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sonica2025介紹!(持續更新)

OLED螢幕的亮度可調,資訊顯示清楚明白,例如圖中狀態就是:使用USB 輸入PCM的44.1KHz訊號,音量控制為-25dB,前級功能啟動的狀態,右上角顯示拍照時並未接上網路線。 演唱會現場錄音時的氛圍,Sonica DAC也能表現其中的熱絡。 以Kari dacsonica Bremnes的現場演出精選「Kari Bremnes Live」為例,其中的第五軌音樂以輕柔開始,然後漸強發展,鼓聲力量充沛,Kari和合音的男聲,聲音音質較厚,略暖略濃的腔調,道出了歌曲的迷離感。 專輯的最後一軌也是名曲,歌曲開頭聽得右方的鋼琴,顆粒飽滿,即便是電鋼琴,也要有厚度,不該是鬆軟空虛的。 Kari的歌聲既出,猶如濃密雲層間出現裂縫,射出一道陽光,這光灑在蒼茫大海上,映照出粼粼波光,照亮了昏暗的海面,揚起了一片希望。

但是我們家裡多少都有這個問題,就是遙控器太多了。 每一件器材都配一具遙控器,單是音響就至少有CD唱盤、擴大機,如果客廳還放了電視、劇院系統,還要多上3個遙控器,加上可能有的Apple TV或數位電視機上盒、MOD等,光是收放這些遙控器就是麻煩了。 這種智慧型控制,會越來越普遍,現在許多家電都可用手機控制了,用手機App來操作音響,Oppo這棋下得險,卻非常有道理。 從藍光播放器起家,直到現在,始終雄踞高階藍光播放市場的冠軍。 由於耳機市場活絡,Oppo也推出了自己的耳機產品,而且主打平面振膜耳機,即便是耳機市場的新手,但初生之犢不畏虎,受到媒體與耳機迷的讚賞PM-1,足以其他品牌高階耳機平起平坐。

聽藍調味道的爵士有其獨到之處,放起有藍調味道流行樂也不遑多讓。 以Michael Jackson的歌曲為例,他的歌曲融合了多重元素,要歸類真是不容易。 再聽到「Billie Jean」裡的鼓聲,雖然不是那種乾淨快速的鼓聲,但是那飽滿的鼓聲卻是另一種結實,另一種實體感。 一臺好的DAC可不是隻有用上最新最貴的晶片就可以了,還需要線路整體的規劃和佈局。

  • 但聽鼓聲,上面這段描述就很容易領會。
  • 以Kari Bremnes的現場演出精選「Kari Bremnes Live」為例,其中的第五軌音樂以輕柔開始,然後漸強發展,鼓聲力量充沛,Kari和合音的男聲,聲音音質較厚,略暖略濃的腔調,道出了歌曲的迷離感。
  • 圖中有Oppo標誌貼紙的線路板是它的無線模組,右邊整個包裹起來的部分應是天線,這樣就省卻了裝設在機背的傳統天線,讓整臺Sonica DAC看起來更簡潔。
  • Oppo新推出的Sonica DAC是他家第一臺DAC產品。
  • 我認為將Sonica DAC當作前級,直接輸出給後級或主動式喇叭,能獲得更好的音樂性。

鋼琴不是晶瑩剔透的乾淨琴音,卻是溫潤有澤的質感,好像是在周圍泛著光暈的月亮。 但是當Mutter拉到高把位時,我覺得聲音的線條有點生硬,且不像中頻那樣溫和滑順,高音的甜度少了一些。 這叫Mutter的演奏聽起來比較果決一點,她的演奏本就不屬嬌滴滴的類型,這麼一來,就更有陽剛味了。 但是,接成前級模式,這曲子聽起來味道又不同了,感覺細節比較少一點,一些中高頻以及高頻段較搶耳的部分也比較平緩,聲線收得比較圓滑,聲音顯的更柔化一些,走向更舒適耐聽。 這樣的聲音走向,聽起流行音樂、爵士樂都很適合,聽起藍調更適合不過。

Sonica DAC的類比輸出線路分為三路,外側兩路為XLR平衡線路的左、右聲道,中央一道則是RCA非平衡線路。 圖中有Oppo標誌貼紙的線路板是它的無線模組,右邊整個包裹起來的部分應是天線,這樣就省卻了裝設在機背的傳統天線,讓整臺Sonica DAC看起來更簡潔。

Oppo還推出了一臺Sonica無線喇叭,如果您同時擁有Sonica無線喇叭和Sonica DAC,可將後者當作master,播放音樂給其他的Sonica喇叭,如果您有多支Sonica喇叭,可以讓他們同時播放相同的音樂,或是選擇播放不同的音樂。 這項功能,也是當前市面上同級DAC產品中絕無僅有的。 只不過,原廠特別提醒用家,當使用多房間播放時,Sonica DAC的輸出會降頻到44.1KHz或48KHz;如果需要播放高解析音樂,則要先把Sonica DAC從Sonica多房間播放系統中移除,才能讓Sonica DAC發揮完全的實力。 以Sonica DAC當做前級、直接連接ST-10後級聆聽,感覺音樂的線條比較滑順一點,以Anne-Sophie Mutter的「Tango Song and Dance」為例,小提琴音濃鬱厚實,聽起來頗有實體感。

人聲表現浮凸,但不是那種鮮活地彷彿要跳出來似的,卻又不是沈穩安定到了無趣味,人聲表現果然是Sonica DAC的強項。 但要品嚐人聲的甜味,要聽後面兩軌。 兩首分別以日文和中文演唱的歌曲,由女聲擔綱演出,那女聲唱來甜甜的,是我在自家系統上從未聽過的味道。 唱到高音處,在Sonica DAC當純DAC時感覺在最高處有些許緊繃,不過,一旦當成前級,這種緊繃感就有了相當的舒緩。 我認為將Sonica DAC當作前級,直接輸出給後級或主動式喇叭,能獲得更好的音樂性。

  • 只不過,原廠特別提醒用家,當使用多房間播放時,Sonica DAC的輸出會降頻到44.1KHz或48KHz;如果需要播放高解析音樂,則要先把Sonica DAC從Sonica多房間播放系統中移除,才能讓Sonica DAC發揮完全的實力。
  • 聽到田志仁的「Calling All Dawns」,第一首「Baba Yetu」,層層疊加的人聲和配樂,把音樂的氣勢逐步堆高。
  • 一組類比輸入,讓您可將之當成前級使用。
  • Oppo的器材總是有著高性價比,這臺Sonica DAC,有著豐富多元的輸入,不僅是DAC、也是前級,還可網路串流,而且有線無線攏嘛通。
  • Kari的歌聲既出,猶如濃密雲層間出現裂縫,射出一道陽光,這光灑在蒼茫大海上,映照出粼粼波光,照亮了昏暗的海面,揚起了一片希望。
  • 不過,在檢視Sonica DAC時,有一事讓我不解。
  • 電壓切換設置在電源插座上方,新品開箱使用前請先檢查清楚,電壓設定是否正確。

後方振起的大鼓,深沈而且深遠,鼓聲散暈開來,像是巨人踩著海洋上漂浮的霧氣而來,合成器疊加出的樂音,帶出悠遠空靈的感受。 dacsonica 只要一開聲,就可以明顯感受到Sonica DAC的溫暖色調,就像您把白光LED燈換成黃光燈一樣,亮度暗一點,卻讓聲音帶著一股柔和暖意。 聲音走向溫潤厚實,音場深度和寬度不特別強調,略帶前傾並集中一些,這對聲音形體的形塑有所幫助,聽起來覺得形體比較龐大明顯。 中頻帶著一股甜味,聽女聲和木管、小提琴時,有種咬一口灑了糖霜的蛋糕的滋味。 低頻的下潛延伸尚可,但量感豐沛,聽低音大提琴演奏時,特別飽滿豐厚。 聲音質地偏軟一點、慢一點,不是那種快速、束結、高密度的類型。

Sonica DAC使用了高品質的環形變壓器,不僅用電效率高,損耗低,而且還確保超低漏磁,一面能夠提供充沛且乾淨的用電,一面還要確保電源供應不會干擾到其他線路,串入噪音。 Oppo新推出的Sonica DAC是他家第一臺DAC產品。 dacsonica 前面板設計點單明瞭,中央是OLED顯示幕,右側為音量旋鈕,左側旋鈕是訊源切換和選單控制,待機開關在Oppo品牌標誌下方,前面板還有一臺type-A的USB輸入,可以連接外接儲存置裝置。 如果您家裡有一套傳統音響,正在考慮怎麼將數位串流融入舊系統,當然,全套換掉,好活絡音響市場,當然很好;但若想省錢,買臺像Oppo dacsonica dacsonica Sonica DAC這樣近乎全能的器材,還真是方便,一機抵多機,這是讓您享受數位時代的數位聆聽最簡單的一條路。

有了耳機,當然還要有好的耳機擴大機,他們的家用耳擴HA-1具有平衡輸出,且內建DAC,還有藍牙傳輸功能,具有前級、DAC、耳擴的多重功能;便攜式耳擴HA-2同樣內建DAC,讓您行動聆聽也能有高級享受。 當然不,Oppo真的在音響領域展現了高遠企圖,推出了Sonica DAC,這臺DAC一推出,立刻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此間代理商從3月起就開始展開許多活動,要讓廣大消費羣眾認識Sonica DAC。 厲害,很厲害,別家沒有的,我有;別家不會的,我會;而且,價格還能比別人便宜。

然後,我再開啟Sonica DAC的音量控制功能,將之當作DAC兼前級,後級則使用NuPrime ST-10。 Oppo原廠提供了Sonic DAC專屬的App,適用於iOS和Android系統,利用手機就可播放音樂。 dacsonica2025 這項功能相當具有前瞻性,也非常大膽。 目前市場上具有這類DLNA功能的器材不少,但像Oppo這樣絕對的,我還未見過。 Sonica dacsonica2025 DAC竟然不附遙控器。 對於我們這種傳統音響使用者來講,沒有遙控器,還真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