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堂中間可排桌子,有時可作爲教室之用。 法堂講臺兩側或法堂左右兩側可放置經櫥,供奉經書,這樣法堂又可作爲藏經之處。 中國自從1918年11月在上海正式成立第一個佛教居士林以來,各地紛紛響應,許多大、中城市成立了居士林組織,有的城鄉也成立了居士林組織。 但解放後,由於受到極左路線的影響,大多數居士林被關閉、佔用,再經過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居士林便銷聲匿跡了,我國三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的居士林也不復存在了。 十年浩劫後,一些居士林開始活動,近幾年來居士林的數量有一定的增加。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居士林有三十多個,其中上海居士林規模較大。
- 李可家居士及李莉娟兩居士年青有爲,又熱衷佛教事業對佛學亦有相當造旨。
- 1952年9月3日本林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立案。
- 著名學者湯用彤、朱光潛、林宰平、俞平伯等均曾來林參加佛學專題座談會。
- 如福州居士林就是由居士林出面修復市區烏山一座舊庵,而作爲本林林址。
當下沒有好好反省自己的內心、卻一直責怪外面的境。 其實,修行沒有利根、鈍根的問題,利根是因為過去世有學而延續到這一世。 鈍根是因為過去世沒什麼學,這一世對佛法比較不能攝受。 佛教居士林 不管鈍根也好,利根也好,應該好好用功修行,最後在佛道上必定成就。
佛教居士林: 建築佈局
你要批評這個人,你就批評真神,這大家就擺平了。 鑑於社會老齡化形勢日趨嚴重這一現狀,徐林長繼重建居士林及文化苑之後又偕同衆居士發心建造了一座清淨莊嚴的老人安養場所。 1996年,經上級主管部門支持和批覆下,在政府各級有關部門的關心和重視下,創建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寧波佛教居士林安養院”,實行以不盈利爲辦院的宗旨,經註冊登記,已成爲一所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養老機構。 寧波以人文景觀奇特、自然景觀壯美而著於世。 因此,“居士林佛教文化苑”的建立,既傳承了佛教文化的底蘊,又蘊含着我國傳統文化精華之內涵,這對寧波歷史文化的發掘和拓展有着深遠的意義,同時也留下下深厚的素材寶庫,爲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寧波市佛教居士林毗鄰的歷史古建築原系居士林同一歷史文化的古蹟。
- ,以為看到什麼,就一頭栽進去學什麼,不問自己到底適不適合修學這個法門。
- 2008年對上海佛教居士林進行全面改造,部分建築拆除重建或翻修。
- 林長:1980年恢復後,副林長爲楊德能、胡繼歐(胡瑞霖居士之女兒),楊德能居士兼任總務長。
- 經常奉請高僧大德――太虛、常惺、慈舟、倓虛、能海、道源等諸長老蒞臨傳戒、弘法。
- 心發不出來,你就多念大乘經,用大乘經薰習自己,漸漸要持戒,這是根本。
佛是我們的導師,佛也是從一個凡夫漸修成佛的! 修學應修的法門,遵循成佛的正道,由近而遠,自淺入深,次第修學,將來也能成佛。 佛教居士林 現在的人修學佛法,注重「一門深入」,沒有建立在次第的基礎上! 不理解自己是否適合,自己的程度在哪裡?
佛教居士林: 唸佛堂開放時間通告
經常奉請高僧大德――太虛、常惺、慈舟、倓虛、能海、道源等諸長老蒞臨傳戒、弘法。 一年之內,講經至一百餘座之多,聽者雲集,多為各大學學生。 並組織僧眾佛學觀摩會,培養人才,鼓勵青年僧伽精進。 定期舉行唸佛、誦經、齋僧、放生等法事。
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就有一個淨土,叫兜率淨土,也是天上淨土,就在欲界的第四天。 1949年5月13日北京佛教居士林召開會員大會,推選周叔迦居士爲理事長,並通過《北平居士林簡章》,規定了“以集合在家佛教信徒,以舍已利人之精神參加生產,服務社會爲宗旨 ”。 文化大革命初始,上海佛教居士林所屬的上海佛學書局遭受到洗劫,書局中的藏書、經文資料遭到毀滅,上海佛教居士林因宗教政治壓迫而停止活動,居士林內居住的僧人受到批鬥及政治壓迫,居住在居士林的格魯派僧人清定上師受到壓迫。
佛教居士林: 上海佛教居士林古鐘
非屬寺院發起的居士林與寺院的關係是平等互助的。 居士林不應自視清高,若與寺院互不來往,這樣會造成不團結的局面。 居士林應延請附近寺院的法師擔任導師之職,指導居士的修持。
佛教居士林: 功德堂辦公時間:8.30am-5.30pm
在正法的道場也是這樣,如果不能持續的修行,也只能說,只是種個種子,期待未來。 據說,釋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傳教時,婆羅奈城的一位長者——俱梨迦的兒子耶舍,因厭倦奢侈豪華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請求釋迦牟尼幫他解脫苦惱。 釋迦牟尼聽到耶舍的苦惱與自己當太子的時候相似,都是厭倦當前的生活,就十分同情,將他收爲弟子。
佛教居士林: 中國果斷出手解決一藥難求;新加坡限購藥量降至每人4盒
他補充,該林每年會在衛塞節慶典派發免費素食午餐,吸引超過6000人前來領取免費午餐,儘管今年也想派發午餐,但爲了安全,決定在該林外舉辦熟食市集(Food Bazaar)。 他補充,冠病疫情爆發前,往年有超過1萬人到該林參與衛塞節活動,疫情期間,今年的新年祈福活動則有超過3000人蔘加,所以他估計衛塞節當天也將吸引大批人潮到訪該林。 安養院位於寧波市鄞州區橫街鎮梅梁橋村,1996年開始發心動工,利用40餘畝荒山坡進行改造籌建。 居士林廣大居士集思廣益,精心設計建造了16幢古樸莊嚴的建築樓羣,院內環境優雅、空氣怡人,凸現了江南的水鄉韻味。
佛教居士林: 佛教新村九層《法華寶塔》建竣
這些年來,爲秉承“弘法護教、慈悲濟世、修福修慧、平等普覺”的宗旨,我林在歷屆董事同仁的攜手合作、各位林友、護法居士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熱心支持下,林務蒸蒸日上。 居士林更是大力推廣社會的慈善福利事業,同時在維護種族團結、宗教和諧起了積極推動的作用,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造福了社會、造福了人羣。 一九三九年春,遷林址於裏巴巴利律一百二十號,從此,參加者日衆,林務漸臻發達。 但後因戰事關係,林所又遷至水廊頭中發律十三號,繼續維持林務,使無間斷。 一九四一年,日軍南侵,星洲淪爲戰區,災黎日增,待拯方殷。
佛教居士林: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戰時林務
有些居士林在弘法利生事業中成績斐然,得到了教內外的好評和讚歎。 居士林是近現代在家佛教徒修習佛法的場所和一個組織。 1917年11月,沈惺叔、王與楫、陳憲居士等,訪問王一亭居士和普陀山了餘、太虛法師等,商談發起佛教居士林組織,以團結廣大在家教徒,更好地修習佛法和弘法利生。
佛教居士林: 北京佛教居士林
1980年恢復後每月舉行四次蓮池唸佛會,逢佛誕日等節日舉辦大法會,並多次禮請高僧大德爲在家衆傳授三皈五戒及講經弘法,還經常舉辦齋僧、放生、打佛七等法事活動,以及從事社會福利事業。 在居士們多方奔走下,於1994年基本收回。 但原建築已殘破不堪,經信衆及海外教友多方募集資金,得以林址重光。 1991年1月,得到甌海縣(甌海區的前身)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的關懷與支持,併發文批准平安佛教居士林成爲一個合法的佛教居士活動學修爲一體的場所。 “居士林”是近代佛教界知識份子爲了研究佛學,修習佛法而設之在家學佛組織。
佛教居士林: 新加坡居士林的免費齋飯
所以,佛在開示正法時,總是告誡聽眾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所以,聽法應好好的聽聞、思惟、憶念,才能得到聞法的功德和利益。 說到「聞法」,龍樹菩薩說:『由三處聞:一、從佛聞法;二、從佛弟子聞法;三、從經典聞法。』。
佛教居士林: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新篇章
今年6月纔出任居士林副林長的柯寶明(63歲)說,居士林大殿因重建工程,殿內佛像本來就拆得七七八八,移到居士林庭院內。 佛教居士林 過去三天預感到林長隨時往生,他們加快清理工作,正好把大殿騰出來當靈堂。 總理公署部長兼職工總會祕書長陳振聲昨晚到靈堂弔唁,對李木源的逝世感到十分惋惜,並表示林長對居士林和對國家做出很多貢獻,一心想把居士林搞好,同時照顧好弱勢羣體。
佛教居士林: 修行不是為了得到,而是為了放下
只有自己能脫離,才能幫助在輪迴當中苦難眾生,這些苦難眾生與我們生生世世都有緣分,有緣,你就有機會幫助他,所謂是「佛不度無緣之人」。 佛教居士林2025 那我們首先要度自己,度自己,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根本,真的是大根大本,我們不在這上面下功夫,那就錯了。 我們想出離沒有能力出離,所以一定要發心。 在家居士只能受六重二十八輕菩薩戒律,布戒的也是和尚。 綜上所述,居士林是不會給十重四十八輕戒律的。 家庭成員應該在寺院受戒,而不是在居士林。
佛教居士林: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免費編輯 添加義項名
絕不能看錯醫生、喫錯藥,這樣一來,不但加重病情,甚至斷送生命! 佛教居士林2025 佛是大醫王,法是良藥,還需要醫護人員照護我們,教導我們正確的用藥方法,才能達到醫治的目的。 此時,醫護人員就如同說法師,如同僧寶,懂得處方簽,教我們如何正確使用藥方醫治。
佛教居士林: 上海佛教居士林大雄寶殿
主佛後面還有一個小型藏經閣,非常完整的詮釋了傳統漢傳寺院的“中軸線”佈局。 自1934年創辦以來,本林數易其址、數次擴建,2014年在本林創立80週年之際,已故前林長李木源居士啓動了大雄寶殿重建工作。 大殿主體結構中西合璧,外部裝潢採用閩南傳統“燕子脊”堆剪工藝,造型巍峨壯觀,清秀柔和。 大殿重建、增建講堂及停車場、以及兩棟大樓整體裝修費用爲新幣6000萬元。
第二種就是以佛法為中心來研究佛法,所謂佛法是以佛所教的教、理、行、果、經律論,用佛陀所教的一切內容,來做為研究佛法的基準。 用佛法的立場來研究佛法,佛法纔不會變了質。 所以說只要合乎佛法,我們不應該畏懼退縮,盡量去做,用佛法來面對一切。 (一)憶念、(二)禮拜、(三)稱讚、(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迴向。
人與人相處,煩惱習氣很重,總有傲慢,殊不知傲慢是大煩惱。 貪瞋癡底下就是慢,你就曉得這個東西多嚴重。 人,無論是世法是佛法,為什麼學不好? 孔夫子說得好,他說假設這個人他的才華像周公一樣,周公,聖人,是孔老夫子一生最佩服的人,也常常讚歎的人。
佛教居士林: 上海佛教居士林青年學佛組
沈輝、系之等將上海佛教居士林愛文義路林址改組為「上海佛教凈業社」。 王與楫、朱石僧等另組「世界佛 教居士林」,遷回海寧路錫金公所。 一九二六年於閘北新民路、國慶路口自建新林所,此後數次擴建。 佛教居士林 一九三七年後,日軍侵滬,林所毀於戰火,世界佛教居士林漸趨衰頹。 在1910年,楊仁山與佛教界同仁商議共同創立了中國佛教研究會,對中國佛教自結團體產生了極大影響。 佛教居士林2025 自此之後,許多在家居士自發的組織了佛教居士會。
佛教居士林: 北京一家拆遷,小妹獨得332萬,大哥向小妹索要100萬,被拒絕
1936年,胡公移居五臺潛修,佛學家大善知識周叔迦,繼董其事,接續法筵,與上海佛教居士林南北並稱,極一時之盛。 創北平佛教圖書館,設研究室,整理和編纂佛教的文物資料,例如佛教金石志、佛教寺塔志、佛教經籍志、佛教論文志、佛教史料類編、古師遺說等。 著名學者湯用彤、朱光潛、林宰平、俞平伯等均曾來林參加佛學專題座談會。 她表示,冠病病毒從大流行成爲地方性流行病後,如今大家都要學習與病毒共存,各種活動及慶典也陸續恢復正常。
佛教居士林: 北京佛教居士林經費來源
1949年10月1日後更名爲“北京居士林”。 1952年9月3日本林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立案。 1949 年5月13日北京佛教居士林召開會員大會,推選周叔迦居士爲理事長,並通過《北平居士林簡章》,規定了“以集合在家佛教信徒,以舍已利人之精神參加生產,服務社會爲宗旨 ”。
儒家沒有講超越六道,所以他對傲慢沒有說斷,但是他也提出嚴重警告,在《禮記》裡面「傲不可長」。 傲慢是人都有,與生俱生的煩惱,不是學來的,你生生世世帶來的,叫俱生煩惱,只要是眾生都有這個傲慢的習氣。 人與人之間,人與一切眾生之間,在大乘教裡說「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這佛在經上常講。 你瞭解事實真相,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自然就流露,自然你就會關懷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有苦難,你一定是全心全力去幫助他。 那個救苦救難,苦難的根本要知道,苦從哪裡來?
佛教居士林: 上海佛教居士林
在佛教淨業社、世界佛教居士林的如火如荼的各種形式的弘揚佛教文化事業的開展中,有力推動了近代上海佛教的復興,影響甚大。 1937 年後,日軍侵滬,世界佛教居士林的林所毀於戰火,世界佛教居士林漸趨衰頹。 七、內外關係:居士林是佛教在家信徒組織,應接受政府主管部門和佛教協會的領導和指導,多反映情況,加強聯繫。 寺院爲了便於聯繫經常來寺參加活動的在家信衆而組織的居士林,寺院應提供一定的場所,此屬寺院下屬的一個組織,應接受寺院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