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NBC出口民調多數選民們說,他們很早就下定決心投給誰,只有4%的選民說,他們等到選舉日前一週才決定屬意人選。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今年一開始就成為熱門話題,美國民眾對川普政府應對措施的滿意度,在兩黨的支持者之間有很大的差別。 以目前民調來看,幾個搖擺州裏拜登較被看好,但現在距離投票時間還早,情況很可能會出現變化,川普也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而截至10月中旬,「RealClearPolitics」統計拜登的好感度為51%(44%反感),另一項近期民調則顯示,對川拜二人皆無好感的選民中,表態將投給拜登的比例是投給川普的7倍。 除此之外,川普上回在選前最後時刻斬獲大量未決定選民的選票,成為他入主白宮的一大助力;但今年尚未決定心中所屬的選民,僅有四年前同期的3分之1,對選情告急的川普來說,不啻為又一個壞消息。 根據民調機構事後檢討,未對民調受訪樣本的教育程度進行加權,使樣本的代表性不足,是2016年民調結果偏誤的一大原因—在川普決勝的中西部搖擺州,只有不到3分之1的民調機構依樣本教育程度進行加權,使民調數字對高學歷選民較為青睞的希拉蕊有利。
- 而且,國親合作是因為2000年總統大選時,國親的票數超越時任總統陳水扁很多,所以他們期望合作贏回政權,以達到「1加1大於2」的效果,內部不團結是國親敗選的主要原因之一。
- 眾所週知,美國總統選舉採取選舉人團制度,並非一人一票直接選總統。
- 凌晨4時,連宋律師團將25份已經簽字的訴狀分別遞往全臺25個縣市的高等法院,同時有羣眾在總統府前聚集。
- 3.強調過於冒進的三通及西進政策會造成產業外移、失業率上升,反而不利臺灣經濟。
- 不過時任總統陳水扁依然堅持公投,並說會以行政命令方式推動,在2004年總統選舉前舉行有關龍門核能發電廠(核四)的公民投票。
- 會見劉結一時,韓國瑜表示自己「強烈支持九二共識」,而在6月15日的雲林縣造勢活動上,又認爲反送中運動表明香港政府不接地氣,應“懸崖勒馬”。
- 在野黨進一步比較臺灣執政黨——民進黨執政前與執政後的經濟形勢,試圖證明民進黨任內的臺灣經濟在下滑,失業人數上昇,而大學畢業生求職困難等。
4月10日,泛藍再度發動「公投拚真相」集會,羣眾前往凱達格蘭大道抗議,據警方估計至少有十二萬人參加。 下午6點04分,當集會活動結束、國親主席連戰、宋楚瑜立即離開會場;政治人物離去,但大部分羣眾仍不離去,開始鼓譟。 下午6點20分,民眾合力將四層樓高的看板暨燈光鷹架被推倒,橫躺在拒馬上面。 晚上6點35分,七、八位民眾爬上橫躺的鷹架,向警方挑釁,有兩名男子和一名婦女爬過鷹架,闖入禁制區,立刻被警方逮捕。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美國大選】最新支持率民調顯示 拜登領先特朗普距離收窄
3月15日,陳由豪再度在美國召開記者會,稱他一共給民進黨2030萬元政治獻金,還公佈了之前一直被廣泛揣測的那位隨陳由豪到時任總統陳水扁家的“大老”就是民進黨立法委員沈富雄。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對此沈富雄在3天後出面說明承認有此事,但不排除他自己或吳淑珍記錯了,他還表示自己有相關的證據,但是一定要到法庭上才會公佈。 對此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表示,既然沈富雄已經承認有此事,吳淑珍就應該履行自己的諾言,讓時任總統陳水扁退選,但是吳淑珍之後又表示自己不會記錯。 整件事情已經演變成為時任總統陳水扁個人的誠信問題,即使政治獻金不算違法。 臺灣人口中,有約15%是1949年前後隨國民黨遷到臺灣的「外省人」,其餘人口絕大多數則為1949年前遷移來臺的中國大陸移民後裔(稱為「本省人」)以及屬於南島民族的臺灣原住民。 民進黨多次指責國親是少數人的政黨,忽視多數人的權益,將臺灣大部分的福利分配不均,幾乎都落到戰後來臺外省人身上,同時也批評國民黨歧視本土族羣。
- 儘管黑人羣體只佔美國總人口的13%,但他們卻幾乎只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投票。
- 惟8月11日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拜登領先特朗普的距離已收窄。
- 「目前尚不清楚各州的民調工作者是否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坎貝爾說。
- 而臺灣的檢調機關也持續要求陳由豪回國說明,但陳由豪卻一直避不回應。
- 在這種情況下,泛藍的候選人時常給人造成“宋強連弱”的印象,使得一些國民黨的支持者擔心,如果連宋當選,宋楚瑜有可能掌控實權。
- 有人警告,臺灣選民的基本結構已經從2000年時的60比40改為55比45。
而《華盛頓郵報》與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民調結果顯示,只有38%受訪者認可川普的抗疫表現,不認同者則高達6成。 翻開現代選戰歷史,經濟通常都是決定最終勝負的關鍵因素,但根據福斯新聞網(Fox News)近日的民調,3成受訪者認為新冠肺炎為美國當前最重要的議題,是回答經濟最重要選民(15%)的近2倍。 2020年9月24日,美國司法部發佈聲明,表示當局正在調查賓夕法尼亞州路澤恩縣有9張郵寄選票被丟棄的事件,其中7張投給特朗普,其餘2張被重新密封,不知道所投是何人。 11月23日,美國總務署署長髮布信函通知拜登團隊可以展開權力交接的工作。 截至當天,特朗普團隊及支持者已有至少30起有關質疑選舉結果的訴訟敗訴。 宣佈本州將會手動重點大選選票,並且布拉德重申兩黨均支持重新點票。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選舉政見
今年 80 歲的拜登是美國目前最年長的總統,若他當選連任,卸任時將達 86 歲高齡。 而克萊因在《華爾街日報》 CEO 理事會峯會(CEO Council Summit)期間接受採訪時指出,拜登已經表示其尋求連任的意願,將在做出最後決定時與家人商議。 美國總統特殊的「間接選舉」制度讓民調與真相有一段遙遠的距離,為何全國支持度領先不是白宮入場券的保證? 民調機構蓋洛普(Gallup)的數據顯示,民眾對特朗普的執政認可度達到46%,接近於他本人的最高認可度49%。 且受訪者被問到「認為誰更有可能贏,而非希望誰贏」的重要問題時,結果顯示認為特朗普可能贏的人達到56%,遠高於認為拜登更可能贏的40%。 而在拉斯穆森民調的每日總統候選人追蹤民調中,受訪人對特朗普的執政認可度與奧巴馬八年前的認可度基本一致,只差1至2個百分點。
加拿大發布印太戰略將中國大陸描述為「愈來愈具破壞性的大國」後,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對金融時報表示,加國計畫派更多軍艦通過… 當被要求選擇他們對中國最大的擔憂時,經濟作為排第一,包括竊取技術以及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整體比例佔22%,民主黨人士為21%,共和黨人士達25%。 與前幾次的選舉的不同的是,由於這幾年韓國面臨通貨膨脹、房價高昂、貧富差距擴大、年輕人工作難找、失業率沒有改善、國家債務上升等問題,經濟議題幾乎主導整個選舉,朝鮮議題在韓國選舉的重要性大幅下滑。 此外,政治學家還會查覈接受調查的人數多寡,人數愈少意味著誤差範圍較大,還有,在性別、種族、地域、收入和教育水平方面都應該取得平衡。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美國大選QA一次看(上) 原來總統投票日有公式
圖片來源: 電影- 飛越杜鵑窩 德英第一回合的囚犯困境賽局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連結 ): 團結力量大,不合作(背叛)賺最多 (註: 囚犯困境 ) 人性的弱點第一本質:自重感,是人們天性的至深本質,最急切的要求。 人性的弱點第一定律:有功,我的功勞最大;有過,絕對是別人之過。 【2023 民進黨主席補選預測】 新任黨魁手握2024總統與立委提名權 2022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民進黨慘敗,時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在選舉後宣佈辭去黨主席職務,並在2023年1月進行黨主席補選,補選隔年將舉行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與立委選舉。
另外泛綠也意識到必須團結、鞏固自己的基本選民,為此他們動員20萬人發動1025公投大遊行,再次展示自己在南部的實力。 同時他們也透過“負面文宣”,批評對手的參選人,雖然有可能喪失一些中間選民的選票,卻有利於鞏固傳統的親泛綠選票。 2016年10月,《華盛頓郵報》曝光了特朗普11年前侮辱女性的言論。 「目前尚不清楚各州的民調工作者是否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坎貝爾說。 其中一個業界內爭論的改革是,關於如何調整選民教育程度在取樣中的權重。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2025 Getty Images「目前尚不清楚各州的民調工作者是否做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坎貝爾說。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美國疫情幾乎失控,白宮也沒能倖免,特朗普身邊高官確診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從今年一開始就成為熱門話題,美國民眾對特朗普政府應對措施的滿意度,在兩黨的支持者之間有很大的差別。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以目前民調來看,幾個搖擺州裏拜登較被看好,但現在距離投票時間還早,情況很可能會出現變化,特朗普也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祁凱立認為,國民黨會大贏,主要還是因為臺灣整體民意在地方上還是偏藍,且爭取連任的候選人本來就能擁有執政優勢。 九合一選舉日前落幕,民眾黨高虹安在三強鼎立下殺出重圍,最終成功當選新竹市長。 不過先前她的立委辦公室被爆出疑似「低薪高報」助理薪資,涉嫌詐領助理費案持續延燒,調查局約談前行政主任黃惠玟長達8小時後,移送臺北地檢署複訊後才請回,據傳她目前已被檢方列為被告。 本次民調由《ETtoday民調雲》負責問卷設計、調查執行、資料處理、統計分析及報告撰寫。
然而,調查發現,當戰場範圍縮小到12個州時,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 拜登在這12個州以51%對45%領先6個百分點,但上個月曾領先10個百分點。 :綜合評估網路聲量與網友語意情緒,分析各熱門候選人的網友評價。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民調:南韓執政黨難獲過半議席 樸槿惠陷被動
晚間,陳文茜等人召開記者會,宣稱據其「奇美小護士」內線消息,強烈質疑槍擊案的真實性,並懷疑奇美醫院詹啟賢涉嫌作假。 但是2月14日首場辯論結束後,卻令很多政治評論家和普通選民感到失望。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2025 雙方在議題方面的辯論都避重就輕,兩人卻有多次針對對方的人身攻擊。
他們決定在3月13日同樣發動百萬支持者的造勢活動,原先的主題是“反黑金”,後又改為反扁「嗆聲」(閩南語,意為「耀武揚威」或「叫陣」)大遊行,主要是擔心綠營諷刺國民黨是“黑金反黑金”。 這場活動在全臺十多個縣市同時舉行,支持者在3月13日當天下午3時20分喊出“換總統”的口號。 當天,連宋王馬四人分別在臺北市、臺中市、高雄市和桃園縣四個主會場。 3時20分在吹響號角後,現場羣眾高喊“換總統”、“320,連宋贏”等口號。 但是當天的第二個高潮則是在10多分鐘後,宋楚瑜夫婦在臺中率先跪下親吻臺灣土地,10分鐘後在臺北,連戰夫婦更以五體投地的方式親吻土地,顯示自己熱愛臺灣。 泛藍的動員超出預期,他們宣稱有300萬人參加,雖然大多數媒體認為參加人數在90萬人左右。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中國清零政策退場與保全習近平的「面子」
3月21日上午10時,國民黨立法委員章孝嚴來到總統府,聲稱美國政府已經延後向時任總統陳水扁發賀電,表明美方面也置疑結果。 臺北市長馬英九、時任行政院長遊錫堃則先後來到現場,要求羣眾保持理性,主動離開,但是沒有效果。 另一方面,民進黨也在3月18日指責,泛藍在綠軍領先的南臺灣展開扣押身份證的行動,他們收購一些選民的身份證,在3月20日選舉結束後才歸還,以降低泛綠票倉的投票率,依此達到做票的效果。 對此,藍營表示自己從未採取這類行動,是地方人士自發行為,而且根本沒有捲入金錢交易。
之後泛藍決定由王金平出任連宋競選總部主委,馬英九為總幹事。 王金平在泛藍較弱的南部有很大影響力,而馬英九則是國民黨的政治明星,兩人在選舉中擔任要角,無疑幫連宋加分不少。 臺灣教育改革1994年由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領導規劃,但是在正式實施後暴露出許多問題。 其中最突出的包括:學費升高、學生壓力不減反升、學生學習品質下降等。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美國大選:特朗普對決拜登 總統辯論最後一場的四大看點
管轄當選無效之訴的臺灣高等法院經近半年的審理,於11月4日宣判連、宋敗訴。 一判決指出,全面驗票後,陳呂與連宋票數贏輸差距,雖有變化,但陳呂仍贏2萬5563票,不影響當選之結果。 在選舉進入白熱化的最後階段,臺灣各界的人士都紛紛公開自己的投票意向。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非裔選民開始轉向 川普賓州民調追平拜登
但特朗普拒絕承認敗選,其競選團隊將繼續在幾個關鍵州提起訴訟。 其他主流媒體 (包括長期親共和黨及特朗普的福克斯新聞網)亦跟隨宣佈拜登勝出,拜登隨後發表講話。 由於技術問題而押後公佈結果,只顯示這些人輸了:華倫(18%)、拜登(15%)、克羅布徹(12%),其後於同月8日宣佈布塔朱吉(26.2%得票率)略微領先桑德斯(26.1%)。
臺灣電子媒體為製造『選務資料更新比別人快』的假象,於開票過程中,在中選會各次公佈正確數字之前,即自行猜測可能之票數加入刻正播出之開票過程,待取得官方確切數字後再行調整,因此雖然最後的總票數正確,開票中途之數字實為自行灌水而得,這種情形俗稱灌票。 而選前之估算與選舉結果頗有差距,甚至有媒體之開票數字因灌票而超出合理範圍者。 許多人相信,大型“造勢”活動對於拉抬選情有很大幫助,這在大型造勢活動後的民調中也有反映。 但是還有一些人則認為,“造勢”活動對於改變選民意願沒有任何幫助,而臺灣真正的“中間選民”人數很少,所以此類活動並沒有實際效果。 不過兩邊陣營卻都認為,“造勢”雖然不會改變選民投票意向,但是有利於凝固自己的基本盤,並且鼓勵那些傾向自己,卻並不堅定或不願意投票的選民最終出來投票。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國際觀察丨美國確診議員“押注”服用羥氯喹,特朗普為何就認這款“神藥”?
調查發現,女性和老年人尤其反對特朗普,這兩個羣體都以兩位數的優勢支持拜登。 九合一選舉落幕,民進黨以大敗收場,執政縣市僅剩下「4+1」,地方執政版圖倒退到濁水溪以南。 根據《ETtoday民調雲》最新的「10大政治領袖調查」結果顯示,在新北市大勝連任的侯友宜,看好度繼續盤據第1,而副總統賴清德不只位居第2,更是這次調查裡唯一排名未下滑的綠營政治領袖。 雖然目前過半民意不支持拜登競選,不過這份民調也顯示,相較於前總統川普,拜登仍然擁有較高的支持度。
如果中國入侵臺灣,43%美國人支持讓美國地面部隊保衛臺灣。 如果無論哪位領袖都不能在黨內外獲得足夠的支持,那麼民進黨的前景肯定會受到影響。 當然,政治一天也嫌長,從現在到2024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是否會保持勢頭尚待觀察,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具有許多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波折重重。 第三,關於是否能夠推動修憲通過的所謂「18歲公民權」臺灣公投,未能獲得一半選民同意的必要法律門檻(這意味着這次要962萬票)。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支持度
11月18日,特朗普競選陣營向威斯康星州支付300萬美元,用以重新點算當地兩個縣的選票。 11月20日,喬治亞州州務卿宣佈拜登贏得該州16張選舉人票。 11月9日,在美國主流媒體(包括CNN、長期親共和黨及特朗普的福克斯新聞網等)均宣佈拜登當選後,聯邦總務管理局(GSA)仍未認證勝選者,拒絕批准展開過渡程序的文件。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美國大選2020:解讀美國總統選舉的選舉人團制度
就在幾天前,公眾對動態清零政策的憤怒情緒發酵,演變成罕見的抗議。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4月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發表演說時表明:「你覺得國際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需要立即採取行動。」… 更重要的是,拜登目前在佛羅裏達州、威斯康辛州、密西根州—也就是2016年讓希拉蕊.
曾經由民進黨長期執政超過20年的高雄市(包括原高雄市20年、原高雄縣33年),也被國民黨的韓國瑜拿下。 國親合作選舉總統,其實有不少隱憂,因為國民黨內的本土勢力,向來與親民黨及宋楚瑜不和。 而且國民黨高層也經常憂心,宋楚瑜一旦當選副總統將會對政府起主導作用,而非只當無實權的副總統。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調: 國大選:BBC分析民調 川普或拜登誰領先?
選民川普的看法,比對拜登的看法還要負面,37% 選民對川普持正面態度,60% 持負面態度;而拜登則擁有 43% 正面態度,54% 負面態度態度。 根據美國信譽良好的民意調查機構所做的政治民調顯示,前副總統拜登在全國和關鍵的“戰場”州的民調中,都輕鬆領先特朗普總統。 但由於美國總統大選採行「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制度,全美50州與華府總共538張選舉人票,絕大部分由各州贏家全拿,候選人須跨越270張的門檻方能入主白宮。 CNN以各州民調進行計算,算出拜登手握至少352張選舉人票,遙遙領先川普的186張。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3日登場,7月26日正式進入倒數100天的決戰階段,近來各家民調結果皆顯示,代表民主黨參選的拜登以約兩位數的差距,穩定領先現任總統川普,有望為民主黨收復白宮,川普的連任之路則愈發黯淡。 本次選舉的候選人組合共有3組,分別為民主進步黨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蔡英文及前行政院院長賴清德(合稱「英德配」)、中國國民黨為時任高雄市市長韓國瑜及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合稱「國政配」)、親民黨為黨主席宋楚瑜及資深廣告人餘湘(合稱「宋餘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