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pro 耳機2025詳盡懶人包!(持續更新)

AirPods Pro的包裝盒十分簡潔,採用白色硬紙盒,沒有過多其他顏色元素的裝飾。 盒子正面印製了一對AirPods Pro耳機效果圖圖片,用來區分盒內物品品類,同時也方便消費者對於產品外觀的認知。 Lightning 對 3.5 公釐耳機插孔轉接器可讓您將 3.5 公釐耳機和其他音訊裝置連接到附有 Lightning 連接器的 iPhone、iPad 或 iPod touch。 這些 iOS 裝置也需要裝有 iOS 10 或以上版本。 您也可以取得 AirPods(Apple 的無線耳機)的相關協助。 值得一提的另一件事是,就像 iOS 13一樣,AirPods Pro 還是有些 Bugs。

applepro 耳機

有些時候可能音樂會忽大忽小,導致我們要不時的去調整音量,那其實可以透過音樂設定內開啟「音量平衡」,就不會導致音量突然變大聲或是太小聲問題。 如果 iPhone 設備太過老舊,沒辦法升級到 iOS 13 版本上,其實舊設備也可以開啟 AirPods Pro 降噪模式,同樣是透過藍牙清單內與 AirPods Pro 連線後,就會看見聆聽模式內會有多出「雜音消除」功能,這就是所謂「降噪模式」。 首先大家最重視的音質部分,其實AirPods Pro音質表現是跟AirPods系列耳機一樣的,只是增加了抗噪的功能,比起許多專業耳機品牌打造的入耳式耳機在低音、細節的表現上確實不會是最大亮點,不過對於比較常聽流行音樂、對音質表現要求不會太多的人已經相當足夠。 最後我要特別說的是「通透模式」,它會透過波束成型雙麥克風拾取外界聲音,模擬你沒有戴上耳機時的感覺,我可以說 AirPods Pro 的通透模式是我用過這麼多競品的類似模式中,表現最好的,沒有之一。

applepro 耳機: 無線藍牙耳機 CES創新大獎 | Marley Liberat…

Tribit Flybuds C1內建了高通QCC3040晶片,因此支援音質更好的aptX和延遲更低的藍牙5.2,而且在價格上更是完全打趴Airpods Pro,只需要新臺幣1,999元,完全就是學生族羣、月光族的最佳替代方案。 此外,其主動降噪也是一流的,能夠與Sony WF-1000XM4和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相匹敵,並且可以一樣可以在專屬App裡調整降噪和環境音的強度。 Google Photos不再免費無限量上載相片,定期自動備份至電腦/OneDrive/Dropbox教學!

倘若你看了我的文章、影片而購買某款產品,覺得好用歡迎回來跟我分享喜悅;但不好用請別怪我,我只是忠實分析產品。 ▲ 得益於 AirPods Pro 特殊的腔體形狀,雖然改為入耳式設計,但大小和前兩代 AirPods 相比也沒有增加太多,就算睡覺配戴也不至於太不舒服。 「嘿 Siri」隨時待命 簡單動動口,就能播放音樂、通話、獲得路線指引,或查看你的排程。 只要說聲「嘿 Siri」就能召喚你最愛的個人助理,隨時幫你打理日常大小事10。 「適應性通透模式」發揮 H2 晶片的威力,將警笛或電動工具等嘈雜噪音的強度降到最低,讓你舒服地聽清周遭的動靜。 H2 晶片採用的全新適應性演算法十分強大,可更快速地處理音效,在你聽到的瞬間就能立刻調整音訊。

applepro 耳機: AirPods Pro 尺寸規格資訊|🎧AirPods Pro 購買連結🎧

每個細節都會根據你的耳形特徵進行運算,讓你沉浸於更高傳真的音效。 獨立專業的耳機評測媒體團隊,提供耳機愛好者您全球最新耳機科技新聞、最完整的開箱評測,讓您快速掌握世界耳機動態。 另一方面,內建6mm複合振膜單體,整體聲音清晰且平衡,低音比Airpods Pro更具衝擊力。 更令人興奮的是,中、高音不受強勁的低音影響,仍保持清晰、響亮。 最後,IPX5防水性能和50小時的總續航力,更是讓Airpods Pro顏面無光。 Airpods Pro 2終於在2022年9月推出,雖然軟硬體都有所更新,變得更加方便,但新臺幣7,490元的價格還是讓許多人感到負擔。

  • AppleCare+ 服務專案的硬體保固自你專案購買日起開始生效。
  • 目前可以進行的自定義功能,就是選擇將力度傳感器長壓,控制降噪功能和環境音聆聽功能,這個自訂功能,最好是在你覺得免持的 “嘿Siri” 的命令不夠好用時。
  • 繼腔體空間不足、「柄」縮短之後,Apple 將耳機的控制方式徹底改造,直接讓「柄」作為控制區域。
  • 「適應性等化」功能,會根據 AirPods Pro 的貼合度調整,因此你所聽到的每個頻率,都是原音呈現。
  • 除了通話表現不錯之外,Elite 3在音質、防水、舒適度和環境音功能都給予使用者有水準的體驗。

至於其他方面,藍牙5.2的無感延遲、6毫米合成動圈產生的渾厚低音及寬廣音場都讓這款真無線藍芽耳機物超所值。 使用紫米18W QC充電器給AirPods Pro充電,這枚充電器快充協議有QC,當前電壓為5.06V,電流0.32A,功率1.66W,可以正常充電。 使用紫米18W PD充電器給AirPods Pro充電,這枚充電器快充協議有PD、QC、AFC、FCP,當前電壓為5.02V,電流0.33A,功率1.68W,可以正常充電。 AirPods Pro充電倉採用白色塑料材質製作,鋼琴烤漆工藝,表面十分光滑,整體造型較為寬長,四周都有圓弧,整體手感還是比較圓潤絲滑。 USB-C 對 3.5 公釐耳機插孔轉接器可讓您將 3.5 公釐耳機和其他音訊裝置連接至 USB-C 連接埠。

applepro 耳機: 搭配 iPhone、iPad 和 iPod 使用 Apple 耳機

就像抗噪功能一樣,Adaptive applepro 耳機 EQ (自適應均衡器)功能也可以使用向內麥克風,並根據您的特定耳朵形狀調整低音和中音,這類似於HomePod 的麥克風用於將其輸出調整到房間空間的方式。 如果關閉抗噪功能,Adaptive applepro 耳機 EQ 會一併關閉,您可以分辨出細微的差別。 這個功能使 AirPods Pro 感覺更飽滿,並且更適合多種音樂風格。 目前可以進行的自定義功能,就是選擇將力度傳感器長壓,控制降噪功能和環境音聆聽功能,這個自訂功能,最好是在你覺得免持的 “嘿Siri” 的命令不夠好用時。

經過多次明顯的下降、上升之後,充電一小時五十分功率變為1.61W,並且進入恆壓充電階段。 聽音樂的耳機不斷升級再進化,從有線、藍牙無線、真無線…等,持續進化希望帶給消費者更好的聽音樂體驗,… 買了AirPods真無線耳機後,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它掉了該怎麼辦?

applepro 耳機: 手機哪裡買價格最便宜划算有保障?

Google於11月公佈,將於2021年6月1日起,不再提供Google Photos無限免費相片儲存。 加上早前臺灣廚師於iCloud的相片及影片突然消失,令不少人覺得還是將這些重要的相片或影片,線下備份在電腦或外置硬碟更安全。 今次記者就教大家如何利用Google工具「Takeout」,定期下載相片至電腦上,以及自動備份至其他雲端硬碟。 總結來說:如果你著急為AirPods Pro充電那就使用有線充電,無線充電主要體現在方便,隨放隨充、隨拿隨走;如果是有足夠的時間充電,例如晚上,有線充與無線充都可以,哪個方便用哪個。 使用無線充電方式充電半小時電量為16%,一小時為27%,一個半小時為40%,全程耗時3小時47分鐘。 AirPods Pro使用有線充電方式充電半小時電量為23%,一小時為50%,一個半小時為75%,全程耗時2小時34分鐘。

applepro 耳機

當然,我還是按照慣例以 ZETAIL X 標準耳機續航測試 (與 Apple iPad mini 5 連線,以 50% 音量連續播放音樂) 來驗證 Apple 的數據。 最終測得 AirPods Pro 關閉降噪時可以連續播放 5 小時 27 分鐘的音樂,比官方宣稱的 5 小時還多將近半小時。 當然值得稱讚,但這對習慣於「寧可降低數字也要追求整數」的 Apple 來說只是正常發揮,況且考量到歷代 AirPods 電池健康度衰退的速度,其實也不用太高興。 會將 AirPods Pro充電盒耳機插上專用MacBook檢測電腦,或是使用藍牙進行連線檢測,主要是送去後臺跑軟體程式測試檢測設備是否有問題,如有錯誤就會直接更換。 Cleer Ally Plus II不論是音質、降噪、通話還是功能,表現都不輸Sony、Bose等旗艦款真無線藍牙耳機,因此能夠完美的取代Airpods Pro 2,可以滿足那些想要Apple品質但又不想受AirPods Pro 2限制的人。 AirPods Pro音質好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 Adaptive EQ 的功能。

applepro 耳機: 無線藍牙耳機持續發光發熱,多款耳機獲得CES 創意大獎!

耳機雖然能隔絕噪音,但不可能整天都沈浸在自己的世界,因此想要聽到周遭的聲音時,只要按住耳機柄的力度感測器,即可在「主動式降噪」功能和「通透模式」之間切換;所謂「通透模式」,就是外界聲音可傳進耳朵,即便戴著耳機聊天也沒問題,減少穿脫耳機的麻煩。 對了,這在喫雞遊戲也很好用,低延遲率幾乎屌打其他牌無線藍牙耳機。 不過整體調音取向的改變也導致 AirPods applepro 耳機2025 Pro 的聲音聽起來缺乏深度,不夠飽滿,甚至比一些價格更低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略遜一籌。 另外,連線到同一裝置、相同音量時,AirPods Pro 的音量會比第一代 AirPods 小很多,差不多有 1.5 格的差異,我猜大概是加入主動降噪後 Apple 刻意做的調整。 舒適的配戴體驗一直都是 AirPods 系列的亮點,不過這次改為「入耳式」後,還要如何維持就非常考驗 Apple 的能力了。

applepro 耳機

AirPods Pro的充電盒仍然支持無線充電,所有常用的 AirPods 技巧(與附近的 iPhone 即時配對,在Apple 設備之間快速切換,在放下設備時自動暫停等)在 AirPods Pro 都可以使用。 IOS 13 還加入了音頻共享,讓您和其他人使用 AirPods 或更新的 Beats 耳機聆聽相同的音樂或一起觀看視頻。 蘋果公司採用的 passthrough sound 模式(稱為放大環境音),這是我目前聽過耳機裡面,最好的環境音模式之一。 您可以短時間使用 transparency 模式(用來聽取較重要的機場通告,或點一杯咖啡…等),當然你也可以持續保持使用這個模式。 因此,如果您喜歡先前 AirPods 提供的開放式設計所提供的環境音感(例如,在戶外跑步時),這種感覺則可以在 AirPods Pro 上實現。 正如我先前提到,AirPods Pro 的另一個主要功能是消除噪音。

applepro 耳機: AirPods Pro 音質真的有加強嗎?

請勿嘗試為潮濕的 AirPods Pro 充電;請參閱 support.apple.com/zh-tw/HT 瞭解清潔與乾燥處理說明。 AirPods Pro 將聆聽體驗,提升到個人化新境界。 「個人化空間音訊」具備動態頭部追蹤功能,搭配你的任何裝置聆聽,都能感受自身被音效全面環繞,讓你更為投入,深深沉醉2。 「適應性等化」功能,會根據 AirPods Pro 的貼合度調整,因此你所聽到的每個頻率,都是原音呈現。 可自行選擇底下其中一個維修服務選項免費更換 AirPods Pro,建議都要先預約,不要直接跑去現場排隊,會造成花太多時間在排隊等待。 至於聲音表現方面,在音樂模式下以低音較為突出,中高音乾淨而清晰;在切換成遊戲模式後,轉為以腳步聲這類中頻聲音為主。

applepro 耳機

就會出現另一副 AirPods 設備,點擊「共享音訊」即可,就會看見兩部 AirPods 耳機已經都正常連上 iPhone ,就可以開始播放音樂。 聽音樂或廣播時,是沒辦法用 AirPods Pro 點擊兩下控制音量,那有些時候音量太小聲該怎麼辦? 那就可以透過喚醒 Siri,接著說「嘿Siri 調高音量」或「嘿Siri 音量調整30%、50%、70%」都沒問題。 AirPods系列的優勢之一就是Apple是同時製造手機的廠商,這樣也讓AirPods系列的通話品質優於其他無線耳機,這也是Apple必須保留AirPods底下那一根麥克風的原因。 如果該測試建議進行調整或嘗試使用其他耳塞套,請先嘗試調整你的 AirPods Pro 並重新測試,然後再嘗試使用其他尺寸的耳塞套。 每一代 AirPods Pro 都有專屬設計的耳塞套,以提供最高傳真度的音訊體驗。

applepro 耳機: Apple 蘋果 AirPods Pro 無線藍芽耳機 – 第三代

購買前請以購買當時銷售頁面資料為準自行判斷,該等資訊亦不得作為向第三人為任何主張之依據,包括但不限於:主張市場上有其他更優惠價格之補償或其他請求。 將 USB-C 對 3.5 公釐耳機插孔轉接器插入裝置上的 USB-C 連接埠,並將另一端插入耳機。 將 Lightning 對 3.5 公釐耳機插孔轉接器插入 iOS 裝置的 Lightning 連接器,然後將另一端插入耳機。 從人類的發展史來看,驅動人類演變的最大動力,就是一個【懶】字,從有線電話到無線電話、從現金到刷卡、從… applepro 耳機 不管是 Beats Studio Buds 或 AirPods Pro 都支援日常生活配戴,同樣也適合戴去運動,健身房、跑步等不要有太大動作都適合,甚至在抗汗防水等級全都相同。

applepro 耳機: 設定與使用 Solo Pro 頭戴式耳機

至於蘋果授權維修中心會先利用電子鏡頭放大拍照,確認 AirPods Pro 麥克風處是否有腐蝕痕跡,以及 AirPods Pro 充電盒內充電接點是否有腐蝕痕跡,如果有出現就代表汗水或雨水導致腐蝕,會判定為人為不符合召修範圍。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不僅比Airpods Pro便宜,也比前一代的CX 400BT還便宜,價格僅新臺幣4,690元。 此外,在很多方面也比CX 400BT更為升級:音樂中的低音響應更強、電池續航力更長、更防水耐用,甚至可以從App中添加一些額外功能。 applepro 耳機 通常,為了獲得更好的性能,支付比AirPods Pro更高的價格是值得的,但Cambridge Audio Melomania 1 Plus讓使用者花比AirPods Pro更少的錢(新臺幣4,760元),輕鬆獲得更好音質和續航力。 雖然高音略顯生硬、尖銳,但使用者可以在App中調整聲音輸出。

▲ applepro 耳機2025 前兩代 AirPods 的錄音效果之所以備受好評就是因為 Apple 將麥克風放在細長的「柄」末端,縮短與嘴巴的距離,這次因為主動降噪的加入與控制手勢的改變,麥克風改放在腔體上,這也是「通透模式」得以如此出色的原因之一。 的抗風噪能力不僅是零,甚至還會把風聲收到耳機裡放出來,要切換到獨立的「減少風聲」模式才能減緩,但也會削弱降噪強度。 而 AirPods Pro 竟然幾乎沒有這個問題,經過測試,就算直接讓電風扇對著吹,也不會有太明顯的風噪,非常神奇,可見 Apple 的降噪算法有其獨到之處。 …等耳罩式主動降噪耳機),根據我的實際體驗,在高鐵、捷運、輕軌的吵雜車廂內,AirPods Pro幾乎都可以徹底消除低頻與極低頻噪音,雖然還是會留下一些機械運作的「嗡嗡聲」或列車與鐵軌摩擦的高頻噪音,但在音樂播放的狀態下其實不太容易察覺。

applepro 耳機: 超強大「降噪」,「通透」自由切換!

打開Airpods pro充電艙,手機設備連接Airpods後,進入設定→藍芽→點擊Airpods右邊的【i】,即可設定自己的名字。 首先,您可以呼喚Siri詢問「Airpods在哪裡」或者將主畫面向右滑→上方,搜尋【尋找我的裝置】→點擊Airpods【操作】→點擊【播放聲音】,此時Airpods會發出滴滴聲,您可選擇左耳或右耳,且持續約兩分鐘且聲音會逐漸變大,直到您將其停止。 如果 AirPods Pro 造成無法連線或是連上後沒有聲音,那建議可以先將 AirPods Pro 放回充電盒等30秒後打開盒蓋,重置一次 AirPods Pro 設備。 每次打開 AirPods Pro 充電盒後,靠近 iPhone 就會自動跳出 AirPods Pro 充電盒和耳機剩餘電量,至於有些時候你可能會發現要如何顯示左右耳電量呢? 其實只要將 AirPods Pro 其中一耳取出後即可顯示。

建議首次戴上後,可以進入 iOS 藍牙設定內點選 AirPods Pro 的「耳塞套服貼程度測試」進行測試這款耳塞適不適合,蘋果在這項功能比起其他廠牌做的更優秀與更周到,利用軟硬體整合測試,使用傳感器判別目前耳塞套是否夠符合。 有三種噪音控制模式,分別是「降噪」、「通透模式」和「關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想聽到多少「環境音」,只要按住「力度感測器」,就能切換「降噪」和「通透模式」。 將Airpods連接到您的設備後,打開【設定】→【控制中心】→【自訂控制項目】→【聽力】設定完成後即可在設備的控制中心中按下耳朵圖樣,開啟「即時聆聽」功能。 AirPods Pro 以乾淨音質為出名,但有些人用戶可能對於音樂會偏向要重低音、高音、人聲表現,並不需要在另外花錢買其他品牌耳機,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這功能,只要單純利用「等化器( Equalizer)」就能夠輕鬆改變,讓音質依照自己需求呈現各類 EQ 風格。 如果有購買 Apple Watch 用戶,也可以在手錶上播放 Apple Music 音樂,並且可直接將音樂透過 AirPods Pro 播放(配對技巧),甚至也可以利用手錶直接開啟降噪模式。

applepro 耳機: AirPods Pro 藍牙耳機 第三代 無線充電 耳機 Apple 蘋果 原廠 正品 面交

售價新臺幣2,680元的Urbanista Seoul採用藍牙5.2連線技術,並提供號稱只有70毫秒延遲的遊戲模式,不論是看影片還是打遊戲,完全不受影音不同步的幹擾。 此外,讓延遲完全無感的藍牙5.2、開啓降噪時的30小時續航力和IP55的高防護性能都讓Jbuds Air ANC成為價格敏感族心中更好的選擇。 Earfun Free Pro 2採用自家的QuietSmart 2.0混合式智慧降噪,能夠自動偵測環境並動態調整,阻擋高達40分貝的外部噪音。 另一方面,Galaxy Buds 2 Pro具有類似AirPods Pro的空間音訊功能,稱為360度環繞音效,不過僅在與運行 One UI 3.1的三星 Galaxy 設備上才能使用。 除了新設計提升隔音效果以外,單耳還配備有三個麥克風,能夠大幅度的拾取噪音並過濾掉,而且麥克風陣列與防風罩結合使用也非常好。

applepro 耳機: 藍牙音樂眼鏡推薦|時尚又方便

使用小米20W無線充電器給AirPods Pro充電,當前無線充輸入端電壓為8.91V,電流0.25A,功率2.25W,可以正常充電。 使用華為27W無線充電器給AirPods Pro充電,當前無線充輸入端電壓為8.9V,電流0.33A,功率2.93W,可以正常充電。 使用mophie 10W無線充電器給AirPods Pro充電,當前無線充輸入端電壓為11.84V,電流0.23A,功率2.78W,可以正常充電。 使用Native Union無線充電器給AirPods Pro充電,當前無線充輸入端電壓為11.81V,電流0.27A,功率3.27W,可以正常充電。 使用蘋果18W PD充電器給AirPods Pro充電,這枚充電器快充協議只有PD,當前電壓為5.09V,電流0.33A,功率1.69W,可以正常充電。

applepro 耳機: 價格、推出時間與顏色比較

AirPods Pro 跟前兩代一樣,提供點按控制,敲一下播放、暫停或接聽電話,敲兩下則是向前跳過,敲三下向後跳過,並且可依自己的操作習慣調整點按速度。 除了 iPhone,Apple Watch 在播音樂時也能控制 AirPods Pro 的降噪功能,只需抬起手喚醒手錶螢幕,並且點擊左下帶有三角形與三個圓圈的圖示,進入列表中的 AirPods Pro,便可以進行 Noise Control。 如果 iPhone 或 iPad 是 iOS 13.1 以上版本,那就可以使用小編自己很喜歡的音樂共享功能,什麼意思呢? 就是你不用再為了想和朋友聽一樣的音樂而一人拿一邊 AirPods 只聽一隻耳朵啦!

applepro 耳機: 音質普通,連線快速、方便使用。

SONY 的 WH-1000X M3 抗噪耳機可連續聽8小時。 與前兩代一樣,AirPods Pro 充電盒提供供電24小時的額外電力。 操作不像打開水龍頭那麼簡單 – 您必須使用兩個手指交互使用 – 但其實我滿喜歡這個新方法。 我很好奇蘋果是否會調整,將來的軟件可以控制按壓的力度,因為有些人似對於控制還不太能適應。 最好在新、舊兩種方法之間進行調整或選擇,而力傳感器可以處理更多其他功能。 AirPods Pro的設計就是希望使用者能時時刻刻貼身,所以能抗汗抗水,並具備擴大的麥克風網狀聲孔,在風大的時候,可提升通話的清晰程度,為了配戴舒適,精修細調每個細節,備有3種尺寸的耳塞套方便選擇,並締造「主動式降噪」所需的優越密合度,成就出優點數不完的入耳式耳機。

這之間的變化好大,從現在開始,可以從充電盒較長一邊打開充電盒,到充電盒從 Lightning 到 USB-C 。 新款的AirPods pro 僅比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前一代 AirPods 高出 50 美元,但AirPods Pro 感覺像是下一代的重大飛躍。 至於語音通話部分,Beats Studio Buds與 AirPods Pro 相同,具備良好的降噪能力,每個耳機也都有三個麥克風收音孔,每個都有一個波束成形麥克風,能夠用來追蹤聲音,就算是站在城市內,對方也能夠聽見說話聲。 不想被關在屬於自己的世界內,那是一種活在自我又非常痛苦的情境,依舊還是想聽聽外界自然風聲、鳥叫聲、狗叫聲、開門聲、走路聲、歡笑聲、車聲以及談話聲,也許這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生活在吵雜的城市,有些時候需要藉由這些聲音才能感受到原來還活在這世上,而不是長期需要全世界只剩下我一個人。 另外還有個優勢也值得一提,降噪交互功能並非限制綁定在 iOS 軟體上,這項硬體功能被獨立在耳機上,在這次蘋果改用尖端的感壓技術「力度感測器」,也能大幅度減少 AirPods 敲擊耳機背面容易失靈問題。 對於配戴總體來說, AirPods Pro 在外型上改成入耳式設計,如以體積、續航力和配戴控制都是相當不錯,同樣維持原有 AirPods 設計高水準度,在戴上耳機感應上也比起 AirPods 正常多了!

如果是使用 Spotify 聽音樂,那就需要透過 App 調整纔可以,詳細操作方法可參考「用AirPods聽Spotify能播出最好音質技巧,其他藍牙耳機也適用」。 AirPods Pro 在臺灣開買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不過在入手 AirPods Pro 後,會不會感覺有點陌生不知道怎麼操作,到現在只會打開降噪模式聽音樂、通話,或是跟 Siri 拉賽一些基礎操作而已? 如果是這樣建議可以來看這篇替大家整理的 AirPods Pro 進階使用技巧,讓你不需花費任何一毛錢就能將 AirPods Pro 玩得很徹底更快上手,建議大家入手後都要學起來,如果有打算購買也建議先將本篇 AirPods Pro 攻略技巧先收藏。 AirPods Pro 是 AirPods 系列首款擁有 ANC 主動式降噪功能的耳機,擁有外向式麥克風與內向式麥克風兩個麥克風,並且利用外向式麥克風偵測外面聲音,以每秒 200 次的頻率針對你耳朵形狀持續調整音質,進而削弱外在聲音。

applepro 耳機: 【BASEUS】倍思 Apple 蘋果 Airpods Pro無線藍牙耳機收納盒 第三代專用(經典貝殼矽膠套 美觀實用)

無論是iPhone、iPad、Macbook、AirPods……哪項產品,入手的那一天請記錄下產品序號,以備不時之需。 applepro 耳機 如果遺失AirPods單耳耳機 或充電盒,可別傻傻地重新買一付全新的,首先預約蘋果的維修,原廠有提供購買替換品的服務,需要你提供產品序號做配對使用,並且依品項收取不同的費用。 (更換價格請以官方維修公告為準)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尋求原廠的協助,多一道手續或許就能為你的荷包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