈的回饋手感也相當好。 由上而下分別為PASS燈、近遠燈切換、喇叭、方向燈,HONDA車系一向喜歡將喇叭位置放在最明顯的位置,目的是希望在緊急時刻最能直覺快速的使用,但是實際上方向燈使用的時機比喇叭高出很多,這樣一來要特別伸長手指去勾動方向燈,筆者自己使用起來反而覺得有些不順手。 採用五環式的儀錶板,由左到右分別是油量、時速、轉速、水溫,中間的螢幕包含了里程、時間、平均油耗等,豪華度直逼汽車等級,只不過最中央的儀表面積有點小,在資訊的判讀上需稍微提高注意力。 較為直立內縮的車頭設計,第一眼看到時需要花點時間習慣,但也多了些輕巧俐落的感覺,上方的深凹折線帶了點仿賽整流罩的韻味。 採用與自家R3、TMAX相同往下內縮的雙燈設計,燈具為時下最夯的LED投射大燈。
- 而在電門方面,本車採用SMART KEY的方式,靠近車輛即可感應作動。
- 行車紀錄器是近年來車輛行駛的必備裝備之一,提供各式不同的行車紀錄器讓車友能挑選到符合適合自己的產品。
- 在車輛內部依舊驚喜不斷,新的279 c.c引擎由SH300i修改而來,國外版本馬力25.2hp與前代車型相比馬力微幅上升0.2HP,但峯值從7,500rpm降到7,000rpm,並且搭配滾針搖臂與偏心汽缸設計,讓原本優質運轉品質更為出眾,在能耗上也有更好的表現。
- 8並不只是數字而是一個符號,一個毫無界線‧無極限,不停擴張散佈的意念。
- 較為直立內縮的車頭設計,第一眼看到時需要花點時間習慣,但也多了些輕巧俐落的感覺,上方的深凹折線帶了點仿賽整流罩的韻味。
- 在快速道路上以中高速巡航,XMAX的風鏡幾乎能擋掉絕大部分的風壓,常常讓體感速度與實際速度產生很大的落差,不知不覺越騎越快,長距離移動時,前座空間最大的XMAX也能不時更換姿勢消除肌肉疲勞。
- 除了豪華配備以外,新車還有免鑰匙開關設計,鎖頭變為單純的旋鈕,帶著晶片鑰匙接近車輛後,按壓一次旋鈕即可打開電門、車廂與油箱蓋。
2018 NSS300最值得一提的設計巧思絕對非車輛內的隔板莫屬,HONDA貼心的為使用者加入車廂隔板設計,防止車廂內物品於移動時碰撞,並且有多種安裝形式標記於隔板上頭。 在睽違五年的大改款中,全車LED光源已成為現今車款的標準配備,目前搭載於許多HONDA車款上頭的KEYLESS系統也可以在2018 NSS300上見到,單就我們拍攝車輛時時常啟動、熄火的移動情況下,KEYLESS提升的便利性實在令人愛不釋手。 300R在經過破碎路面時,如果說NSS是避震觸底讓屁股很痛,那300R則是整個人被彈飛座椅,偏硬的懸吊在不良路面的情況是三輛車中最慘的,騎士想固定好身體都有困難,不斷靜止起步的狀態更是讓原本就快不行的傳動系統雪上加霜,沒有ABS的情況下,強力的煞車反而得擔心輪胎有不小心鎖死的風險。
honda nss 300: 電動機車大戰白熱化 光陽對決Gogoro優缺點一次說清楚
同時在車廂側邊HONDA更留有額外的置物位置,目測可以放入輕便雨衣大小的物品。 上一代HONDA NSS300為2015年二輪部重返臺灣市場的首波引進產品,速克達車款與完整的臺灣路權成為許多通勤族首選,更遑論上代車款有如巡航車款舒適的坐姿與親民的座高,在市場中擁有數量相當龐大的擁護者。 顯而易見,過往這種柔和的外型在新一代車款已不復見,本次試駕的2018 HONDA NSS300則是披上肌肉感十足的外衣,同時科技配備也大幅升級。
最後輪到Elite 300R來測試看看,可惜前段空間太淺,別說是全罩安全帽了,就算是3/4的款式也放不下,看來只能放入瓜皮類的安全帽,兩頂帽子中間的距離也較對手短上不少,然而後方空間的深度極限卻遠比想像中來的高,幾乎全部帽體都放的下,後座墊下方刻意預留的凹洞是最大功臣。 後燈組的氣氛也營造得相當好,大面積一體式的設計,類似「X」型的燈組排列除了視覺,識別度更是優異。
honda nss 300: 更豪華、更運動:2018 HONDA NSS 300媒體試駕
看似三臺車空間最小,但也是唯一配有開放式掛鉤的車款,某種意義來說纔是前置物空間最大的,晚上要騎它去買消夜,也不用擔心食物沒地方掛,在三臺車都不改裝的情況下生活實用性反而最高。 配有左右大小相當的兩個置物空間,右方為不可上鎖設計,採用按壓彈開的開啟方式,雖不寬敞但深度還不錯,意外的同樣可以放入600c.c.寶特瓶或是6.44吋的大型手機,左方可上鎖,需用中控按鈕打開(引擎熄火狀態下),裏頭設有車充因此空間稍微比右邊窄一些些。 由上而下分別是引擎熄火開關+引擎啟動按鈕、雙黃警示燈、儀表顯示切換鈕。 是三臺車中唯一可以直接從手把切換儀表資訊的設計,這樣一來行進中也能輕鬆快速切換,往左、右推分別可切換中央儀表上下方的資訊,長時間推住不放可以將當下資訊歸零,或是關閉循跡系統。 目前臺灣山葉的官方定價為21.6萬,同樣具有零頭款、60期零利率等優惠方案。 另外,最令人驚訝的莫過於前手套箱的大容量,相當深的實用設計經過筆者在現場實測,可輕鬆放入600c.c.瓶裝水,並且還有額外的空間可放入手機、手套等物品,車廂內更有12V的點菸插座可供車主運用。
honda nss 300: 最新文章
改款後的R版也換上了全新的儀錶板,採用左邊轉速表+右邊液晶螢幕的設計,橘紅色的配色讓它多了鮮明的動感印象,大面積的螢幕也讓資訊判讀相當容易,但相較於對手,少了平均油耗的資訊,轉速表的指針太小巧,在氣勢上略為不足,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採用MAX家族一貫的左右雙環表+中央液晶螢幕設計,左邊為時速、右邊為轉速,中央的液晶螢幕除了油量、時間、里程、油耗等常見的資訊,較特殊的是多了騎乘時間、路面結冰警告以及TCS循跡系統等顯示。 擁有三臺車中最小巧的車尾,若從正後方看去,會產生與白牌小車差不多大小的錯覺。
honda nss 300: 原廠 現貨 HONDA FORZA NSS300 (2013- 佛殺 佛鯊 引擎襯墊 狗骨頭 後搖臂桿組件
XMAX在行經破碎路面的時候,遠本偏軟的懸吊卻大大抵消了路面的衝擊,車身較輕、動力輕快的特色也加分不少,加上循跡系統的加持下,是唯一一輛可以在這種路段大灌油門不怕後輪打滑的車款,留下當天騎乘XMAX的編輯,在進入坍方路段後瞬間拉開距離,一路揚長而去深刻印象。 跨上車後首先能感覺到親民的座高帶來的低重心與安心感,NSS維持傳統日系大羊一貫的低矮、長軸距的設定,走的是如同豪華陸地巡航艦的奢華VIP風格,騎乘三角設定也偏向身體向後傾斜陷進沙發一般,雙手的位置也恰到好處,唯有腳部空間或許是為了外觀上的考量,表現其實不像早期AN250、MAJESTY 250般可以完全向前延伸。 NSS採用狹長的前、中、後三段式車廂,擁有高達58L的帳面數據,中後段的底部也非常平整,但椅墊的開啟角度太小,如果要拿取或放置前方的物品,常常會卡到椅墊或是車主自己撞到頭,且為了儘量壓低前座的座高,使得中段的空間非常淺,實際上擺不了什麼東西,前方圓形空間很挑物品的形狀,就真的只適合擺安全帽而已。 配備同級中唯一的KEYLESS感應系統,科技感與噱頭十足,但在使用上需要花一點時間習慣,坐墊與前置物空間的功能同樣獨立出來在下方的按鍵上,按壓下去的回饋手感相當不錯。 車尾造型相當華麗,例如前段寬大麴面與後段細窄收尾的側殼,搭配分離式後扶手,可看到許多TMAX的設計風格。
honda nss 300: 【LFM】HONDA FORZA750 FORZA350 NSS300 FORZA300 可調式 煞車拉桿 可折 短拉桿 剎車拉桿 DMV
為了實現讓生活更開心、舒適、便利的嚮往,Honda透過領先的開發技術,以「New Stylish Sports」做為車種概念推出「NSS300」。 充滿運動風格的騎乘感受,搭配Combined ABS與可置入兩頂全罩安全帽的收納空間,提供都會騎士最強的機能。 NSS300不只是單純的移動載具,更是自我表現的移動逸品,設計動感的外型與易上手的出力特性,昇華你每一步移動方式,在生活與騎乘樂趣間,獲得彼此共鳴的務實滿足。 總結來說HONDA與YAMAHA在質與量各有優勢,就看消費者自身的需求而定了。
honda nss 300: 【車款介紹】移動逸品 Honda NSS 300
除了一般常見的安全帽測試,本次企劃還徵調攝影編輯的拍攝器材,來模擬三種車廂對於不同形狀、材質物品的適應性,提供有不同裝載需求的讀者作參考。 測試物品分別有兩組閃光燈、折疊式反光板、捲筒式收納雨衣、小型攝影包、放置收音器材的硬質方形手提箱、冬季厚外套,以及最終大魔王三腳架,看看三輛車各自能塞入多少件物品。 790mm的座高較XMAX稍微好一些些,同樣為不可調腰靠設計,腰靠角度最為直立,導致前座能移動身體的空間相較對手小了許多,為了置物空間考量,前後段的落差相當大,原廠即附有後座小腰靠。
honda nss 300: 臺灣是行人地獄?他分析:政府總檢討弱勢2023-01-28
說到懸吊的部分,個人覺得NSS在此一級距中的表現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地方。 在不平路面時,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輪胎、懸吊、坐墊三者無法完全吸收掉跳動,雖然不影響操控,但是跳動反而造成不適,對於大羊來說,這部分反而有些扣分。 攝影乘坐於後座時,更是表示遇到較大的坑洞甚至會被彈起讓屁股完全離開坐墊,有種不安心的感覺(雖然筆者自己完全無感…)。 上到快速道路後,當然要測試一下電動風鏡,省去了手動調整的麻煩,改變騎乘環境就能夠立刻調整相當的方便。
honda nss 300: ★發送★機車LED大燈總成 適用 本田 佛沙 FORZA300 NSS300 2019 2020
面對競爭對手們健身鍛練過的身材,舊款 FORZA 300 像是個發福中年男子,略為渾圓流線的外觀實在是跟「戰鬥力」畫不上等號。 為此,新的 FORZA honda nss 3002025 300 外觀師法稍早發表的 FORZA honda nss 300 125 ,洗鍊又充滿歐系速克達的外型,從上到下沒有多餘的贅肉,看來相當可口。 不得不說,HONDA 在外型上的設計總是獨樹一格,不會設計出讓消費者不能接受的外觀,但是下一次的改款總是比舊的更加出色。
honda nss 300: 西班牙SHAD 舒適靠背 HONDA NSS300 FORZA300 專用靠背 臺灣總代理 摩斯達有限公司
上面談了這麼多, FORZA 300 如果還是和舊款一樣,那其實也不用玩了。 新 FORZA 300 也不例外,除了車身尺碼緊緻化,車架輕量與修改引擎吊架特性外,前後懸吊也有所精進,後避震的感受比起舊款的舒適取向是大為不同,較為硬派的設定一掃舊款那稍嫌軟腳的調性,甚至有點硬過頭了,特別是在單人騎乘時後避震對於小坑洞的處理可謂「一板一眼」,特別是在重心前移的下坡時更為明顯。 但上坡時這小缺點竟變成了優點,重心後移的緣故,懸吊的感受就較為沈穩,看來應該是為了雙載時的支撐性,後避震器的設定纔有如此的反應。 HSTC 循跡防滑系統則是另一項利多,雖然對手 XMAX 300 早已配備循跡防滑系統與 Keyless 感應鑰匙,而這也成為 300c.c.級距速克達配備戰火的開端。
近來在 honda nss 300 HONDA 小排量速克達上常見的 Keyless 系統這次也一併導入標配之中,開關總成也做了些修改,變得更為人性化,沒有了傳統鑰匙,開關總成看來更為簡潔。 Keyless 遙控器除了用來感應外,還增加了尋車功能,這在地下室或低光源時相當好用,透過方向燈及聲響來提醒車主車輛的所在位置,便利性大增。 作為Honda重要的黃牌大型速克達車款,過去NSS300就以優異實用性與時尚外觀,取得還不錯的銷售成績;而大改款車型則改採「輕量緊湊」的設計理念,車身不只多了極富肌肉感的線條設計,原本在把手上的後視鏡也予以前移,不只外觀更俐落,行走在快速道路時更容易掌握週遭動態。 Honda Taiwan(臺灣本田)今年有多款重機新車,繼臺北車展開始接單的CB1000R與CRF1000L Africa Twin之後,日前又正式展開2018年式NSS300的預購活動,並開出26.8萬的預接單價(多退少不補),即使多了電子循跡與電動風鏡等配備,仍維持與現行車型相同價格。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honda nss 300: HONDA 本田 FORZA 300 ABS 原廠型 前燈泡 鹵素石英燈泡 NSS300AD NSS300AE
HONDA Taiwan自成立以來,秉持「顧客滿意第一」與「被社會期待存在的企業」兩大事業方針,在臺灣扎針茁壯。 2019年HONDA Taiwan將聯合獨有的四輪、二輪、動力產品等三位一體的獨特事業經營型態,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商品及服務,提供消費者更好的生活體驗及生活便利性,具體實現HONDA所追就的「The Power of Dreams」品牌價值。 在本次試駕過程中,我們也行經國三甲線、信義快速道路,在快速道路上透過電動風鏡調整可以輕鬆獲得舒適的騎乘環境,受惠於電動調整功能,在傍晚下班車潮中我可以快速降下風鏡擺脫悶熱的環境。 市區與快速道路上都有不錯表現的NSS,如果將場景移到山路上,首先在動力方面,上坡的時候如果遇到慢車,導致車速慢下來後,再加速的過程會變得喫力很多,原先以為飽滿的扭力可以克服這個問題,但實際表現不如預期,如果改為下坡路段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原先就優異的車身剛性與配重,加上傾倒快速靈活的特性,幾乎可說是不用吹灰之力的滑過每一個彎。 乘坐時可以採取如同坐沙發般稍微後仰的姿勢,雙手的擺放角度也最為自然,腳掌平放踏板的時候會略微往前斜,往前伸直的時候,空間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寬裕,無法像AN650、C650GT這類正統休旅大羊般完全伸直。 後座乘客的座位空間適中,後座腳踏面積也最大,但其實乘客小腿卻容易頂到車身側殼,導致實際腳掌放置範圍有限。
honda nss 300: 「HONDA NSS 300」商品搜尋結果共 4,215 筆
在快速道路上以中高速巡航,300R的風鏡表現也相當不錯,只不過空間不大的300R不太能藉由更換姿勢消除肌肉疲勞,調整後的配重加上強化後的懸吊及車架,高速穩定度較上一代大增,只不過偏硬調的懸吊在經過橋面的伸縮縫時,也會產生較大的彈跳。 懸吊在高速下切換車道時,同樣表現優異,煞車更是三臺車中最好的,只需要手指輕輕一點就能讓車輛確實減速。 此輛試乘車在當初取車時,便被告知懸吊經過各家媒體摧殘其實表現已大不如前,但實際騎乘上路時,在良好路面下有著三臺車中最舒適的騎乘感受,車身不會有多餘的晃動,小碎震也處理得很好,加上幾乎感覺不到震動的引擎運轉品質,排氣聲浪也很安靜,唯一缺點大概只有容易騎到想睡覺,還有就是油門回彈的力道較強,騎久了手腕會痠了吧。 制動方面,手感雖沒300R好,但是對應自身的動力與車重卻是恰到好處,CBS連動系統的介入也非常自然,不論是直線還是在彎中,車身都非常穩定,基本上不太需要改裝了。 平心而論,臺本在單一據點維護保養體繫上是較為完善的、服務據點也都相當豪華氣派,以內湖旗艦店為例,除了擁有維修部門以及車輛展售外,內部也陳列的許多有關於本田原廠精品服飾的販售,在車輛檢修的過程中,可以在VIP等候區享用免費提供的飲料,也可以順便逛逛服飾、人身部品等。
而在置物空間上,平坦的車廂空間更易於收納物品之外,HONDA還為NSS 300設計了可調位置的隔板,讓車主能靈活運用,更有效的分配車廂空間。 擁有介於中間的790mm座高,173公分的騎士要雙腳平貼地面還是稍微困難一些。 乘坐的姿勢最為直立,手把為位置相當高距離身體也很近,握把左右兩端距離也很寬,給人一種騎滑胎車的奇妙錯覺。 腳掌平放踏板的時候角度最為平坦,搭配直挺的坐姿感覺像是在坐板凳一樣,這樣的設定在短距離騎乘其實還蠻舒適的,但是前座可移動的空間很小,腳也不太能往前伸直,長程旅行維持同一姿勢反而容易累。 後座乘客的座位空間表現並不理想,原本以為是加分的後座靠墊,位置卻很尷尬剛好頂到腰椎,軟性的材質真的靠上去支撐性也不夠,硬要靠後靠背的話,腳也會因為腳踏位置太低導致距離太遠,給予後座乘客的支撐性不夠,其實不靠後靠背還比較舒服。 動力方面搭載四行程單缸SOHC 4V 251.1c.c.水冷引擎,可輸出25hp / 8,000rpm的最大馬力與2.4kg-m / 5,500rpm的最大扭力,由於排氣量的先天弱勢,扭力明顯比對手來的小了許多,但換算一下排氣量/馬力的比例之後,可以發現 ELITE 300R 引擎動力表現其實很優異。
有在關注車壇動向的讀者,我想對於HONDA NSS300的外型已相當熟悉,於2018年3月正式揭露的新世代車款走出全新的設計風格,就視覺效果來說2018 NSS300比上代車款緊實許多,如同寬鬆的大衣換上運動緊身衣並凸顯出肌肉線條,但依舊維持卓越的車輛本質。 雖然不同於舊款車型舒適的騎姿,但是透過電瓶、冷排的位置改變帶來更好的操控性,更不用說減輕8公斤車重與縮短35mm車輛軸距,雖然無法從外觀一眼看出,但光是聽完簡報介紹就讓人迫不及待想嘗試一下眼前的HONDA NSS300。 我想這是近期筆者試駕HONDA兩輛大型重型機車所產生的疑問,也是本站這一年來分享GOLDWING、NSS300新聞連結中,底下網友的回饋。 「Just Fit! Dynamic Almighty Commuter」,NSS300回歸速可達原點,提供便利輕鬆的操駕介面,全車以躍動的輪廓勾勒出獨特表情,並同步考量車架之尺寸、收納、踩踏、重量、剛性等,更貼近日常用途。 NSS300引擎展現經濟、易操作的特性,並以偏置氣缸造就低磨耗與優異的靜肅性,透過下OREO LINK將引擎固定,兼顧最佳化平衡和舒適的騎姿,重心緊湊且前後重量分配得宜,座椅高度僅718mm,塑造更直觀、快意的舒適操控。 令人意外的是,這階段的冠軍居然是車重最重、傳動狀況最差的300R,推測結果是這顆引擎在中低速域的油耗表現其實不差,反而是之前的高速路段,為了想跟上前車一直高轉到斷油,導致平均被拉下來反而小輸NSS。
honda nss 300: Honda NSS 300
級距中,去年日本總銷量達 10.48 萬輛,比起 2021 年成長 83.4%,最暢銷 10 款機車中,Honda 展現霸主姿態一舉囊括 7 個席次,Yamaha 則是 2 款臺灣製造的速克達上榜。 「Just Fit!Dynamic Almighty Commuter」,NSS300回歸速可達原點,提供便利輕鬆的操駕介面,全車以躍動的輪廓勾勒出獨特表情,並同步考量車架之尺寸、收納、踩踏、重量、剛性等,更貼近日常用途。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honda nss 300: 快速道路中高速巡航感受
300c.c.級距剛好跨過門檻晉升黃牌,與其他大排氣量的老大哥們同樣享有路權的便利性,除了可以免除兩段式左轉,在北部這類快速道路較多的地方,能夠幫助騎士省下非常多的通勤時間;雖然排氣量比較小,但車上很多的配備一點都不亞於自家大哥,如果不是真的很在意動力、也不是每次過彎就要磨膝蓋,主要用來代步或是雙載出遊,其實綽綽有餘。 車架上的差異可說是 honda nss 300 FORZA 300 脫胎換骨的重點之一,裝備重量 184kg ,重新設計的鋼管車架讓整體重量減輕了 12kg ! 軸距也較舊款縮短了 35mm 來到 1510mm ,短軸距加上從強調舒適的上引擎吊架改為著重操控的下引擎吊架,讓整體重心更為集中。
honda nss 300: 臺灣Honda要賣發電機&農耕機!車迷最想要Type R除草機器人
其開關採按壓蓋子的方式開啟,騎乘時隨時可輕鬆拿取,而鎖上則是需要將龍頭鎖住,才會將此手套廂蓋一起鎖上。 在外觀上,NSS300 幾乎與前代完全不同,加入了更多符合現代機車車廠審美觀的銳利折線, 讓 NSS300 看起來更具有運動感,同時也更能凸顯出整車的輪廓,完全擺脫了原本柔和的感受。 大燈燈組採用 LED 燈具,但是將晝行燈的設計移至大燈上方,讓整個燈組視覺上不會過小,同時也延續了前代的雙燈風格,不過雙燈中央則是符合 Honda 近代家族風格,中央連成一體,另外原本在大燈上方的方向燈,這代則是移到照後鏡上。 在臺灣大型重機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黃牌速克達,戰火已經越演越烈,一直以來以精緻、實用為主打的HONDA NSS 300,以26.8萬的售價再推出零頭款、40期零利率的優惠方案,不需頭款就可入手夢想之翼,有興趣的車友快把握機會。
24.8 ps 的動力微幅上漲,但峯值卻從 7500rpm 下修至 7000rpm ,有著更快的反應外也更為省油,原廠的數據可是有 31km/L 的優異成績。 以大叔接近雙載的體重加上幾乎一拜的油門,竟然還可以跑出 26km/L 的數據,可見進化後的供油系統相當優異。 大改款後的NSS300,車重大幅減輕13公斤,帶來更優異的操控表現,再加上標配HSTC循跡控制系統,當偵測到前後輪轉速差距過大時,會自動降低引擎輸出,避免打滑造成意外發生。 Honda Taiwan將導入3種車色,7月中旬公佈正式售價,並於8月開始交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