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在當時往往有兩種寓意,一種是祈求上蒼降甘露給農田,另一種則有祈求五穀豐登、萬象吉祥之意。 此活動進行前,首先要選出體格健壯、姿態威武的男性青年若干位,並讓他們穿上黃、紅色的代表喜慶的服飾(有時為貴族表演時衣服上甚至繡有花紋),按照事先的編舞他們將組成一支或多支舞龍隊伍表演出各種方陣圖案,並有鼓鑼聲作為伴奏。 到17世紀左右(即明末清初),由舞龍中又繁衍出了舞獅、鳳舞龍翔的活動,這些都與以服飾扮裝某些角色都有著緊密的聯繫。 3.透明肩帶(內衣):有些人再扮裝露肩,或者空出背部的角色時,由於怕被人看到肩帶的顏色,破壞整個看起來的感覺,而冒險不穿內衣,這是“十分危險”的行動。 也有專門的透明肩帶,一些沒有肩帶的角色,這時就可以用的上防止衣着不會往下掉。 攝影的地點也不再限於各種活動會場,由扮裝者或攝影師自行舉辦的形式,或者由活動籌設單位、模特兒事務所與扮裝者訂立契約的形式,攝影大會也經常被舉辦。
日漸普及的展覽扮裝風氣引發了數個較新、以Cosplay為基礎的節目誕生,並結合傳統化粧舞會和會廳盛裝(Hall costume)競賽一同舉行。 而在同類的節目比如「Anime Dating Game」(動畫約會遊戲)和「Cosplay Human Chess」(Cosplay真人戰棋),參與的角色扮演者更能在遊戲中相應地扮演出他們的角色。 以及歷史事件(比如美國內戰)範疇的Cosplay,尤其是科幻故事範疇的Cosplay,遠比在日本多。 相反,一些在歐美地區被視為令大眾不悅的角色(比如在一些漫畫和遊戲中含納粹相關成份服飾的角色等)則可能會在日本的Cosplay活動中亮相。 2010年4月29日,中國規模最大、展品最豐富、內容最權威的動漫專業博物館——中國動漫博物館正式破土動工。 澳門境內第一個含有當代Cosplay文化成份的Cosplay活動,是在1999年12月於澳門荷蘭園廣場舉行的「澳門回歸漫畫繽紛SHOW」活動。
cosplay 中文: 角色扮裝
其實作一件cosplay服真可謂是價格不菲,專賣店成品服的話通常要價近千。 自己動手裁製雖然花費較少,但如果視所cos角色服飾的複雜度而言有時也要將近六、七百元,並且還要付出相當大的心血與勞力。 有鑑於此在臺灣地區cosplay被有些人稱之爲是勞命傷財的玩意兒。 但是對於廣大的cosplayer來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印尼的角色扮演者們結伴成羣,並以他們的服飾進行卡巴萊(Cabaret)表演,而此類節目一般由大學或當地雜誌社所舉辦。 印尼首個Cosplay活動始於2000年初,當時「印度尼西亞大學日本文化節」(Gelar Jepang Universitas Indonesia)新增Cosplay作為其中一項主要節目,開始吸引到一些自製服飾披身於會場展示的年青人注意。
- 而Cosplay在墨西哥憑著一些信譽卓著的表演者,有著健康的競爭情況。
- 此時開始有店員穿著Cosplay用服飾並提供服務的飲食店(角色扮演系飲食店/Cosplay系飲食店)以及風俗店等陸續登場,此外像是女演員穿著動畫角色服飾登場的成人影帶也被大量販售。
- 扮裝傳入中國的時間較晚,臺灣有據可查的第一場扮裝是在1995年8月27日,地點位於高雄的SAGAWORLD一樓,但據聞當時的規模並不大,並且人物也多以電玩遊戲中的人物爲主。
- Cosplay扮演者所扮演的目標是以歷史或圖像性文獻中的特定角色(或其變形原體)為主,這跟其他盛裝現象的法則有所不同。
- 西藏民間神話英雄的中國藏戲、超渡亡魂到極樂凈土和印度佛教中的佛事、祭祀山靈神器與日本神道教神社活動,服飾、道具、表演都是這些活動的重要組成元素。
將心情放鬆,通過角色的互相轉換來舒解自己,所以說我們並不要將cosplay僅僅定位於或是局現於acg的角色之中。 每個人在社會中其實都有扮演着不同的,屬於自己的角色,不是嗎? 本來嘛,每個現實生活中的人類,必定有自己的困惱所在,今天你是一窮二白的乞丐也好,腰纏萬貫的大富豪也好,都有着自己的煩惱。 而所謂的acg人物在cosplay者所存在的現實世界(三次元)並沒有所需要煩惱的,cosplay者藉由cosplay成acg中人物,也可以得到心靈上的舒解、對現實的暫時逃避以及一種想法上的暫時改變。
cosplay 中文: COSPLAY
然而因為風紀問題等,近來會場或主辦單位對於肌膚暴露的服飾或女裝有諸多禁止,此外Comic cosplay 中文2025 Market等單位基於防犯、安全上的理由,禁止攜帶武器狀物品(模型刀槍等)或是棍棒等長形物體,諸如此類的小道具入場。 活動會場以及各種展示會場雖然經常用來進行Cosplay活動,但是舞會形式的則是迪斯可(Disco)或俱樂部(Club)較常使用。 另外,藉由後樂園遊樂園(現在的東京巨蛋City Attractions遊樂場)率先舉辦萬聖節扮裝活動的契機,各種遊樂園、主題樂園也都跟著舉辦活動。 而其他像是「東京電玩展」或是「Chara-Fes」之類,允許Cosplay的展示會等活動也開始舉辦。 集合於會場,促進角色扮演同好者(Cosplayer)們的交流,互相拍照,讓業餘攝影師(俗稱拍照狂)拍照等的活動形式。 部份人士認為裝扮者可以按自己的感興、知識累積以及其他客觀與主觀情況,對角色的服飾或配件設計作適量策略性修改或變卦(比如引用二次創作的手法),以方便扮演或表達另類訊息,認為這有利Cosplay的理性與多元發展。
儘管對於優秀的Cosplayer而言,在整個澳大利亞的大型賽事中進行表演是十分尋常的,但Cosplay展示不因此而侷限於大型賽事。 除了一些大型表演活動外,許多地方的小團體也會舉行他們自己的Cosplay賽事。 1930年代末期和路迪士尼米奇老鼠出現,美國的動畫風格有了一個明確的定義,而史上真正的第一個以動畫人物為受扮者的Cosplay也正是出於此時期。 cosplay 中文 和路迪士尼看準時機適時的在1955年創建了世界上首座迪士尼樂園,同時為了替產品自身作宣傳及為更好的吸引遊客,和路迪士尼還特別請來員工穿上米奇老鼠服飾以供遊客玩賞或是拍照留念。 當初這羣默默無聞的米奇老鼠裝扮者就是當代全世界Cosplay行為的真正始祖。 指愛好動漫、電影、小說或偶像團體的人,刻意穿着自費製作的類似的服飾,加上道具的配搭,化妝造型、身體語言等等來模仿角色的外觀與演出,以扮演成一個自己喜愛的角色。
cosplay 中文: cosplay中文
金城等編纂,《漫友.Cosplay100》,第五輯「少年孵化之聲」,第136~139頁,2008年4月,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漫畫世界雜誌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而在英國、美國和其他各地,邪典電影《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的擁躉都會身披該影片中的角色的服飾出席該影片的放映。 近年,隨著同好們對Cosplay的品味和視點不斷提高,私影的場景要求也越來越高,甚至會為了配合自己的角色而四處到不同地方去進行拍攝等等。 在適當的場合玩cos,在保證作爲孩子所被帶予的要求上做的好好,這兩點就是用以讓這一cos愛好得以持續下去的法門。
cosplay 中文: cos更多的中文(繁體)翻譯
他們不是真正具有競爭力,他們更多的機會來展示服裝,似乎不如可能不是(例如場景,燈光,音樂等)。 代理和唱歌技能競賽高度重視,一些團體重演戰鬥或音樂喜劇場面也。 舉例來說,能夠做翻特技是在服裝的一部分,日本世博會的傳統,其中最有價值的數字競賽。 除了大家熟悉的動畫、漫畫作品外,近年在香港出現的Cosplay角色更層出不窮,出現了不少的擬人化角色。
cosplay 中文: cosplay的翻譯
不論是在美國日本或臺灣,男性扮演女性動漫、遊戲角色常會引起注意。 這也許是因爲角色扮演玩家女性多於男性的緣故,且男性普遍缺乏在女性身上常見的嬌柔媚態和細緻外表(個別情況例外),故此男性扮演女性動漫、遊戲角色往往會被大衆賦予的印象,一系就洋相百出、穿崩連連,一系就破綻少得使大衆對其性別判斷都一時失語。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探究,如今的扮裝已經是變的相當完善,不僅可以扮人,而且更加可以扮漫畫和遊戲中任何的東西,例如動物、機械人,只要想得到又扮得到的就可以,沒有任何限制。 作爲動漫的附屬文化,扮裝在當今社會已經越發的成爲一種青少年文化娛樂的主流。 朋友過生日時的聚會,大大小小的動漫展又或者是情人間的“化裝舞會”都可以用到扮裝來活躍氣氛。
cosplay 中文: 扮裝
因爲影響力的逐年擴增,香港的漫畫協會開始在1998年7月30日至8月3日舉辦了第一個真正屬於漫畫迷的動漫會展,當時的入場費爲25港幣。 據稱這次會展中的扮裝是有史以來最火爆的一次,許多人扮演了八神、草剃等格鬥遊戲中的角色。 而那一次獲得香港第一個扮裝比賽–“FUNFUN服飾扮裝大賽”冠軍的是一位裝扮成《聖傳》中乾達婆王的女孩。 在這之後SE株式會社、TG坊和香港美術用品專業中心在1998年8月30日就旺角麥花臣室內運動場合辦了第一次ComicWorld。
cosplay 中文: NTRPG水滸亂寢傳 官方中文版
2011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開始在每年1月舉辦中國冰雪動漫節。 這也是中國首次把冰雪與動漫文化相結合的Cosplay活動。 2005年,湖南省長沙市在1月1日元旦舉辦了《2005年長沙新春動漫遊戲嘉年華》Cosplay活動,這是湖南省長沙市第一次舉行的大型Cosplay活動,在湖南省開創了先河。 自位於杭州市濱江區的杭州白馬湖生態創意城於2008年4月啓用之後,中國國際動漫節舉辦地改爲固定在白馬湖國際會展中心(動漫廣場)。 此外,由於傳媒於大型Cosplay相關活動採訪漸多,以及藉由互聯網方便Cosplay資訊傳播,參與Cosplay的人數因此不斷增加,而Cosplay文化也因此普及起來。 目前,有一部份規格較謹守的Cosplay參與者正在竭力糾正此歪風,同時推廣Cosplay活動的攝影禮儀。
cosplay 中文: Cosplay愛:迷人的公主/COSPLAY LOVE! : Enchanted princess 官方中文版
在這之後,Comic cosplay 中文 Market以外的同人誌販售會以及日本國內的SF大會也相繼出現了彷效的人,角色扮演也因此漸次拓展。 而在現今的日本,除了每年固定的東京春、秋兩季電玩展以及各式的動漫展之外的扮裝嘉年會,其會場內可說是集合了日本全國扮裝界,提供了一個讓他們大扮特扮的機會。 日本的扮裝迷除了年輕人外亦有小朋友參與其中,並且有些兒童更加是和家長一起裝扮,實行一家大小齊齊扮裝,此外,在日本扮裝可還是一種職業噢。 日本當紅歌手柏原崇與滕原紀香等娛樂圈人士也是十分的酷愛扮裝,由此可見扮裝在日本的魅力有着何其巨大的影響力。 此外,頻繁的被電視或雜誌報導刊載的現象,也可說從90年代開始的。
扮演的對象角色一般來自動畫、漫畫、電子遊戲、輕小說、電影、影集、特攝、偶像團體、職業、歷史故事、社會故事、現實世界中具有傳奇性的獨特事物(或其擬人化形態)、或是其他自創的有形角色。 cosplay 中文2025 方法是特意穿戴相似的服飾,加上道具的配搭,化粧造型、身體語言等等參數來模仿該等角色。 性質上則近似戲曲的反串,即同樣是爲了扮演異性角色而裝扮成異性,並非在日常生活中以異性打扮示人。
cosplay 中文: 扮裝歷史
自1997年7月30日至8月3日香港漫畫協會主辦「漫人墟」後,香港的同人誌及Cosplay愛好者便每年多了一個活動的機會,參與「漫人墟」的人數每年上升。 後來,由1998年開始舉辦的漫人墟及由1999年開始舉辦的Comic World HK先後面世,逐漸催生了更多商業同人動漫與Cosplay活動。 從1990年代至2000年以後,由於互聯網的普及,Cosplayer們各自製作網頁,這更包含了網路偶像的要素。 甚至出現了自行製作同人角色扮演寫真集與CD-ROM寫真集,在Comic Market等活動直接販賣,或者透過同人誌專門店發行的角色扮演者與攝影師。
cosplay 中文: 扮裝教程
接下來繼續爲大家談一下cosplay真正的發源地–美國。 日本當代的Cosplay,起源自1970年代後半的Comic Market(又稱Comiket、Comike或CM,日本最大的同人展會)活動中,參加者打扮成當時流行的動畫角色的模樣前來會場。 而這行為雖然也被指為,是在仿效美國所舉辦的日本科幻大會中,一部分參加者扮裝成《星艦迷航記》等作品中登場人物前來參展的舉動,但詳細情況則依舊不明。
人設圖:有條件的話,可以在設定人物角色時,根據自己的設定,繪製出人物形象的效果圖。 故事腳本:傳統的扮裝遊戲都是扮演故事裏的人物或某個對象,因此原創的扮裝遊戲也應該有一個故事背景的設定,可以自己創作,也可以選擇改編原有的小說、劇本等。 最基本的常識,也就是“攤位區禁止拍照”,在場內已經十分擁擠的情況下,在攤位區攝影,是一種非常自私,且不爲其它參觀者着想的舉動,一來不但形成了天然路障,對來往逛灘的同好,造成了非常大的不便以及交通上的堵塞,且也是一種非常不重視同人誌同好的行爲。
較專業一點的公司大都是廣告公司爲了遊戲公司拍攝的扮裝遊戲照片。 AA國際動漫是中國爲數不多的專門爲漫迷提供扮裝遊戲攝影的專業機構。 扮裝是扮裝+遊戲的縮寫,指真人借服裝去扮演動漫、遊戲、視覺中的角色。 隨着80後遊戲新人的崛起,越來越喜歡遊戲中的角色,於是很多年輕人在拍婚紗照的時候,就想將動漫或遊戲中的角色帶入婚紗照中,這就是扮裝遊戲婚紗照。
部份人士認為某程度上舞臺劇上一些角色扮演行為也可以Cosplay稱之。 例如由香港劇場組合聯合藝術總監詹瑞文推出的獨腳戲舞臺劇《男人之虎》,由詹瑞文一人分飾30多角。 而狹義觀者認為因著認為此乃「舞臺劇目的先決」而非純粹「興趣目的先決」,因此不贊同舞臺劇上的角色扮演行為為Cosplay。 1994年1月23日下午的沙田藝墟中,四百尺繼續Cosplay演出,並帶領新生的小組U.R.V.Z以日本巫女(日本神道教陰陽師﹕俗稱巫女)打扮出現,而特撮英雄亦加了一位死對頭。 其後從1996年起團員淡出Cosplay活動,然而後繼有人,薪火相傳不斷。
Cosplay的興起也引發社會議論,如TVBS和東森兩家新聞媒體分別以「春光乍現」和「春色無邊」描述開拓動漫祭第8屆的場面。 臺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以當代流行動漫畫未能向人民灌輸任何道德價值為重點,抨擊進行Cosplay的行為就像是吸大麻、荼毒人民心靈。 Cosplay在亞洲地區發展擴張與應用,一般以日本的模式為主導,其中又以東亞文化圈為盛。 cosplay 中文2025 亞洲地區因地緣關係,Cosplay文化通常較歐美為成熟和盛行。 部份人士認為獨創性的「名份」與「情節」是作為角色以Cosplay形式演繹時能達至生動入勝和易觀易辨的條件,因此他們會對純以社會角色(含崗位之獨特著裝與打扮)、動物外觀與脾性為藍本之Cosplay行為的Cosplay名銜有所保留。 這倆人的邂逅,通過“cosplay”敞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