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 viva評價2025詳解!(小編推薦)

筆者對於 Gogoro Viva 的第一印象,則會聯想到小時候玩的滑板車,但細長的車頭龍柱配上車體,不免有點頭小身體太大的感覺,如此特別的造型,也相當考驗市場接受度。 VIVA MIX承襲電動車的小優點,有倒車輔助按鍵可以使用,在遇到需要向後移動的情境時可以比較輕鬆。 作為光陽旗下長青車款的GP 125,在外觀部分,因應市場走向的流線設計與多數速克達車款相似,在路上相當常見。 今天騎乘的GP 125是全白的配色,帶來明亮、簡潔俐落之感,雖然整體設計中規中矩,但因此也帶給人一種親切、貼近大眾的印象。 不少車主會想額外選購不同配件,這次 Gogoro 也推出「POP個性化配件系統」,讓消費者可以在選購 Gogoro VIVA MIX 同時,也可以透過POP個性化系統選擇合適的配件,也相容現有 Gogoro 車種,都有相關配件可自行搭配。

  • 針對市區使用,Gogoro也配上許多實用配件,例如原廠直接推出菜籃供消費者選購。
  • 煞車部分,前後輪皆為 180 毫米打孔碟盤搭配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以 Gogoro Viva 的性能來說,已經相當夠用。
  • T客邦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採用網站分析技術,若您點選「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在出發前,Eason也透過手機中的Gogoro® App與搭載iQ System® 6 智慧系統的VIVA MIX進行藍芽連線,可以診斷車輛各項資訊如動力系統、電池連接器、行車電腦、智慧鑰匙等是否良好,以及當前電池電量,還能透過手機操作打開車廂或解鎖車輛,十分方便。 另外,iQ System® 6還有雨天智慧模式,當使用手機解鎖時,系統會判斷所在地可能下雨,將主動切換較溫和的動力模式以對應濕地騎乘,提升行車安全。 筆者認為,目前最適合買這輛車的,應該是還在觀望電動機車,用途是通勤為主,又不想造型太前衛的新車主。 造型部分,只要前面加個置物架,就會讓前衛的鴨嘴獸變成乖巧的菜籃車,又能兼顧每日 15~25 公里通勤路程,約兩三天換一次電,每個月約 400~500 元資費,個人認為以日常使用來說,算是不錯的選擇。 VIVA 的車頭因為真的很輕的關係,高速過彎的時候會覺得有點不太穩定(不過重心出乎意料的協調,騎快會想把身體盡量靠椅墊,不會有 3 系列車尾比較重的感覺),但這樣的傾角表現,配合上坡不太限動力(電量夠且馬達沒過熱的時候)的動力表現,還有力道與手感都出乎意料好的前後碟煞配置。

gogoro viva評價: 優惠方案即刻享有

在綠牌機車已經消失許久的臺灣機車市場裡,有一小羣人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他們每天買菜、接送小孩、跑郵局和農會繳費或是辦理一些家裡的雜事,但是他們不要太複雜、太重、太快的重型機車。 他們要的是一臺簡單、耐用、省錢、輕巧的綠牌機車,而 Gogoro VIVA Lite gogoro viva評價 正好可以填補這個市場需求。 當時速 60 左右開始一般力道煞車時,如果手臂不稍微出力撐住手把,屁股都會往前滑個 3~5 公分。

別說這樣的族羣不存在,實際上今天在路上就看到不少騎乘 125cc 甚至 150cc 卻不到錶速 30 公里的騎士(對了,還有一位下坡開不到 20km 的高齡計程車司機…),他們其實要大排氣量車款的目的不是高速,而是擔心”不夠力”的問題,這也是在四行程技術與環保法規日益嚴苛後,綠牌二行程逐漸不受歡迎的因素。 不過以筆者平日的騎乘習慣,雖然錶速 gogoro viva評價 53km 大致上在市區內夠用,不過一但到了外環路線或是遇到需要緊急超車時就略為尷尬,透過按壓方格旗可獲得 30 秒暫時的尾速提升與扭力強化,做為在如市民大道遇到一些不打方向燈就急切的三寶或多或少還是可以趨吉避兇。 另外筆者也嘗試在平地與另一位同事雙載,除了起步稍稍變慢外,最高速並未因此降低。 Gogoro gogoro viva評價2025 VIVA 雖然上半部相當的細瘦,不過底部仍有一定的寬度,尤其前輪拱搭配龍頭有一種科幻電影當中的氣墊漂浮兵器感,這是由於 Gogoro VIVA 的船型骨架設計所造成,從正面與車尾下方望去,就可看到粗壯的骨架環繞整臺 Gogoro VIVA 車體底部。 今天體驗的 Gogoro VIVA 是採取抽鑰匙的方式,所以每一臺媒體試乘車都會安裝不太一樣的配件,筆者抽到的芥末黃試乘車裝有前置物籃、後扶手與主踏墊,而友站 INSIDE 抽到的薄荷藍試乘車則是有頭燈罩、金屬置物掛勾與後扶手。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採用 Gates 高張力碳纖維複合皮帶,搭配靜音齒輪組的 FLO Drive 傳動系統,但是 XL 顯然針對共振噪音下了功夫,在時速 25 gogoro viva評價 左右產生的聲響比起 Mix 更小了一點。

gogoro viva評價: Hyundai Ioniq 電動車學會了橫行,泊位不需要學氣功了

在你看完全車照片後,應該會發現Gogoro VIVA相當陽春。 Gogoro在VIVA發表的當下也隨即推出玲琅滿目的選購配件,本站試乘的石榴紅VIVA就被安裝了全車保險桿、踏墊,以及後座扶手。 直到Gogoro VIVA,則是更輕盈的定位作為出發點,現場也公佈設計草圖來讓大家暸解初步的發想方向,草圖上有著類似滑板前後翹起的車底,加上聳立的車頭總成應該可看出VIVA的雛形,但是車尾的坐墊區、車廂體積倒是比起量產版的小上不少。

  • Gogoro VIVA 前後煞車系統都是碟煞、金屬煞車油管,搭載 SBS 同步煞車系統,可在煞車瞬間將制動力分配至前後碟盤。
  • 打開座墊看到車廂,除了看到僅一顆電池之外,還有像是預留車充以及小凹槽格子,車廂容積則可容納四分之三式安全帽一頂與半罩一頂,官方公佈容積為 21.6 公升。
  • 看到這裡,我們就要問一個設計概念上的問題:XL 究竟是變大了的 Mix,還是換了頭的 Gogoro 3?
  • 這對於想要購車的朋友來說,是突破選擇障礙的重要問題,相信每個人實際試乘後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因此編輯個人的心得就留到最後。
  • 而對於使用 Boost 模式時,筆者有幾點提醒大家,首先因為 Boost 模式僅有 30 秒,因此騎乘者也要特別留意若是開啟而騎乘在內線要超車時,務必盡快超車後就切回外線,否則在內側車道又沒持續開啟 Boost 模式的話,車速快速下降 10 公里,可能會造成後方車輛追撞的危險。

必須要注意的是電動車時速越低越省電,如果你不是電門一拜、起步催到底的騎法,那麼 Gogoro VIVA 是能夠跑出更長的里程。 雖然從圖看起來踏板與車體似乎相當單薄,不過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車架在底殼部分採用一體化設計,從前到後都是同一條車架貫穿,結構其實比想像中要牢靠。 第一人稱騎乘視角,可清楚看到外露的裸把、配線與煞車油壺等,從正面可以很輕易地檢視油壺內的煞車油殘量。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原廠原車是沒有配備前掛鉤的,如果有買菜購物需求的話還是會建議選配加裝前置物勾較好。 Gogoro 第一臺搭載單電池、採用綠牌(輕型機車)動力的「Gogoro VIVA」自上市後新聞不斷,除了開賣首週達成 2,000 臺的銷量之外,也成功引起不少網路話題,尤其 Gogoro 更在臺北市區域採用了 Gogoro VIVA 來作為 GoShare 共享機車的服務車款,也讓更多人得以體驗到 Gogoro VIVA 這臺輕型電動車。 其實我曾評估過Gogoro VIVA,只不過我對它有很多的疑問,雖然網路已經有不少開箱文和測試文,但這種數據性質的測試與實際車主心得比起來還是有差別的。

gogoro viva評價: 寬敞舒適、實用滿點的家用車!Gogoro VIVA XL 試乘體驗

Gogoro VIVA坐墊長度是所有Gogoro車系中第二短的(最短的是Gogoro 1),所以親友們幾乎都會問到雙載會不會太擠導致不舒服? 我172公分67公斤,老婆160公分48公斤,雙載剛剛好,不會不舒服。 ,因其簡易的保養維護特性深受不少騎士喜愛,比起傳統鍊條傳動來得更安靜,在低速間若不注意聽幾乎感受不到聲音,但加速間仍能聽到微微由皮帶傳動傳來的高音頻。 則直接用上液晶儀表,並將時速指示放大、方便閱讀,另外搭配電池資訊、可騎乘資訊以及時間等訊息,以眼睛餘光就能注意到騎乘資訊,不只絢麗也夠實用。 參加人不得要求 Gogoro 將優惠內容折現、替換為其他物品、減免其他月份之加值服務費用或任何其他費用。 入門的BASIC版本就擁有省力中柱、全車LED燈具、SBS連動煞車系統、LCD液晶儀表、防滑橡膠置杯架等配備,中階的KEYLESS則多了倒車輔助系統,最高階的BELT版本還增加USB充電孔的設計。

gogoro viva評價: Gogoro VIVA 與 Gogoro 3 比較,25,980 元這個價格很可以!

而轉頭看向 Gogoro,從推出旗艦型的 1 Series 開始,慢慢向下延伸到開始具備實用能力的 2 Series 與 3 Series,不過兼顧設計風格後,其售價依然偏高,僅有 Gogoro 3 Series 有落在 7~8 萬元左右,但與各車廠利用舊車再製的低成本,將售價壓制在 7 萬元以下,Gogoro 僅能靠各項電動車補助款來擁有競爭力。 然而,當補助不再獨厚電動機車後,推出一款真正「建議售價」壓在與跟其它車廠齊平的車款,自然是 Gogoro 必須要做的事情。 臺灣電動機車品牌 Gogoro 自推出以來便獲得超高討論度,透過無汙染的行駛過程與電池交換技術,讓這款電動機車的銷量穩定成長,但如今卻有一名資深車主決定賣掉 Gogoro,以長達 gogoro viva評價 6,000 字的文章解釋自己為何捨棄這款電動機車,並列出 8 大 Gogoro 的缺點,獲得眾多網友討論。 標榜家庭號智慧的電動速克達,專屬設計有加長至 810mm 座墊可輕鬆雙載,26.5 公升容量車廂可放 2 頂 ¾ 罩安全帽,續航力 gogoro viva評價 170km 可以有效解除里程焦慮。 在騎乘時,因為使用輪轂馬達直接帶動後輪驅動,不需要使用鏈條,因此沒有鍊條聲,聲音會更加的安靜,彷彿世界都停止了一下,能夠更加註意周遭環境,講真的,能夠多加體驗環境的感覺真的很美好,沒了『碰碰碰』就算夏天等紅綠燈比較少有心浮氣躁的心情。 配備單顆電池,車身極輕,車體含電池車重約80公斤,國中生可以輕鬆駕馭,成年男性可單手移車,老年人更可輕鬆騎乘,考量到老年人喜歡輕鬆,不會太常時間洗車,所以材質部分也安裝與3系列相同,耐刮耐髒材質,腳踏空間也較為寬敞。

gogoro viva評價: Samsung 今年首個 Unpacked 活動將在 2 月 2 日登場

乘著這股氣勢7月Gogoro追加放大版VIVA XL,自車身尺碼、輪框尺寸、空間配置還是坐墊長度等都有所增長。 綜合以上對於外觀、配備、騎乘的評比,Eason與Wendy對於三輛車分別有著怎麼樣的評價呢? 首先,身為後座大人的Wendy相當滿意VIVA MIX舒適無斷差的椅墊,不僅在雙人騎乘時能輕鬆上下車,還一併擁有寬敞的乘坐空間,仿布紋設計的STYLO椅墊除了防滑也提升整體車輛質感,受到青睞的還有深度相當驚人的23.9L車廂空間,無論放進安全帽或包包都相當遊刃有餘。

gogoro viva評價: iQ System 智慧系統

本次的試乘就在繁忙的臺北市區展開,Gogoro VIVA馬上用80公斤的輕盈重量令我印象深刻,帶給我有點類似大學時期曾把玩過的DIO 50輕巧感,轉向只能用靈敏甚至有點神經質來形容,對於平常使用17吋輕檔車代步的我來說,第一時間還真有點驚訝。 從媒體集合點取走VIVA,第一時間會感受到全車含電池僅有80公斤的輕盈感受,給人毫無壓力的牽車感受。 坐上車後會發現740mm的座高並不會對騎士造成太大影響,同時拉高的車底離地高度也讓VIVA面對一些道路落差時可以輕鬆越過,以上是身高153cm的女同事心得感受。

gogoro viva評價: 智慧,自定義

不過畢竟是綠牌,也會擔心爬坡動力是否足夠,筆者就直上了一趟烘爐地,雖然車速並不快,大致上在較陡峭的地方會落到 30 公里,但不會覺得有軟腳無力的情況,聽說同日試車的其它媒體大哥有反覆跑了四趟,到第四趟才發生過熱警告,看起來對居住在都會區的使用者這樣的性能應該是夠用的。 車主也表示,若將 Gogoro 用於長途出遊,一個月騎超過 1 千公里的話,就得付出約 2 千元的月租費,對於高用量用戶相當不友善,而且想去東部旅遊也無法,因為目前東部地區完全沒有換電站。 綜上所述,最後令這位資深車主忍痛賣掉 Gogoro,但也強調,若未來品牌推出更好的車型或方案,仍會考慮回頭支持。

gogoro viva評價: 不充電每天可開 20 公里!全新太陽能電動車 30 萬元有找

Gogoro 將於交車後進行贈品交付事宜;如於交付贈品時參加人已取消訂購、延遲不依 Gogoro 約定之交車時間進行交車或有其他類似情事,Gogoro 有權取消其受贈資格,除不提供任何補償外,亦不遞補受贈名額。 分期付款以及保證買回方案,係參加人以及融資公司所成立分期付款買賣關係以及專案內容,如有任何問題,Gogoro 得協助處理,惟如有任何爭議,參加人應以與融資公司簽署契約以及書據,並洽合作融資公司處理,Gogoro 並不因前分期付款以及保證買回等與參加人成立任何法律關係,如有任何爭議,亦與 Gogoro 無涉。 如有車主與參加人(即本案申請分期付款之申請人)有不同之情事,期滿車輛符合保證買回規定時,車主以及參加人必須一同辦理並簽署、提供必要之文件,以進行相關程序,如車主及/或參加人不依前述規定辦理,不得主張保證買回。 除中華電信、遠傳專案等電信專案外,本專案不得與其他車價折扣、優惠或活動併同使用。

gogoro viva評價: 採用 PP 可回收塑膠環保材質:不怕刮、不怕髒、不怕倒

贈品將以隨車附送方式交付或直接寄送至指定地址的方式,於參加人辦理交車時一併交付(寄送地址為參加人於成立訂單時所提供之收件地址)。 如 Gogoro 無法成功投遞贈品或聯繫到參加人(以主動聯絡 3 次為限),或參加人未依 Gogoro 聯繫時指定之期限前使用或領取贈品,均視同放棄受贈資格, Gogoro 除不提供任何補償外,亦不遞補受贈名額。 如於交付時消費者已取消訂購、延遲不依 Gogoro 約定之交車時間進行交車或有其他類似情事,Gogoro 有權取消其享有本優惠之資格,且不提供任何補償。

相信 Gogoro 除了能夠滿足大眾的日常生活之外,還能騎得夠潮流夠時尚, 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一起加入電動機車的行列。 2015年對於Gogoro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除了當年在信義區設立的偌大的展間外,Gogoro初代機種的創新及前衛設定,對於當時來說是一件相當新穎的創始,畢竟電動車對於當時的用車文化來說還相當陌生,甚至連當時的傳統機車龍頭都還不敢輕易踏入的一塊領域。 VIVO 125在車廂底部較GP 125平整些,車廂長度也夠長,對於收納日常用品或是隨身包包而言沒有太大問題,車廂深度方面與GP 125皆能放進一般3/4安全帽,但同樣無法容納全罩式安全帽。 ,相較Viva Mix則略高5mm,雖然對於152公分的我來說,如果以雙腳著地仍需要稍微踮起腳尖,但也許是因為Viva XL的車寬比起3 Premium來得更窄一些,因此支撐起來的更輕鬆、更不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