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 流行歌曲12大分析2025!專家建議咁做…

包括也是叱吒風雲將近40年的邦喬飛,當年也是長捲髮披肩的熱血少年,揮灑汗水彈著吉他,對著麥克風吶喊青春。 他就像紫色一樣難以定義,可以很搖滾、也可以很放克,藝名一改再改,不按牌理出牌就是他的本色。 獨特的創作與驚人的舞臺魅力,也啟發許多後輩歌手,包括Lady Gaga與Bruno 80年代 流行歌曲2025 Mars都是他的粉絲。

這首廣爲人之的金曲亦被改編成多個版本,包括由張鎬哲演唱的國語版本《不是我不小心》。 歌曲《夕陽之歌》收錄在梅豔芳1989年推出的同名大碟,原曲是日本歌手近藤真彥的歌,這首歌亦是《英雄本色3》的主題曲。 歌曲講述一名中年女子的心境,數着生命中遇上的各種得與失,要抱緊眼前人。 2003年,梅豔芳在患病的情況下連開了8場的金曲演唱會,披上婚紗唱出這首歌爲結尾,她亦曾說過《夕陽之歌》是她一身的寫照。 國中二年級時推出第一張專輯《東方雲雀蔡幸娟》(走在鐵路旁),並發表兩首填詞作品(《暮情》、《鄉情》);《東方雲雀蔡幸娟》推出後第二週,《夏之旅》一曲登上華視《綜藝100》的〈流行歌曲暢銷排行榜〉冠軍。

80年代 流行歌曲: 喜歡聽的十大經典歌曲

同樣收錄在《Hot Summer》內的點題之作,也出自他的手筆(但交由船山基紀編曲),或者因為歌者是張國榮,就交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出來吧。 《風繼續吹》,就連現在的港臺歌星都很少有哥哥這樣的有情懷的人了。 哥哥89年的告別演唱會印象最深的是他說要在香港開一間咖啡館,三十萬歌迷第一杯免費。

80年代 流行歌曲

編曲陳揚以大編制的弦樂及管樂,襯以定音鼓及龐大的合聲氣勢,將對自然風物的感懷,以磅礴開闊之勢表現,極受聽眾的喜愛,日後也成為民歌演唱會帶動氣氛的必備曲目。 而另一首靳鐵章詞曲的《漁唱》,則是創作者對天地寄情的悠然感懷,編曲巧妙地在歌曲開始前加入水聲的音效,更加添了空間的想像感。 但是其它比較舞臺型的藝人,像是劉文正,崔臺菁,鳳飛飛等人,則是繼續走自己的路,滿足另一些羣眾的需求。 她的專輯常常演繹別人的歌曲,又唱出自己的風格,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歌曲經她之口而被傳唱。

80年代 流行歌曲: 不要再說「樂壇欠某某一個交代」

歌曲《倩影》由蔡楓華於1981年作曲及主唱,是他初期的代表作,收錄於大碟《青春三重奏》,歌曲中「詞」裏行間滿是讚賞一名女子的美。 蔡楓華表示創作靈感來自他在廣播道無意之中看到一名女藝人的倩影而有感而發,雖然他當時拒絕透露女藝人身份,但據當時的報道指是陳秀珠,更指陳秀珠在《倩影》MV中曾三次大頭「現身」,似乎早已暗藏玄機。 呼…其實還有不少歌曲並沒有被我列進來,不是不好聽,而是……我現在一時想不到…或是我真的沒聽過…各位若有其他’80年代著名的動感西洋歌曲,請提供名稱給我唷,謝謝。 「摩登語錄」這個德國柏林的團體,他們的作品在混音方面已經有極高的水準,而且節奏感非常強,曾經還是每位青少年都會哼唱的歌曲,算是電子樂的經典。

80年代 流行歌曲

她的歌曲鏗鏘有力,是一種情感的爆發,是一種藝術和功底的爆發。 《霧之戀》在1984年推出,原改編自日本歌曲,是歌手譚詠麟第七張粵語大碟中的其中一首作品,曲風清新、輕快以及富有本地風格,非常悅耳。 80年代 流行歌曲 此大碟銷量達到六白金數字,推向他成樂壇一線歌手,除了榮獲香港金唱片頒獎典禮的「白金唱片」之外,更入選香港20世紀十大金曲,成績驕人。

80年代 流行歌曲: 八十年代最好聽的100首歌

原曲是臺灣大師級音樂人李壽全的〈未來的未來〉,本已是很出色的作品,粵語版在音樂上的改動不算很大,但這倒顯得夏韶聲的演繹多麼有力,把歌詞所寫,對於香港前景不確定的那份擔憂、恐懼與激動,傳神地展現出來。 多年後鍾氏兄弟改編的新版〈說不出的未來〉更進一步證明瞭,香港的未來如何,此刻還是有點說不出來。 • 100 首歌曲當中,有數首作品我們未能列出編曲人的名字,因為唱片本身也未有註明,難以核實。

  • 薛嶽隔年發行《天梯》專輯,一曲《機場》讓他名字鍍金,後來《如果還有明天》更是個人代表作。
  • 繼《阿美阿美》後,《一家歡樂百家愁(打秋風)》 ,是王夢麟的第二張個人專輯。
  • 1965年,由於美國全面介入越戰,駐臺美軍驟增,西洋流行歌曲蔚為風行。
  • 這首廣爲人之的金曲亦被改編成多個版本,包括由張鎬哲演唱的國語版本《不是我不小心》。
  • 葉蒨文在 80 年代有很多小調、臺式流行曲,〈迷惑〉則是少有較為輕盈、寫意的曲調,而且不失時尚感。
  • Maria Cordero 那種巨肺式、帶點黑人唱腔的演繹方式固然搶耳,但其實泰迪羅賓感覺豪邁、帶著藍調色彩的音樂更值得嘉許,為廣東歌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 編曲陳揚以大編制的弦樂及管樂,襯以定音鼓及龐大的合聲氣勢,將對自然風物的感懷,以磅礴開闊之勢表現,極受聽眾的喜愛,日後也成為民歌演唱會帶動氣氛的必備曲目。
  • RT80年代有太多的經典歌曲,在各種舒緩、悠揚、煽情、經典的歌曲陪伴下走過了孩提時代,經歷了少年時代,進入了青年時代……如此諸多經典曲目不珍藏一下實屬可惜,有沒有80年代經典歌…

嚴格來說,這不是一首在音樂上有很大驚喜的作品,但放在香港樂壇的範圍來看,卻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 當年譚詠麟紅到去日本出唱片,與當地音樂人有一些交流,〈夏日寒風〉就是這樣而來的一首原創作品。 80年代 流行歌曲2025 80年代 流行歌曲2025 後來譚詠麟與作曲人芹澤廣明的合作更多,讓本地樂壇的日本風颳得相當厲害,改編日本流行曲成為了熱潮。 雖然原創意識漸漸變得薄弱了,但也令當時漸顯沉悶的本地歌曲多了一點青春氣息,是功是過難下定論。

80年代 流行歌曲: 八十年代流行歌曲全部播放共有歌曲44首

鄧麗君生前也曾表示自己唱過無數歌曲,但這是最鍾愛的作品之一。 以浪子形象闖盪歌壇的王傑,一曲《一場遊戲一場夢》,彷彿就是王傑本人一生故事的縮影,用他最滄桑而苦澀的歌聲,唱出無法得到摯愛的悲傷心情,這首歌在80年代極具代表性,當年幾乎可以用「橫掃歌壇」來形容王傑颳起的這股旋風。 80年代 流行歌曲 由陳永裕、李宗盛、江學士、陳秀男、鄭文魁、張炳輝等六人組成的木吉他合唱團在《金韻獎紀念專輯》中推出的單曲《散場電影》在樂壇上廣受好評。 同樣是徐日勤的作品,〈忘情號〉和〈偷心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樣有懸疑的氣氛,也予人緊湊、激昂的感覺。 〈忘情號〉是杜德偉繼〈等待黎明〉後的另一首 Power Ballad 經典,讓他在樂壇穩站一席位,可惜最初〈只想留下〉帶來的黑人風已蕩然無存,使他日後的音樂個性反顯得不夠清晰。 盧東尼編曲的作品甚麼風格都有,但兼任作曲的,則以抒情類型佔多,張國榮的〈貼身〉是他少數的快歌之一。

80年代 流行歌曲

二戰之後,當時最流行的四首歌曲「望你早歸」、「補破網」、「燒肉糉」、「杯底毋通飼金魚」稱為戰後四大名曲。 80年代 流行歌曲2025 當時的臺語創 作歌謠產生了大量的「混血歌曲」,所謂「混血歌曲」是將日本曲調填上中文歌詞的歌曲, 比如文夏的「黃昏的故鄉」、「媽媽請你也保重」。 而後,「南文夏,北洪一峯」的盛名響徹島嶼,「思慕的人」、「舊情綿綿」延續了 30年代那種東方五聲音階的創作,揉合了日本演歌特點,後來更融入西方爵士樂情調,為臺灣民謠創造了獨特的綜合風格。 《真的愛你》是出自香港殿堂級及傳奇搖滾樂隊Beyond的一首經典作品,於1989年推出,這一首歌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歌詞中「沉醉於音階她不讚賞,母親的愛卻永未退讓」歌頌了無私的母愛,是向母親致敬的歌曲,現時有不少歌手都會翻唱。 Beyond用熱力四射、奔放不羈豪情的演繹方式,帶領他們走上高峯,受一眾歌迷追捧。 簡介:上世紀70年代中期,鄧麗君在他人的推薦下試聽了這首歌,最終同意重新演繹。

80年代 流行歌曲: 日本時期到戰後

1989 年的〈難得有情人〉就更加出色,流麗無比的旋律,進入 K 歌年代後已買少見少。 據監製葉廣權透露,歌曲在推出前幾年已寫好,本是為鄺美雲而作,但她卻不怎麼喜歡,塵封數年才交給關淑怡演繹,竟然超級流行,能唱到一首好歌可能也講緣份。 陳秋霞可說是香港最早期的創作女歌手,在 70 年代有不少佳作,如〈罌粟花〉等。 80 年代她只推出了一張唱片《珍惜好年華》,點題作是林敏怡為「反吸毒宣傳作曲比賽」而寫的,也是她首支正式發表的流行曲。 〈等待黎明〉或是其後的〈忘情號〉雖然水準不錯,然而這類肉緊 Power Ballad 卻未能真正反映杜德偉的獨特風格。

大家一定聽過《 Last Christmas》,但你知道這是喬治麥可(George Michael)所屬的少男團體Wham! 喬治麥可與安德魯在1982年英國出道、84年成功打入美國市場、在最高峯86年時解散,短短時間內快速累積4首美國冠軍曲。 前幾年Pitbull更邀來Christina Aguilera一同這首歌致敬,取樣旋律的《 Feel This 80年代 流行歌曲2025 Momonet》廣受好評。 而近期獲獎無數的電影《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更選在男女主角再次相遇的80年代Party中穿插這首歌,可見《 Take On Me》幾乎已經和80’s劃上等號。

80年代 流行歌曲: 創作腦交戰 專訪雞蛋蒸肉餅、Hakgwai 與 Jay Tse

80年代的《臺北的天空》,觸動不少異鄉遊子說不出的鄉愁,讓人在臺北灰濛濛的天空裡,思念著自己家鄉的點滴;同時,令人傷感的歌詞,似乎也寫出對青春不再的傷懷,不同的歌迷聽了有不同的感懷,搭配王芷蕾情感濃厚的歌聲,至今仍傳唱不休。 張德蘭的《情若無花不結果》是一張被嚴重忽略的概念專輯,全碟歌詞由盧國沾包辦,每一首歌以一種顏色為主題,形式上卻不會太過外露,而是更著重情感上的表達,不比多年後盧巧音概念相近的專輯《色放》遜色。 〈情若無花不結果〉是大碟的點題之作,張德蘭唱小調是意料之內的出色,很有韻味,更值得一提是,可能沒幾多人知道周啟生也寫過一些小調,而且出色。 盧國沾詩一般的歌詞,寫出了失戀的人那份傷感與落寞,情感細膩,是大師級傑作。 很多時候,創作人會避免歌曲太過簡單、歌詞太過直接,因為這更難做得好。

集創作與演唱於一身的全能音樂人邰肇玫於1980年創作的城市民歌專輯《奔放、奔放》,讓校園歌曲跟上華麗的時代潮流,讓通俗歌曲憑添幾分清新的感受。 專輯主打歌曲《奔放,奔放》同時還是學生電影的巔峯之作《不妥協的一代》主題曲。 夏韶聲推出了可能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專輯《I Remember》後,轉投華納唱片,一首空凳令他爆紅,一洗過往的頹氣。 歌曲本身獲得第一屆亞太流行曲創作大賽香港區冠軍,可說是林敏怡為數不多感情較為澎湃的作品。 歌詞更是高手示範作,林振強借物抒情,寫出了對父親的思念,情感真摯,以「空凳」作為借喻,物存人離,倍添傷感。 盧東尼作曲的作品遠遠比編曲的少,但很多都能成為經典,90 年代的〈對不起我愛你〉和〈一人有一個夢想〉都屬他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