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與其依所得稅法規定應合併申報綜合所得稅之配偶及受扶養親屬,有第十二條第一項各款及第十二條之一第一項金額者,應一併計入基本所得額。 關係企業自符合第一項規定之當年度起,其各期虧損符合所得稅法第四十三條之三第三項規定之查覈簽證,並由個人依規定格式填報及經所在地稽徵機關覈定者,得於虧損發生年度之次年度起十年內自該關係企業盈餘中扣除,依第一項規定計算個人之營利所得。 營利事業之一般所得稅額,為營利事業當年度依所得稅法第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七十三條第二項、第七十四條或第七十五條第一項規定計算之應納稅額,減除依其他法律規定之投資抵減稅額後之餘額。 個人沒有依照該條例規定計算及申報基本所得額,經稽徵機關調查,發現有依本條例規定應課稅之所得額者,除依規定覈定補徵應納稅額外,應按補徵稅額,處三倍以下之罰鍰。 個人部分,依所得稅法規定計算的綜合所得淨額,加計應計入最低稅負稅基之免徵、免納所得額或扣除金額後之合計數。 而基本生活費調高為19.2 萬元這部份刖是 2022 年報稅時就能適用。
貸鼠先生為每一位民眾創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以實踐普惠金融的價值。
一般所得稅額: 個人綜合所得稅常見問題
已提供交易時的實際成交價格或已查得交易時的實際成交價格,但無法證明原始取得成本者,以實際成交價格的20%,計算其所得額。 全國法規資料庫之內容每週五定期更新,當週發布之法律、命令資料,將於完成法規整編作業後,於下週五更新上線。 本條例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八月八日修正公佈條文,自一百零二年度施行;一百零六年五月十日修正公佈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一百零九年十二月三十日修正之條文,自一百十年一月一日施行。 本條例施行日期除另有規定外,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施行。 五、本條例施行前民間機構業與主辦機關簽訂公共建設投資契約,並於投資契約約定日期內開工及完工,且未變更投資計畫內容者。 但行政院得視經濟發展情況,於必要時,自九十九年一月一日施行。
- 但一申報戶全年之本款所得合計數未達新臺幣一百萬元者,免予計入。
- 收入類別可分成 10 種:營業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薪資所得、利息所得、租賃所得、權利金、農漁礦木所得、財產交易所得、競技或競賽及機會中獎獎金、退職所得、其他所得。
- 營利事業或個人依本條例規定計算之一般所得稅額高於或等於基本稅額者,該營利事業或個人當年度應繳納之所得稅,應按所得稅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計算認定之。
- 但以損失及申報扣除年度均以實際成交價格及原始取得成本計算損益,並經稽徵機關核實認定者為限。
- 前五項之關係人及關係企業、具有重大影響力、營利所得之計算、虧損扣抵、國外稅額扣抵之範圍與相關計算方法、應提示文據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財政部定之。
- 如果一般所得稅額低於基本稅額,除依原來的綜合所得稅規定繳稅外,應另就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的差額繳納所得稅,且該差額不得以投資抵減稅額抵減之。
如納稅義務人因故意或過失漏報或短報實際所得額,致短漏稅額者,仍應依法處罰。 未提供交易時的實際成交價格者,除稽徵機關已查得交易時的實際成交價格,應以該價格計算收入外,應先以轉讓日的基金淨資產價值或契約約定的買回價格覈算其收入,再按該收入的75%,計算其所得額。 一般所得稅額2025 一般所得稅額 申報交易所得或損失時,應檢附收、付款紀錄、買賣契約書或其他足資證明買賣價格的文件,供稽徵機關查覈認定。
一般所得稅額: 海外已納稅額扣抵金額≧(基本稅額-一般所得稅額)
扣抵之數,不得超過因加計該營利所得,而依規定計算增加之基本稅額。 海外所得稅為最低稅負制度,最低稅負制度用意是避免高所得者,鑽漏洞避稅,因此,大部分有繳稅的人、沒有租稅減免,都不會用到最低稅負制。 海外所得已依所得來源地法律規定繳納所得稅者,得提出所得來源地稅務機關覈定該項所得並取得所在地中華民國使領館或其他中華民國政府認許機構簽證之納稅證明,申報其所得額。 但如有依所得來源地法律規定減稅、免稅金額或扣除一定金額者,該減稅、免稅的所得額或扣除金額仍應與當地稅務機關覈定的所得額合併計算。 一般所得稅額 七、海外所得已依所得來源地法律規定繳納的所得稅,得扣抵基本稅額,扣抵金額不得超過因加計海外所得,而依規定計算增加的基本稅額。 前述扣抵,應提出所得來源地稅務機關發給同一年度納稅憑證。
-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及服務條款。
- 您使用的是已經不支援的過時作業系統,將無法瀏覽本網站,請更新您使用的作業系統以確保瀏覽的流暢與安全。
- 如果一般所得稅額高於或等於基本稅額,則不必再繳納基本稅額,只要依原來的綜合所得稅規定繳稅即可。
- 九、依國際金融業務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之所得額。
- 但如有依所得來源地法律規定減稅、免稅金額或扣除一定金額者,該減稅、免稅的所得額或扣除金額仍應與當地稅務機關覈定的所得額合併計算。
- 扣抵之數,不得超過因加計該營利所得,而依規定計算增加之基本稅額。
第一項第三款規定有價證券交易所得之查覈,有關其成交價格、成本及費用認定方式、未申報或未能提出實際成交價格或原始取得成本者之核定等事項之辦法,由財政部定之。 七、依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二十日修正施行前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之所得額。 三、依已廢止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於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修正施行前第八條之一規定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之所得額。 而國內財產交易損失可以在三年內相抵扣除,但海外財產交易若有損失,必須從同年度海外財產交易所得扣除,扣除額以不超過該財產交易所得為限。 其實超過100萬,就要併入海外所得稅計算,海外所得還要加上自己國內的綜合所得稅,才能去扣掉670萬的免稅額。
一般所得稅額: 機關介紹
如果有投資海外的股票、基金等商品,投資收益超過100萬元,報稅時就要注意是否符合申報最低稅負制的條件,而最低稅負制和綜合所得稅為兩者擇高課稅,因此仍須分別計算過後,再決定怎麼報稅最有利。 如果一般所得稅額高於或等於基本稅額,則不必再繳納基本稅額,只要依原來的綜合所得稅規定繳稅即可。 如果一般所得稅額低於基本稅額,除依原來的綜合所得稅規定繳稅外,應另就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的差額繳納所得稅,且該差額不得以投資抵減稅額抵減之。 應計入基本所得額的海外所得是指1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未計入綜合所得總額的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及香港澳門來源所得。
一般所得稅額: 不支援您所使用的瀏覽器版本
所得基本稅額之計算、申報、繳納及覈定,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依所得稅法及其他法律有關租稅減免之規定。 個人已依照該條例規定計算及申報基本所得額,有漏報或短報致短漏稅額之情事者,處以所漏稅額二倍以下之罰鍰。 一般所得稅額2025 我國境內居住者如果有海外所得時,要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申報基本稅額,國稅局會依照所查得的資料核課納稅義務人的基本稅額。
一般所得稅額: 【2022 報稅懶人包攻略】
要注意的是基本生活費 19.2 萬元,並非人人都可扣除,基本生活費要大於免稅額、標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的加總,兩之間的差額纔可再另外扣除。 營利事業或個人未依本條例規定計算及申報基本所得額,經稽徵機關調查,發現有依本條例規定應課稅之所得額者,除依規定覈定補徵應納稅額外,應按補徵稅額,處三倍以下之罰鍰。 但一申報戶全年之合計數未達新臺幣一百萬元者,免予計入。
一般所得稅額: (111年)綜合所得稅級距表 免稅額、扣除額、累進差額級距重點整理
調整金額以新臺幣十萬元為單位,未達新臺幣十萬元者,按萬元數四捨五入;其調整之公告方式及所稱消費者物價指數,準用所得稅法第五條第四項規定。 進行申報並不一定要繳稅,若是國內所得需繳納的稅負,大於等於全球所得應繳納的最低稅負,就只要繳納國內稅負即可。 最低稅負制的稅基有海外所得、特殊保險給付、私募受益憑證所得及非現金捐贈等項目,加總起來超過670萬就要進行申報。 計算方式是用「交易時的成交價」減除「原始取得成本」,再扣除相關必要費用,例如手續費等,並經稽徵機關核實認定。 而海外所得部分,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未達100萬元者,不用計入基本所得額中計算;在100萬元以上者,應全數計入。 您使用的是已經不支援的過時作業系統,將無法瀏覽本網站,請更新您使用的作業系統以確保瀏覽的流暢與安全。
一般所得稅額: 綜合所得稅該怎麼報稅(試算、查詢與申報)?
111年 12/02 推出地方稅LINE官方帳號及「地稅小幫手」智能客服,稅務服務全年無休 為便利民眾即時掌握地方稅資訊,財政部近期整合全國地方稅推出「地方稅網路申報作… 受益憑證原始取得成本,應採用個別辨認法,或按出售時所持有同一受益憑證,依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46條規定的加權平均法計算之(請於申報時自行勾選)。 一經採用加權平均法者,在該受益憑證全部轉讓完畢前,以後年度亦應採用加權平均法,不得改採個別辨認法。 (二) 海外所得:指未計入綜合所得總額之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及香港澳門地區來源所得,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未達100萬元者,免予計入;在100萬元以上者,應全數計入。 根據上面的條件來看,只要海外所得低於 100 萬元,就不用申報、不用繳稅;大於 100 萬元要申報,是否繳稅,則要看基本所得額是否大於 670 萬元、是否有抵扣金額,才會知道要不要繳稅。
一般所得稅額: 綜合所得稅是什麼?
二、本條例施行後所訂立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之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受益人受領之保險給付。 但死亡給付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部分,免予計入。 無法提出相關成本費用,不動產就按實際成交價格的12%、有價證券按實際成交價格的20%,其餘財產按實際成交價格的20%來計算所得額。 列舉扣除額:必須檢附證明文件,所以平常要將收據等憑證收集保存。 因為要檢附相關證明,所以有些列舉扣除項目沒有金額的限制,例如醫藥生育費、災害損失等。 一般所得稅額2025 包括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其他所得。
依照各國法律規定的不同,許多海外資產在國外已經有被課稅,因此在國內計算稅額時,可以依照規定進行扣抵,所以投資人只有在扣抵之後,基本稅額仍大於個人綜合所得稅時,海外所得稅才會納入基本所得稅。 根據稅務署的規定,海外所得如已依所得來源地法律規定繳納所得稅,得於限額內,扣抵基本稅額與一般所得稅額之差額。 交易如有損失,得自當年度交易所得中扣除,但以該交易損失及交易所得均以實際成交價格及原始取得成本計算損益者為限。 當年度無交易所得可資扣除或扣除不足者,得於損失發生年度的次年度起3年內,檢附稽徵機關核發的損失證明,自交易所得中扣除,其每年度可扣除的金額,以不超過當年度以實際成交價格及原始取得成本計算的交易所得為限。 海外財產交易有損失者,得自同年度海外財產交易所得扣除,扣除數額以不超過該財產交易所得為限,且損失及所得均係以實際成交價格及原始取得成本計算損益,並經稽徵機關核實認定者為限。 一、未計入綜合所得總額之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依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規定免納所得稅之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