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科技大學科系15大著數2025!(震驚真相)

創立於民國五十四年,前身為「中國市政專校」、七十二年配合國家發展,更名為「中國工商專科學校」、八十九年改制為「中國技術學院」,九十四年八月正式改名為「中國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分設流通運籌管理組、微型創業管理組之分組;食品科學系分設加工與醱酵烘焙組、食品保健科技組之分組;財務金融系分設服務行銷組、財富管理組之分組。 資訊工程系資訊技術組改名資訊工程系資訊應用組並增設電子商務組;電子工程系增設體感互動媒體設計組;電機工程系增設綠色能源與動力組;機械工程系增設動力機械組。 1994年,中華工學院向教育部提出了改名大學的申請,在此時期學校的通識教育中心、師培、外文系、行政系相繼成立,同年也申請開設教育學程。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2025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1996年成立附設兩年制技職體系,同年陸續興建新的教學大樓,董事會開始尋覓第二校區。 時至1996年,中華工學院已發展為具有19個科系、學制完整、日夜間部合5,500餘人的大型學院,擁有九幢校舍、體育場、室內運動場,並舉行了第一屆運動會。

  • 資訊工程系資訊技術組改名資訊工程系資訊應用組並增設電子商務組;電子工程系增設體感互動媒體設計組;電機工程系增設綠色能源與動力組;機械工程系增設動力機械組。
  • 105年7月底田校長屆齡退休,董事會自105年8月起敦聘李宗霖教授為第六任校長,並獲得105學年度科技大學綜合評鑑校務類評鑑成績通過之成績。
  • 93年8月由陳信雄教授接任第四任校長,以改名科技大學為重要目標,陳校長任期內,陸續增設研究所,95年度技術學院評鑑獲行政類一等、15個系所一等之佳績,於98學年度奉教育部覈准改名為中華科技大學。
  • 2017年,停招財務金融系、資訊管理系(科)進修部、電子工程系碩士在職專班。
  • 2010年5月,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發99年度(公元2010年度)推動產學合作績效卓越獎。
  • 學校成立了語言中心,招有國際學生,有141名國際學位生在學。
  • 中華大學位於新竹市香山茄苳地區,佔地20餘公頃,約有二十餘座建築散佈在茄苳湖山之山坡地上,校區緊鄰國道三號高速公路茄苳交流道(里程103公里)。

2005年成立觀光學院,與桃竹苗地區數十所高中結為聯盟學校。 2010年中華書院正式招生,2011年學校行政單位通過ISO9001認證。 2022年與臺北市立明倫高中、臺北市立大直高中、臺北市立百齡高中、臺北市立陽明高中四間北市市立高中簽訂策略聯盟,培育AI人才。 中華科技大學,學校正式全銜為中華學校財團法人中華科技大學,簡稱中華科大。 校本部位於臺灣臺北市南港區九如裏,另外有分部位於新竹縣橫山鄉橫山村及雲林縣古坑鄉崁腳村。 名同學通過教育部學海計畫及銀鷹計畫甄選,前往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緬甸、泰國及中國大陸等東亞、新南向國家實習或交流。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活動剪影

勵志節為中華大學的畢業典禮活動,也是新竹市荔枝節活動的一部分。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2025 自2004年起,中華大學一年一度的畢業典禮與新竹市農會合作,為社區的農民促銷農產品,也成為中華大學的特色之一。 曾於2010年-2013年間停辦,將於2014年之畢業典禮恢復舉辦。

「私立中華工業專科學校」於民國56年5月奉準籌設,57年3月成立董事會,推選孫永慶先生為董事長,積極籌措財源,並敦請陳訓烜先生為首任校長,同年月奉教育部臺專字第17859號令准予立案。 本校有日間部、進修部、四技、二技、附設進修學院及專科進修學校、航空維修教育中心等共18系、8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兩個學位學程,學生人數近九千名。 本校校區除有臺北南港校本部外,尚有新竹校區及雲林校區。 66年2月陳校長奉準退休,同時敦聘王式智先生為繼任校長,大力革新校政,72年7月王校長二任屆滿,乃聘請孫永慶先生為第三任校長,勵精圖治、加強師資、改善教學、美化校園、充實教學設備、收購民地民宅,績效卓著,校務蒸蒸日上,呈現蓬勃朝氣。 91學年度開始設立研究所,92學年度於新竹橫山設立校區,開始招收航空相關科系。 93年8月由陳信雄教授接任第四任校長,以改名科技大學為重要目標,陳校長任期內,陸續增設研究所,95年度技術學院評鑑獲行政類一等、15個系所一等之佳績,於98學年度奉教育部覈准改名為中華科技大學。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中華科技大學

105年7月底田校長屆齡退休,董事會自105年8月起敦聘李宗霖教授為第六任校長,並獲得105學年度科技大學綜合評鑑校務類評鑑成績通過之成績。 106年11月1日起敦聘郭承亮教授為第七任校長;109年8月1日再次敦聘郭承亮教授為第八任校長,110年8月郭校長申請退休,由雲林分部郭鐘達副校長代理校長。 111年2月1日起敦聘周錦東教授為第九任校長,111年6月周校長因故請辭,由謝宏榮副校長代理校長,111年9月1日起董事會敦聘郭鐘達教授為第十任校長。 建築一館創校時興建的首棟館樓,於1990年竣工啟用,為校內早期建築風格的代表。 由建築師陳榮村教授設計,是一幢帶有中國風味紅瓦屋頂的現代建築,造型中具備中國古典建築的對稱、厚實、嚴肅等特質,並以出陛、斜屋頂和山牆表達中國建築的概念,以中國文化的再詮釋,來塑造一現代中國大學的建築型態。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2025 建築物座西向東,左右兩翼為演講廳,在高樓層設計了大面積開窗,並將中國式屋頂單脊改為雙脊,創造了天窗透光走廊,另仍保持燕尾的意象,現為建築與規劃學院所在。

未來本校將持續穩健經營、踏實辦學,並進一步落實本校教育目標,提升教育品質,培育優秀高級人才,發展成為卓越之科技大學。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應智學程的日籍生則是在馬力歐造型裝扮的學生帶領下,搭配馬力歐的音樂,獻上充滿創意的精采表演;國際專修部的越籍生,雖然才來臺灣不到1個月,但在平常忙碌學習中文的課餘時間,也精心準備了活力四射的舞蹈,讓人印象深刻。 本系同學在畢業前都有機會進入職場實習(有薪實習),實習對學生而言是最好的職前訓練,為就業生涯提前插旗。 林明溱:建築科(1973年,畢業),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現任南投縣長。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大學校系

目前本校設有日間部、進修部、附設進修學院及進修專校、航空維修教育中心,共十八個系、八個研究所。 除臺北南港校區外,尚有新竹校區(以航空相關教學校區)及雲林校區(學生實習與產學合作園區)。 陳億成:機械工程科(1984年,畢業),國立臺灣技術學院工學士、國立臺灣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控制組碩士、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博士。 全方位的航空人才除具專業技能外,尚需要有流利的外國語言能力、高度的品質安全訓練、先進的資訊處裡能力。 融通專業系統整合的航空人才飛機組成涵蓋數百萬零件,加上地面設備如導航、機場作業、貨運物流裝備等,故具備整合各專業、融通各系統能力的人才,成為航空產業急需之人力資源。 理論與實務兼備的航空人才除基礎課程外,更擁有一個與全世界最大飛機維修集團(德國漢莎)合作之維修訓練學校。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校長領航

1980年代王榮昌、蔡兆章及中國國民黨的國民大會代表林政則邀請有志捐資興學的地方仕紳十一位,籌議興辦新竹第一間民辦大學並獲教育部覈准創立「私立中華工學院」,這14位出資者,現今被認為是中華大學的創始人。 中華大學(英語:Chung Hua University,CHU),簡稱華大,是一所位於臺灣新竹市香山區的私立大學,前身為1990年開始招生的中華工學院,為亞太高校書院聯盟和AACSB的成員校,與鄰近的玄奘大學、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組成玄華元聯盟。 111學年度申請機械工程系增設二技進修部並獲準於112學年度招生;健康科技學院申請改名為健康科技暨管理學院並獲準於112學年度正式更名。 本系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認證,代表學系對教學品質、師資結構與教研環境之重視獲得國際認可,學生取得之學位可通行全球,且為學生畢業後職涯發展之必備條件。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2025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2020年,國際商務與行銷系改名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增設文創與數位多媒體系進修部。 觀光事業系遷回至臺北校區上課,部分教室與餐飲管理系共用。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中華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註1:本表依據2017年教育部之學科標準分類架構(第5次修正)作編排,僅列入醫藥衛生學門四年制(含)以上學士班學系,學士後學系以及二年制、五專相關學科不列入。 平臺使用人次由初期的每學年度96萬人次,逐年成長至今每學年度103萬人次,而課程使用率亦由10%逐年提升至77%。 搭乘日統客運臺北往返梅山班次(7000或7006路線),經過興昌橋後,於古坑鄉南昌站下車,校區位於站牌旁。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建築與設計學院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佈2020亞洲地區大學排行榜,中華大學不僅於亞洲地區1600所大學中,躋身前450名大學外,更名列臺灣綜合型私立大學第11名,對於學校教研資源及畢業生表現給予偌大肯定。 以多元活動培養學生思維及表達能力,並從社團活動中學習團隊分工合作,而成為五育均衡發的科技人才。 設計有「學優、樂羣、職場能力手冊」,鼓勵同學積極參與社團。

中華科技大學科系: 中華大學

碩士班分別為電機及資訊工程碩士班、機電光工程碩士班、土木防災工程碩士班以及建築碩士班。 中華大學廣為延攬當代的產業界、政界、學界至學校任教,聘為中華大學教席或擔任學院的領導人物。 迄至2013年10月,學校教員有290名,助理教授級以上佔84.8%。 為了提升師資水準,自2000年以後,已停止新聘講師,大幅度地增聘教授。 1990年中華工學院奉準設立,於新竹市郊的東香裏茄苳段購買校地,興建校舍並開挖人工湖,即今日的中華湖(又稱白馬湖)。 校舍建築大樓配置結合在數個大廣場上,校園動線以白馬湖為中心,使行政單位與教學系所容易聯繫與溝通,屬於線、面組合簇羣空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