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來說,根據國稅局的定義,是指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各有薪資收入採定額扣除者,每人每年可以扣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不管是想 編輯所得或扣除額資料、還是 增修受扶養親屬資料,通通都可以用手機完成報稅啦! 另外也可使用行動支付及電子支付帳戶,這兩種方式可以拿來繳稅。 歡迎光臨北區國稅局綜所稅稅額試算服務專區,國稅局為便利納稅義務人申報綜合所得稅,提供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稅額試算服務,對於符合一定條件之民眾,國稅局將先行為民眾試算綜合所得稅,民眾於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確認無誤後,回復確認通知書或自行繳納稅款即完成報稅手續,方便又快速。 現行稅法規定,除特定例外(例如前面講的,新婚第一年),夫妻一定要「合併報稅」,但可以「分開計稅」。
- 1.經減除本特別扣除額後,全年綜合所得稅適用稅率在20%以上,或本人或配偶之薪資所得分開計算稅額適用稅率在20%以上,或本人或配偶之各類所得分開計算稅額適用稅率在20%以上。
- 因此,填寫申報戶資料時就會出現看似「多填一人」(也把分開計稅者計算進去)的狀況。
- 各種扣除額的規定與額度參考下表,或【2022扣除額、免稅額一覽表】;列舉/標準扣除額的選擇與規定參考【列舉/標準扣除額怎麼選?】。
- 持身分證正本至各地國稅局申辦即可;而若沒辦法親自前往,也可以委託他人代為查詢,查詢人需持申請人與代理人身分證正本,並附上查調委託書正本即可查詢。
- ● 免稅額、課稅級距金額及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111年度適用的CPI與上次調整年度(106)相比上漲4.17%,達調整標準。
若您選擇一般列舉扣除額,你就必須檢附證明文件,所以平常要將收據等憑證收集保存。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夠多的單據是可以證明釦除、你總共可以免稅的總金額也超過標準扣除額,就用列舉扣除並自行填寫申報並提供單據給國稅局,沒有的話大多情況都是用標準扣除額。 列舉扣除額包含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等,都需要提供證明文件才能順利扣抵。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同時,今年的「手機報稅2.0」服務,新增編修扶養親屬功能,並納入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繳稅服務,多元化付款模式讓繳稅不再是麻煩的負擔。 消費者可透過「行動電話認證」執行身分驗證,並自動下載所得及扣除額資料,不用讀卡機也能辦理網路報稅。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綜合所得稅常見問題QA
根據國稅局的定義,綜合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在一定期間內(通常為一年)的淨所得課徵的稅,這個總額還會再依法扣除減免一些項目,並使用累進稅率,所得較高的人會課較重的稅、所得較低的人課較低的稅。 夫妻收入高且非薪資收入多(包括投資、利息,會計師或模特兒等執行業務所得等),較可能適合所得分開計稅。 (二) 必要費用與提供勞務直接相關,由所得人負擔的「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支出」3項必要費用為限。
申請因經濟弱勢辦理綜合所得稅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款作業(自然人憑證) 納稅義務人因經濟弱勢,致無法於規定期間內繳納稅捐,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綜合所得稅應納稅款(含自繳稅款及覈定補徵稅款)。 ●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2025 免稅額、課稅級距金額及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111年度適用的CPI與上次調整年度(106)相比上漲4.17%,達調整標準。 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不再免稅,如果在去年有買賣未上市櫃股票賺取價差者,今年申報110年度所得稅時,將計入最低稅負課稅,即為個人「境內外」所得減除670萬免稅額後,適用20%稅率。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國稅局已於今年4月25日前陸續寄發110年度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通知書,近期疫情嚴峻,民眾可於5月1日至6月30日透過網路線上回復確認,在家就能完成綜合所得稅申報,減少接觸感染機會。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財政部及所屬機關
另外,因工作業務所產生的補助與津貼也屬於薪資所得,例如:出差交通津貼、住宿津貼等。 免稅額就是一個人可以不用繳稅的額度,每個人都有免稅額度,一般人的免稅額為8.8萬元,而70歲以上的人,免稅額則為13.2萬元。 不過,目前報稅期間仍維持法定申報期限1個月,5月15日前財政部會再依據指揮中心疫情管控措施,評估是否延長申報一個月。 由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知道,所得淨額是300萬並不是300萬全部都用30%去算,只有超出252萬的部分(48萬)是用30%稅率,其他的則是以此類推用更低稅率去算。 免稅額就是不用繳稅的額度,每個人都有免稅額度,每個人的免稅額為9.2萬元,而70歲以上的人,免稅額則為13.8萬元。 包括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其他所得。
- 扣除額又分為一般扣除額、特別扣除,而一般扣除額又分為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這是2擇1填報,不可同時併用。
- 個人於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住合計在1天以上未滿31天,其生活及經濟重心在中華民國境內。
-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 該等金額上次調整年度為102年度,適用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101.67,與103年度適用的指數102.65相較,上漲0.96%,未達應行調整的標準(3%),故免予調整。
- 納稅義務人的撫養人口資料:包含姓名、出生年、與納稅義務人的關係、身分證字號、所得、所享有的免稅額及扣除額等。
您使用的是已經不支援的過時作業系統,將無法瀏覽本網站,請更新您使用的作業系統以確保瀏覽的流暢與安全。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所得稅怎麼算才划算?節稅的小技巧
今年首度推出線上AI稅務智能客服,針對民眾申報操作與稅務問題,提供24小時諮詢服務,分別有啵兒棒、國稅小幫手2個智能客服服務。 納稅義務人的撫養人口資料:包含姓名、出生年、與納稅義務人的關係、身分證字號、所得、所享有的免稅額及扣除額等。 扣除額又分為一般扣除額、特別扣除,而一般扣除額又分為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這是2擇1填報,不可同時併用。 一般標準扣除額就是不須出具證明,不論所得高低,都只能按固定金額扣除。 此外,如果納稅義務人未受疫情影響,但因客觀事實發生財務困難,無法一次繳清應納所得稅,可在規定納稅期間內,向國稅局申請加計利息分期繳納,並依規定酌情覈准分期繳納期數,最長36期。 另外,綜合所得稅的報稅時間為每年的5月1號到5月31號,如果不小心超過報稅期限就必須加計利息,必須特別留意。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怎麼算?
不過,其實申報戶的試算資料計算邏輯是先算出「綜合所得淨額」,再用它扣掉「配偶薪資所得淨額」,得出申報戶「不含配偶薪資所得應納稅額」,為了讓表單設計不要太過複雜,我們的設計是讓你填寫資料算出「綜合所得淨額」,同時另開一個欄位(「扣除另一方薪資所得淨額」)扣減另一方薪資所得淨額。 因此,填寫申報戶資料時就會出現看似「多填一人」(也把分開計稅者計算進去)的狀況。 從我們提供的試算表單上,可以看出所得稅的計算結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① 第一步,把所得總額減掉「扣免額」/基本生活費,計算出所得淨額,這是課稅基準也是決定稅率的依據。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綜合所得稅計算項目有哪些?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如果覺得推算來推算去很麻煩,可以直接用我們的試算表分別試算幾回看看。 有個試算表的好處是:每次談到稅務新制,新聞比較來比較去,夫妻報稅該分該合比較划算,總得看一堆文字夾數字,看得眼都花了。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相關文章
(為什麼需要扣成「淨額」的原因一樣也推薦參考此文) ② 第二步,將淨額乘以稅率並扣掉累進差額,算出應納稅額 ③ 把退稅扣稅額扣掉。 若不知道怎麼做纔是最省稅的方式,那就直接利用「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站」中的稅額試算服務,只要輸入完基本資料認證,就可以直接於國稅局系統內得到稅務試算服務,屆時選擇最優的方式繳納即可。 最後,想在5月順利又快速地完成綜所稅報稅,那麼所得資料、支出的憑證單據一定要事先準備好啦!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相關網站
歡迎光臨臺北國稅局稅務專區-110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稅額試算服務作業,國稅局為便利納稅義務人申報綜合所得稅,提供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稅額試算服務,對於符合一定條件之民眾,國稅局將先行為民眾試算綜合所得稅,民眾於收到稅額試算通知書確認無誤後,確認回復或自行繳納稅款即完成報稅手續,方便又快速。 財政部110年11月24日公告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及計算退職所得定額免稅之金額。 至營利事業及個人免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規定繳納所得稅之基本所得額金額、計算基本稅額時基本所得額應扣除之金額及免予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之保險死亡給付金額,依本條例規定,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之指數上漲累計達10%以上時,按上漲程度調整之。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綜合所得淨額 = 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扣除額(標準/列舉擇一)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這邊簡單說明一下,一般而言分開計稅者只能計入自己的免稅額以及與個人較有關的扣除額(薪資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其他如標準扣除額和其他家戶相關的扣除額都應該算在申報戶裡扣除。 例如,夫妻兩人薪資分開計稅,夫為分開計稅者的話,以他來計算的稅額不能計入標準扣除額,而妻子那邊的申報戶則可以報標準扣除額兩人的額度。 財政部表示,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及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依所得稅法第5條第1項及第3項、第5條之1及第14條第4項規定,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之指數上漲累計達3%以上時,按上漲程度調整之。 綜所稅試算:僅供參考(109年) (本試算服務對於有配偶者,僅提供納稅義務人及配偶所得採合併計算稅額 … 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扣除額)X稅率=綜合所得稅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2025 註:分開計稅者,算「所得淨額」時只能算跟個人有關的扣免額,主要是「免稅額」與「薪資特別扣除額」。 而夫妻二人的「標準扣除額」和全戶的「基本生活費」,都要計入在「申報戶」中。
我們也會收到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在我們的網站上為您自動建立一個帳號。 但須留意的是,這個手機門號必須是納稅義務人本人自己申請的,且是月租型手機問號,若能同時符合這2大條件,即可直接使用手機號碼登入查詢。 除此之外,光了解「課稅級距」可能還是不夠的,今天小編也要一起教你怎麼試算出應繳的稅額,以及如何正確查詢個人所得金額。 綜所稅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都將調升3.35%。 單身標扣額由12萬元增至12.4萬元,提高4000元,進而有配偶者標扣額就從24萬元增至24.8萬元;薪資及身心障礙扣除額則由20萬元增至20.7萬元,提高7000元。 一、免稅額:每人新臺幣(下同)85,000元;年滿70歲的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納稅義務人扶養的直系尊親屬其免稅額為127,500元。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報稅方法怎麼做?
假如選擇分開計稅,還有幾個選擇題:(一)得選擇要讓配偶中的哪一方作為「分開計稅者」(另一方以「戶」為單位報稅並享申報戶相關的扣免額[註]);(二)「分開計算」的標的是什麼? 可以有兩種,一是隻將薪資分開計算,二是「將所有所得都分開計算」。 因此,加上合併計稅的選項,一對夫妻總共會有五種計稅方式可供選擇(新婚夫妻則還有分開申報的選項,等於有六種)。 另一個不算是「稅務新制」,不過財政部會特別提出來提醒的,就是因為去年同婚專法通過,今年新增了許多同志新婚伴侶,這些新婚伴侶和異性戀夫妻一樣,新婚的第一年享有一個跟之後不一樣的特別權利,那就是可以選擇要:① 當自己還單身,雙方都分開申報所得稅 ② 用新婚的身份,合併報稅(可選擇是否分開計稅)。 根據國稅局指出綜合所得稅總額還會再依照每個人不同的狀況扣除減免項目,像是家庭中有扶養老人、小孩的稅可減免等等。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累進差額怎麼來的?
財政部已公告調高了109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為19.2萬元。 為維護人民基本生存權利,明定納稅者及受扶養親屬因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之費用 ,不得加以課稅。 首先,把過去一整年的收入減去扣除額,可獲得「所得淨額」,個人綜合所稅的免稅額和扣除額可直接參考下方表格,依據你的家庭狀態和身分對照金額。 所得稅是將過去一年的所得,扣掉政府規定的「扣除額」、乘以課稅稅率,所得出的結果。 像是 2022 年 5 月要申報 2021 年的總收入、2023 年 5 月要申報 2022 年的總收入等以此類推,實際繳稅要以申報當下為主,不過我們還是能先試算大概要繳納多少所得稅。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應納稅額 = 綜合所得淨額 * 稅率 – 累進差額
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以下為借貸成本計算的參考範例:假設你貸一個新臺幣500,000元的貸款還款期為36個月,年利率為1.68%~16.98%,還款額則為新臺幣513,056元。 臺大經濟系畢業,現任 Simpany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2025 簡單開公司共同創辦人,能夠體會創業者的辛酸與視角、同時具備政府服務經歷,希望能將經驗整理分享、資源串接得更理想。 政府服務經驗包括: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臺北市產發局顧問委員、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企聚落發展委員等。 註:第 2、3 例子為雙薪家庭,如果為單薪,薪資特別扣除額只能扣除一人。 薪資做為受僱者(員工)的工作所得,特別注意的是Foodpanda、Uber Eats 外送員也屬於薪資所得。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 所得分開計稅,夫為分開計稅者:約6.6萬元
例如大多數人收入可能適用的是5%、12%、20%稅率,但收入超出一定金額以後,超出部分可能高達30%~40%稅率。 若莊董有股利10萬元,個人所得稅新制(股利合併計稅)股利所得享有8.5%的可抵減稅額,算出來為8,500元。 個人綜合所得稅試算 貸鼠先生希望能建立一個安全、值得信任的平臺,讓民眾可以在這裡找到最好的金融方案,用資金繼續實現夢想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