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起來,它並不是一種 RAID ;但是,廣義來說,卻是跟 RAID 0 一樣,可以大幅提升硬碟的讀寫速度。 它結合了 DDR4, NVMe or SATA SSD, HDD 等零件,建立成一個可開機的邏輯磁碟。 不過,跟 RAID 0 一樣,沒有資料保護的能力。
現在來簡單聊聊,VMD 和以往的 IRST 有哪些差異,Intel 為何要這麼做。 因此,我個人猜測RAID5這個技術,基本上是沒問題的,會發生重建失敗的結果,大部分都是人員因素造成的,或者是上一段提到的,RAID容量太大,重建時間太久,導致過程中風險變高所造成的。 NAS 或電腦我本身是使用另一臺電腦,定期做資料同步備份。 而兩臺電腦使用的硬碟,都是當時市場上主流銷售的消費級硬碟。 這種作法用了好長一段時間了,覺得蠻適合我的狀況,所以也就沒有用其他專家的建議,升級成企業級硬碟或硬體式 RAID CARD 了。 假使你追求的是讀寫速度,覺得 RAID 0 還是太慢的話,那麼 AMD StoreMI 這一套買主機板贈送的軟體,可以考慮看看。
intelvroc: 商品資訊
所以,最好是在不同時間點或同時間不同通路,購買硬碟來使用。 以下所有圖中的【 黑色虛線 】是單一顆 SSD ,在相同 Sequential R/W 或 Random R/W 條件下,得到的測試結果,直接拿來跟不同 RAID Type 做比較。 這個頁面的內容綜合了英文原始內容的人工翻譯譯文與機器翻譯譯文。 本內容是基於一般資訊目的,方便您參考而提供,不應視同完整或準確的內容。 如果這個頁面的英文版與譯文之間發生任何牴觸,將受英文版規範及管轄。 華碩提供您此非華碩所製造之產品的相關資訊僅為參考之用,請直接洽詢該廠商以瞭解產品詳情,華碩與此資訊或服務無涉。
使用 Intel VROC 來建立四種 RAID 的時候,會發現軟體中會提供下拉選單,讓使用者決定 Stripe Size 。 但是,很好奇 Stripe Size 對於不同 RAID Type ,在存取不同檔案大小的時候,效能方面會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呢? 所以,就根據以下的測試條件,將數據整理成圖表來做比較。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測試範例組所用 KC3000,原廠設定是支援到 512bytes,與這次所用 2 種平臺主機板搭配,實際運作組態如同前述最大支援值。
intelvroc: PCIe NVMe RAID 組建更有彈性,Intel Alder Lake 平臺 VMD 動手玩
啟用 VMD 自然也會牽動作業系統層,像是在 Windows 10 安裝前置階段,得自行掛載 VMD 控制器的驅動程式。 進入到作業系統,安裝支援 VMD 的新版 IRST 使用者介面與驅動程式之後,就能享受到 RAID 這些附加功能性了(亦可在 UEFI BIOS 內進行組建設定)。 雖然說 VMD 是新玩意兒,但 Intel 將它和既有的 IRST 打包在一起,除了 BIOS 內多了個 VMD 選項,其他設定、安裝、使用程序並沒有顯著差異與難度。
- 4.若您的主機板是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且打算使用Hyper M.2X16擴充卡,則您必須使用有內顯的中央處理器。
- 然後 RAID software 會負責將檔案資料大小,切割成指定的 Stripe Size ,寫入多顆實體硬碟或從多顆實體硬碟讀取出來。
- 更何況是不同的公司,使用 Strip Size 與 Stripe Size 的定義,也完全不相同。
- // 效能因使用情形、配置和其他因素而異。
- Boardcom, Microchip 養了那麼多工程師,假使品牌廠商或終端消費者都不買單的話,應該早就虧損連連了。
Intel 技術可能需要搭配支援的硬體、軟體或服務啟動。 // 效能因使用情形、配置和其他因素而異。 // 請參閱我們完整的法律通知與免責聲明。 // Intel 承諾致力於尊重人權,並極力避免成為侵害人權的共謀。 intelvroc2025 Intel 產品和軟體的應用必須避免導致或對國際公認人權造成侵害。
intelvroc: RAID 5 效能數據,用 Intel VROC 測試給你看
對比於單一顆硬碟容量 2TB ,同樣使用 3 顆,那麼總容量就是 4TB 。 以上部分資訊可能部分或全部引用於華碩外部網站,請以標註之資料來源為準,如有疑問請直接洽詢該來源,華碩與此資訊或服務無涉。 根據不同主機板與CPU的組合,HyperM.2X16擴充卡可讀取到的M.2 SSD數量不同,請依照下圖指示安裝您的M.2 SSD。 Intel 正在從我們目前的文件、使用者介面和代碼中移除非包容性語言。
intelvroc: 資訊電通
Intel系列的主機板,請確認CPU intelvroc2025 lane數量。 購賣Hyper M.2X16擴充卡前請注意,雖然Hyper M.2X16擴充卡提供四個M.2插槽,但您的主機板能夠讀取到的M.2 SSD數量,由您的主機板和CPU決定。 Intel 難道還會持續提供主機板 RAID 的功能,讓消費者使用嗎? 一個不成熟的技術或失敗的技術,絕對是會影響商譽的。
intelvroc: AMD NVMe RAID 與 Win10 儲存空間的效能測試
半導體到各種終端裝置,測試(Bench)與考驗一直在我們人生(Life)來來回回,網站名稱起源就是如此而來。 因此,我會傾向主流的小容量為主,畢竟目前的主機板很容易找到 6 或 8 個 SATA 接頭與 M.2 插槽。 所以,想要更大容量的話,也許可以考慮建兩組RAID5在系統中,而每一組RAID由 3 顆以上的硬碟組成,這樣子也是一個方法。 當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情境,將 Stripe Size 的大小,調整成最適合的值。 然後 RAID software 會負責將檔案資料大小,切割成指定的 Stripe Size ,寫入多顆實體硬碟或從多顆實體硬碟讀取出來。 Intel® Virtual RAID on CPU RAID 擴充 本指南顯示了實際的 Intel® VROC 擴充資料,並列出了一些最佳化儲存裝置效能以進行擴充的祕訣。
intelvroc: 需要更多協助嗎?
對於測試數據與理論有不一致的地方,應該由專業人士、單位來說明。 消費者僅在正常使用電腦的狀況下,操作 Intel VROC 軟體,體驗 主機板 RAID 提供的好處。 請根據以下步驟,查詢您使用Hyper M.2X16擴充卡時,您的主機板能讀取到的M.2 SSD數量。
intelvroc: 支援
請注意, 追溯性變更不一定可行,且部分非包容性語言可能會保留在較舊的文件、使用者介面和代碼中。 至於混合組建成 RAID 0,除了前述性能變數之外,處理器與晶片組之間的連結通道頻寬,也具有一些影響性。 Intel Z690(Alder Lake-S)為 DMI 4.0 x8,這相等於 PCIe 4.0 x8,而 AMD X570 設計是 PCIe 4.0 x4。
intelvroc: Intel VROC HDD Sequential Read 數據
在支援 VMD 的 Core 平臺上,主機板 BIOS 會多出個 VMD 與其相關選項,有些廠商為了避免麻煩將它關閉,有的預設開啟讓它能發揮作用。 晶片組的 intelvroc2025 SATA 磁碟控制器與 VMD 是分離不相干,各自有獨立 BIOS 控制選項、驅動程式,因此 SATA 部分是可以維持在 AHCI 模式。 當然了,實際結果還是依照各主機板廠設置而定,再者如果 UEFI BIOS 相關設定沒有很到位,IRST 使用者介面會有提示。
總之,使用大容量硬碟組 RAID ,安全性會比小容量硬碟低;硬碟顆數多的RAID,也是比顆數少的風險高。 因為,在重建時要算的資料量會更大,導致重建的時間需要更久,最終風險性也相對提高很多。 舉個例子來說明,假設單一顆硬碟容量 4TB ,使用 3 顆建RAID5,那麼總容量就是 8TB 。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4.若您的主機板是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且打算使用Hyper M.2X16擴充卡,則您必須使用有內顯的中央處理器。 關於這一點的確是眾說紛紜,而且已經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了,我覺得問題的主因應該是每個人應用的狀況不同所造成的。 適用於重度遊戲玩家與遊戲玩家的高階桌上型電腦 RAID 解決方案介紹適用於重度遊戲玩家與遊戲玩家的高階桌上型電腦 RAID 解決方案的解決方案簡介。 Boardcom, Microchip 養了那麼多工程師,假使品牌廠商或終端消費者都不買單的話,應該早就虧損連連了。
此篇知識可能不適用於所有同類型/系列的產品,部分畫面選項或操作步驟可能會因為軟體版本的不同而有差異。 以下來聊聊實務上的兩三事,在啟用 VMD 並完成所有設置之前,PCIe NVMe 儲存裝置於 Windows 環境,通常預設是掛載系統內建驅動程式。 這應該是大家相當熟悉的一點,如果恰好購買 Crucial、Intel、Samsung 等品牌固態硬碟,也可以手動替換上廠商所提供自家專用驅動程式。 Intel 從第 11 代 Core 行動處理器平臺開始,為儲存部分的 IRST 新導入 intelvroc2025 VMD,提供跨控制器組建 RAID 功能,這也延伸至第 12 代 Core 處理器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