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asutra的資料顯示,《世紀帝國》賣出超過300萬套,而《羅馬霸主》於2000年賣出100萬套。 2003年,微軟宣佈《神話世紀》已賣出100萬套。 2004年,在推出《世紀帝國III》前,《世紀帝國》系列已經累計售出超過1500萬套。 2007年5月18日,全效工作室宣佈《世紀帝國III》已賣出200萬套。
- 開發的塔防遊戲,於2014年12月17日在Windows和Windows Phone 8平臺發佈,後又推展到iOS和Android平臺。
- 以《世紀帝國III》中的近代德國為例,當時的德國人普遍為新教徒,但其教堂在遊戲內則為天主教式設計。
- 各種特色區域、奇觀和改良設施都會建設在各自專屬的六角格上,讓你隨心所欲地自訂城市風貌。
帝國時代系列的早期遊戲提供多個戰役,但《神話世紀》只提供一場戰役,僅分為多個章節。 戰役中的任務大體上和歷史時間相合,但細節和真正歷史不盡相同。 以《世紀帝國III》中的近代德國為例,當時的德國人普遍為新教徒,但其教堂在遊戲內則為天主教式設計。 然而在其資料片《酋長》中,為求準確地描述美洲原住民的歷史,遊戲開發小組花了很多功夫,還特別徵求了一些歷史學家的協助。
世紀帝國文明: 遊戲模式
每個文明都有其特殊的遊戲優勢、特色單位和科技,這使得每個文明都有其獨有的優缺點和特殊兵法。 甚至,玩家在操作不同文明的單位時,將會聽到不同語言的角色配音。 例如《帝國時代II》中國就沒有掌握印刷術與輪耕制度,也沒有火槍兵。 《神話世紀》的背景是神話故事,非歷史事件,遊戲部分玩法和主系列遊戲相同。 雖然焦點不同,但《神話世紀》常被視為世紀帝國系列的一部分。
- 然而,這裡可以給從來沒玩過《文明帝國》系列但想嘗鮮的新玩家一點建議。
- 他指出遊戲的目標是讓玩家覺得好玩,「而非讓遊戲的設計者或考究人員覺得有趣」。
- 遊戲加入了很多新元素,包括家鄉城市(Home City)系統,玩家所選擇國家的首都將會成爲其征服新大陸的重要後援。
- 相較於前作較複雜的介面來說,6 代化繁為簡的 UI 可說是相當親民,在畫面呈現的色彩也更加飽滿與立體,更重要的是,遊戲一開始所提供的教程模式更是簡單易懂,讓玩家能夠快速地理解自己文明該如何發跡與成長。
- 英國看起來挺好,但是都不足夠,得益於長弓,英國低分局勝率挺好,分越高表現越差,長弓基本佔不到便宜了,如果你想要雙TC,為什麼不去玩中國(中國現在雙TC主流)?
- 西爾利又評論到,世紀帝國系列並不只是與遊戲其中的歷史相關,而是與「全人類的經歷」相關,遊戲不僅關注已經發生過的事,還有未來纔有可能做到的像「遊歷宇宙」這樣的事。
- 後期最強無非是科技對木肉兵種有強力加成的民族,或者黃金兵種生存率高的民族(凱爾特工程武器、大不列顛長工海等)。
玩家選擇馬來文明,導航欄的左下角和中間會分別顯示船形圖像和球形符號。 世紀帝國文明 該船的形像是基於在婆羅浮屠寺牆上的雕刻,而球形符號是基於馬雅派希特(Majapahit)時代廢墟中普遍存在的蘇裏亞瑪亞帕希特(Sjaa Majapahit)(Majapahit的太陽)。 阿茲特克:傳統上的強國,初期的五民兵上城堡打法非常強勢,軍營效率高,裝甲步兵轉鷹勇士相當可怕。 個人很喜歡哥特,後期科技步兵費用減少、造兵速度提升一倍多,幾個兵營集結地點前線即可,暴兵對拼更容易保持在動態滿員,不會說前線死完後面造兵速度跟不上。 比如海戰用維京,小地圖用中國,匈奴,富地圖用波斯,窮地圖用英國,阿茲,大地圖用凱爾特,複雜地圖用蒙古等等。 本站所刊載分享之文章、圖片、商標等內容部分是由各網站蒐集而來,其版權歸各所屬公司,其餘歸遊戲狂所有。
土耳其是中國一個比較特殊的隊友,他們的團隊加分可以說相性很差,但是科技樹的互補讓他們可以很好的補足對方的不足(跟你不存在的理想老婆一樣)。 總的來說,中國可以很好的壓制大部分的後期文明,包括波斯或甚至哥德;但是對於前期強勢或是有良好騎兵的文明會很喫虧,比如蒙古或匈人。 以上就是關於世紀帝國4各文明海軍單位介紹的簡單介紹,主要介紹了基礎戰鬥和晚期攻城兩個關卡的玩法,希望對大家順利過關有幫助。
世紀帝國文明: 決定版
馬來的獨特單位爪刀勇士和帝王時代特殊科技強制徵兵,就是取自馬來羣島上的大量人口再派遣大量部隊的顯現,馬來羣島位於中國與印度兩大霸主的貿易路線上,因此羣島上常吸取兩大文明的文化和技術,為了體現這點馬來在晉升時代時比別人快。 位於羣島的馬來有關海的軍事/經濟是該地區絕對不能缺少的,為了體現這點給予碼頭視野看得更遠,漁網比別人便宜/食物量比別人多,且東南亞野生大象是特別的多(因此這邊文明都有象)因此反映了馬來便宜的戰象加成。 其使用《神話世紀》的遊戲引擎並大幅改善遊戲畫面,又獲Havok物理中介軟件引擎授權使用,令玩家耳目一新。 遊戲以1421年至1850年這段時期為背景,玩家可以選擇8個歐洲文明。 遊戲加入了很多新元素,包括家鄉城市(Home City)系統,玩家所選擇國家的首都將會成爲其征服新大陸的重要後援。 全效工作室形容家鄉城市為玩家提供資源、工具、軍隊和幫助玩家升級,「是成就新世界的重要支援系統」。
例如,玩家一開始所建造的城市周圍如果有麥田或稻作,則科技可先朝「製陶術」開始,以利初期收割農作物。 相較於前作較複雜的介面來說,6 代化繁為簡的 UI 可說是相當親民,在畫面呈現的色彩也更加飽滿與立體,更重要的是,遊戲一開始所提供的教程模式更是簡單易懂,讓玩家能夠快速地理解自己文明該如何發跡與成長。 《文明帝國》在單機策略遊戲是近代深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且擁有一羣愛好且忠誠度極高的粉絲羣,在同類型作品的市場競爭中可說是橫跨全球。 正因為過去系列作的耐玩程度,常令許多玩家一玩就耗去數十甚至數百小時的遊戲時間,因此臺灣玩家常戲謔自己玩《文明帝國》等同踏入了「精神時光屋」。 島嶼就是純海圖,這張地圖幾乎不會打陸戰,打陸戰的概率不高,所以海軍強勢或是初期有強力經濟加分的文明佔優勢。 黑森林與圍城相似為封閉地圖,但黑森林通常地圖會設定已探索,開打時間可以比圍城早,也可以比圍城慢,端看雙方圍牆的程度。
世紀帝國文明: 世紀帝國II文明列表
專注於研發科技,使自己的文明升至太空時代,早一步領先所有玩家達成飛往火星即會獲得「科技勝利」。 倘若著重於市政發展將可提升文明的文化值,透過建造許多劇院與世界奇觀招攬世界所有遊客前往自己的文明觀光,同時達到文化值最大值即可獲得「文化勝利」。 然後,從創建宗教開始興建神廟,確保信徒的發展方向與對外傳教,直到全球文明都信仰你所創建的教派即會獲得「宗教勝利」。 馬來在海戰上只欠缺重型爆破船其餘相關科技都有,城堡時代特殊科技海上霸主讓碼頭可以射箭攻擊敵方單位(簡稱海上城堡),也因為魚網的減免使得木材可以更多運用在建立海軍上,碼頭視野+100%的團隊加分也使得在海岸的防禦更加強大。 每個文明強盛的時間點都不同,例如維京強盛點在城堡到帝王初期,到了帝王後期缺乏強而有力的兵種,而顯得較為疲乏,而蒙古強盛的點在於帝王後期的蒙古突騎成形後,城堡反而沒什麼優勢。
世紀帝國文明: 世紀帝國2後期哪個文明最厲害?
許多玩家都不知道世紀帝國4八個國家哪個國家最厲害,下面小編就帶來世紀帝國4文明強度排名分享,一起來看看吧。 《神話世紀》《帝國世紀III》的玩家則可透過全效工作室在線系統(簡稱ESO,一個和Zone以及暴雪戰網功能相似的系統)來進行多人連線遊戲。 在《帝國時代II:高清版》《帝國時代III》《神話時代》陸續上架Steam平臺後,玩家亦可通過Steam平臺進行聯機對戰。 戰役模式則是由一系列互相關連的任務組成,一個戰役中具有許多戰役事件,並擁有特定的故事情節。
世紀帝國文明: 文明加成
本作同時採用常見及創新手法,讓您能在以令人驚豔 4K 視覺保真度呈現的浩大場景中拓展帝國版圖,並成功帶領進化版即時戰略遊戲邁向新世代。 世紀帝國文明 (任天堂DS)79.54%78世紀帝國系列作品相當成功。 至2008年,系列中有5個遊戲售出超過100萬套。
世紀帝國文明: 世紀帝國III文明列表
是歷史題材即時戰略電子遊戲系列,最初由全效工作室開發、微軟發行(現時由旗下部門Xbox遊戲工作室發行)。 當玩家逐步發展自己的文明,從遠古、古典、中世紀、文藝復興、直到近代工業與原子太空時代,所有的城市建築都會依照不同時代改變外貌。 例如選擇希臘的歌果,可以建造獨特的「衛城」來發展文化值,而專屬的「重裝步兵」更是早期的軍事主力單位,因此前期可以軍事拓展領土,後期再來發展文化。 馬來在騎兵系統上可說是爛的徹底,雖然說矛象伕造價便宜25%但欠缺騎兵核心科技品種(舊稱血統)/鐵鎧甲/鏈鎧甲/翼騎兵(匈牙利輕騎兵)等科技加成,因此只能加減用(馬來戰象花費96食物和56黃金,而不是騎士成本60食物和75黃金)。 後期多人局全科技榜上有名的民族: 蒙古,成型的蒙古突騎絕對是後期輸出王者。 波斯,+2對射手的加成的遊俠以及絕對是後期最強前排的戰象,況且全科技有異教不怕和尚。
世紀帝國文明: 世紀帝國4 (Age of Empires
他亦指出這是《最後一戰》系列開發的第一個即時戰略遊戲,而全效是「讓玩家見識到《最後一戰》獨到眼光」的最佳選擇。 場景編輯器允許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地圖和戰役。 在製作《帝國時代》時,全效工作室就使用場景編輯器設計單人遊戲模式的戰役模式,很多非官方網站也提供由場景編輯器設計的遊戲地圖的上傳和下載服務。 大衆對《世紀帝國III》褒貶不一:遊戲革命網站(Game Revolution)認為它就像歷史教科書一樣無聊,而GameZone網站則認為它是畫質最高的遊戲之一,在即時戰略遊戲界中已很難找到這種高水準遊戲。
世紀帝國文明: 中國
遊戲設定發生在一個持續進行的世界中,玩家即使不在線上、玩家所屬的城鎮也會持續地成長,當玩家離線時多人合作任務與貿易等將不會中斷。 純粹的心,讓想把戰役自己手動更改,或是把一個不錯的戰役調整文明(改回來/原設)都可以,把世紀帝國2變得更好玩。 您可以使用這個 世紀帝國文明2025 Widget 產生器來產生一段 HTML 代碼嵌入您的網站,顧客即可輕鬆在 Steam 上購買此遊戲。 讓你的文明在歷史上有所進展,搶在其他文明之前解鎖強大加成!
《帝國時代III》和它的第一部資料片《羣酋爭霸》探索近代史上的美洲殖民歷史,第二部資料片《亞洲王朝》轉向描繪亞洲國家的崛起。 此外,在軍事單位上的設計也相當講究,所有不同的單位在各種地形上都有其加成與損益,而不同兵種也有著戰棋遊戲的剋制要素,配合地形與迷霧的要素,令遊戲的戰鬥有著決勝千里的快感,發展到後期發射核彈轟炸敵人城市更是《文明帝國》系列必玩的樂趣之一。 馬來在陸地上的科技可說是東缺西少,在最主要的步兵系統上只欠缺劍兵勇士(為了平衡)和美洲獨有的鷹勇士,但擁有帝王時代特殊科技強制徵兵(軍營民兵系列不需要黃金),因此可以爆出只需要肉的雙手劍兵,使得極為不缺肉的馬來步兵擁有不錯的優勢。 除了南美三雄外的A級文明,有不錯的經濟優勢,配合攻擊+1的裝甲步兵,初期就可以站穩阿拉伯強勢文明之林,此外令人聞風喪膽的是其特殊單位,飛鏢騎兵。 射速快、遠距離且機動力高又高攻擊,重點訓練還不需要肉,配合投石車幾乎無解,讓緬甸在阿拉伯具有十足的威脅性。
西爾利又評論到,世紀帝國系列並不只是與遊戲其中的歷史相關,而是與「全人類的經歷」相關,遊戲不僅關注已經發生過的事,還有未來纔有可能做到的像「遊歷宇宙」這樣的事。 顧名思義,平民單位可以採集資源、進行貿易;軍事單位可以保衛玩家、攻擊他人。 世紀帝國系列納入了一些知名的歷史人物和軍事單位和一些讓人感覺陌生而又奇特的軍事單位,使遊戲更添樂趣。 《世紀帝國II:帝王世紀》於1999年9月30日推出。 玩家可選擇來自13個來自歐洲、亞洲和中東的文明,帶領它們從黑暗時代走向帝王時代。 2000年8月24日,微軟發行資料片《征服者入侵》,資料片新增了一些單位和五個新文明,包括兩個中部美洲文明——瑪雅及阿茲特克。
世紀帝國文明: 非洲文明
若想快速推進,派出你的單位積極探索,發展你的環境,發現新的文化。 印加:與前面兩位前輩不同的是,有投石手可以利用,如果對方配出步兵陣容,可以很輕易的化解,後期更有槍隊長配合鷹勇士與投石手的陣容,可有效擊殺步、騎、弓的組合。 薩拉森是個比較奇怪的盟友,他的團隊加分讓連弩兵對於建築物來說更加強悍,而經過實測,25個連弩兵加上薩拉森盟友可以比一個投石機更快拆除建築。
中國由於特殊的開局模式,讓他很難使用任何黑暗時代或是封建時代的快攻,且因為食物短缺,前期尤其害怕快攻(無法產生足夠的軍事單位來保護村民)。 城堡時代特殊科技長城,讓喜歡打大後期的玩家有好的防禦力。 世紀帝國文明 帝王時代的特殊科技為火箭技術,這個科技則讓本來就已經很強大的中國遠程火力變得更加威猛。 中國是非常古老的民族,甚至可以說是世紀帝國II裡面最具有歷史性的文明之一(同樣古老的有波斯)。 中國人由於戰術與文化,善於使用弓箭、弩、火器等遠程攻擊武器,而遊戲中,中國的多樣性得到了展現。 中國是古老的國家,許多技術由中國傳出,然而遊戲為了平衡,拿掉了許多中國”該有”的技術。
世紀帝國文明: 非洲貴族
普汀加不久後又提到世紀帝國系列開發團隊對他們開發的人工智慧能「公平競技」感到相當自豪,遊戲裏的AI並不知道玩家所做的事,並且必須和它們的人類對手遵循一樣的規則。 表示:「對於大部分娛樂產品來說,這種考究方式不是一種很好的做法。」西爾利也坦誠全效工作室的大部分參考材料來自圖書館童書部。 他指出遊戲的目標是讓玩家覺得好玩,「而非讓遊戲的設計者或考究人員覺得有趣」。 在2007年萊比錫遊戲展開發者會議上,西爾利延續了此觀點,並解釋帝國時代系列的成功之處就是「製作一部既能迎合新手,又能滿足老手的遊戲」。
羅斯在時代2可以建造洛迪亞商船和洛迪亞戰船,洛迪亞船只可以轉換成其他船。 《泰坦》讓玩家能在創造自訂劇本時使用人工智慧除錯工具。 玩家可改變電腦玩家的設定,讓它根據某些行為模式做出反應。
在決定版發佈後,其並未受到20年前《帝國時代》發行時的普遍好評。 PC Gamer認爲遊戲雖然有着畫面和音像的提升,但是單位之間仍然和以前一樣難以辨認。 其在遊戲排名網和Metacritic的評分也僅僅略高出及格線。 沒錯,這款遊戲建立在讓你能夠扮演全世界的文明為出發點,配合細膩的回合制策略養成要素,再加上不同條件的勝利模式與各個文明特色交織而成的不同玩法,構成了一款百玩不膩的經典之作。 若你在下載更新後無法啟動遊戲,請確認已將《世紀帝國 IV》用戶端或檔案夾加入(或再次加入)防火牆或防毒軟體的例外中。
其加入了協議模式,這種模式在遊戲開始時禁止玩家間的軍事衝突,允許玩家在開始時發展經濟。 兩年後,第三部資料片《非洲王國》於2015年11月由微軟在高畫質版基礎下發布,並加入了數個非洲文明。 2016年12月19日,微軟又發佈了第四部資料片《王者崛起》,它新增了東南亞的四個新文明和它們的配音版戰役。 《帝王世紀》比之前的兩個版本更為成功,遊戲排名網和Metacritic分別評予遊戲92%的高分數。 微軟通過零售商就售出了超過200萬套遊戲,遊戲也獲得很多讚譽和獎項。 儘管遊戲平衡性有所欠缺,遊戲評論仍非常滿意《征服者入侵》對於《帝王世紀》的擴充。
世紀帝國文明: 更新日誌
《帝國時代III》售出超過200萬套,並贏得GameSpy的年度最佳即時戰略遊戲獎項。 然而,《羣酋爭霸》未能延續《世紀帝國III》的成功,其在遊戲排名網和Metacritic的評分皆未如理想,只得80分。 而《亞洲王朝》的評分也與其相似,甚至還總體還略低一些。 遊戲雜誌《電腦與電子遊戲》(Computer and Video Games)讚揚它的單人和多人遊戲模式。 互動藝術與科學學會(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 Sciences)則將《帝國時代》選為1998年年度最佳電腦策略遊戲(Computer Strategy Game of the Year)。 直至2000年,遊戲售出超過300萬套,資料片《羅馬霸主》在2000年也賣出100萬套,並且在遊戲排名網(Game Rankings)取得了80%合計分數。
世紀帝國文明: 遊戲
之前 2K 資深國際傳媒經理 Wouter van Vugt 在記者會中就曾經說過,首席設計師 Ed Beach 本身設計過許多桌遊,也因此在 6 代中城市的「轄區」概念非常富有經營類桌上遊戲的特色。 從一開始的主城發展,玩家會依照城市周圍的環境與建築獲得生產力,例如,擁有河流淡水資源的城市就會擁有較高的生產力,而愈高的生產力能幫助玩家在更快的回合數生產單位或建造建築。 我個人覺得是土耳其最強,城堡可以自產蘇丹親兵駐守,火力強勁不說還可以讓城堡最快速度形成戰鬥力,配合重騎兵防守幾乎沒有破綻。 而且世紀帝國的黃金和石頭資源有限,到了戰爭後期如果不是一邊倒的局勢,只能對耗資源直到一方資源耗盡。 土耳其的城堡由於自產蘇丹親兵,防守力可以最快速度達到最高,只要對方不出動遠端投石車,城堡就是最堅固的堡壘很難被摧毀。
下列中之圓括號()中代表該文明新推出或變更建築風格的版本(有些文明替換過建築風格,已棄用的建築風格將用刪除線的方式表示)。 左邊地圖名稱從上往下分別是阿爾泰、古代尖塔、羣島、黑森林、巨石灣、匯流處、多瑙河、乾燥阿拉伯、法蘭西隘口、高視野區、高山深谷、佔山為王、利帕尼、蒙古高原、隘口、那格利、敵對島嶼。 英國看起來挺好,但是都不足夠,得益於長弓,英國低分局勝率挺好,分越高表現越差,長弓基本佔不到便宜了,如果你想要雙TC,為什麼不去玩中國(中國現在雙TC主流)? 開發的塔防遊戲,於2014年12月17日在Windows和Windows Phone 8平臺發佈,後又推展到iOS和Android平臺。 遊戲中亦有和主系列相似的設計——建築、資源、軍隊和戰役。
有別於其他策略類型的遊戲,本作的最大樂趣便是可選用不同的文明來達成各種不同的勝利。 在《文明帝國6》中玩家一共可朝 世紀帝國文明2025 4 種勝利條件進行,分別是「科技勝利」、「文化勝利」、「宗教勝利」與傳統的「統治勝利」。 對於從未聽過或玩過《文明帝國》系列的玩家來說,或許很難快速理解這款大作到底玩起來是什麼樣,不過只要你是喜歡《世紀帝國》或是《三國志》系列的玩家,便很容易想像這款遊戲的魅力了。 相信身處於亞太地區的玩家,對於《三國志》、《信長之野望》或《大航海時代》這幾款由光榮公司所推出的系列作,就算你走過路過沒玩過也肯定聽說過。 然而,一講到回合制策略遊戲,就不能不提到這款策略遊戲類的西方巨人,由席德‧梅爾所開發的《文明帝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