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主機板晶片組製造商包括NVIDIA、VIA、SiS、ALi、ATI,但是自2008年以後,x86 PC/伺服器晶片組製造商只剩下Intel、AMD。 Mullins是實體四核心SoC,其中黃色部分即為用於安全管理的Cortex-A5。 核心封裝當中,佔據面積最大的仍是GPU,接著纔是FCH與CPU。 根據AMD的說法,內部VCE單元與Display距離較近,能減少訊號傳遞的延遲,對於無線或有線影像輸出都有效果。
聽起來REE與TEE環境,好像是讓CPU有2個執行緒同時運作,實則不然,其實只有單執行緒,並視情況在2個環境當中切換罷了。 當有需要保密或重視安全的資料要處理(如手機SIM卡),則會在Secure World運作,透過2個模式的切換避免資料外洩或系統被破壞。 因為存在Normal World的病毒,無法破壞或讀取Secure World的記憶體資料。 臺灣市場方面,至今Intel才透過華碩的Zenfone等產品大舉進軍行動市場。
intelpch: iInfo 資訊交流
Kabini當年甚至是現在,定位大多是主流筆電與小型PC、AIO等產品,甚至是各類變型產品上,CPU與GPU效能具備一定的水準。 橘色的是主流筆電CPU的功耗,而紅色則是低電壓筆電與平板CPU的功耗。 電力效率一直是Intel與AMD近年宣傳的重點,而這類SoC產品大多也不負眾望,在號電量方面遠低於目前主流平臺。 但系統整合的步伐不會這樣就停止,Intel與AMD的最終目的會讓CPU整合主機板上多數晶片的功能。 現在AMD的Kabini搭配的AM1主機板上,就只有CPU插槽而不見南北橋晶片。 這類Kabini的CPU即為SoC也就是系統單晶片,光靠1顆CPU就能搞定所有的運算與I/O。
- PCH全稱爲Platform Controller Hub,是intel公司的集成南橋。
- 補充一點,Intel 並未把所有 Z690 晶片組的 PCIe 通道升級至 PCIe 4.0,做法明智。
- 然後,PCH除了納入南橋的所有功能外,還納入了北橋剩餘的一些功能(如時鐘),取而代之。
- 假想敵依然是Intel的入門系列,像是Pentium、Celeron、Atom還有Atom Z系列。
- // Intel 承諾致力於尊重人權,並極力避免成為侵害人權的共謀。
- 從Nehalem處理器和5系列晶片組(Intel 5 Series)開始,英特爾管理引擎也被移到了PCH上。
北橋中的內存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都集成到了CPU內部,相當於整個北橋芯片都集成到了CPU內部,主板上只剩下南橋。 所以PCH可以理解成南橋,目前Intel的有些SOC就是連PCH也集成到了CPU內部,比如:Intel Xeon D系列。 RC RC(PCI Express root complex)根聯合體, 相當於PCIE主橋,也有稱爲pcie總線… 在PCH出現之前,主板通常有兩塊主要的晶片組——南橋和北橋。
intelpch: 第一次超頻就上手! 老羊 Ryzen 平臺記憶體超頻詳細教學
CPU的主要職責是負責運算,而計算機是需要各種外設的,否則無法和人進行交互。 早期x86體系的CPU,需要使用前端總線(fsb)和北橋芯片相連,北橋再和南橋相連。 南北橋是一種架構的劃分,設計者的原始圖架構上,在上部的稱爲北橋,下部的成爲南橋。 典型上,北橋的功能主體是AGP控制、內存控制,南橋包括IDE、PCI、串並口多功能控制單元,集成網卡控制器、音效控制器就在南橋。 總之,CPU控制外部設備需要依賴於南北橋,而南北橋中就集中了各種外部設備的控制器。 從Intel5系列芯片組開始,已經完全看不到北橋芯片的縮影,只剩下一個名爲PCH的芯片用來支持外設,北橋芯片已經完全被整合在CPU當中,就連最後的PCIE總線也被整合到其中。
- 總之,CPU控制外部設備需要依賴於南北橋,而南北橋中就集中了各種外部設備的控制器。
- 而該 8 個 SATA 內建控制器依舊同樣被整合在 PCIe 通道中, 亦即每少提供 1 個內建 SATA,便能換取 1 組 PCIE 通道。
- 因為存在Normal World的病毒,無法破壞或讀取Secure World的記憶體資料。
- 從2009年的LGA 1156 Intel Core i3/i5/i7處理器開始,Intel平臺也取消了北橋,將北橋的內建顯示核心、記憶體控制器、高速PCIe控制器都內建於CPU中,主機板上僅剩PCH南橋。
- 不要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叔叔、伯伯、阿姨、阿公、阿媽、鄰居、及親朋友好們,以下說明…
- 在Hub架構下,一片主板會有兩塊晶片組,包括北橋晶片和南橋晶片。
Mullins將用於行動平臺,可預見效能會比較差,但TDP也會比Beema更低。 共計有E1、A4、A10等產品線,如E1 Micro-6200T、A4 Micro-6400T、A10 intelpch Micro-6700T等型號,TDP只有4.5W甚至是3.95W。 基本概念PCH 全稱爲Platform Controller Hub,是intel公司的集成南橋。
intelpch: 晶片組
從設計圖中,不難看出這幾乎就是原先CPU加上主機板的輸出組合,像是PCI-E、USB、SATA等全都具備。 比較特別的是,這次Beema與Mullins的晶片封裝中,除了CPU、GPU等核心架構外,外加了PSP(Platform Security Processor,平臺安全處理器),它是個採用Cortex-A5架構的內建核心。 等於是在x86為主的核心架構封裝中,內嵌了1顆ARM架構的CPU用於安全管理,也就是ARM所謂的TrustZone技術。 AMD在SoC領域當中,目前最新進度是4月29日剛解禁的Beema與Mullins系列,將分別取代Kabini與Temash的位子。 這次新平臺除了規格提升外,CPU從Jaguar架構改為Puma+架構,GPU同樣使用GCN架構的產品,確切型號仍未公佈,僅瞭解有Radeon R2、R3、R4、R6產品線。 Brazos 2.0平臺當年與初代Brazos高低搭配,高階由Brazos 2.0負責,入門則是Brazos且依然有C與E系列,並有如Z-01這類最入門的產品。
intelpch: 平臺路徑控制器
落後了7年終於追上Intel,我想絕大多數AMD玩家都會有這樣的感慨。 Kabini與Temash在AMD歷史上肯定是重要的里程碑,首先Kabini與Temash首度使用28nm製程、首次使用Jaguar架構、首度搭載GCN架構GPU、首款業界x86架構SoC。 不過領先的光環持續時間並不長,才約半個月Intel就拿出同樣是SoC設計架構的Core i5-4200U、Core i7-4500U等CPU,反將AMD一軍,但Kabini與Temash這麼不堪嗎? 傳統電腦為了配置CPU、南北橋等晶片,需要不小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電路板)空間。
intelpch: RYZEN 5000G APU 最佳拍檔~ BIOSTAR 映泰發表 BIOS 支援新一代 AMD CEZANNE 處理器
AMD APU、AMD Ryzen、AMD EPYC也採用單晶片組設計,北橋被內建到CPU中,主機板上的南橋被稱為AMD FCH。 AMD Ryzen處理器、AMD EPYC處理器除了整合北橋外,還整合了部分南橋的功能。 PCH全稱爲Platform Controller Hub,是intel公司的集成南橋。
intelpch: IPC 大勝!AMD Ryzen 9 5900X、Ryzen 5 5600X 處理器評測開箱
而x86的2大龍頭AMD與Intel前幾年早已計畫進入行動裝置等市場,但卡在廠商、技術等關鍵因素,至今仍未讓世人熟知。 一次性導入多個頭文件、宏或者URL地址等(全局使用),可以有效的幫你節約時間,提高開發效率。 Xcode6之前,創建一個新工程xcode會在Supporting files文件夾下面自動創…
intelpch: 內建Cortex-A5的Beema與Mullins
但時代在變,技術持續演進,當年的醜小鴨或許就是明天的天鵝,SoC設計有這麼不堪嗎? Intel 更將連接 CPU 和晶片組之間的 DMI 通道由以往的 DMI 3.0 升級至 4.0,並維持在 x8,組成等同 PCIe 4.0 x8 的頻寬,更勝對手目前桌面平臺主流高階晶片組 X570 的 PCIe 4.0 x4。 它重新分配各項I/O功能,把記憶體控制器、核芯顯卡、高速PCI-E控制器整合至處理器,PCH負責原來南橋的一些功能集。 處理器和PCH由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連接,DMI也是原來北橋和南橋的連接方法。
intelpch: Intel Alder Lake 600 系列桌面晶片組 PCH-S 將新增 PCIe 4.0 通道支援
今天花了點時間找了一些跟Disk資訊的方法,意外收尋到可以使用Diskpart來查看Disk的資訊,順道整理起來,以便日後查看。 一直想整理有關GPIO的內容,近期又有機會用到,心血來潮順道整理一下,給有需要的人參考,順便也記錄一下相關知識重點,以便未來複習用。 intelpch PCH提供SMBus主機控制器以及SMBus接口,主機控制器爲處理器提供機制以啓動與SMBus外圍設備的通信。
然後,PCH除了納入南橋的所有功能外,還納入了北橋剩餘的一些功能(如時鐘),取而代之。 彈性顯示介面(Flexible Display Interface ,FDI)和直接媒體介面(Direct Media Interface,DMI)。 從Nehalem處理器和5系列晶片組(Intel 5 Series)開始,英特爾管理引擎也被移到了PCH上。 而AMD的晶片集則使用了多條PCIe通道與CPU連接,同時也提供了自己的PCIe通道,這些通道也是由處理器本身提供的。 AMD Athlon 64已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取代了北橋的記憶體控制器功能。 從2009年的LGA 1156 Intel Core i3/i5/i7處理器開始,Intel平臺也取消了北橋,將北橋的內建顯示核心、記憶體控制器、高速PCIe控制器都內建於CPU中,主機板上僅剩PCH南橋。
intelpch: 電腦王網站地圖
依照AMD的設計TrustZone技術會將需要保密的資料與一般資料做出區隔,需要保密的透過Cortex-A5(即PSP)處理,反之則透過AMD的APU運算。 圖中橘色的即為需要防護的防毒軟體、電子錢包等資料處理流,而藍綠色的即為一般遊戲、上網等處理環境。 但像是上網可能牽扯到資訊安全,則會在透過TrustZone之後,將資料傳給PSP晶片處理。 TrustZone是介於作業系統與韌體之間的層級,而底端則是AMD與ARM各自的CPU。
intelpch: MSI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 顯示卡評測開箱
補充一點,Intel 並未把所有 Z690 晶片組的 PCIe 通道升級至 PCIe 4.0,做法明智。 因為大量擴充介面均仍未有 PCIe 4.0 版本,而且本身所需的 PCIe 頻寬僅為 x1,例如目前主流的網路 IC (I225-V / RTL8125B)。 此外,Z690 晶片組內的 HSIO (HIGH SPEED I/O) 通道維持在 38 組,但其組成部份回歸至 400 系列晶片組的算法, 亦即不再包含 DMI 通道數量。 而該 8 個 SATA 內建控制器依舊同樣被整合在 PCIe 通道中, 亦即每少提供 1 個內建 SATA,便能換取 1 組 PCIE intelpch2025 通道。 在電腦領域,「晶片組」術語通常是特指電腦主機板上的南橋/北橋晶片。 當討論基於x86處理器的個人電腦時,晶片組一詞通常指兩個主要的主機板晶片組:北橋和南橋。
intelpch: 晶片組廠商
下圖 USB 數量意指從晶片組直接拉出原生 USB 介面,而非經 PCIe 通道透過額外晶片以提供 USB 介面。 晶片組(英語:Chipset)是一組共同工作的積體電路「晶片」,並作為一個產品銷售。 它負責將電腦的微處理器和電腦的其他部分相連接,是決定主機板級別的重要部件。 以往,晶片組由多顆晶片組成,慢慢的簡化為兩顆晶片(北橋晶片和南橋晶片),現在則只有一顆南橋晶片。 在Hub架構下,一片主板會有兩塊晶片組,包括北橋晶片和南橋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