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奉江戶時代的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現在的社殿羣基本上都是3代將軍家光在1636年的寬永大造替中重建的。 境內除陽明門外,還有彙聚了當時技術精華的國寶8棟、重要文化財產34棟等55棟建築物。 各建築物均由全國各地召集而來的能工巧匠施以雕刻、上漆、極彩色,總工費以現代金額計算高達400億日元到1,000億日元,堪稱絢麗豪華之極致。
佛光山處處彰顯釋星雲建設「人間淨土」、推展「人間佛教」的理想與精神。 高雄總本山因此成為臺灣的佛教名剎,同時是「三寶」具足的莊嚴佛教聖地,是實踐人間佛教的重要根據地。 佛光山日光寺 反映了唐代建築藝術加工和結構的統一,力與美的統一。
佛光山日光寺: 佛光山發展目標
伯希和本身精通漢學,與絲綢之路上大多數以“探險家”(比如先於伯希和抵達敦煌的斯坦因)爲背景的考察隊不同,他22歲時就曾到過北京,見識過義和團運動;25歲,將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翻譯爲法文;28歲,即率隊開啓了這次考察。 多倫多大慈3分會 2022聯合會員大會 12月17吉祥日,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大慈第一、第二、第三分會,聯合於下午2時,在多倫多佛光山三樓禪堂舉辦「2022年分會會員大會」,大家匯聚一堂,總結過去,展望未來。 大會特別邀請了協會理事陳淑芬、綦常青、李欣、胡威,蘇鈺仁出席。
館內一樓前方為普陀洛伽山觀音殿,弧形外牆印有一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經文。 佛光山日光寺2025 最後的玉佛殿供奉以緬甸珍奇白玉雕成的臥佛,佛像兩側各有彩色玉雕,分別象徵東方琉璃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 而臥佛上方供奉佛陀真身舍利,是全世界僅存三顆佛牙舍利之一,彌足珍貴,也是佛陀紀念館興建的因緣所在。
佛光山日光寺: 景點
比對《舊唐書》的記載,在唐大中年間之前去世、王姓、官至右軍中尉的人,只有一位宦官王守澄。 從元和年間以來,他一直是宮廷中呼風喚雨的風雲人物,參與了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但最終因爲營私弄權而於大和九年(835年)被賜死,他的形象沒有出現在佛光寺中,但卻是最重要的“功德主”。 位於主館後方,爲佛陀紀念館的地標,大佛高108公尺,採用1872公噸銅鐵建造而成,爲目前世界最高的青銅坐佛。 佛光寺被當地人稱爲“臺外寺”,由於地處偏僻,不在當年戰火紛飛的戰場中心,故而主殿自唐代建造起,尚未翻新。 佛光寺寺後東山坡上,有唐代大德萬便和尚塔,平面六角形,唐貞元十一年(795年)建;無垢淨光塔,平面八角形,唐天寶十一年(752年)建,僅存基座;寺西北500米,有唐代華嚴宗大師解脫和尚塔,方形,唐長慶四年(824年)建;還有金代杲公和向塔。
- 那是盛夏時節,我最覬覦的就是釋迦摩尼佛右邊這尊供養菩薩托盤裏的西瓜:它們看起來這樣新鮮、生脆,爲艱苦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慰藉。
- 2019年8月,浙大文物數字化團隊開始對佛像進行數字化採集,這項工作的專業說法稱“基於多視角的三維重建技術”,簡單講,就是從各個角度爲塑像拍攝成百上千張高清照片;後期利用這些影像數據,建立佛像的三維色彩模型。
- 在不分膚色、種族融和的理念下,佛光山突破狹隘地域觀念,已達到佛教國際化的目標。
- 佛法本無國界之分,爲使“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佛光山在全世界五大洲創建百餘所寺院道場,佛光會則遍佈一百三十餘個國家地區。
自古以來,佛教徒為實踐佛陀「應病予藥」、「拔苦予樂」的慈悲教法,凡對大眾身心生活有所助益的事業均視為己任,積極興辦慈善事業,實現人間淨土。 佛教東傳中國二千餘年,已經不侷限於宗教層面,而是深入民間與人們生活契合為一。 其不僅影響中國字彙用詞,在建築、雕刻、茶道、繪畫、音樂、舞蹈、文學、戲曲等各領域上,都已成為中國文化主流,在社會教化、哲學思想等,亦不得不說是受到佛教的影響,甚至在藝術表現上更留有輝煌燦爛的遺產。 5.佛光寺斗栱較大,爲結構構件,外檐柱頭鋪作爲七鋪作雙抄雙下昂,半偷心,外檐補間鋪作每間僅施一朵。
佛光山日光寺: 佛光寺歷史沿革
佛光山從三面環繞全寺,寺院前方是豁然開朗的山川河谷,作爲全寺的主殿,東大殿建在高高的山腰上,以一種君臨萬邦的氣勢威壓着全寺。 幾乎站在院內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將寺院的全貌一覽無餘,這種佈局正是體現了開放、包容、質樸、大氣的盛唐氣象。 佛光山日光寺 於是,他們不辭辛勞,在戰爭陰雲的籠罩下,前往山西的羣山峻嶺中搜尋到了這個隱藏了千年的古寺,而佛光寺寂寞多年的山門也終於被打開。 佛陀紀念館高近50公尺,佔地4000餘坪,基座高大,塔身設計為覆缽式塔,外觀則融合印度窣堵波(stūpa)及菩提伽耶的大菩提寺建築風格,基座外飾黃砂岩,塔身為鏽石。
佛光山日光寺: 山西有沒有可能出現第二個佛光寺?
1997年出版《中國佛教白話經典寶藏》、佛光大辭典光盤版,設立佛光衛視(現更名爲人間衛視),並於臺中協辦「全國廣播電臺」。 2000年創辦佛教第一份日報《人間福報》,2001年將發行二十餘年的《普門》雜誌轉型爲《普門學報》論文雙月刊;同時成立「法藏文庫」,收錄有關佛學之兩岸碩、博士論文及世界各地漢文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各一百冊等。 佛光山,位於中國臺灣高雄市大樹鄉東北區,是中外聞名的佛教勝地,有“南臺佛都”之號。 1967年(五十六年),由當代高僧大德星雲法師率領弟子創建,是臺灣最大的佛教道場。 這張源自敦煌莫高窟第61窟北壁的壁畫《五臺山圖》,這幅創作於五代十國時期的禮佛地圖,正是當年梁思成先生一行“按圖索驥”找到真正佛光寺的重要資料。 2019年設立於日本羣馬縣的法水寺,面積40坪,為日本第一個佛光山寺的美術館。
佛光山日光寺: 佛光寺,讓你穿越回大唐
雖然它承受了千年的委屈,但也正是這種穩健牢固的姿態,支撐着佛光寺千年的骨骼和歷史。 據五臺山《清涼山志》記載: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唐武宗滅佛時被毀,被毀之前的“大佛光之寺”當時的影像,被描繪於幾千里之外的敦煌石窟,可想而知這座寺院在唐宋時代五臺名剎中的地位。 一座建造於公元857年,保存完好的唐代木構建築就這樣被發現了,被譽爲“亞洲佛光”的它距建造之時整整1080年。 20世紀30年代,中國建築學家梁思成與林徽因從美國留學歸來,投身於對中國古建築的考察與研究發現之中。 奠基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的大雄寶殿,為佛光山寺正殿,供奉三寶佛,即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如來佛、阿彌陀佛,四周環繞供奉有14,800尊釋迦牟尼佛聖像,佛座兩側有兩座高達9公尺的寶塔燈,以示佛法的光明,遍照人寰。
佛光山日光寺: 佛光山榮譽
大佛金色晃耀,右手上舉表示放大光明,如大海燈塔,左手低垂,呈現接引之勢,為接引眾生達安樂之土的意思。 佛像蓮座入口迴廊,並塑有《大懺悔文》、《佛說決定毘尼經》35玉佛,四週並有各佛像、護法金剛,以及飛天舞躍其間,神情栩栩如生。 傍晚的五臺山落日,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佛國極樂世界的餘光,讓每個到訪者的心情衝破傍晚的陰翳,開始神往極樂世界的普照福光。 佛壇(寬6050mm)佔據內槽(寬8820mm)三分之二以上的空間,使得殿內空間狹窄,加上扇面牆尚不存在,僧人和信徒主要以右繞佛壇禮拜爲主。 在梁思成的《圖像中國建築史》中,祖師塔測繪圖沒有塔基,從當時的老照片來分析,塔基被覆土掩埋,測繪時並未看到下層塔基。 “佛殿主”的名字書寫於梁,刻記於幢,那經幢的建造時間“唐大中十一年”應與大殿建造時間相同。
佛光山日光寺: 佛光寺最初是否有前廊,牆是厚牆還是能露出柱子的薄牆,色彩是七朱八白的彩畫還是更加豔麗的彩畫?
工程師黃碩說,草架上的工作頂考驗體力,大部分時間,身高1米82的他需要貓着腰工作;當進入草架正中的最高空間,在有3米高的樑架上,又需要上下翻跳着工作。 2019年7月,我跟隨浙江大學文物數字化團隊第一次到佛光寺時,也有機會去草架調查,我強烈要求跟着上——衝着“夏宮”裏的蝙蝠去的。 佛光山日光寺 今天在浙大藝博館的展廳裏,一座元宇宙裏的佛光寺,正在天上“飛起來”。
佛光山日光寺: 高雄佛光山 臺灣信衆最多最大的佛教道場
上午8時30分首站就到縣府,由祕書長盧協昌代表接受,慧無師父並特別贈送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師父墨寶「處世無畏、和平共存」,盧協昌感謝星雲法師及日光寺對眾生的關懷,在此寒冬之際,更顯一股暖流,讓人備感溫馨。 國際佛光會於1992年成立,2003年獲聯合國正式邀請成爲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非政府組織(NGO)會員,陸續在瑞士日內瓦、南美智利、亞洲泰國及美國紐約曼哈頓設立駐聯合國辦事處。 佛光山是個注重制度的教團,舉凡人事獎懲、升等調職、財務會計、出家受戒、道場建築,乃至僧團清規及僧衆等進修、福利辦法,皆訂有周密的制度。
佛光山日光寺: 佛光寺東大殿
矗立在佛陀紀念館後方,金色晃耀的重要宗教地標――佛光大佛,像高50公尺,地基加佛身共108公尺,相當於一般建築的36層樓。 佛像共使用1,872公噸銅鐵鑄造而成,為世界最高銅鑄的青銅坐佛,鑄造時並發起「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集百萬人抄寫好的《心經》,永久放在佛身內。 佛光山日光寺2025 在佛陀紀念館3樓與大佛座下的佛光樓都有仰望大佛的「大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