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經國家海關總署等中央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作,佔地1.03平方公里,這是促進港航產業與現代物流產業聯動發展的先行示範區,也是我國最大的集裝箱物流轉運基地。 2008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上港集團主業生產雖然增長幅度明顯減緩,但是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長,全年集團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800.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1%。 2016年8月,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432位。 2018年5月9日,“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發佈,上港集團排名第62位。 2018年10月11日,福布斯發佈2018年全球最佳僱主榜單,上港集團位列第210位。
現任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現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11年,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上海口岸在全球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據統計,2011年上海港全港貨物吞吐量7.3億噸,同比增長11.4%,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萬標準箱,達到317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9.2%,上海港成爲世界第一個集裝箱吞吐量超過3000萬標準箱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繼續保持全球雙第一地位。 上海港務局 洋山深水港北港區和外高橋四、五、六期工程相繼投入使用,上海港海港碼頭泊位數量達到1160個,泊位長度達到119.2千米。
上海港務局: 港口分佈
至鴉片戰爭前夕,上海港的內貿吞吐量已經是中國首位,被稱爲“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集團的重大件裝卸接運中心,為貨主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重大件貨物物流服務。 裝運的重大設備有:磁懸浮列車設備,地鐵車廂,華東電網、秦山核電站,三峽設備,隧道工程設備等,單件設備最大的有700多噸,在上海化工工業園區裝卸的最重的化工設備達到800多噸。
-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港集團)是我國最大的港口股份制企業,是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二、集裝箱吞吐量第一的綜合性港口。
- 上海海事局的管轄重點“兩口一線”——長江口、吳淞口和深水航道,均位於我處轄區,其中全長39.66海里(約合73.5公里)的長江口深水航道素有“黃金水道”、“水上高速”之稱,是關係整個長江航運經濟發展的水上生命線。
- 集團積極參加洋山深水港區投資建設,並負責洋山深水港區碼頭的經營管理。
劉賁,歷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項目開發室副經理;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項目開發室經理;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總經理助理;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副總經理;上… 為了迅速提高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集裝箱轉運、處理能力,集團投入巨資建設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物流園區。 2015年4月15日經國家海關總署等中央部委聯合驗收,正式封關運作,佔地1.03平方公裡,這是促進港航產業與現代物流產業聯動發展的先行示範區,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集裝箱物流轉運基地。 2013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完成7.76億噸,同比增長5.5%;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361.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3%。 1990年開始,隨着中國和上海的經濟快速發展,上海港的貨運量也不斷提升。
上海港務局: 【世界一の港:上海港】 第2章 上海の主な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相關要求,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及配套工程環境影響情況進行公示. 近年來,我處不斷加大裝備和信息化投入,形成了一套以VTS(船舶交通管制系統)為主線,集成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CCTV(黃浦江視頻監控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MCMV(遠程圖像傳輸系統)以及水監信息系統、船舶動態管理系統等功能,並輔以輪艇現場管理的先進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統。 上海港務局 同時進一步轉變觀念、調整模式、優化結構、突破創新,由傳統的管理模式向“全方位覆蓋,全天候運行,快速反應”的海事監管新模式方向發展,保障了轄區水域安全形勢的穩定。
- 未來三年,上港集團將通過實施長江戰略、東北亞戰略和國際化戰略,力求保持集裝箱產業持續較快健康發展,實現中轉業務突破,確立和鞏固上海港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港地位。
- 據統計,2011年上海港全港貨物吞吐量7.3億噸,同比增長11.4%,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萬標準箱,達到317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9.2%,上海港成爲世界第一個集裝箱吞吐量超過3000萬標準箱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繼續保持全球雙第一地位。
- 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集團黨委下發《關於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實施意見》,對切實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工作作出專題部署和具體安排。
- 2003年1月,上海港實施“政企分開”,上海港務局剝離行政管理職能,整建制改製爲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5月改製爲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爲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現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
- 1986年5月,上海港實行交通部與上海市雙重領導體制,上海港務管理局更名爲上海港務局,屬於政企合一機構。
- 保持集裝箱產業持續較快健康發展,是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中之重,也是上港集團戰略發展的核心任務。
主業領域包括港口集裝箱、大宗散貨和件雜貨的裝卸生產,以及與港口生產有關的引航、船舶拖帶、理貨、駁運、倉儲、船貨代理、集卡運輸、國際郵輪服務等港口服務以及港口物流業務。 不論是現階段,還是將來,保持並提高長江流域集裝箱市場的佔有率,是上港集團發展的基石。 上海港務局 集團的重大件裝卸接運中心,爲貨主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重大件貨物物流服務。 裝運的重大設備有:磁懸浮列車設備,地鐵車廂,華東電網、秦山核電站,三峽設備,隧道工程設備等,單件設備最大的有700多噸,在上海化工工業園區裝卸的最重的化工設備達到800多噸。 作爲上海港直接貨源腹地的長江流域,是發展上海母港的立足之本,是維持上海港現有增長能力的核心區域。
上海港務局: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範圍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佈,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155位。 謝峯,歷任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上海市金山區委常委、副區長;上海市長寧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上海市長寧區委副書記、副區長、代理區長;上海市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副書記,市交通委黨組書記;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副書記,市交通委主任、黨… 2008年12月6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北港區主體工程全面建成儀式在洋山三期二階段(4號碼頭)現場舉行,該碼頭的建成開港,標志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北區主體工程的全面建成,更標志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上海港務局: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領導
上港集團堅持圍繞一個中心、做好兩篇文章,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施長江、東北亞和國際化三大戰略,全力發展集裝箱、散雜貨、港口服務和港口物流四個產業,特別是參與洋山深水港區投資建設,全力以赴做好洋山深水港區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上港集團堅持圍繞一箇中心、做好兩篇文章,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施長江、東北亞和國際化三大戰略,全力發展集裝箱、散雜貨、港口服務和港口物流四個產業,特別是參與洋山深水港區投資建設,全力以赴做好洋山深水港區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03年1月(政企分開,組建上港集團)代表人物董事長、黨委書記:顧金山總部中國上海東大名路358號國際港務大廈產業港口運營營業額38,042,540,000 人民幣 (2018年)網站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交所:600018),簡稱上港集團、SIPG,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港口企業。
上海港務局: 企業戰略
根據鴉片戰爭後的《南京條約》,上海自1843年起成爲中國對外開放的五個港口之一,在之後十年間,上海取代了廣州成爲中國對外貿易的中心,上海港成爲了中國第一大港口。 根據統計,在1925年-1933年,中國外貿進出口貨值的55%經由上海港完成,而國內貿易貨值平均也佔全國港口的38%。 到了1936年,中國一半以上的大型輪船企業將總部設在上海,上海港的航線在100條以上,已成爲遠東的航運中心。 2021年4月27日,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集裝箱調度室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2022年7月,2022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佈,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60位。
上海港務局: 上海海事局爲第五屆進博會提供優質服務保障
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同以色列總統赫爾佐通電話時,把海法新港稱爲“標誌性項目,創新成爲兩國關係的亮點和助推器”,一直以來巨大地鼓舞着、指引着以色列公司全體員工。 上海吳淞海事局前身為上海港務監督吳淞監督站,成立於1956年,1988年海監體制改革後,行政隸屬於上海海上安全監督局, 2000年9月,經交通部海事局批准,作為上海海事局直屬海事分支機構之一,更名為“上海吳淞海事處”。 上海港務局 清朝康熙年間曾開海禁,在上海設立江海關,爲當時中國四大口岸之一。 到乾隆年間因全國只許廣州開放,上海港的外貿運輸中斷,但上海港依舊逐漸發展已成全國最主要的江海中轉樞紐港。
上海港務局: 上海海事局參與的3項制度創新項目榮獲臨港新片區三週年制度……
作為上海港直接貨源腹地的長江流域,是發展上海母港的立足之本,是維持上海港現有增長能力的核心區域。 不論是現階段,還是將來,保持並提高長江流域集裝箱市場的佔有率,是上港集團發展的基石。 長江戰略的核心,旨在主導長江流域貨源流向,增強上海港對長江流域的集聚與輻射能力,實現上港集團的可持續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雖然上海港一直爲中國大陸最大港口,但是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下降。 自洋山深水港區一期碼頭(1號碼頭)2005年12月10日開港運營以來,二期(2號碼頭)、三期一階段(3號碼頭)相繼建成投產,港口能力和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集裝箱吞吐量快速增長,港區規模效應日益顯現,國際中轉樞紐作用進一步增強。 上海港位於我國海岸線與長江“黃金水道”交叉點,服務腹地主要是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
上海港務局: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監事
集團積極參加洋山深水港區投資建設,並負責洋山深水港區碼頭的經營管理。 上海港務局2025 上海港務局 洋山深水港區一期、二期共9個深水泊位已合併運營,可以全天候接納超大型集裝箱船的裝卸和集疏運,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港區。 任銳,歷任科倫波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駐斯里蘭卡首席代表(列爲招商局集團管理的高級管理人員),兼科倫波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駐斯里蘭卡首席代表兼漢班託塔國際港口集團有限公司CEO;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駐斯里蘭卡首席代表等職。 丁嚮明,歷任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發展部總經理;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投資發展部總經理;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祕書、投資發展部總經理等職。
作為上海港間接貨源腹地的東北亞地區,是發展母港的增量空間,是確立和鞏固上海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區域。 在未來,提高東北亞集裝箱中轉市場的佔有率,是上港集團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臺階。 東北亞戰略的核心,旨在以洋山為中心,確立上海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實現上港集團跨越式發展。
集團十分注重提高集裝箱裝卸效率,集裝箱碼頭最高裝卸船時量已達到每小時529.23箱,集裝箱橋吊單機臺時量最高達到81.85箱,集裝箱船舶的平均在港時間,已下降到了25小時。 本欄目僅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海事局和公衆之間的互動交流,向公衆提供政策、法規、海事業務等諮詢引導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海事局(原交通部上海海上安全監督局,1986年5月8日成立)於1999年6 月18日成立,爲交通運輸部直屬行政機構,正廳級。 根據上港集團2022年審計工作計劃及安排,擬選聘社會第三方審計機構,共同參與兩家下屬房地產公司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 公司主業從事上海港港口集裝箱、大宗散貨和雜貨的裝卸,以及引航、駁運、倉儲、船貨代理和集卡運輸等業務。 集團十分註重提高集裝箱裝卸效率,目前集裝箱碼頭最高裝卸船時量已達到每小時529.23箱,集裝箱橋弔單機臺時量最高達到81.85箱,集裝箱船舶的平均在港時間,已下降到了25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