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f 戰機2025詳解!(小編推薦)

針對市場傳出漢翔公司資深員工最高有30天/年的特休假可排至年底,但資淺員工特休假消化完,就須強迫填事假,等於實質扣薪一事,漢翔表示,此部分非屬事實。 漢翔因應新增機匣業務需求,去年五月斥資22.29億元,動工新建岡山機匣四、五廠,預計今年第二季投入營運,供應GE的Leap引擎組合件等訂單,漢翔當時透露,將增加200多個就業機會。 無奈計畫趕不上變化,遭逢全球新冠肺炎肆虐,訂單銳減,僅能要求員工共體時艱,更遑論增加200人就業。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adf 戰機2025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根據規畫,未來義務役男薪資,將從目前月薪六五一○元提高至實領二萬三… 國防部今天在行政院會報告「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全案今日完成國防、內政兩部會銜公告,並自公告日生效。

adf 戰機: 臺灣戰機新紀元?馮世寬:研發戰機匿蹤功能|三立新聞臺.

——由此可見IDF的機體設計水平達到了三代戰機的主流水平,高於殲7E、殲8BD、米格29A早期型,蘇27S,近似於幻影2000,F16AB早期型。 同期大陸裝備的J-7系列戰鬥機,除了逆向仿製米格-21MF的J-7C/D以外,到2004年纔在J-7G上配備了火控雷達,機動性能也僅僅是接近三代機的水平,而且和IDF一樣航程短、載荷低。 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羣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的觀點。 我們有國內外調查新聞、生活、遊戲、消費等資訊,希望提供讀者具有深度、廣度、樂趣及生活、時尚品味的原生新聞。 ◇輔助性武器:電戰夾倉壹具(或大型1500公升副油箱)、750公升副油箱2只(可換裝其他攻擊轟炸性武器彈藥)。

F-CK-1戰機的服役單位主要以駐防臺中清泉崗機場(CCK Air Base)的427聯隊與臺南基地的443聯隊為主,每個聯隊配屬三個F-CK-1經國號戰機中隊。 2018年1月25日,清泉崗基地第3聯隊1架F-CK-1A戰機(編號1424),在上午9時執行例行性訓練,9時50分返降本場發生左主輪煞爆,飛行員依程序處置停於跑道,人機均安。 adf 戰機2025 2009年5月28日,第一架經國號戰機試飛20週年,漢翔捐贈經國號戰機全尺寸木質模型機予位在高雄市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科工館)。 10月23日,中華民國海軍打撈失事的F-CK-1B (編號1615號),發現完整未開但沾有屍塊的前後座保險傘,研判戰機是瞬間失事,兩名飛官都來不及跳傘;俗稱「黑盒子」的飛行紀錄器也撈獲,送判讀查明失事原因。 12月25日,空軍443聯隊F-CK-1飛行時數授證,頒發1,000小時飛行證書予18位空軍優秀飛行員。 adf 戰機2025 12月21日,漢翔公司舉行授證典禮,首次頒發滿1,000小時證書給10位空軍優秀飛行員,同時舉辦飛安審查會,與軍方交流各項戰術訓練與運用,希望讓F-CK-1A/B保持高度戰力狀態。

adf 戰機: 臺灣後備部隊應該「打掉重練」?談現前後備戰力的改革可能

F-CK-1戰機在設計階段遭遇最大的困難就是理想的飛機發動機的取得;飛機的性能好壞,引擎的關係非常的大,如果可以獲得大推力的軍用引擎,一架戰鬥機的設計就能事半功倍。 由於在技術與關鍵系統上必須仰賴美國的協助,加上航發中心與空軍自己並沒有任何戰鬥機的設計經驗,美國願意釋放何種等級的技術與關鍵系統就成為決定F-CK-1戰機性能的主要因素。 老實說,真的不太可能,戰機最重要的幾大指標區塊包括機體材料科學、航電系統、飛控軟體以及發動機技術,但臺灣明顯在飛控軟體以及發動機技術項目落後相當多,臺灣雖然是硬體電子代工產業的巨人,但卻是個軟體產業侏儒,在世界軟體產業的排名上甚至落後於新加坡、丹麥、芬蘭等國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日本在向美國採購F-35A型匿蹤戰機之外,為了自力研發未來可取代F-2型戰機的匿蹤戰機,防衛省從2006年開始就利用縮小比例的先進技術實證機進行一系列研究,並製造1架X-2「心神」先進技術實證機(ATD-X),自2016年4月22日首飛成功至2017年6月,總共進行25次試飛,完成一連串的戰機高機動性、匿蹤性研究。 此外,也投入研發戰機配備的先進整合感測系統,結合了自製高功率AESA雷達、電子支援系統等。

針對隱形戰機的隱形而言,重點不在可見光的隱形,而是隱形戰機在擔任戰備執行飛行任務時,如何在紅外線(熱)及電磁波(雷達)的運作環境中,達到有影無形的效果。 紅外線是由戰機自主產生,主要來源是飛機引擎的尾焰及機體的動摩擦熱,類似響尾蛇飛彈的紅外線追蹤飛彈,追蹤的就是飛機的紅外線熱源。 空軍131架F-CK-1型經國號戰機生產完畢之後,漢翔公司(航發中心改組)原本好不容易培養、建立的研發能量、專業人才,或被南韓挖角、或因業務終止而日漸流失。 漢翔公司後來是掙扎利用爭取世界民航客機市場的收入,才維持公司存活到今日。

adf 戰機: 中科院參考美國F-35戰機 型體與韓國KF-X近似九成

2006年第一架「翔昇機」試飛成功,2007年3月27日F-CK-1C/D型戰鬥機正式公開,並命名為「雄鷹號戰機」。 而觀諸臺灣的ADF計畫,目前僅能知道,是一種無尾翼的攻擊機設計,主要任務並非制空(Counter Air)、高空高速攔截等,而着重在其攜載臺自制的各式陸攻武器,包括空射雄風導彈、空射萬劍巡航導彈以及空射天劍2A反輻射導彈等,作為臺灣自制導彈的武器載臺,這似乎是較為可能的選項。 而要開發全新的第六代機種,臺灣不僅沒有技術、沒有資金也沒有人才,就憑空生出一種令世人讚歎的六代機種,蔡英文政府不斷宣傳的「國機國造」政策,恐怕在此領域僅是一場美麗的謊言。

  • 雲豹不是戰鬥機~臺灣沒有雲豹戰鬥機~第三代自製IDF計畫不是ADF第 …, 板大你好!!
  • 據悉,臺灣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那裡獲得了開發最新型的F-16,Block 70/72,也就是F-16V的專利費,很多國家都在訂購F-16。
  • 翔昇專案技術發展階段預計生產兩架技術驗證機,廠方編號分別為單座的10005號與雙座的10006號。
  • 比較一下ADF-01和ADF-11與AC3各型戰機的介面之後,我認為ADF-01的”棺木”還沒有完全實現飛行員與戰機之間的神經連結,至少四周畫面是以顯示器方式投影在座艙內部,而因為看不到操縱桿,操控方面可能實現了局部神經連結。
  • 總經費為18.6兆韓元(約新臺幣4700億元),僅研發費就達8.6兆韓元(約新臺幣2200億元),而中科院的預算僅百億元臺幣。
  • 兩岸軍事情勢升溫,我國又無法外購下一代戰機,軍方消息來源透露,在蔡英文總統全力支持下,政府正積極啟動下一代戰機研製案,由中科院、空軍與漢翔合作,下一代戰機設計圖已出來,引擎外購,能夠匿蹤。

陳國銘表示,若遇到關鍵零組件與系統整合等研發瓶頸,中科院與漢翔不妨與國外取得授權生產或技術轉移,畢竟我國面臨共機的威脅不能花費太多時間等待新戰機延後量產。 蔡英文政府推動「國機國造」預計2023年展開新一代戰機原型機設計工作,預計取代IDF經國號、幻象2000等主力戰機。 專家認為,透過勇鷹高教機研發已累積戰機研發能量,研製輕型匿蹤戰機的機率高,若成功研發出輕型匿蹤戰機,爭取美國出售F-35隱形戰機的機率也高。 如今世界第四代、第五代戰機不論美製F-22、俄製SU-39、I.42、法製Rafale戰機均朝匿蹤方向設計研發。 為達成其遠端打擊目標除具備防禦武器及戰鬥驅逐機同行外,匿蹤設計是為第一個考慮。

adf 戰機: 空軍司令劉任遠布達授階 蔡英文:持續提升國防自主

因為早期國際對戰鬥機世代仍未有共通的概念,所以美國曾很長時間稱呼這類戰機為「第三代戰機」,不少中文媒體也延續「第三代戰機」的稱呼,而四代的說法則是由前蘇聯/俄羅斯所提出。 ADF案共分三個子計畫,翔鷹計畫為機體氣動佈局的設計,雲揚計畫為與普惠合作的F100-PW-229EEP改良,雷霆計畫為航電系統、射控雷達的設計研發。 從數據上來說它已經有三代機特徵:機動性良好,電傳,多普勒雷達,1553B匯流排,主動中距彈這些特徵,應該算做早期三代機,當然,在某些重要技術上臺灣也是得到了來自美國的幫助,但是IDF在設計上還是屬於自主研發。

直到線傳飛控搭配電腦系統成熟化之後,靜不穩定設計能夠更充分運用機身產生的升力,提升運動性等優點方纔露出實用化的曙光。 第四代戰鬥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繼第三代戰鬥機出現及具備這個世代特徵的戰鬥機。 這代戰鬥機於1970年代中後期起陸續服役,四代機與前代相比較大分別之處,包括重視機動性多於高速性能,並且大量應用電子科技提升飛行及作戰性能。 對此,我國政府命漢翔向美國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兩家公司接洽合作研發「類匿蹤戰機」,即匿蹤等級約F-15SE等4代++戰機標準,航電水準近似於第五代戰機之新型戰機,並在二零二四年五月獲美國國務院允許,開始代號ADF之先進防禦戰機案,全案初步預算約一千兩百億臺幣。

adf 戰機: 相關文章

天劍計畫分為天劍一型飛彈與天劍二型飛彈,天劍一型為類似AIM-9響尾蛇飛彈之紅外線導引近程飛彈;天劍二型為類似美國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之主動中程空對空飛彈。 天劍二型據信採用摩托羅拉開發之主動尋標器,也可使用類似AIM-7的半主動導引模式射擊。 天劍一型在1989年第一次試射成功,而後於1992年由F-5E/F第一次成功發射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於次年中華民國空軍就成立第一個經國號戰機中隊,但是天劍二型飛彈的整個測試直到1996年才完成並且確定進入量產,總產量不明。

F-CK-1C/D編號10005與10006,外觀塗裝由許良啟負責設計,試飛員為教官朱泰樺與尹禮雄。 2020年5月8日,空軍第三聯隊一架F-CK-1B戰機(編號1604),於1530時降落清泉崗基地時發生左主輪爆胎,飛行員依照緊急程序處置,人機均安,事後清泉崗機場跑道關閉一小時,約有五航班受到影響。 7月21日,臺南基地第1聯隊1架F-CK-1A型戰機(編號1503),上午0759時執行例行訓練,0938時返降本場,發生防滑煞車失效,左主輪爆胎,飛行員即依緊急程序處置,飛機輕損,人員平安。 6月8日,臺南443聯隊一架F-CK-1B MLU(編號1605)展示二戰飛虎隊的鯊魚塗裝彩繪,以原中美聯隊第3大隊第7中隊隊長徐華江將軍在抗戰期間總計擊落5架日機的輝煌紀錄的P-40N為藍本,除了將鯊魚頭塗裝彩繪在經國號戰機上之外,並將擊落5架日機的紀錄,畫在經戰號戰機的駕駛艙外。 8月8日,臺南443聯隊一架F-CK-1A MLU(編號1470)在降落時衝出跑道,戰機起落架全數折斷、機身部分受損。 12月26日,中科院表示F-CK-1A/B將可能整合中科院自製的頭盔顯示器、網膜顯示器與瞳位追蹤器。

adf 戰機: 蔡炳坤陷深度昏迷!醫院:昏迷指數非重點 未來關鍵一週

根據統計,臺北市學齡前兒童有33%患有過敏性鼻炎,且大多數合併有夜… 小弟先說我不是漢翔公司的員工漢翔員工也不會無聊到來知識家回答你的問題我只是個懵懂的軍事迷但我””100%””確認ADF是件謠言而 … Air adf 戰機 International頂多新聞報導一下,如果真的有,平常在看這個雜誌的人早就會寫出來了。 我是前幾年改換Airforce Monthly,所以沒有繼續長期看這本。 一部賣座的空戰電影除了有帥氣的男主角,也要有匹配的座騎(戰機),片中的戰鬥機由當年的F-14雄貓演進為今天的F-18E/F超級大黃蜂。

adf 戰機

大陸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研三代機是2004年交付,2006年形成完全作戰能力的J-10/J-10A,而IDF是93年開始交付,96年形成戰鬥力的。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攻擊轟炸性武器:AGM-65G“小牛”空地導彈3枚,雷射精靈炸彈3枚,集束地雷彈2枚,1000千克子母彈2枚、500千克油氣燃燒彈或紅外線導引炸彈2枚。 我們大學時上嬰幼兒營養時,老師就再三的強調一歲以下的嬰兒是不能食用蜂蜜的,而我也一直以為這件事情是常識,但是這幾天的媒體報導日本發生了自1986年實施統計以來,嬰兒因肉毒桿菌造成死亡的第一例。 F-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擔任美國海軍主力戰機多年,在潮濕高鹽分的環境下堪當大任。

adf 戰機: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推估KFX的匿蹤性優於法製飆風與英德合製的EF-2000,至於其他性能則是接近。 韓國人相當務實的剋制住非一步到位自製匿蹤戰機的衝動,畢竟其原本僅有國造T-50攻擊/教練機的經驗,產出半匿蹤且最大飛行速度達1.8馬赫的25噸級戰機已屬成效斐然。 由於美國限制F-CK-1戰機的性能介於當時中華民國空軍正在使用的F-5E與積極尋求採購的F-16之間,對於大推力的引擎的技術輸出或者是出售意願很低。 當時以中小型民用引擎為主力的美商蓋瑞特有意尋求合作研發軍用渦輪扇發動機的夥伴,企圖進入被普惠與奇異兩家公司獨霸的市場,藉著瑞典有意在發展他們下一代戰機JAS 39戰機的同時掌握軍用引擎的技術,蓋瑞特與瑞典的富豪公司(Volvo)決定合作研發一款小型軍用引擎,引擎的主體由蓋瑞特負責,富豪公司則提供後燃器的技術。 這個設計案就是後來的TFE-1042渦輪扇引擎的原始規劃,同時間義大利比雅久也希望找尋其AMX攻擊機的推力來源而加入計畫,在1970年代末此發動機一度為前景光明的多國聯合研發案,後來JAS 39戰機改用美國F404渦輪扇發動機退出研發,義大利轉投靠舊型的Spey引擎,最後引擎的開發就剩蓋瑞特與航發合作完成。

adf 戰機: 原型發展

8月24日,北美洲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美臺商會)告知臺灣方面,美國政府通知國會以直接商業銷售形式,出售F-CK-1雷達維修與升級相關零件,總金額約5千萬美元。 1994年1月,F-CK-1第一架量產型戰機交付空軍427聯隊第8中隊,此後以每月生產兩架F-CK-1A/B的速度進行量產。 2月1日,F-CK-1三架原型機試飛達100架次,於陽明營區(漢翔沙鹿廠區)舉行慶祝茶會,由時任參謀總長陳燊齡上將主持。 由吳康明上校駕駛F-CK-1單座原型機A1/10001飛行展示時,鼻輪破損衝出跑道,改由伍克振中校駕F-CK-1單座原型機A2/10002完成演習。 1月,制定戰機四大發展計劃,分為鷹揚(機體)、雲漢(發動機)、天雷(航電)、天劍(飛彈)等4個子計畫,由鷹揚計劃作為統合主計劃,同時進行;IDF(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計畫正式定名「安翔計劃」。

據瞭解,中科院目前針對新一代戰機,正執行包括「織女星計畫」研發中型的渦輪扇動機、「天使專案」研發下一代高性能戰機關鍵技術,如航電與飛行控制系統,同時透過「彈威專案」研發高效益空射飛彈關鍵技術,落實國機國造政策。 空軍司令部則表示,空軍藉由華美軍事交流會議,參考國際科技發展動向,並多元蒐整下一代戰機關鍵技術及先進武器獲得的可能性,以提升空軍下一代戰機發展能量。 對於第三代戰機研發原型機計畫是否將納入明(112)年空軍預算額度,空軍司令部今天表示,國軍相關武器需求,均依敵情威脅與軍種作戰實需進行規劃,適切籌建國防武力;下一代戰機武器裝備研發已依作戰需求規劃進行,以因應未來敵情威脅。 空軍司令部表示,空軍藉由華美軍事交流會議,參考國際科技發展動向,並多元蒐整下一代戰機關鍵技術及先進器獲得的可能性,以提升空軍下一代戰機研發能量。

大陸重工業比臺灣強很多喔….這是我工作業界眾所皆知的[事實],我還知道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用的CAD是哪家的勒。 2019年3月31日,福建省福州義序機場有4架殲11起飛,直接朝臺灣海峽中線飛行,但兩架殲11則轉回海峽中線以西,但第二批次殲11型戰機則直接穿越海峽中線,當時空軍兩架在空執行任務的2架經國號戰機前往攔截,並要求2架殲11立即返回海峽中線以西,嘉義空軍基地派遣4架F16戰機緊急起飛,解放軍飛機最後返海峽中線以西空域。 生產工作規劃為自1992年始而至1999年生產線終止,共計8年度以每月4架產量生產。

adf 戰機: 臺灣發展「無人潛艦」,可作為海峽作戰的尖兵

在我國研發F-CK-1型戰機時,南韓還曾派員前來觀摩、學習,如今韓國航太工業公司(KAI)從研發KT-1型雄飛式螺旋槳教練機,到T-50型金鷲式(Golden Eagle)噴射教練機、衍生的FA-50輕型噴射戰機。 除了南韓軍方採購之外,其中KT-1型已外銷印尼、祕魯、塞內加爾、土耳其等,T-50型也外銷印尼、伊拉克、菲律賓、泰國。 臺灣目前五種戰機無空中加油設備,除機身本身無加油空管設備外亦無空中加油機,至二○○五年前臺灣勢必向美採購5-8架KC-135空中加油機以配合其新式ADF及F-16戰機來臨。

8月11日,國防部次長在「戰機的天空——IDF有沒有明天」公聽會中表示,國防部將在民國90年度預算中,編列新臺幣10億元用於提升F-CK-1A/B性能。 1月15日,最後一架量產型F-CK-1A戰機(編號1503)交付空軍使用,經國號戰機總產量為131架(量產型)與4架原型機。 3月15日,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蕭萬長視察漢翔公司;當時該公司已交機88架F-CK-1A/B(一聯隊一中隊),並預計於1999年底完成全部130架量產型的製造。 5月,國防部參謀本部會議裁定F-CK-1A/B不再減產,確定總產量為130架,並應於2000年以前全數移交空軍。 當時已交機50架,第70架已上生產線,1996年稍後空軍即可完成換裝第1個F-CK-1A/B作戰聯隊。 10月18日,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鄭為元表示:F-CK-1戰機之發動機零件有1,000多項交由民間廠商生產。

8月31日,國防部民國103年預算報告書指出,空軍將斥資167億,為臺中清泉崗基地57架F-CK-1A/B進行性能提升,民國103年並編列24億元,讓這批戰機具備發射「萬劍遙攻武器系統」(俗稱萬劍彈)的能力,以執行「遠距制壓作戰」和「防空制壓作戰」任務。 因應1983年航發中心改隸中科院,航發合併鷹揚與雲漢、天箭(天雷)、天翔(天劍)等計畫,組成一個完整的安翔計畫,分別進行機體、發動機、航電系統、空對空紅外線與雷達導引飛彈之研發。 )的研發,主在取代逐漸老化的F-5自由鬥士戰鬥機作為中華民國空軍的新一代主力機,於是產生了中華民國空軍建軍史上最大的自製武器開發計劃——「鷹揚計劃」。 adf 戰機 1988年12月10日第一架「IDF」原型機出廠,1992年進入空軍服役;該戰機型號為「F-CK-1」,其中「CK」代表「經國」二字威妥瑪拼音「Ching-kuo」的縮寫,並命名為「經國戰機」,以紀念蔣經國。 而號稱臺灣自制的發動機,事實上也是向美國授權採購生產的蓋瑞特TFE-1042發動機,美軍編號F124,其推力纔到4噸左右,雙發則達到8噸,目前主要使用者皆是各國高級教練機,僅有臺製IDF戰機拿來作為戰機發動機使用。 以TFE-1024發動機為基礎,臺灣中科院航研所正在執行所謂「織女星計畫」,此計畫延續將近10年,希望推出雙發推力高於10噸的戰機用發動機,但是目前整個進度都是高度機密。

adf 戰機: 相關詞條

韓國研發武器能夠擺脫美國依賴,走出一片天,但我國礙於中國打壓,恐怕只有美國能夠公然提供技術。 以國人自製的AT-3教練機、IDF經國號戰機為例,前者為美國廠商協助設計外形,後者的TFE-1042發動機(美軍型號F-125)為美國與我國合作生產,且發動機推力受到美國重重限制,讓經國號只能成為航程短的防禦型戰機。 空軍司令部表示,中科院於108年開始執行「自製下一代先進高性能戰機」關鍵技術研發計畫,空軍現已配合中科院執行相關技術研討,並持續掌握研發進度。 adf 戰機 回顧我國從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到漢翔公司的自製軍機研發歷史,由購買藍圖、製造PL-1B型介壽號螺旋槳教練機開始,利用T-28型教練機研改而成T-CH-1型中興號螺旋槳教練機,在美國協助下自行研發AT-3型自強號噴射教練機,到F-CK-1型經國號戰機交機、服役,便是按部就班的由螺旋槳飛機到噴射飛機、由教練機到戰機的逐步達成。 從臺灣國防部在2016年不小心洩漏出的下一代臺灣自制戰機預想圖,事實上和第六代戰機的特徵有某些地方吻合。

adf 戰機: 國軍性騷申訴增 國防部:該法辦就辦

從臺灣國防部在2016年不小心泄漏出的下一代臺灣自制戰機預想圖,事實上和第六代戰機的特徵有某些地方吻合。 而蔡英文在2017年、參與臺國防部與漢翔公司簽署高教機製造合約的場合,清楚表示:「臺灣已經有了下一代戰機的發動機,也有下一代戰機的先進雷達」,以此來暗示鼓勵漢翔公司更進一步開發下一代戰機,這也是政治氛圍的鼓勵之下,漢翔公司可能豁出去研發的動力。 IDF戰機原本規劃量產架數為二百五十架,原規劃前一百六十架都採用TFE 發動機,第一六一架起則規劃採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並已進入研發階段,但當年因為美國同意售臺一百五十架F-16戰機,軍方決定對IDF戰機減量生產,由二百五十架減為一百三十架,導致不僅IDF戰機數量減少,連帶地讓推力提升型的發動機計畫也被迫中止。 國機國造為政府既定政策,目前正在進行新型高級教練機生產、新一代戰機研發工作。 相關官員指出,無論是高教機或是新一代戰機,發動機都是以IDF戰機使用的發動機為基礎,前者是減項後裝配在高教機上使用,後者則是要在現有發動機基礎上再提升推力,以因應新一代戰機的作戰需求。

馬萬鈞表示,勇鷹高教機便是國機國造的第一步,今年6月完成首飛,目前也正在持續試飛中,未來將逐步取代F-5與AT-3教練機,但更大目標是要做到下一代戰機的整機與關鍵系統件完全自製。 萬劍彈開發時間不明,外界最早取得的公開資訊是1999年中科院30週年公開時展示之10004號原型機掛載照片,直到2006年初報章再度報載進行測試之訊息,民間取得非官方照片則要等到2008年8月網路上傳之清泉崗作戰隊F-CK-1掛載萬劍彈之影像,推測當時已少量生產供作戰單位測評。 而翔展計畫第一階段的F-CK-1MLU在改良工程中已接受整合工程,但當時並未量產配發,應為當時測試尚未完成。 翔昇計劃的成果並沒有被中華民國空軍全盤接收,中華民國監察院調查後甚至認為翔昇計劃到翔展案間有不法疑慮,因此介入調查。 最核心的問題便是F-CK-1發動機無法提升推力,改良案中增加航程與提升匿蹤等多項研發工項,完全未納入後續執行的經國號性能提升的翔展案中,浪費14餘億元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