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eria 1 iii 同樣是 4500 mAh 電池容量、支援 30W 快充,並支援無線充電;iPhone 13 Pro 則是 3095 mAh 電池容量、支援 20W 以上快充,支援無線充電。 以下實測照可看出 Sony Xperia Pro-I 跟 iphone 13 Pro 比起來偏藍許多, iPhone 13 Pro 色彩較鮮豔飽和。 如果是新安卓用戶一開始可能還會有點不習慣,但是畫面的流暢感是非常不錯。 Xperia Pro-I 邊框設計採用波浪格紋設計,有更好的手感跟有更好的握拿穩定度。 2022 年末、2023年 Sony 有哪些手機款式,價格、規格又分別是如何? 同樣地,XZ1 也能夠流暢運行《荒野行動》,而且這款遊戲也提供了「高幀率模式」,開啟後畫面流暢度肉眼可見提高。
Photography Pro 也具備 Basic 模式,適合想要簡單操作輕鬆拍攝,同樣支援許多專業拍照功能包含觸控對焦拍攝。 與前代 Xperia 手機同樣都支援 Imaging Edge Mobile,安裝手機上與 Alpha 相機連結搭配使用。 手機鏡頭愈加愈多,是因為廠商們為了可以滿足到使用者在不同焦段上的攝影需要,不過明明數位相機也只是一個鏡頭就可以了,因為中間是差了「變焦」的元素。
sony1評價: 透過個人化調整提升您的體驗
紀錄 sony1評價2025 (時光倒流紀錄) 都會自動預錄 30 秒的遊戲影片。 如此一來,您就能輕鬆倒轉並捕捉競賽獲勝瞬間等關鍵時刻,並於線上分享。 玩遊戲時,您能在方便的側邊視窗搜尋遊戲祕訣和影片;在遲遲無法完成某項挑戰或級別的時候,這功能會特別好用。
- 同場加映:消委會測試 7 款可換鏡頭相機套裝,由價格約 $6,680 的入門機,至 $26,000 的高階型號都有所測試。
- 他們在前代開始在原生相機 app 以外,再預載了一個「Photo Pro」的仿 Sony 單眼相機介面的相機 app。
- 而Xperia PRO-I則是Sony 2021年12月最新上市的頂規旗艦新機。
- 索尼幾乎消除了其早期4K顯示螢幕手持式手機的色彩,亮度和對比度問題,其結果是你在手機上可以找到的最清晰,最吸引人的圖片之一,尤其是在觀看真正符合邊界的兼容內容時顯示器的功能。
- 這兩個額外的相機應用在界面方面都藉鑑了索尼的專業照片(Alpha)和視頻(CineAlta)相機,從本質上講,這意味著你可以通過手機的本機軟件,對攝像機進行前所未有的控制,但是如果你不具備攝影專業技術意識,那麼這將是一個複雜的工具集,可能無法使用。
- Xperia 1 II 採用領先業界的音訊分離技術,可有效過濾風的噪音。
- ZV-1大致延續了 RX100M5A 的各項機身配置,但卻又做出了不少針對影音功能強化的改變,例如側翻式螢幕、收音麥克風、熱靴座等等,同時在軟體部分如對焦方面亦加強不少,使之成為更適合動態錄影的輕便相機。
Xperia 1 III 由打造最新 Alpha 9 sony1評價 系列相機的工程師共同開發。 這些相機具備為人稱道、領先業界的自動對焦技術,以及專業攝影師提供的意見,協助調整技術,並改善攝影體驗和成果。 三個相機的主要功能都包含快速自動對焦,再加上能精準拍攝動態主體的即時追蹤技術。
sony1評價: Xperia 1 IV 相機功能滿載
▲隨機附送的火牛,支援 12V 電壓輸出,換言之是支援快充功能的。 另外,大家可以見到它亦支援 USB PD 18W 快差,配備十分齊全。 背面是三個攝像頭:一個帶有更大傳感器的主 12 兆像素廣角攝像頭,可提供更好的弱光性能,一個 12 兆像素超廣角攝像頭,和一個帶可變鏡頭的 12 兆像素長焦攝像頭,可變長焦鏡頭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我補充一下朋友的狀況,他不是專業攝影,但也算小愛好者,出遊聚會時常會帶著單眼。 某一次聚會他沒帶單眼相機、而是帶著 RX100m7,再下次聚會他就帶回「單眼」了,於是我問他為何賣掉。
Xperia 1 II 搭載的自動對焦系統含有 247 個相位式偵測 AF 點,涵蓋將近 70% 的感光元件區域,從自動對焦到按下快門只須 0.03 秒。 因此更能精準對焦快速移動的主體,接近最新的 RX100 系列相機。 這款新的影像模式讓你體驗前所未有的色彩精準度,影像不只栩栩如生,而且更能忠實呈現創作者意圖。
sony1評價: 手機拍照軟體太強大
在中間值設定下,iPhone 13 Pro 背景虛化強度更強。 由這組測試也可以看出兩大廠牌對於景深運算的想法不同- iPhone 主要由測算距離來達成遠近的漸進虛化, 想要做到比較自然的虛化效果; SONY則是將整個人連同頭髮框成主體前景,讓人像與背景得以清晰切割並凸顯人像。 Sony Xperia 1 IV相機全面升級,為全球首款配備「潛望式望遠光學變焦 mm 」鏡頭的智慧型手機,拍攝遠方的文字、人物或風景時也有清晰的畫質成像,新一代的微單手機不是浪得虛名。
sony1評價: Nothing 可能以另一品牌名推出高階耳機
最新「導演模式」Creator Mode,以好萊塢指標片廠普遍採用的 Sony 專業 Master Monitor 色彩重現技術為靈感,引領體驗前所未見的精準色彩,影像內容栩栩如生躍然眼前,猶如原創的真實感。 我喜歡索尼 Xperia 1 III,但它成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旗艦產品之一。 誠然,這款手機提供了充足的存儲空間、獨特的攝像頭系統和業內最好的顯示器之一,同時還提供各種充電、多媒體和其他技術,但是在這個價位上,你必須將手機與其競爭對手進行比較,並且它缺少一些關鍵的東西。
sony1評價: 1 吋 OLED 螢幕 亮度增加
與 JPEG 等壓縮影像檔不同,RAW 格式讓您在編輯並處理照片時能徹底掌握最終成果。 Xperia 1 III 能夠持續計算自動對焦,每秒曝光高達 60 次。 還有提升自動對焦精準度和性能的全新演算法,即便是快速移動的場景,仍能拍出更清晰又清楚對焦的影像。 Qualcomm® 驍龍™ 865 5G 行動平臺和 Snapdragon X55 5G Modem-RF 系統讓你以過往無法想像的效能暢玩遊戲、盡情拍攝、跨任務處理和連線至網路,5G 速度高達數十億位元,CPU 和 GPU 效能較先前型號提升 25%。 Xperia 1 II 具備 5G 與 Wi-Fi 6 連線與最新的 Qualcomm 行動平臺和電池技術,為智慧型手機效能立下新標竿。
sony1評價: 最新影片
顯示螢幕也很好很明亮,Xperia 1 III 包含一系列強大的顯示自定義功能,這範圍從強制使用 sony1評價2025 10 位 BT.2020 sony1評價 色域“創作者模式”到調整面板的白平衡,以及運動模糊減少和視頻圖像增強切換。 專業攝影會有的閃光燈需求,α1 提供全球首例 1/400 電子快門閃光燈同步,機械快門也達到 1/200,實測搭配 Fotomo 器材進行閃光燈拍攝(現場光源偏黃、打上白色閃光燈),每張照片都有同步拍攝,人眼對焦沒有漏掉。 手機本身 120Hz 規格,補足重度玩家對於畫面流暢度的需求。 此外 21:9 更在某些 MOBA 遊戲能有堪比外掛的優勢,提供更廣的視野範圍。 另外不考慮外接搖桿,玩家的手指在遊戲過程中,往往會遮蔽一部分螢幕視線,Xperia 1 III 的長螢幕能將影響降至最低。
sony1評價: 產品支援
Xperia XZ1 值得多花篇幅的原因,是因為它是市場上首片支援 HDR 顯示的 1080p 手機螢幕(或稍後推出的 iPhone 8 Plus,其他的都是 2K 了)! 過往 Sony 都把 NFC 位置放在手機正面,那到底是如何叫使用者「安心」地把手機拍往終端機呢? 幸好,XZ1 的 NFC 模組是放在背後,與感應器模組同放一起,這樣不管是 Android Pay 或是 Android Beam(其實還有沒有人用?),也不用擔心會刮花螢幕了。
sony1評價: 顯示
但值得安慰的,是長久以來被垢病 Sony 手機的相機的油畫化問題,似乎也解決了。 使用 Xperia PRO-I 和 Vlog 專屬外接螢幕拍攝時,還可以搭配 GP-VPT2BT 無線遙控拍攝握把,握把上即可直接按紐開始/停止錄影,就不需要按下 Xperia PRO-I 螢幕操作功能,更加方便順手! Vlog 專屬外接螢幕 3.5mm 提供外接麥克風插孔,專屬支架上保留麥克風安裝位置,可將麥克風安裝在支架頂部的配件熱靴座上。 Xperia PRO-I 具備專屬實體拍照按鍵,與 Sony 的 RX100 系列相機有相仿的快門鍵設計與體驗,半按快門立即對焦、完整按下立刻拍照。 任何時刻長按實體拍照鍵迅速啟動 Photography Pro 並立即開始拍攝,就算手機在待機模式螢幕全黑也可以。
sony1評價: 機身輕而不算很長使用算方便
您也能將色溫調校至 D50 或 D55,兩者都適合檢查紙張列印。 不同於常讓影像品質打折扣的傳統數位變焦,Xperia 1 III 搭載新一代「AI 超高解析度縮放」 ,採用 Sony 人工智慧處理技術,能讓照片細節和畫質完整重現。 封鎖通知,更能專注於遊戲,或搜尋線上祕訣來戰勝各種挑戰,遊戲過程中一切功能都任你輕鬆使用。 搭配 Dolby Atmos® 觀賞電影是一項絕佳體驗,帶來在你四周流動的多維音效。
sony1評價: 可當電腦 Webcam 使用:支援 Windows、Mac OSX
在大多數設備上,除非仔細觀察像素,否則不會注意到1080p和1440p顯示器之間的區別,使用此設備它非常清晰,圖標通常看起來像是從螢幕上浮下來的,螢幕調整在其默認模式下看起來不錯。 Sony 算是目前智慧型手機市場上,比較獨特的存在,既非一味追趕規格,也沒有隨便交出行貨,每款產品都是具有其代表性,也是展現了某方面的黑科技。 然而作為消費者,在看到獨特性之前,在芸芸機海之中選購手機之時都很容易先把一些規格當作是入場門檻。 因此過去的 Sony 旗艦手機總是會在某些部分有所不足,很容易就首先被篩走了。 再往下一顆按鍵就是快門鍵,這自古以來就是 Sony Xperia 旗艦手機的特徵的一個設計。
sony1評價: 螢幕與顏色外觀
跟上面那一組一樣,兩者在成像、曝光、對比、細節表現上幾乎沒有差別。 唯一就是在發色的調教上,Xperia 1 iii 比較翠綠; Xperia 1 ii 則是有點偏黃。 Sony早前正式公佈2021年真旗艦無反相機Alpha 1,8K@30fps、5000萬像素極速連拍等超高規格配置,比去年推出的A9 II更強大。 完全手動控制快門速度與 ISO,加上高達 30 秒的曝光時間,你能控制更多變數、揮灑更多攝影創意,就像是使用專業相機一樣。
每秒高達 60 次計算的 AF/AE 可使用於 24mm 鏡頭。 16 mm、70 mm 和 105 mm 鏡頭能夠以高達 30fps 的 AF/AE 執行計算。 聆聽高解析音樂,或透過 LDAC 無線技術聆聽高解析音樂,可以重現完整的無損音質,強度和細節一如表演者的原音重現。
sony1評價: 快速出貨
這 app 在之前的 Xpeira 1 都有出現,提供著效能調配、防止打擾等常見但實用的功能,同時也可以把實體的相機快捷鍵定義為開關之用。 既然來到 Xperia 1 III 之上,因為有著 120Hz 的高螢幕刷新率,所以調整項目中也會有新的選項來對應。 然而當時的技術,就只能用上 1/3″ CMOS,光圈值也僅 f/2.7-f/4.8,要在光線相當充足的環境下,才能拍到夠看的成像。而且 ZenFone Zoom 機厚 11.95mm,機動性遠較僅 8.2mm 厚的 Xperia 1 III 為低,不過這都是 7 年前的事情了。 音響的部分,Xperia 1 III 因為保留了 3.5mm 耳機孔,大家的 Hi-Res 有線耳機都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應用,加上有支援 LDAC 編碼,所以不管是在聽任何來源的高解析度音訊都是可以的。 不過 Sony 這會卻又有在喇叭的部分下了工夫,說是因為結構的改變,配合真正向前發聲的喇叭設計,音量會有 40% 的提升。
Sony Xperia Pro-I 提供 4K HDR 120fps 高幀率影片的拍攝選擇, 使用者也可以自行在 24 fps fps 間調整。 結合防手震跟自動對焦功能,除了一般日常錄影外,高動態(如滑板、腳踏車等)的影像紀錄也是一把罩。 而Xperia PRO-I則是Sony 2021年12月最新上市的頂規旗艦新機。 不僅搭載最高規格的核心處理器,還採用與Sony RX100m7相機同款的鏡頭,成為首款擁有1吋感光單眼的手機。 若你對手機的拍照性能有著專業的需求,那麼就推薦可以考慮入手這款2021年Sony新款旗艦手機。 當然,還是會有些朋友在糾結該買 Sony XZ Premium 究極旗艦,或是 Xperia XZ1 這臺相對是弱化一點的新款旗艦。
sony1評價: 體驗 360 Reality Audio16:彷彿和演出者共處一室
堪稱是輕影音拍攝神器的 Sony ZV-1,電腦王阿達也在發表後入手來開箱並實測生活記錄乃至於工作場景使用的效果。 Sony ZV-1的策略十分明顯,從各種機身配置也不難感受到 Sony 在這臺入門影音相機上的企圖,這是一臺有限度節省成本(沿用舊鏡頭、螢幕畫素92萬點),但也加入了一些很有誠意配置的相機,例如機頂麥克風、內附兔毛防風罩、側翻式螢幕等。 除了硬體之外,在對焦速度上的改善以及對焦演算法的修正,筆者也給予高度肯定,尤其「產品展示功能」對許多 Vloger 來說更是相當實用的功能,至於「一鍵景深」功能對初入門或是沒有接觸過相機的新手來說,或許也是可以快速上手、幫助理解攝影概念的一項功能。 無論是強大對焦、良好收音效果乃至於更方便錄影拍攝的全翻轉螢幕。 在 Sony 1 吋感光元件產品中開創全新系列的 ZV-1,個人覺得是一款可以隨心所欲盡情創作的拍攝利器。 加上產品展示模式與景深切換等,對於希望從手機進階到更好拍攝效果的專用相機的使用者而言,其十分具有親和力且好上手的功能,搭配超親民的售價,可說是一整個讓 ZV- 1 完全可以駕馭輕影音拍攝的 Vlog 神器封號。
經過對 Xperia XZ1 的一天使用(條件:雙卡插入,運行微博、微信、相機等程序為主,40 分鐘聯網遊戲),最終測出手機續航時間為 9 sony1評價 小時 56 分鐘,屏幕開啟時間 3 小時 28 分鐘。 Xperia XZ1 的這個續航成績在旗艦機中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應付一天的中高強度使用問題不大,但在續航優化上仍有進步空間。 《安兔兔跑分》成績 (僅供參考),符合同配置的 835 手機標準。 儘管目前市面上有不少 6GB 甚至更高運存的手機,但 4GB 運存也足夠應付日常使用,不會沒有太大問題。
sony1評價: Canon、Sony 都輸了!「相機鏡頭」年度銷售冠軍殺出黑馬
同時,新增了智慧型除噪器,利用機器學習式聲音分離技術,把影片中錄製的噪音去除,而能維持原本的聲音品質。 此次Xperia 1 II亦在三顆鏡頭之外,新增了一顆3D iToF感測器,這顆測距感應器在低光與近距離的時候能帶來更準確,也更快速的對焦,也讓Xperia 1 II的對焦能力更上一層。 而 16mm 這顆鏡頭,能以更廣的視角來裝載更多美景,有時候我們在城市裡、日常中平凡無奇的角落,只要用上這顆超廣角鏡,更能呈現照片的張力。 由於去年起,Xperia 1、Xperia 5 就已導入全新演算技術,變焦的焦段變化,畫質上比起以往大幅提升。 因此,此次 Xperia 1 II 在望遠端選用 70mm,不僅在中間焦段(24mm ~ 70mm)能夠維持足夠好的畫質,在望遠端也能捕捉到更遠的畫面,帶來更好的運用彈性。 這次 Xperia 1 II 正式加入了 5G 的支援,隨著各家電信業者在 5G 的基礎建設逐漸完備,Xperia 1 II 與 5G 的正式結合,也將帶給手機在影音上、創作上更多且更廣的彈性。
sony1評價: 鏡頭功能差異
這將使你無需藉助數碼變焦就可以更接近拍攝對象,從而確保獲得盡可能清晰的圖像,這款可變長焦鏡頭還具有雙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功能,以及所有鏡頭上的人和動物的實時跟蹤,和眼睛自動對焦功能。 若以觀看 Netflix 作為體驗標準,Xperia 1 III 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極佳的解析度與色彩,以及 21:9 的黃金比例所帶來的視覺沈浸感,左右兩側的視野會被塞滿並向外延展,同時沒有劉海、挖孔遮蔽畫面,用來看電影相當過癮。 第一項不得不提的就是 Xperia 1 III 外型,維持 Sony 特有的色彩美學,全新使用的霧面玻璃在一個月全程裸機操作下,完全無需擦拭背蓋,不像亮面玻璃一樣容易沾附指紋。 搭配的 6.5 吋螢幕沒有任何劉海、挖孔,讓手機視覺十分協調。 Xperia PRO-I 特別的 1.0 型感光元件搭配 BIONZ X for mobile 影像處理器,結合前端大型積體電路(front-end LSI) 能在晶片上初步作業,提供前所未有的運算速度以及呈現更高的影像品質。
即使是 Sony 給合了相機團隊的努力,但在手機的相機上能做的手動調整也是常見的那些白平衡、ISO、快門速度、曝光度等。 不過 Sony 的獨特性是提供了「極速」、「具追蹤力」、「特定對象辨識」的自動對焦功能,而且更是全部四個焦段都可以應用得到。 具體來說,就是能辨識並進蹤物件,再以每秒 60 次的速度進行 AF/AE 運算,緊緊的「咬住」目標物做連續的對焦,效果可以媲美專業單眼的 AF-C sony1評價2025 呢。 此外,Xperia 1 在螢幕顯示採用 10bit 平滑漸層技術(10bit tonal gradation),提供不同色階的黑色,讓色彩漸層更顯自然。
本次 Xperia XZ1 採用的是一塊 2700mAh 電池,比 XZs 還要少 200mAh。 對於這 200mAh 的容量差,主觀猜測一來可能是因為 Sony 對驍龍 835 功耗的自信,二來或許是想把 XZ1 做得更輕薄。 在日間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相機的成像效果有著不錯的表現,畫面的解析度和色彩還原度較高。 而在本次的 Xperia XZ1 更新中,Sony 除了將之前在 XZs、XZP 上配備的「960fps 超慢速視頻拍攝」加入其中以外,還帶來了頗為新奇的「3D 大師」功能,能夠對人頭、人臉、食物和其他物體進行 3D 畫面掃描。 翻到背後,在頂部居中的位置能看到一條全功能 NFC 的天線(有 NFC 這個好)。