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由俄國應用力學科研生產聯合公司研製的新一代衛星交付聯邦航天局和國防部試用,爲2008年全面更新Glonass系統作準備。 gps glonass 在技術方面,GLONASS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比GPS要好,但其單點定位精確度不及GPS系統。 2004年,印度和俄羅斯簽署了《關於和平利用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長期合作協議》,正式加入了GLONASS系統,計劃聯合發射18顆導航衛星。
美國總統柯林頓,2000年5月1日下令美國國防部,解除多年來對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訊號的幹擾訊號S.A. 坐標系:GPS使用世界大地坐標系(WGS84),而GLONASS使用的則是1990年蘇聯官方所制定的PZ-90參考坐標系。 2010年12月5日,俄羅斯攜帶有3顆衛星的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後偏離正常軌道,墜落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中。 此外,由於GLONASS沒有施加S.A.幹擾(Selective Availability),所以它的民用精度優於2000年5月1日之前有施加S.A.幹擾的GPS系統。 但是GLONASS的應用普及度還遠不及GPS,主要是因為俄羅斯長期以來不夠重視開發民用市場。 2012年10月16日,HTC發表該公司旗艦機種ONE X+手機中應用此技術。
gps glonass: 導航
,它是由蘇聯於1982年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繼承,但於後蘇聯時代初期一度喪失大多數衛星與功能。 類似於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歐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統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不過技術略有差異。 該系統最早在1976年由蘇聯海軍提出,1982年開始,現在由俄羅斯政府負責管理。 衛星發射頻率:GPS的衛星信號採用碼分多址(CDMA)體制,每顆衛星的信號頻率和調制方式相同,不同衛星的信號靠不同的偽碼區分。
- 在技術方面,GLONASS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比GPS要好,但其單點定位精確度不及GPS系統。
- 2004年,印度和俄羅斯簽署了《關於和平利用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長期合作協議》,正式加入了GLONASS系統,計劃聯合發射18顆導航衛星。
- 該系統最早在1976年由蘇聯海軍提出,1982年開始,現在由俄羅斯政府負責管理。
- 2010年12月5日,俄羅斯攜帶有3顆衛星的質子-M運載火箭發射後偏離正常軌道,墜落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中。
而GLONASS採用頻分多址(FDMA)體制,衛星靠頻率不同來區分,每組頻率的偽隨機碼相同。 基於這個原因,GLONASS可以防止整個衛星導航系統同時被敵方幹擾,因而具有更強的抗幹擾能力。 gps glonass 2013年7月2日,搭載三顆“格洛納斯-M”導航衛星的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後發生偏轉並爆炸解體。。 2006年12月25日,俄羅斯用質子-K運載火箭發射了3顆格洛納斯-M衛星,使格洛納斯系統的衛星數量達到17顆。 gps glonass 1976年,取名爲“格洛納斯統一空間導航系統的部署的討論”方案在蘇共中央委員會和蘇聯內閣分別獲得通過。
gps glonass: 蘇聯時期
時間標準:GPS系統時與世界標準時間(UTC)相關聯,而GLONASS則與莫斯科標準時間(UTC+3)相關聯。
- 坐標系:GPS使用世界大地坐標系(WGS84),而GLONASS使用的則是1990年蘇聯官方所制定的PZ-90參考坐標系。
- 2006年12月25日,俄羅斯用質子-K運載火箭發射了3顆格洛納斯-M衛星,使格洛納斯系統的衛星數量達到17顆。
- ,它是由蘇聯於1982年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繼承,但於後蘇聯時代初期一度喪失大多數衛星與功能。
- 1976年,取名爲“格洛納斯統一空間導航系統的部署的討論”方案在蘇共中央委員會和蘇聯內閣分別獲得通過。
- 類似於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歐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統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不過技術略有差異。
- 基於這個原因,GLONASS可以防止整個衛星導航系統同時被敵方幹擾,因而具有更強的抗幹擾能力。
- 衛星發射頻率:GPS的衛星信號採用碼分多址(CDMA)體制,每顆衛星的信號頻率和調制方式相同,不同衛星的信號靠不同的偽碼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