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規格2025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以上幾項是一般人最常遇到的主機板問題,其他還要注意的諸如 USB 孔位不夠、忘了安裝WIFI 網卡,沒有 VGA 插槽等等的問題,也是在購買前需要先行了解是否有這方面的需求,以免造成時間上的浪費,因此在購買之前先把自己的預算、使用需求列出來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 性價比最高,中階機最主流的主機板,遊戲用途的常見搭配,皆支援 8~9 代處理器、B365 可支援 Windows 7。 不同世代的技術與硬體應用,存在著不同的大小與連接埠。

  • 全尺寸主機板(如 ATX 規格)通常具有四個插槽,而尺寸受限的主機板(如 mITX)則通常有兩個插槽。
  • 目前一些以家用為訴求的桌上型電腦、低價電腦,多半會依據Microsoft於PC99規格中所記載的要求,為主機板加入TV-Output功能,這主要是貫徹Microsoft希望把該公司的軟體打入家庭客廳市場所做的要求。
  • 這篇文章推薦給想要自己組電腦,但又不認識主機板的朋友,面對市面上琳朗滿目的主機板,規格型號看得讓人一頭霧水一竅不通,到底該怎麼樣才能挑選到適合自身用途的主機板?
  • 內建軟體和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一般可輕鬆設定 LED。
  • 答:腳位問題,就是指CPU針腳的不同,主機版的腳位(插槽)就會不同,沒辦法通用。
  • 只要記住這四個標準大小的順序,就能涵蓋了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機殼,剩下就是一些特例,如:DTX,在此不贅述。
  • M.2 是適合小型擴充裝置的精巧外型規格產品( 公釐長),包括 NVMe(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裝置)固態硬碟、Intel® Optane™ memory、Wi-Fi 卡,以及其他裝置。

ASUS Workstation 主機板專為 AI 訓練、深度學習、動畫或 3D 渲染的專業人士而設計。 Pro Workstation 主機板配備可擴充的顯示卡與儲存裝置、優異的連線能力,以及極佳的可靠性,是創意專業人士和 IT 管理者的理想解決方案。 特別的是,這張主機板的記憶體插槽也會發亮,這個是比較少見的特點。 此外 WiFi 支援 802.11ac 2.4GHz 和 5GHz。

主機板規格: AKG N5005 高階非客製圈鐵混合耳道式耳機開箱

例如我們最近就有試過 i9 處理器搭配 H370 主機板,就會發生燒機不穩定的情況。 所以選購前可以先查查處理器在實際情況適合搭配的主機板。 挑選主機板,很重要也取決於你用哪個 CPU,處理器主要分成兩家,Intel 和 AMD,會對應到專屬腳位和晶片組,兩家晶片組和處理器是彼此不相容的。 但很奇妙的是,兩家目前的晶片組型號都是一位英文加三位數字。 相較處理器 Intel 和 AMD 二選一,新手用價格挑,也能挑個八九不離十。

  • RAM 是另一個透過變更以防止不相容元件誤接的電腦規格尺寸範例。
  • 這兩個牌子小編自己組過不少臺電腦都有挑過,原則上都沒有出過太大的問題,價格通常也在合理的範圍內,因此兩牌都非常推薦。
  • 於主機板右方邊緣的位置、DDR2 SODIMM 模組下方找到銲接針腳。
  • 能見度較低的二線廠商雖然比較沒有名牌氣息,卻也有一定水準之上的表現,通常價格也會比同級產品來的低,但售後服務也會比一線廠稍差。

不過現在的主機板真的是越來越貴,以前只要3千元左右就能有不錯的B系列主機板了,而現在B600系列隨便一張也要4~6千元,真的是有夠貴。 答:看不懂沒關係,你只要知道一件事:不同的CPU會搭配不同的主機板,不能混插。 你要先決定用哪一顆CPU,再來決定用哪一張主機板。 答:例如你要組的CPU是第12代i K,你就直接google「i K」就可以連上官網看詳細的規格了,你主要是看封裝規格,以i K來說就是1700插槽。 所以總結一下主機板大小標示,從剛剛觀察出的通則,ATX 沒有後輟,mATX 後輟是 主機板規格2025 M,ITX 後輟是 I,那 EATX 後輟應該是 E 吧!?

主機板規格: 電腦達人養成計畫 7-1:早期儲存裝置簡介 (磁帶與軟碟片)

以小編自己的經驗來說,通常先選好晶片組,再來篩選不同廠商的產品,最後才來比較每家廠商個別強調的特色,會比較有效率的找出自己想要的板子。 和大方公開自家命名規則並且高調解說的微星不太一樣,華碩的命名規則跟大多數廠商一樣,顯得比較低調,而且不容易快速理解,但一些小規則其實從幾年前就已經用到現在,細節上可能有些修改,但是大方向並沒有改變。 對於曾經用過華碩產品的客人來說,華碩的命名規則反而很好懂。 但對於第一次買的客人來說,就需要多做功課去理解了。

在目前的 PCIe 實作中,PCIe 主機板規格 ×1 連結具有一個資料通道,傳輸速率為每週期一位元。 PCIe×16 通道通常是主板上最長的插槽(也是最常用於顯示卡的插槽),具有 16 個資料通道,每個週期最多可以傳輸 16 位元。 但是,未來的 PCIe 將使每個時脈週期的資料速率加倍。

主機板規格: ③ ASUS 華碩 TUF GAMING X670E-PLUS WIFI 主機板 / AM5 腳位

以 RAM 來說,種類、速度、容量、大小、以及 RAM 插槽數量,皆必須與您想使用的主機板和 PC 機殼相符。 請注意擴充槽與 USB 連接埠的數量,確保符合您的需要。 幾乎所有主機板都備有 LAN 連線能力,但若要使用無線連線功能,您需要可支援無線模組的連接埠;不過,有些高階主機板有內建無線功能。 主機板規格尺寸以硬體單元的大小設計而成,並將常用於此類主機板之顯示卡、硬碟、處理器、與記憶體之數量類型納入計算。 桌上型電腦用的主機板大部分都與筆記型電腦的主機板不同。

主機板規格: 相關文章

注意事項:本站所介紹之軟體、設定或網站服務,經實際安裝測試並通過防毒軟體掃毒。 但因為不同電腦環境與軟體設定可能都各有差異,建議您僅在非工作用的電腦先行測試,避免因為不可預知的錯誤影響工作或電腦運作。 從本站下載的軟體由所屬公司提供,本站未經任何修改且無法保證軟體公司可能在新版程式中自行安插廣告程式或其他維護不當等因素而造成損害。 在進行任何操作與設定之前,記得先行備份電腦中的重要資料,避免因為未依指示的不當操作或其他疏失造成資料毀損。

主機板規格: CPU 插槽

記憶體控制器位於 CPU 本身,但是許多其他裝置會透過這個晶片組與 CPU 溝通。 該晶片組控制多個擴充插槽、SATA 連接、USB 埠,以及聲音和網路功能。 由於許多廠商看準「電競商機」,因此主機板只要掛上電競兩個字就能賣到不錯的價錢,但實際上的效能真的如此嗎? RAM 是另一個透過變更以防止不相容元件誤接的電腦規格尺寸範例。 每個世代的電腦記憶體皆具備此設計,以防止不同世代的記憶體插入主機板上的插槽。

主機板規格: HP All-in-One 桌上型電腦 – 主機板規格 (Capirona)

因為每個世代的記憶體之電力與電子規格皆有更動,插入不相容的記憶體不僅無法運作,最糟的情況可能造成主機板或處理器電子損壞。 若您想為電腦進行升級或增加記憶體,請利用 Crucial® Advisor™ 工具或系統掃描器工具,確保您取得相容的零件。 之前老貓分享過「一行「命令提示字元」指令,免安裝軟體查Windows 10序號」,這次我們一樣都是用一行命令提示字元 來下指令,直接顯示出電腦的「主機板型號」。 如果是想查詢其他硬體資訊,可以參考:透過 Windows 10 內建查詢 CPU 處理器、RAM 記憶體以及作業系統等相關規格。

主機板規格: 主機板規格 MS-7525 (BostonL)

另外美國、臺灣IDC熱潮(2000年下半)興起,網路機房配備(VPN、Firewall、Cache、QoS)、Server Appliances(應用型伺服主機)等大行其道,其架構與x86硬體架構極類似,也使主機板開始往此領域延伸發展。 若想要更低的讀寫延遲與更快的遊戲讀取速度,請考慮使用 SSD。 再次強調,最常見的介面包含 ATA、PATA、與 SATA 連接埠,必須符合您主機板提供之選項。 第2步如圖,出現「DirectX診斷工具」視窗後,視窗中的「系統資訊」會列出目前電腦的一般硬體規格與相關資訊,如果你想把這些硬體設備的資訊都另外儲存出來,可以按一下〔儲存所有資訊〕按鈕,將這些資訊都另存成文字檔。

主機板規格: 主機板

無論您選擇什麼元件,都應該要能相互搭配,以提供流暢清楚的遊戲體驗。 相容元件能協助避免卡頓和延遲,並提升您冷卻機制的效率。 迫不及待想組一臺電腦,但不確定您最愛遊戲的規格需求為何嗎? 第1步請依照上面的網址EVEREST軟體下載回來並按照一般安裝程序安裝到你的電腦中,接著按一下桌面上的「EVEREST Ultimate Edition」圖示,執行EVEREST軟體。 如圖,我們可以在EVEREST視窗中看到目前電腦的各種配備與硬體型號。 ➤處理器插槽:中央處理器(CPU)是個人電腦最重要的積體電路(IC),因此主機板上至少有一個處理器插槽,有些主機板為了使工作速度更快,提供兩個以上的處理器插槽,具有多個處理器同時運算可以提升個人電腦的運算速度。

主機板規格: 主機板的功能

TUF Gaming 主機板規格2025 系列可發揮最新 AMD 和 Intel® 平臺重要元件的功能,並結合各種電競功能與通過考驗的耐用性。 這些主板採用軍規級組件、升級的電源解決方案及全方位的散熱選項,可提供堅如磐石的效能及優異的遊戲穩定性。 Micro-ATX規範長度為9.6英吋,寬度介於6.7英吋至9.6英吋之間,相對於Standard ATX是下方縮減3組擴充槽,因此最多有4組擴充插槽.

您的顯示卡應具備 2GB 至 4GB 的專用記憶體,並至少要能輕鬆提供穩定 30 至 60fps(每秒畫面更新率),以避免明顯的畫面延遲。 以 VR 遊戲而言,您需要可提供 90fps 的顯示卡,避免因畫面卡頓造成動作失調不適。 若您打算利用裝備超頻,請記得不僅會增加功耗,電腦核心溫度也會上升,這很重要。 在選擇電源供應器和額外的冷卻系統時,請同時納入考慮。 在採取任何行動前,首先應先確保您既有或打算採購的 CPU 可支援超頻,同樣地,其搭配的主機板亦必須支援超頻。 在預算範圍內以相容元件打造您的系統,並獲得最佳的遊戲體驗。

主機板規格: 宏碁 G3620 M1935 DX4870 IPIMB-AR 主板 LGA1155

U.2 與 M.2 都使用相同數量的 PCIe 通道,並且具有相當的速度。 不過,U.2 支援熱插拔(表示可以在使用磁碟機的系統保持開啟狀態下將其卸除),並且可支援比 M.2 更多的電源配置。 PCIe 的另一項功能則是允許使用具有更多通道的插槽來代替具有較少通道的插槽。 例如,×4 擴充卡可插入 ×16 插槽中並正常作業。

主機板規格: •  主機板規格查詢方法

沒有絕對正確的選項,就看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產品,如此而已。 技嘉的主機板在市場上有著不錯的口碑,但是命名規則卻剛好處於新舊交替的混亂期。 您需要一個與您的 CPU 相配的插槽、一個能發揮您硬體最大潛力的晶片組,以及一個與您的運算需求相匹配的功能集。 花時間列出幾款相容的主機板,並在做決定之前比較它們的主要優勢,如此一來,您應該能準確地找到所需的主機板。 主機板元件(例如 PCH 和 VRM)會產生大量熱能。

此外高階桌上型主機板內建IDE介面的RAID控制晶片,低價電腦主機板內建低階3D顯示功能等,也逐漸成為不成文的作法。 伺服器與工作站在主機板上最大的差異,在於工作站相當注重顯示功能,伺服器則非常不注重,早期AGP未出現前,工作站電腦大多用64位元的PCI插槽來連接工作站級的專用繪圖界面卡,後來AGP推出後才改用AGP,往後甚至用AGP Pro、AGP 2X、AGP 4X、以及未來的AGP 8X插槽等。 好的電源供應器,可為各種元件提供最少三種不同的 DC 電壓。

主機板規格: 主機板的分類

此處資訊僅以「現狀」提供,Intel 並不為所列產品的資訊準確度、產品功能、供應狀況、功能性或相容性提供任何的背書或擔保。 請聯絡系統供應商,以取得特定產品或系統的詳細資訊。 也就是說不管你電腦老舊到僅有1.0介面要裝3.0介面顯示卡,只要確定PSU供電量足以應付更換顯示卡之後可能會提供平臺耗電量的話都能夠使用,但是會礙於1.0介面所能提供的頻寬較小而限制住顯示卡效能。 不懂規則的時候,對於選板常常不得其門而入,一旦看得越多,往往越難去抉擇該選哪張主機板。 撇開每家廠商爭奇鬥艷的產品特色,最基本的部份,通常還是回到晶片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