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好攜帶的 USB式外接硬碟,只需接上 USB就能運作,甚至在家用遊戲機像是Switch上都能使用,高速的 SSD 或 HDD 能縮短遊戲載入時間,更快速地存取遊戲資料。 但為了發揮 SSD 固態硬碟的高速傳輸實力,請記得先確認設備上的USB連接埠是否支援 USB 3.0以上。 只要在一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是遊戲機的主機板上幾乎都有的「SATA」連接埠接上排線,就能適用最通用的「SATA」規格SSD,是安裝簡單又快速的類型。 只是需要注意SATA連接埠可分成舊款的SATA2以及目前主流的SATA3,若家中機型較為老舊需要先確認欲購買的款式是否適用再決定。 在過去固態硬碟價格高昂,但隨著技術更新現在已經降低為可接受的範圍;然而固態硬碟依然有著「寫入次數限制」和「損壞時無法復原」的缺點。
- 再來該用哪一種比較好,這個問題目前也沒有什麼爭議的,簡單講舊電腦沒有支援M.2 那你當然只能選擇Sata。
- 我會建議您在選擇廠牌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後續「維修保固」是否方便的問題。
- 此題無解,3C產品都是消耗品,都有一個故障機率,所以重點是使用者要定期備份,請注意:換一個地方存檔不叫備份,要多存一份才叫備份。
- 美光科技「Crucial X8 SSD行動硬碟」相當小巧及輕量化,僅97g重、11.5mm厚,與一支手機比起來更小、更輕,更方便攜帶到處跑。
如果你是2020年以前的舊電腦,建議還是要買Gen3比較保險,其實Gen4 SSD也可以插在Gen3的主機板,只是速度不上去Gen4。 答:Gen4是2019年以後的CPU纔有支援,所如果你是2022年的全新電腦,那Gen4或Gen3都可以,主要的理由是現在Gen4 SSD的價格已經降下來了,不像去年比Gen3貴上一倍。 大部份人用SSD並不一定是要追求極速,而是希望在速度與穩定之間取得一個平衝,理論上M.2比sata快上1~2倍,但實際使用起來並沒有感覺差多少,所以你就算用sata介面的SSD其實也OK。 簡單講您在買SSD的時候,主控晶片並不是選購重點,重點通常是廠牌與容量,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你要什麼介面(接口)的,請繼續往下看。 答案是肯定的,但代價就是遊戲通常會常大量的讀寫,而SSD有寫入次數的限制,所以遊戲裝在SSD「理論上」SSD比較容易壞,但為了速度快你也只能把遊戲裝在SSD,這樣讀取才會快。 至於舊款的2.5吋Sata接口的SSD,目前也還有,如果你的電腦是2017年以前的舊電腦,建議裝Sata接口的SSD會比較保險一點。
ssd行動: 【SAMSUNG 三星】T7 2TB USB 3.2 Gen 2移動固態硬碟 靛青藍 MU-PC2T0H/WW(MU-PC2T0H/WW)
因此大部份的使用者還是會再加裝一顆1TB的傳統硬碟(D槽)放個人資料檔案。 現代每個人都在儲存巨量的資料,圖片、影片、音樂、遊戲和其他檔案填滿了儲存空間並拖慢系統運作。 儲存空間用盡是越來越常見的情況,而行動固態硬碟 是能讓多方受益的解決方案。 使用 SSD 行動硬碟的優點包括速度提升、更加耐用、體積比行動式硬碟 更小。 Crucial® 是內接式 SSD 技術的領導品牌,現在推出兩款便攜選擇:Crucial X6 和 Crucial X8 SSD 行動硬碟。 兩種選擇皆能讓您收藏、保管並傳輸您的珍貴回憶、檔案文件、音樂和遊戲在一個 SSD 行動硬碟中,享受 Crucial 眾所皆知的物超所值和優異的客戶體驗。
- 還有一點,容量要有餘,不要剛好,例如你想備份1TB的檔案,那你要買2TB或3TB,而不是剛好買1TB。
- 簡單來說,SSD 的速度極快,且運作不需使用像是旋轉碟片或活動臂等活動零件。
- PCIe Gen4是2019年以後出新的規格,例如裝AMD Ryzen第三代再搭配X570主板,這樣就有支援PCIe Gen4,否則只支援到PCIe Gen3。
- NVMe 非揮發性記憶體主機控制器介面是SSD 「專有的新讀寫技術」,支援幾乎所有的PCI Express和M.2 SSD來往主機系統的資料傳輸。
- Crucial X6 和 X8 具備鋁合金一體成型的核心,以及 6.5 英尺防摔落等級,面臨任何情況幾乎都能維持堅固耐用。
- 固態硬碟的壽命標準是依寫入次數或寫入容量來計算的,總之,只要不是人為損壞或者產品品質問題,基本上固態硬碟的壽命應該已經可到5-10年之久。
你可以這樣用,但不建議,因為行動硬碟是讓你備份用,不是讓你長時間插著使用。 ssd行動2025 另外為了避免有心人士,Samsung Portable SSD T5也內置了管理軟體,玩家不僅可以在PC與MAC上進行AES 256位元硬體加密,三星亦提供手機版App供玩家進行即時設定與調整,讓資料安全可以在任何情況與地方下獲得保障。 至於雲端備份雖然將備份這檔事自動化,卻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除了行動網路和Wi-Fi的品質會影響備份的成功率之外,更多的是自己設定不當、忘記帳號密碼、檔案不支援,或是在不知不覺中雲端空間爆滿,造成無法繼續備份而自己卻渾然不知,諸如此類的慘劇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採用SEAGATE自家晶片以及Toshiba 96層3D TLC顆粒、海力士快閃記憶體,來增加傳輸穩定度與壽命,雖然在價格方面也高出許多,但絕對是頂規等級。
ssd行動: XS2000 外接式固態硬碟 (SSD) USB Type-C® 3.2 Gen 2×2 行動固態硬碟
只要連接到裝置,就能馬上享有 SSD 的優點和速度,還可以拔下帶著走,隨時隨地需要就用。 固態硬碟的壽命標準是依寫入次數或寫入容量來計算的,總之,只要不是人為損壞或者產品品質問題,基本上固態硬碟的壽命應該已經可到5-10年之久。 以上三種都是USB介面居多,USB有分2.0(黑色孔)跟3.0(藍色孔),目前應該都是USB3.0居多,有一些行動硬碟會提供USB Type-C接孔,但這要還看你的電腦是否有支援Type-C。 所以你在買電腦的時候要注意你的硬碟容量(要買夠),如果真的不夠,那就是加裝內接硬碟,如果真的無法加裝,那就是買3.5吋需要額外插電的外接硬碟,而不是買2.5吋的行動硬碟,這一點希望你可以先了解。
然而 SATA 本身也有版本差異,目前市面上的機種大多使用傳輸速度較快的 SATA3,不過有些舊電腦仍是配置 SATA2 連接埠,在購買前請先翻閱主機板或筆記型電腦的說明書進行確認。 此外,有意更換 PS4硬碟的使用者,則須選擇厚度在7mm 以下的商品才能安裝,挑選商品時也請多加註意。 但由於目前市售的 SSD 整體價格還是比 HDD 高上一截,不少使用者會選擇將系統安裝在 SSD 上,而需要大量保存資料時則交給 HDD。 不過若以電腦效能為使用的首要條件,則相當建議將目前系統所使用的 HDD 換成 SSD,即可顯著提升開機及安裝各項軟體時的速度。 ∙可攜式硬碟SanDisk Extreme 行動固態硬碟 V2 ∙堅若磐石的儲存裝置,隨時滿足日常需求 ∙生活就是一場冒險。
ssd行動: 【Meet Mind】GEN2-01 SSD 固態行動碟(128GB)
SSD固態硬碟內的控制晶片Controller負責連接快閃記憶體與電腦內其他組件之間的傳輸溝通,並掌管SSD每一儲存區塊上資料的寫入讀取;控制晶片Controller更具備幾項重要功能,以延長SSD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 臺系主控較知名的有慧榮Silicon Motion和羣聯Phison、智微Jmicron這三家。 主控晶片相當於SSD的CPU,用於調配資料的儲存,控制晶片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效能。 不過控制晶片的好壞只有SSD廠商最知道,一般使用者是感覺不出來的。
ssd行動: 「行動固態硬碟ssd」商品搜尋結果共 3,737 筆
但這系列商品的不同容量款式間,讀取跟寫入速度僅有10MB左右的微小差異,就算小容量也能享有不打折扣的高速傳輸體驗。 另外,構造中不含任何會位偏的零組件,在日常使用時就算受到震動或搖晃也不容易損壞,延長壽命的同時亦能保護資料安全。 而由韓國知名大廠 SAMSUNG三星所推出的這款商品,不只具備前一代的高速傳輸機能,更在機身上設計了獨特的指紋辨識按鍵,只要用其附贈的軟體就可同時設定密碼及四組指紋,每次連接裝置後必須經過輕觸按鍵,才能啟動資料傳輸的功能,相當適合用來備份重要的文件。 只是相較於同類型商品來說,這款 SSD固態硬碟的價格高於平均,而且 M.2規格在安裝上需要注意的細節比較多,如果是比較沒有經驗的新手,建議事先詢問相關資訊。
ssd行動: 價格區間
因為SSD故障就是故障,你無法判斷到底是主控故障或儲存顆粒故障啊。 此外,這款商品在相關商品中擁有極高的傳輸速度,且能藉由程式開啟「遊戲模式」提昇加載速度,對於需要頻繁讀取、寫入資料的遊戲玩家、以及追求最大化效能的 DIY 使用者來說,使用這款固態硬碟便足以發揮出電腦的最大潛能喔。 此外,此產品的容量選擇相當多元,並採用目前較為罕見、但各項表現都十分優秀的記憶體顆粒;還能透過專屬軟體來升級韌體與進行健康度檢查,讓使用者能輕鬆掌握硬體狀況,各種需求都能一次滿足,很適合想要掌握硬碟壽命並適時更換的人選購。 這款由老牌記憶體大廠推出的 SSD固態硬碟,在效能跟耐用度部分都十分有保障,即使並未附加散熱片,運作時的溫度也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想更保險的話也能自行加裝散熱裝置。 其最大特色在於內建的 XTS-AES 256位元加密技術,除了支援微軟的硬碟加密模式以外,想使用其他廠商的安全性管理方案也沒問題,很適合想要保護電腦資料以防外流的使用者。 固態硬碟常採用 SATA、PCI Express、mSATA、M.2、ZIF、IDE、U.2、CF、CFast…等介面。
ssd行動: 外接傳統硬碟與 SSD 固態硬碟指南
主機裝置必須支援 USB 3.2 Gen2,且必須啟用 UASP 模式。 另外,在大多數的狀況下,硬碟的損壞都會有一些預警訊號,例如硬碟的讀取速度降低、發出噪音、開機時開始出現異常當機等,使用者可以及早進行資料備份與硬碟更換,降低損失。 860系列固態硬碟,能釋放出超高的速度,並為你的電腦帶來海量存儲空間。 你可以嘗試一些方法從發生故障的SSD中恢復資料和檔案,但這情況通常儲存在這些損壞區塊上的資料可能已經永久毀損,因此要100%救回資料的機會不大。 ssd行動2025 許多外部因素也可能導致SSD固態硬碟故障,最主要兩個分別是水和外力重擊。 雖然SSD固態硬碟比起HDD傳統硬碟更耐衝撞,但若發生嚴重的摔落或外力重擊, SSD使用壽命也是會受到影響。
ssd行動: 產品規格
這種事就像抽獎一樣,有些人買什麼壞什麼,有些人隨便亂買都沒事。 我會建議您在選擇廠牌的時候應該要注意後續「維修保固」是否方便的問題。 SAMSUNG 在 SSD 領域的技術一直都處於領先地位,從2.5吋的 SATA 規格,到目前蔚為主流的 M.2 SSD,其強力的讀寫能力與強大規格都是電腦 DIY 族羣首選。 980 PRO 是最新的 PCI-E4.0規格,高達7,000MB/s的連續讀取能力幾乎傲視羣雄,搭配特殊的散熱標籤與鍍鎳塗層,大幅降低運作時產生的熱量,以利長時間維持穩定效能。 而容量選擇亦十分多元,且每一種的讀寫速度都具相同水準;再搭配內建的平均抹寫等技術,而能提供相當穩定的效能,如果預算有限的話不妨列為參考之一。
ssd行動: 【TEKQ】CUBE Thunderbolt 3 PCIe NVMe M.2 SSD 固態硬碟 外接盒
若產品規格有多個版本,且TBW 數據在版本之間有變更,則保固預設將依據購買時之有效的版本而定,十銓科技將保有最終判定之權利。 多數人在選擇外接硬碟時,會以最便宜的價格或是高CP值做為優先考量,但有些人總是會比較容易遇到機王,畢竟外接硬碟是買來要儲存、備份心愛的資料,因此,保險起見,小編建議最好以後續「故障送修方便與否」來做為考量的重點。 以保固來說,若能選擇保內能直接換新的品牌就更好,例如:Intel、金士頓、美光、WD、Seagate等等。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市面上的外接硬碟不僅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之餘容量也愈做愈大,並且只要一條USB線就可以連接電腦或手機使用,讓您一碟隨身帶著走天下! 不論是工作簡報檔案、學生作業備份,或是照片、影片儲存等需求,都能不受網路環境限制,免擔心資料上傳雲端的個資散播風險,輕鬆快速地完成影音資料備份與傳遞。 ∙快速可靠 ∙這款可攜式硬碟提供 具備 2000MB/s讀取/寫入速度的強大 NVMe’ 固態效能, ∙其可靠性足以經受任何冒險的考…
目前固態硬碟(以下簡稱SSD)已經是標配了,甚至可以說已經主流了,也就是說現在電腦可以完全不裝傳統硬碟(以下簡稱HDD),但一定要有SSD。 SSD需要通電,長時間(半年至一年)不通電會造成資料遺失,而且會佔用usb3.0的傳輸,如果不是需要常常拿來使用,不建議做隨身碟。 A:為了不要講的太複雜,所以就用簡單的方式來說明,NAND Flash 是快閃記憶體的其中一種,其特性是體積小、儲存密度大、讀寫速度快,執行擦除操作時只需要將整塊擦除即可。 由於寫入速度與擦除速度快,所以比起 NOR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 更適合用來進行大量的資料儲存。
ssd行動: SSD固態硬碟和傳統HDD硬碟有什麼不同?隨插隨用外接硬碟推薦 資料備份的救星
舉例來說,SSD固態硬碟的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為150萬小時(約為171年),保固期限5年。 並非表示說此SSD固態硬碟使用壽命為171年,而是以此推估,即該此SSD固態硬碟的平均年失效率約為0.6%。 TBW (寫入總量)為衡量SSD固態硬碟產品生命週期內,預期可以累計的合理寫入量,可以做SSD壽命的概算值。 若TBW (寫入總量)值越大,則可參考為此SSD固態硬碟愈耐操寫、預期使用壽命越久。
選購外接硬碟時,到底該選一般傳統的HDD外接行動硬碟,還是新款輕巧但比較貴一點的SSD固態硬碟呢? 外接硬碟一般都是用來備份電腦裡特別重要的資料,或是備份手機裡的照片、影片等等,也有人會拿來儲存數位和單眼相機、空拍機拍攝的高畫質影片,更有些人會從 CD 轉存出無損的 FLAC 音樂檔做收藏。 不論電腦是Windows或macOS,在使用SSD時電腦螢幕若出現「檔案系統需要修復」的錯誤訊息,有可能是由於未正確關機而導致的;但是也可能是SSD固態硬碟出現儲存區塊損壞或連接介面接口出現問題。 發生這樣的狀況,可以透過電腦作業程式Windows、macOS或Linux內建的系統修復程式來修復毀損的檔案系統,不同的作業系統都會有各自程式的引導提示,因此可按照指示的步驟操作並修復檔案系統。
ssd行動: 選擇規格與連接方式
而如果是 Word 的純文字檔,即使頁數大約在60頁左右,其檔案大小也不會超過1MB。 M.2 SSD的防呆缺口有很多種,常見有B KEY(左邊)、M KEY(右邊)。 如果是桌機使用目前大都是M key,而M.2 SSD 也都有M KEY或 B+M KEY,因此並不太需要注意這個,如果您有興趣詳細瞭解,請參考這裡。
除了養成平時定期檢查SSD固態硬碟的健康狀態的習慣,瞭解使用SSD固態硬碟的注意事項,避免使用過程產生任何錯誤、故障,而縮短SSD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 M.2是SSD固態硬碟小型化的介面,就物理尺寸的大小而言,M.2 SSD目前體積最小的。 具有短插針連接器,並且通常是水平配置在主機板上,因此極為不顯眼。
答:簡單講就是C槽不能全滿,最好要留20%左右的剩餘空間比較保險,如果裝到全滿確實會變慢;變熱的問題就是要加裝散熱片。 ssd行動 但我也要坦白講,對於一般的使用者來說,Gen4及Gen3其實感覺不出來,只有在大型的3D渲染或剪像剪輯轉檔時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感覺。 例如美光、WD、金士頓、Seagate,這樣維修會比較快一點。 總之用SSD除了速度與價格之外,請不要忘了穩定性與維修給力這兩點。 TCL耐用性比較差,但相對的成本比較低,所以你可以發現SSD一直在降價,道理就在這裡,儲存的晶片不一樣了。 SSD通常是C槽(系統碟),除了放作業系統之外,就是放一般的應用程式軟體,如防毒、office、繪圖軟體、常用軟體、遊戲等等。
ssd行動: 依「傳輸速度」挑選
美光科技「Crucial X8 SSD行動硬碟」相當小巧及輕量化,僅97g重、11.5mm厚,與一支手機比起來更小、更輕,更方便攜帶到處跑。 買了新的SSD打算裝在桌上型電腦裡,但回去以後發現不會安裝SSD? 對於SSD安裝步驟上不清楚的使用者在這一篇SSD安裝教學文章中,你可以獲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